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侠五义 第六十九回 杜雍课读侍妾调奸 秦昌赔罪丫鬟丧命
热门推荐:
店主,副本里不允许谈恋爱
一颗不变心
终末的十二神座
重生80:回到村里当首富
四合院:除了我,谁也别想得劲
在圣玛丽苏学院混学分的日子
砍树爆装备?我爆的全是修仙法宝
人间摄政王,横压天上仙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静修和尚展开对联,入眼便是那雄健有力的笔法,字体刚劲又不失妩媚,好似灵动的舞者在纸上翩翩起舞,他不禁连声赞叹:“好书法,好书法!”随后抬眼望向儒者,只见他虽满脸穷苦之色,却难掩骨子里的秀气,整个人气度不凡,就像蒙尘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静修和尚顿生慈悲之心,便让儒者把字留下,吩咐小和尚带他到后面梳洗干净,再招待他吃斋饭。儒者听后,深深作揖致谢,跟在小和尚身后离开了。北侠看着这一幕,说道:“我瞧这人浑身透着正气,绝不是那种冒充文人的草包。”静修点头赞同:“正是,老僧刚刚看他骨相清奇,绝非久居人下之人,日后必有一番作为。”说罢,两人又重新摆好棋局,继续对弈。
刚下完一局,便有一人走进来,看年纪大概四十多岁。和尚认出他是秦家庄的员外秦昌,赶忙热情让座,笑着问道:“施主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您一脸高兴,是有什么喜事吗?”秦员外回答:“无事我也不敢随便来打扰宝刹。这几日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就想请您帮我测个字,求个心安。”静修起初推辞,实在拗不过,只好说道:“既然如此,测字倒也不难。员外您随便说一个字,让老僧帮您测测。要是我说对了,员外别太高兴;要是说得不对,您也别见怪。”秦昌说:“君子问祸不问福。您刚才说‘容易’,那我就用这个‘容’字吧。”静修把“容”字写在纸上,端详许久后说道:“这个字四平八稳,是个端正的字体。从字意来讲,‘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员外您做事光明磊落,毫无欺瞒之心,这是大大的优点。不过做事得有包容心,不能急躁,不然容易出变故,对事情不利。以后遇事,员外您得多包容,把事放在心里,保管能转祸为福。老僧为什么这么说呢?您看,把这个字拆开,有点不妙。‘容’字拆开是穴下有人口,如果不包容,恐怕会对人口不利。当然,这只是老僧瞎说,员外您别往心里去。”秦昌连忙说道:“多谢大师指教,我怎么会怪您呢。”
两人交谈时,秦昌的目光多次落在桌上的对联上。等静修测完字,他立刻起身,拉开对联一看,忍不住连连夸赞:“好字,好字!这是大师您的墨宝吗?”静修笑着说:“老僧哪有这等好书法,这是刚才一个儒者拿来卖的。”秦昌好奇问道:“这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静修说:“他在后面。他是来求资助的,我还没问他姓名。”秦昌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如此说来,是个贫寒的读书人。我一直想给小儿请个好老师,却没找到合适的人。如今既然有儒者,大师您能不能帮我聘请他,这不正好两全其美吗?”静修笑着说:“聘请老师,理应恭敬,可不能因为人家是寒士就轻视他。要是这么草率,可不是对待读书人的礼节。”秦昌连忙起身,恭敬说道:“大师责备得对。我只是怕错过这个好机会,心里着急,所以显得草率了。”说着,他赶紧把外面的家童叫进来,吩咐道:“你赶紧回家,把衣衫、帽靴取来,再把两匹马备好,动作快点!”静修见他求师心切,便把儒者请了过来。儒者到后面用热水洗去脸上的污垢后,整个人焕然一新,面如冠玉,光彩照人。秦昌一见,满心欢喜,连忙把他请至上座,自己在下面陪着。
原来,这位儒者名叫杜雍,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他生性刚直,不喜欢与人同流合污,是个孤傲清高之人。静修把秦昌聘请他做先生的意思说了,杜雍欣然应允,秦昌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不一会儿,家童把衣衫、帽靴取来了,秦昌恭恭敬敬地递给杜雍。杜雍也不推辞,换上新衣后,更显得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秦昌告别静修和北侠,与杜雍一同出发。出了山门,秦昌要为杜雍牵马坠镫,杜雍死活不肯,两人谦让许久,才一起骑马来到庄前。下了马,家童在前引路,他们来到书房。献上茶后,秦昌立刻叫家人把学生唤出来。
秦昌的儿子名叫秦国璧,年仅十一岁。他的妻子郑氏,三十多岁。还有一个妾室,名叫碧蟾。家里丫鬟仆妇众多,其中大丫鬟彩凤,专门服侍郑氏;小丫鬟彩霞,负责伺候碧蟾。外面有四个执事,分别是进宝、进财、进禄、进喜。秦昌虽已四十岁,还有个七十岁的乳母白氏。算起来,家里人丁有三四十口,家境颇为富裕。秦昌因为自己没读过书,深感遗憾,所以一心想给秦国璧请个好老师,希望能改换门庭。
自从杜雍做了先生,家里准备的饭菜都十分精美。秦昌虽然没读过书,却深知尊敬先生,这实在难能可贵。很多没文化的人,觉得先生的饭菜随便弄弄就行,总是漫不经心。哪像秦员外,把先生当神明一样敬重。每次他出去收账,都会嘱咐郑氏:“先生的饭食可不能马虎,一定要精心准备,千万小心。”要是郑氏没空,他就叫彩凤去照料,时间长了,这都成了惯例。可没想到,这却引起了侍妾碧蟾的猜忌。
有一天,秦员外又去收账,临走前照例嘱咐安人和大丫头:“一定要好好照顾先生,别出岔子。”秦昌走后,彩凤照看好饭菜,让人送到书房。碧蟾也悄悄跟到书房,躲在窗外偷看,只见先生眉清目秀,三十岁左右,浑身透着儒雅的气质。这一看,她的邪念顿生,就像干柴遇到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也是该有事。这天,秦员外刚好给秦国璧请了半天假,带他去探亲。碧蟾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想着:“他们能给先生做菜,我就不行吗?”于是,她亲手做了几样菜,用小盒子装好,让小丫头彩霞送到书房。彩霞很快就回来了,碧蟾急忙问:“先生在做什么呢?”彩霞说:“在看书呢。”碧蟾又问:“他说什么了吗?”丫鬟回答:“他说,‘往常都是家童送饭,今天怎么是你?快回去吧!’把盒子放在那儿,我就回来了。”碧蟾心里纳闷:“奇怪,怎么不吃呢?”她让彩霞看着屋子,自己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书房,撕破窗纸,往里偷看,见盒子还放在那儿,一动没动。她轻轻咳嗽一声,杜先生听到声响,抬头一看,见窗上破了个洞,有个年轻女子在偷看,连忙问道:“什么人?”窗外传来声音:“你猜我是谁?”杜先生听这声音不对劲,赶紧说:“这是书房,还不快走!”窗外的人说:“我看你也猜不着。告诉你,我比安人小,比丫鬟大。今天员外出门,家里没人,我特意来和你相会。”杜先生一听,火冒三丈,大声呵斥:“别啰嗦,赶紧躲开!”外面的人还不死心:“你怎么这么不解风情?可别辜负我一片好心,这儿有个表记送你。”杜雍气得满脸通红,怒发冲冠,大声叫嚷:“满嘴胡言乱语!再不走,我就喊人了!”一边喊,一边拍桌子。他正愤怒不已,突然见窗外的人影消失了。杜先生仍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心里想:“这叫什么事儿!秦公对我这么好,却被这贱人坏了名声。找个机会,我得提醒他,不能辜负他对我的知遇之恩。”
你知道碧蟾为什么突然走了吗?原来是她听到员外回来了,所以急忙溜走了。再说秦昌进了家门,换好衣服就来到书房,见先生气呼呼地坐在那儿,也不打招呼。他一回头,看见旁边放着一个小盒子,里面的酒菜十分精致,却一点没动。刚要坐下问个究竟,又瞧见地上有个黄澄澄的东西,弯腰捡起一看,竟是一枚妇女戴的戒指。他一声不吭,转身走出书房。仔细一看,发现这戒指是安人的,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直奔卧室而去。你说这戒指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碧蟾隔着窗户扔进去当表记的。杜雍当时又气又怒,大声喊叫,根本没看见,也没听见。
秦昌来到卧室,见郑氏和乳母正在聊天,他二话不说,开口大骂:“你这个贱人,干的好事!”乳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上前劝解。彩凤也过来阻拦。郑氏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弄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秦昌坐在椅子上,过了半晌才说:“我让你好好招待先生,不过是让你把饭菜弄好,谁让你跑到书房,让先生瞧不起我,连理都不理我。你还懂不懂什么是闺范!”郑氏一头雾水:“谁去书房了?谁说的?”秦昌说:“证据都在这儿呢!”说着把戒指扔过去。郑氏一看,确实是自己的戒指,急忙解释:“这戒指是我的,不过有两个,一个我自己戴着,另一个赏给碧蟾了。”秦昌听后,立刻让彩凤去叫碧蟾。
不一会儿,只见碧蟾披头散发,彩凤哭哭啼啼,一起来见员外。碧蟾一口咬定:“彩凤偷了我的戒指,跑到书房陷害我。”彩凤也委屈地哭诉:“我根本没去过姨娘屋里。明明是姨娘自己去了书房,现在反倒来冤枉我。”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不休,就像两只斗架的公鸡。秦昌被她们吵得头都大了,完全没了主意,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他心里暗暗后悔,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安人骂了一顿,实在太莽撞了。还是郑氏有主见,先把彩凤稳住,又让乳母把碧蟾劝回了屋里。
秦昌被这乱糟糟的局面搅得晕头转向,根本理不清头绪,只能干巴巴地坐在那儿,像个木雕似的发呆,心里的闷气就像被堵住的烟囱,越积越浓。过了一会儿,乳母走了过来,安人赶忙拉着她,两人凑到一块儿,悄声嘀咕起来,就像两只密谋的小老鼠,商量着只有这么办,才能把事情弄清楚。乳母听后,眼睛一亮,点头称赞:“这计策妙极了!这么一来,既能把事儿查明白,还能试试先生的为人呢。”接着,乳母就把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昌。秦昌听了,连连点头,觉得这主意简直太对了。
到了晚上,二更天刚过,夜色如墨,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厚厚的黑布包裹着。秦昌和乳母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房,只见里面还亮着灯光,而杜雍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乳母走上前,轻轻叩门,轻声问道:“先生睡了吗?”杜雍在屋里应道:“睡了,有什么事?”乳母故意装作是姨娘房里的婆子,压低声音说:“我是姨娘房里的。员外已经在上房睡下了,姨娘派我来请先生到里面,说是有话要和您说。”杜雍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怒声说道:“这成何体统!白天在窗外叽叽喳喳吵了半天,难怪她说比安人小,比丫鬟大,原来是个姨娘。你回去告诉她,要是再这么胡搅蛮缠,我可就不在这儿教书了。真是岂有此理!”外面的秦昌把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轻轻拉了拉乳母的衣袖,两人像做贼似的,蹑手蹑脚地抽身回到卧室。
一进卧室,秦昌就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地说:“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也不用再问了。就凭‘比安人小,比丫鬟大’这句话,肯定是碧蟾那个贱人干的好事。我还留着她干什么!不早点杀了她,我这心头的火怎么能消!”乳母连忙阻拦,语重心长地说:“凡事可不能这么急躁。你要是把她杀了,一来人命关天,这可是天大的事儿;二来这种丑事传出去,别人怎么看咱们家,名声可就全毁了,这多不好啊。”秦昌着急地问:“那你说该怎么办?”乳母不紧不慢地说:“不如把她锁在花园的空房里,要么把她饿死,要么把她囚禁至死,这样事儿就解决了,也不会惹出更大的麻烦。”秦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秦昌就迫不及待地吩咐进宝,让他赶紧去后花园收拾出三间空房。空房收拾好后,秦昌立刻让人把碧蟾锁了进去,还特意交代,不准给她送一点饭食,铁了心要把她活活饿死。
那被囚禁的碧蟾,她的性命究竟会怎样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刚下完一局,便有一人走进来,看年纪大概四十多岁。和尚认出他是秦家庄的员外秦昌,赶忙热情让座,笑着问道:“施主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您一脸高兴,是有什么喜事吗?”秦员外回答:“无事我也不敢随便来打扰宝刹。这几日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就想请您帮我测个字,求个心安。”静修起初推辞,实在拗不过,只好说道:“既然如此,测字倒也不难。员外您随便说一个字,让老僧帮您测测。要是我说对了,员外别太高兴;要是说得不对,您也别见怪。”秦昌说:“君子问祸不问福。您刚才说‘容易’,那我就用这个‘容’字吧。”静修把“容”字写在纸上,端详许久后说道:“这个字四平八稳,是个端正的字体。从字意来讲,‘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员外您做事光明磊落,毫无欺瞒之心,这是大大的优点。不过做事得有包容心,不能急躁,不然容易出变故,对事情不利。以后遇事,员外您得多包容,把事放在心里,保管能转祸为福。老僧为什么这么说呢?您看,把这个字拆开,有点不妙。‘容’字拆开是穴下有人口,如果不包容,恐怕会对人口不利。当然,这只是老僧瞎说,员外您别往心里去。”秦昌连忙说道:“多谢大师指教,我怎么会怪您呢。”
两人交谈时,秦昌的目光多次落在桌上的对联上。等静修测完字,他立刻起身,拉开对联一看,忍不住连连夸赞:“好字,好字!这是大师您的墨宝吗?”静修笑着说:“老僧哪有这等好书法,这是刚才一个儒者拿来卖的。”秦昌好奇问道:“这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静修说:“他在后面。他是来求资助的,我还没问他姓名。”秦昌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如此说来,是个贫寒的读书人。我一直想给小儿请个好老师,却没找到合适的人。如今既然有儒者,大师您能不能帮我聘请他,这不正好两全其美吗?”静修笑着说:“聘请老师,理应恭敬,可不能因为人家是寒士就轻视他。要是这么草率,可不是对待读书人的礼节。”秦昌连忙起身,恭敬说道:“大师责备得对。我只是怕错过这个好机会,心里着急,所以显得草率了。”说着,他赶紧把外面的家童叫进来,吩咐道:“你赶紧回家,把衣衫、帽靴取来,再把两匹马备好,动作快点!”静修见他求师心切,便把儒者请了过来。儒者到后面用热水洗去脸上的污垢后,整个人焕然一新,面如冠玉,光彩照人。秦昌一见,满心欢喜,连忙把他请至上座,自己在下面陪着。
原来,这位儒者名叫杜雍,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他生性刚直,不喜欢与人同流合污,是个孤傲清高之人。静修把秦昌聘请他做先生的意思说了,杜雍欣然应允,秦昌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不一会儿,家童把衣衫、帽靴取来了,秦昌恭恭敬敬地递给杜雍。杜雍也不推辞,换上新衣后,更显得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秦昌告别静修和北侠,与杜雍一同出发。出了山门,秦昌要为杜雍牵马坠镫,杜雍死活不肯,两人谦让许久,才一起骑马来到庄前。下了马,家童在前引路,他们来到书房。献上茶后,秦昌立刻叫家人把学生唤出来。
秦昌的儿子名叫秦国璧,年仅十一岁。他的妻子郑氏,三十多岁。还有一个妾室,名叫碧蟾。家里丫鬟仆妇众多,其中大丫鬟彩凤,专门服侍郑氏;小丫鬟彩霞,负责伺候碧蟾。外面有四个执事,分别是进宝、进财、进禄、进喜。秦昌虽已四十岁,还有个七十岁的乳母白氏。算起来,家里人丁有三四十口,家境颇为富裕。秦昌因为自己没读过书,深感遗憾,所以一心想给秦国璧请个好老师,希望能改换门庭。
自从杜雍做了先生,家里准备的饭菜都十分精美。秦昌虽然没读过书,却深知尊敬先生,这实在难能可贵。很多没文化的人,觉得先生的饭菜随便弄弄就行,总是漫不经心。哪像秦员外,把先生当神明一样敬重。每次他出去收账,都会嘱咐郑氏:“先生的饭食可不能马虎,一定要精心准备,千万小心。”要是郑氏没空,他就叫彩凤去照料,时间长了,这都成了惯例。可没想到,这却引起了侍妾碧蟾的猜忌。
有一天,秦员外又去收账,临走前照例嘱咐安人和大丫头:“一定要好好照顾先生,别出岔子。”秦昌走后,彩凤照看好饭菜,让人送到书房。碧蟾也悄悄跟到书房,躲在窗外偷看,只见先生眉清目秀,三十岁左右,浑身透着儒雅的气质。这一看,她的邪念顿生,就像干柴遇到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也是该有事。这天,秦员外刚好给秦国璧请了半天假,带他去探亲。碧蟾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想着:“他们能给先生做菜,我就不行吗?”于是,她亲手做了几样菜,用小盒子装好,让小丫头彩霞送到书房。彩霞很快就回来了,碧蟾急忙问:“先生在做什么呢?”彩霞说:“在看书呢。”碧蟾又问:“他说什么了吗?”丫鬟回答:“他说,‘往常都是家童送饭,今天怎么是你?快回去吧!’把盒子放在那儿,我就回来了。”碧蟾心里纳闷:“奇怪,怎么不吃呢?”她让彩霞看着屋子,自己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书房,撕破窗纸,往里偷看,见盒子还放在那儿,一动没动。她轻轻咳嗽一声,杜先生听到声响,抬头一看,见窗上破了个洞,有个年轻女子在偷看,连忙问道:“什么人?”窗外传来声音:“你猜我是谁?”杜先生听这声音不对劲,赶紧说:“这是书房,还不快走!”窗外的人说:“我看你也猜不着。告诉你,我比安人小,比丫鬟大。今天员外出门,家里没人,我特意来和你相会。”杜先生一听,火冒三丈,大声呵斥:“别啰嗦,赶紧躲开!”外面的人还不死心:“你怎么这么不解风情?可别辜负我一片好心,这儿有个表记送你。”杜雍气得满脸通红,怒发冲冠,大声叫嚷:“满嘴胡言乱语!再不走,我就喊人了!”一边喊,一边拍桌子。他正愤怒不已,突然见窗外的人影消失了。杜先生仍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心里想:“这叫什么事儿!秦公对我这么好,却被这贱人坏了名声。找个机会,我得提醒他,不能辜负他对我的知遇之恩。”
你知道碧蟾为什么突然走了吗?原来是她听到员外回来了,所以急忙溜走了。再说秦昌进了家门,换好衣服就来到书房,见先生气呼呼地坐在那儿,也不打招呼。他一回头,看见旁边放着一个小盒子,里面的酒菜十分精致,却一点没动。刚要坐下问个究竟,又瞧见地上有个黄澄澄的东西,弯腰捡起一看,竟是一枚妇女戴的戒指。他一声不吭,转身走出书房。仔细一看,发现这戒指是安人的,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直奔卧室而去。你说这戒指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碧蟾隔着窗户扔进去当表记的。杜雍当时又气又怒,大声喊叫,根本没看见,也没听见。
秦昌来到卧室,见郑氏和乳母正在聊天,他二话不说,开口大骂:“你这个贱人,干的好事!”乳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上前劝解。彩凤也过来阻拦。郑氏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弄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秦昌坐在椅子上,过了半晌才说:“我让你好好招待先生,不过是让你把饭菜弄好,谁让你跑到书房,让先生瞧不起我,连理都不理我。你还懂不懂什么是闺范!”郑氏一头雾水:“谁去书房了?谁说的?”秦昌说:“证据都在这儿呢!”说着把戒指扔过去。郑氏一看,确实是自己的戒指,急忙解释:“这戒指是我的,不过有两个,一个我自己戴着,另一个赏给碧蟾了。”秦昌听后,立刻让彩凤去叫碧蟾。
不一会儿,只见碧蟾披头散发,彩凤哭哭啼啼,一起来见员外。碧蟾一口咬定:“彩凤偷了我的戒指,跑到书房陷害我。”彩凤也委屈地哭诉:“我根本没去过姨娘屋里。明明是姨娘自己去了书房,现在反倒来冤枉我。”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不休,就像两只斗架的公鸡。秦昌被她们吵得头都大了,完全没了主意,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他心里暗暗后悔,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安人骂了一顿,实在太莽撞了。还是郑氏有主见,先把彩凤稳住,又让乳母把碧蟾劝回了屋里。
秦昌被这乱糟糟的局面搅得晕头转向,根本理不清头绪,只能干巴巴地坐在那儿,像个木雕似的发呆,心里的闷气就像被堵住的烟囱,越积越浓。过了一会儿,乳母走了过来,安人赶忙拉着她,两人凑到一块儿,悄声嘀咕起来,就像两只密谋的小老鼠,商量着只有这么办,才能把事情弄清楚。乳母听后,眼睛一亮,点头称赞:“这计策妙极了!这么一来,既能把事儿查明白,还能试试先生的为人呢。”接着,乳母就把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昌。秦昌听了,连连点头,觉得这主意简直太对了。
到了晚上,二更天刚过,夜色如墨,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厚厚的黑布包裹着。秦昌和乳母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房,只见里面还亮着灯光,而杜雍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乳母走上前,轻轻叩门,轻声问道:“先生睡了吗?”杜雍在屋里应道:“睡了,有什么事?”乳母故意装作是姨娘房里的婆子,压低声音说:“我是姨娘房里的。员外已经在上房睡下了,姨娘派我来请先生到里面,说是有话要和您说。”杜雍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怒声说道:“这成何体统!白天在窗外叽叽喳喳吵了半天,难怪她说比安人小,比丫鬟大,原来是个姨娘。你回去告诉她,要是再这么胡搅蛮缠,我可就不在这儿教书了。真是岂有此理!”外面的秦昌把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轻轻拉了拉乳母的衣袖,两人像做贼似的,蹑手蹑脚地抽身回到卧室。
一进卧室,秦昌就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地说:“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也不用再问了。就凭‘比安人小,比丫鬟大’这句话,肯定是碧蟾那个贱人干的好事。我还留着她干什么!不早点杀了她,我这心头的火怎么能消!”乳母连忙阻拦,语重心长地说:“凡事可不能这么急躁。你要是把她杀了,一来人命关天,这可是天大的事儿;二来这种丑事传出去,别人怎么看咱们家,名声可就全毁了,这多不好啊。”秦昌着急地问:“那你说该怎么办?”乳母不紧不慢地说:“不如把她锁在花园的空房里,要么把她饿死,要么把她囚禁至死,这样事儿就解决了,也不会惹出更大的麻烦。”秦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秦昌就迫不及待地吩咐进宝,让他赶紧去后花园收拾出三间空房。空房收拾好后,秦昌立刻让人把碧蟾锁了进去,还特意交代,不准给她送一点饭食,铁了心要把她活活饿死。
那被囚禁的碧蟾,她的性命究竟会怎样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