下书看 > 学名张好古 > 第三五六章 三个大礼

学名张好古 第三五六章 三个大礼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一天跋涉,太阳渐渐西沉,黄昏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就在这个时候,张好古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延安府衙。

    当宋应升得知张好古的到来时,他急忙迎出府衙,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与他一同出来的,还有知府范汝梓以及同知、通判、推官等一众官员。

    张好古远远地看到范汝梓亲自前来迎接,心中不禁一紧,赶忙加快脚步,紧走几步上前,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知府大人亲自迎接,下官实在惶恐不安啊!”

    范汝梓见状,微微一笑,连忙伸手扶起张好古,说道:“致远啊,你太客气了!看到你如此年轻有为,我都觉得自己老啦!你能来拜访我,我真是倍感欣慰啊!以后就别称呼我大人了,我比你师父年长几岁,你喊声世伯就好啦!还有,子先和我是同年,你也别跟我见外哦!”

    张好古听到范汝梓的话后,心中暗自思忖:“原来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啊!老师竟然没有跟我提起过。如此一来,在延安府的事情恐怕就容易解决多了。”

    想到这里,张好古赶忙又行了一个大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济南张致远拜见世伯。”

    范汝梓见状,喜笑颜开,连忙扶起张好古,笑着说道:“哈哈,这就对了嘛!来,致远,快随我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诸位同仁。”

    说罢,范汝梓便拉着张好古的手,走进了衙署。众人来到会客厅,张好古环顾四周,只见桌上摆放着几道菜,虽然简单,但却香气扑鼻。

    张好古定睛一看,只见桌上有一条鱼、一碟花生米、一盘腌萝卜、一盘羊肉,还有一盆荞面饸饹,旁边则放着一坛米酒。

    张好古不禁唏嘘,他心里暗自感叹:“一介堂堂知府,也只拼得这四样,看来延安府是难过啊!”

    范汝梓注意到张好古的目光,不禁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让致远见笑了,府中实在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你。不过这羊肉倒是管够,只是这也是府里最后的一只羊了。”

    宋应升感慨地说道:“此次旱灾肆虐,范大人却能以身作则,不仅慷慨解囊,捐献粮食和物资,而且还与普通衙役一样,每日都以荞麦饸烙果腹。即便是有百姓送来稍微好一点的食物,他也毫不犹豫地将其倒入大锅中,与众人一同分享。他常说,大家都是一样的,遇到荒年,唯有齐心协力,共同备荒,才能让每个人都安然度过这个艰难时期。若有人贪图口福,享用美食,那么必然会有人忍饥挨饿,甚至饿死。因此,省下一点美味佳肴,多换一些粗粮,或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接着,宋应升继续介绍道:“这些饭菜,其实都是大家凑起来的。那只羊本是范大人特意养来给小孙子喝羊奶的,但得知致远你要来,他二话不说便将这只羊宰杀,用来款待你。还有这鱼,是百姓们刚刚捕获的,原本是要送给知府大人享用的。然而,当他们听说你即将到来,便特意留下来,等待你亲自下厨烹饪。”

    张好古听完宋应升的讲述后,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感动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猛地站起身来,动作迅速而坚定,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

    他面向范汝梓,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礼节,更蕴含着他内心深处对范汝梓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感激。张好古挺直身子,目光诚挚地看着范汝梓,说道:“范大人的高风亮节,晚辈实在是深感敬佩。这一礼,不仅是对您个人的敬意,更是对您为百姓所做的一切的由衷感激。”

    张好古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但其中的真诚却如金石之声,在空气中回荡。他的话语虽然简短,却字字珠玑,表达了他对范汝梓的高度评价和深深敬意。

    接着,张好古又说道:“世伯如此盛宴款待小侄,实在是令小侄受宠若惊,不胜感激!”他的语气谦逊而恭敬,显示出他对范汝梓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范汝梓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致远,你这是说哪里话呢。老夫要谢谢你才是,是你等送粮来延安府,才让无数百姓得以活命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张好古等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他们的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在宴席上,众人偶然间谈及了马千里的事情。范汝梓感慨地说,他曾经多次向朝廷上书反映马千里的问题,但最终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讯。马千里曾经扬言自己在朝廷中有靠山,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

    张好古听闻后,心中暗自庆幸。他心想,如今自己能够除掉马千里这个恶势力,也算是为百姓除去了一大祸害,同时也为官场清除了一颗毒瘤。

    然而,张好古心中仍有一丝顾虑。他担心延安知府会指责他越权行事,毕竟他在没有经过延安府的情况下就直接将马千里拿下了。尽管马千里确实罪孽深重、死有余辜,但毕竟没有经过正规的程序,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张好古不禁有些忐忑,他不知道延安知府范汝梓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如果范汝梓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那么他恐怕也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范汝梓似乎并未流露出对张好古的任何不满情绪。这一发现让张好古略微松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如此看来,拿下马千里这件事,延安府方面应该不会有过多的异议。”

    既然范汝梓毫不避讳地将他与自己老师的关系公之于众,那就意味着他已经认可了自己。如此一来,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差事,范汝梓想必不会故意设置障碍,反而会给予一定的协助。毕竟,有老师这层关系在。

    看来有老师还是有好处的,在官场上谁也说不准哪个人就是老师的故交旧识。既然彼此相识,那么对于自己这样的晚辈后生,他们自然有可能会稍加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