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侠五义 第一百五回 三探冲霄玉堂遭害 一封印信赵爵担惊
热门推荐:
抗战之疯狂
小灵鼠成仙记
开局有系统:小农民升级无敌王者
修真大佬她在兽世开宗立派
老子和你一战到底
贵族学院:炮灰是大佬们心尖团宠
救命!纯情世子总想笨拙地勾引我
惊悚游戏:开局帮鬼怪做选择
灯年
蒋平心急如焚,一心要去打听白玉堂的下落,他火急火燎地奔到八宝庄,找到了雷震。巧的是雷英正好在家,听闻蒋爷到访,父子俩一同出门迎接。雷英先是叩谢蒋爷救父的大恩,雷震则连忙把蒋爷请到书房,献上香茗。一番寒暄过后,蒋爷便急切地询问白玉堂的下落。雷英长叹一声,说道:“说来实在是凄惨,令人痛心。”接着便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蒋爷听着,哭得泣不成声,就像被悲伤的浪潮彻底淹没,连雷震也忍不住为之落泪。
这段情节实在是不忍听闻,却又不得不说。你道白玉堂究竟遭遇了什么?原来,自那天他换了行装,偷偷离开衙署后,找了个小天齐庙存身。他独自在庙中暗自思量:“我白玉堂一世英名,最终却遭人暗算,这怎能不让人气愤、感到耻辱?按院的印信别人敢盗,难道奸王的盟书我就不敢盗吗?前次沈仲元虽说铜网阵十分厉害,可他也不过是说个大概,并不知晓其中的详细情况,大概是少见多怪罢了,怎么可能处处都有机关,步步都藏着陷阱呢?只要有能容我存身立足的地方,凭我白玉堂这身武艺,也能应对自如。倘若能把盟书拿到手,那时写好奏章呈给当今圣上,参倒奸王,还怕找不回印信吗?”他越想越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到了夜间二鼓时分,他来到木城之下。已经来过两次,这里的门户他都看熟了,便没放在心上。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就从坎门走了进去。转了几个门户后,他渐渐没了耐心,从百宝囊中掏出如意绦。但凡遇到不通的闭塞之处,他也不去找门寻户,直接把如意绦抛上去,用手理定绒绳,就翻了过去。几次都是如此,一路顺畅无阻,他心里别提多畅快了,不禁暗自得意:“他就算设了疑阵,又能把我白玉堂怎么样!”越过一道道板墙后,他便看到了冲霄楼。他在石基上稍作歇息,心里琢磨着:“前次沈仲元说过,楼梯在正北方向,我且去楼梯那儿看看。”于是顺着台基,绕到楼梯处一看,果然和马道相似。他刚要往上走,就听见有人大喝:“什么人?病太岁张华在此!”紧接着,“嗖”的一刀砍了过来。白玉堂并不招架,身体一闪,那刀便砍了个空。张华往前一扑,白玉堂顺势一脚踢去。张华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刀也掉了。白玉堂赶上一步,把刀捡起来,只觉这刀沉重得压手,心里暗忖:“这小子力气可真大,不然怎么使得动这么笨重的家伙!”
他哪里知道,张华自从被北侠把刀削折后,便打造了一把厚背利刃,分量极重。张华只想着刀要结实,却忘了自己根本使不动。自从打了这把刀之后,他还从未与人对阵厮杀过,不知道这兵刃如此累手。今日猛地看见有人上梯,他出其不意,使出全力砍去,正好白爷身手敏捷,一闪身就躲开了,他的刀砍空。由于用力过猛,刀又沉重,他被刀带着往前一扑。再加上白爷一脚,他哪能不撒手扔刀,栽倒下去呢?
且说白玉堂提着这把笨刀,随后追下去,照着张华的咽喉,将刀往下一按。不得不说,这兵刃沉重自有它的好处,不用费多大力气,只听“噗哧”一声,刀就把张华给杀了。白玉堂心中暗道:“兵刃沉了也有好处,杀人还真省力。”
谁知道,马道之下的铁门那里,还有一个人,名叫小瘟徐敝。他见张华丧命,身子一闪,躲进铁门,暗暗把索簧上好,就等着拿人。白玉堂浑然不知,见楼梯没人阻拦,便携着笨刀,上了冲霄楼。他从栏杆往上看去,只见这楼高耸入云,非常高,而且楼没有门,依然是八面窗棂。他左寻右找,都找不到门进去。一时间,他性起,拿起笨刀顺着窗缝往上撬。没费多大工夫,窗户就离了槽。白爷满心欢喜,左手把住窗棂,右手再一用力,一扇窗户便落了下来,他顺手轻轻放下。这时,他已经能看见楼内的情形,里面十分明亮,却不知这光从何而来。他回手掏出一块小石子,往楼内扔去。侧耳一听,只听见石子咕噜噜滚到那边就没了声响,传来的是木板的声音。白玉堂听了,放下心来,纵身一跃,上了窗台,又把笨刀往下探了探,果然下面是实实在在的木板。他轻轻跳了下去,来到楼内,脚尖轻点,滑步向前,十分平稳。他朝着光亮处奔去一看,又是八面小窗棂,里面更加明亮。他心中暗道:“这里面大概藏着埋伏。我既然来到这里,哪有不看个究竟的道理。”于是又用笨刀把小窗轻轻一撬,没想到小窗随手就打开了。白玉堂举目望去,只见下面有一缕灯光,直射到上面的一个灯球上,这光又反射到中梁之上,他看见有绒线系着一个小小的锦匣,心中暗喜:“原来盟书就在这儿。”可这句话还没说出口,就觉得脚下突然一动,刚想转身,便不由自主地把笨刀扔了出去,只听见“咕噜”一声,滚板一翻。白爷暗叫:“不好”,身体猛地往下一沉,只觉痛彻心扉,仿佛千万根钢针同时刺进身体。刹那间,从头顶到脚下,无处不是利刃,他的周身已经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紧接着,一阵锣声急促响起,人声嘈杂,有人喊道:“铜网阵有人闯进来了。”其中有一人高声下令:“放箭!”一时间,只听见耳旁如飞蝗骤雨般的箭声,白玉堂被射在铜网之上,就像一只浑身插满了箭的刺猬,早已动弹不得。那人又吩咐:“停箭!”弓箭手退下,长枪手上前,打着火把照看。只见铜网之内血渍淋漓,别说面目,连四肢都分辨不清了。小瘟徐敝得意洋洋,吩咐:“拔箭!”眼前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让人不忍直视。箭拔完之后,徐敝仰起头往上看,没防备有人把滑车一拉,铜网往上一提,那把笨刀便落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砍在徐敝的头上,把他的脑袋劈成了两半,他的嘴向两边咧开,一边发出“哎”的声音,一边发出“呀”的声音,身体往后一倒,便一命呜呼了。
众人见此情景,不敢耽搁,急忙来到集贤堂。此时奸王已经知道铜网阵有人闯入,大家正在议论纷纷,只见有人前来禀报:“铜网阵不知网住了何人。从网内落下一把笨刀,把徐敝给砍死了。”奸王说:“虽然铜网网住了一人,却不想反倒伤了我两条好汉。又不知道这人是谁?我倒要去看看。”众人来到铜网之下,吩咐把尸骸抖落下来,只见已经成了一块血饼,根本认不出来是谁。旁边早有一人看见了石袋,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伸手拿起来,里面还有石子。石袋没被伤到,是因为被笨刀挡住了。沈仲元见状,吓得目瞪口呆,心中悲痛万分,暗道:“五弟呀,五弟!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怎能不让人伤心!”只听邓车说道:“千岁爷,大喜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闹东京的锦毛鼠白玉堂,除了他,没有第二个用石子的人,他正是颜查散的帮手。”奸王听了,心中十分欢喜,于是用坛子装了白玉堂的尸首,第二天送到军山,交给钟雄掩埋看守。
前天刘立保说的并非谣言,如今蒋爷又听雷英说得如此凄惨,不禁悲痛万分,放声大哭。雷震在一旁擦拭着眼泪,劝慰了许久。蒋爷止住悲伤,又问道:“贤弟,如今奸王那边有什么打算?务必如实相告,还请不要有所保留。”雷英说:“奸王虽然图谋不轨,但每日沉迷于歌童舞女,也是个贪恋声色货利的人。他现在时刻惦记的,就是按院大人,总要设法把大人陷害了,才遂他的心意。恩公回去禀明大人,一定要昼夜小心提防。再者,恩公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效犬马之劳,绝不食言。”蒋爷听了,深深地表示感谢,辞别了雷英父子,朝着按院衙门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暗自思忖:“我这次回去,见到大哥,必须如此这般,索性让他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省得一直胡思乱想,憋出病来,反倒不好。就这么办。”
没一会儿,蒋平就回到了衙门。他刚走到大堂,就看见雨墨从那边过来,赶忙问道:“大人在哪里呢?”雨墨回答:“大人和各位都在书房,正盼着四爷您呢。”蒋爷点了点头,转过二堂,就看到了书房。他一下子就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喊:“哎呀!不好了!五弟被人害死了!死得太惨啦!”他一边叫嚷着,一边走进书房,一见到卢方,就伸手拉住他,说道:“大哥,五弟真的死了啊。”卢方听到这话,就像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当场昏了过去。韩彰和徐庆连忙扶住他,一边哭一边大声呼唤。展爷在旁边,既伤心又着急,赶忙上前劝慰。没想到颜查散那边,瞪大眼睛,大喊一声:“贤弟呀!”眼睛一翻,往后便倒,幸亏公孙先生及时扶住。这时雨墨也赶了过来,急忙上前,也是大喊大叫。一时间,书房里乱成一团,哭喊声、叫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变成了一座哀伤的孝棚。好不容易卢大爷哭出了声,蒋四爷等人这才放下心来。展爷又赶紧过来照看颜大人,幸好颜大人也缓过了气。这一阵悲恸的哭声,让人听了揪心不已。展爷和公孙先生虽然自己也伤心难过,但到了这个时候,反而还要费尽心思地去劝解众人。
卢大爷悲痛过后,情绪稍微稳定了些,才向蒋平问道:“五弟是怎么死的?”蒋平说:“说起咱们五弟,实在是太可怜了。”接着就把白玉堂误落铜网阵惨遭杀害的原因详细说了一遍。他说几句哭一阵,哭完又接着说,那悲痛的样子比其他人都要强烈得多。到后来,他甚至说不想活了,要跟着老五一起去,急得实心眼的卢方,反过来花了好长时间劝解他。徐庆是个粗豪直爽的人,哪经得起这般折腾,又说又嚷道:“四弟,你别瞎闹了!人死不能复生,光哭有什么用呢?与其哭他,还不如为他报仇呢!”众人都说:“还是三弟想得明白。”这时,颜大人已经被雨墨搀扶到后面休息去了。
突然,外班的人拿进来一份文书,是襄阳王那边送来的官务公文。公孙先生接过来,拆开看完后说:“你让差官稍等一会儿,我这边马上写回文答复。”外班的人转身出去传达。公孙策对众人说:“这份文书可不是为了普通官务送来的。”众人问:“不为官事,那是为了什么呢?”公孙策说:“他因为这几天没看到咱们衙门有什么动静,所以送了这份文书过来,我这边必须得回复。他表面上是发公文,暗地里是来打听印信的消息。”展爷说:“这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咱们已经找回了印信,还怕怎么答复他吗?”蒋平却担忧地说:“话虽这么说,但他要是看到咱们有了印信,只怕又要生出别的事端来。”公孙策点了点头,说:“四弟考虑得很周到。现在先回复回文,我这边加强防备就是了。”说完,公孙策按照原文内容,认真地答复好,让雨墨请出印来盖上,外面又打好封口,交给外班的人,让原来的差官领回去。
处理完官务之后,大家摆上酒饭。依旧是卢方坐首位,他也没心思谦逊推辞,大家就团团围坐下来。只见卢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停地唉声叹气,连酒都不喝一口,眼睛里始终汪着泪水,就像被泪水浸泡着的珍珠,一刻也没干过。大家看到他这个样子,都心情沉重,闷闷不乐。只有徐庆一言不发,自己拿着一壶酒,左一杯右一盏地喝着,就好像要用酒来驱散心中的闷气一样。没过多久,他就喝醉了,率先离席,到一边躺着去了。众人见卢方不吃不喝,就说:“大哥要是没心情,不如去歇息一下吧?”卢方随口应道:“既然这样,各位贤弟,原谅我不能陪大家了。”说完,也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这边公孙策、展昭、韩彰、蒋平四人一边喝酒,一边商议事情。蒋平又把雷英说奸王时刻都想着要害颜大人的事告诉了大家。公孙策说:“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我想今天这份文书送回去,奸王看到后肯定会又惊又疑,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咱们现在得这么办,第一,大人那边需要一个心思精细、本领高强的人保护,这不用说,自然是展大哥的责任。展兄什么事都不用管,就专心保护大人的安全。第二,卢大哥现在身体不好,一来需要人照顾,二来也得有人时刻留意他的情况,这个差事就交给四弟。我和韩二兄、徐三弟今晚在书房,按照这样的安排……(此处省略号为原文“如此如此”的示意,若有具体内容需求可补充)。要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咱们随机应变,保证所有事情都不会有疏漏。各位兄弟觉得怎么样?”展爷等人听了,都说:“很好,就按这个办法来处理吧。”酒饭吃完后,展爷先到后面看了看颜大人,又到前面瞧了瞧卢大爷,两边的人都沉浸在伤心之中,具体情况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再说襄阳王的差官领了回文,回到王府,问清楚奸王正和众人在集贤堂,就立刻来到厅前。他走进厅房,把回文呈了上去。奸王接过来一看,惊讶地说:“哎呀!按院的印信既然被我盗来了,他那里怎么还会有印信呢?这简直太不合理了!事情肯定有蹊跷。”说完,把回文递给邓车。邓车接过来一看,顿时满脸通红,说道:“启禀千岁,小臣为了盗取这个印信,费了好大的力气,难道送印的人有问题吗?”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奸王,他立刻吩咐道:“快去把雷英抓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段情节实在是不忍听闻,却又不得不说。你道白玉堂究竟遭遇了什么?原来,自那天他换了行装,偷偷离开衙署后,找了个小天齐庙存身。他独自在庙中暗自思量:“我白玉堂一世英名,最终却遭人暗算,这怎能不让人气愤、感到耻辱?按院的印信别人敢盗,难道奸王的盟书我就不敢盗吗?前次沈仲元虽说铜网阵十分厉害,可他也不过是说个大概,并不知晓其中的详细情况,大概是少见多怪罢了,怎么可能处处都有机关,步步都藏着陷阱呢?只要有能容我存身立足的地方,凭我白玉堂这身武艺,也能应对自如。倘若能把盟书拿到手,那时写好奏章呈给当今圣上,参倒奸王,还怕找不回印信吗?”他越想越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到了夜间二鼓时分,他来到木城之下。已经来过两次,这里的门户他都看熟了,便没放在心上。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就从坎门走了进去。转了几个门户后,他渐渐没了耐心,从百宝囊中掏出如意绦。但凡遇到不通的闭塞之处,他也不去找门寻户,直接把如意绦抛上去,用手理定绒绳,就翻了过去。几次都是如此,一路顺畅无阻,他心里别提多畅快了,不禁暗自得意:“他就算设了疑阵,又能把我白玉堂怎么样!”越过一道道板墙后,他便看到了冲霄楼。他在石基上稍作歇息,心里琢磨着:“前次沈仲元说过,楼梯在正北方向,我且去楼梯那儿看看。”于是顺着台基,绕到楼梯处一看,果然和马道相似。他刚要往上走,就听见有人大喝:“什么人?病太岁张华在此!”紧接着,“嗖”的一刀砍了过来。白玉堂并不招架,身体一闪,那刀便砍了个空。张华往前一扑,白玉堂顺势一脚踢去。张华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刀也掉了。白玉堂赶上一步,把刀捡起来,只觉这刀沉重得压手,心里暗忖:“这小子力气可真大,不然怎么使得动这么笨重的家伙!”
他哪里知道,张华自从被北侠把刀削折后,便打造了一把厚背利刃,分量极重。张华只想着刀要结实,却忘了自己根本使不动。自从打了这把刀之后,他还从未与人对阵厮杀过,不知道这兵刃如此累手。今日猛地看见有人上梯,他出其不意,使出全力砍去,正好白爷身手敏捷,一闪身就躲开了,他的刀砍空。由于用力过猛,刀又沉重,他被刀带着往前一扑。再加上白爷一脚,他哪能不撒手扔刀,栽倒下去呢?
且说白玉堂提着这把笨刀,随后追下去,照着张华的咽喉,将刀往下一按。不得不说,这兵刃沉重自有它的好处,不用费多大力气,只听“噗哧”一声,刀就把张华给杀了。白玉堂心中暗道:“兵刃沉了也有好处,杀人还真省力。”
谁知道,马道之下的铁门那里,还有一个人,名叫小瘟徐敝。他见张华丧命,身子一闪,躲进铁门,暗暗把索簧上好,就等着拿人。白玉堂浑然不知,见楼梯没人阻拦,便携着笨刀,上了冲霄楼。他从栏杆往上看去,只见这楼高耸入云,非常高,而且楼没有门,依然是八面窗棂。他左寻右找,都找不到门进去。一时间,他性起,拿起笨刀顺着窗缝往上撬。没费多大工夫,窗户就离了槽。白爷满心欢喜,左手把住窗棂,右手再一用力,一扇窗户便落了下来,他顺手轻轻放下。这时,他已经能看见楼内的情形,里面十分明亮,却不知这光从何而来。他回手掏出一块小石子,往楼内扔去。侧耳一听,只听见石子咕噜噜滚到那边就没了声响,传来的是木板的声音。白玉堂听了,放下心来,纵身一跃,上了窗台,又把笨刀往下探了探,果然下面是实实在在的木板。他轻轻跳了下去,来到楼内,脚尖轻点,滑步向前,十分平稳。他朝着光亮处奔去一看,又是八面小窗棂,里面更加明亮。他心中暗道:“这里面大概藏着埋伏。我既然来到这里,哪有不看个究竟的道理。”于是又用笨刀把小窗轻轻一撬,没想到小窗随手就打开了。白玉堂举目望去,只见下面有一缕灯光,直射到上面的一个灯球上,这光又反射到中梁之上,他看见有绒线系着一个小小的锦匣,心中暗喜:“原来盟书就在这儿。”可这句话还没说出口,就觉得脚下突然一动,刚想转身,便不由自主地把笨刀扔了出去,只听见“咕噜”一声,滚板一翻。白爷暗叫:“不好”,身体猛地往下一沉,只觉痛彻心扉,仿佛千万根钢针同时刺进身体。刹那间,从头顶到脚下,无处不是利刃,他的周身已经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紧接着,一阵锣声急促响起,人声嘈杂,有人喊道:“铜网阵有人闯进来了。”其中有一人高声下令:“放箭!”一时间,只听见耳旁如飞蝗骤雨般的箭声,白玉堂被射在铜网之上,就像一只浑身插满了箭的刺猬,早已动弹不得。那人又吩咐:“停箭!”弓箭手退下,长枪手上前,打着火把照看。只见铜网之内血渍淋漓,别说面目,连四肢都分辨不清了。小瘟徐敝得意洋洋,吩咐:“拔箭!”眼前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让人不忍直视。箭拔完之后,徐敝仰起头往上看,没防备有人把滑车一拉,铜网往上一提,那把笨刀便落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砍在徐敝的头上,把他的脑袋劈成了两半,他的嘴向两边咧开,一边发出“哎”的声音,一边发出“呀”的声音,身体往后一倒,便一命呜呼了。
众人见此情景,不敢耽搁,急忙来到集贤堂。此时奸王已经知道铜网阵有人闯入,大家正在议论纷纷,只见有人前来禀报:“铜网阵不知网住了何人。从网内落下一把笨刀,把徐敝给砍死了。”奸王说:“虽然铜网网住了一人,却不想反倒伤了我两条好汉。又不知道这人是谁?我倒要去看看。”众人来到铜网之下,吩咐把尸骸抖落下来,只见已经成了一块血饼,根本认不出来是谁。旁边早有一人看见了石袋,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伸手拿起来,里面还有石子。石袋没被伤到,是因为被笨刀挡住了。沈仲元见状,吓得目瞪口呆,心中悲痛万分,暗道:“五弟呀,五弟!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怎能不让人伤心!”只听邓车说道:“千岁爷,大喜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闹东京的锦毛鼠白玉堂,除了他,没有第二个用石子的人,他正是颜查散的帮手。”奸王听了,心中十分欢喜,于是用坛子装了白玉堂的尸首,第二天送到军山,交给钟雄掩埋看守。
前天刘立保说的并非谣言,如今蒋爷又听雷英说得如此凄惨,不禁悲痛万分,放声大哭。雷震在一旁擦拭着眼泪,劝慰了许久。蒋爷止住悲伤,又问道:“贤弟,如今奸王那边有什么打算?务必如实相告,还请不要有所保留。”雷英说:“奸王虽然图谋不轨,但每日沉迷于歌童舞女,也是个贪恋声色货利的人。他现在时刻惦记的,就是按院大人,总要设法把大人陷害了,才遂他的心意。恩公回去禀明大人,一定要昼夜小心提防。再者,恩公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效犬马之劳,绝不食言。”蒋爷听了,深深地表示感谢,辞别了雷英父子,朝着按院衙门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暗自思忖:“我这次回去,见到大哥,必须如此这般,索性让他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省得一直胡思乱想,憋出病来,反倒不好。就这么办。”
没一会儿,蒋平就回到了衙门。他刚走到大堂,就看见雨墨从那边过来,赶忙问道:“大人在哪里呢?”雨墨回答:“大人和各位都在书房,正盼着四爷您呢。”蒋爷点了点头,转过二堂,就看到了书房。他一下子就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喊:“哎呀!不好了!五弟被人害死了!死得太惨啦!”他一边叫嚷着,一边走进书房,一见到卢方,就伸手拉住他,说道:“大哥,五弟真的死了啊。”卢方听到这话,就像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当场昏了过去。韩彰和徐庆连忙扶住他,一边哭一边大声呼唤。展爷在旁边,既伤心又着急,赶忙上前劝慰。没想到颜查散那边,瞪大眼睛,大喊一声:“贤弟呀!”眼睛一翻,往后便倒,幸亏公孙先生及时扶住。这时雨墨也赶了过来,急忙上前,也是大喊大叫。一时间,书房里乱成一团,哭喊声、叫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变成了一座哀伤的孝棚。好不容易卢大爷哭出了声,蒋四爷等人这才放下心来。展爷又赶紧过来照看颜大人,幸好颜大人也缓过了气。这一阵悲恸的哭声,让人听了揪心不已。展爷和公孙先生虽然自己也伤心难过,但到了这个时候,反而还要费尽心思地去劝解众人。
卢大爷悲痛过后,情绪稍微稳定了些,才向蒋平问道:“五弟是怎么死的?”蒋平说:“说起咱们五弟,实在是太可怜了。”接着就把白玉堂误落铜网阵惨遭杀害的原因详细说了一遍。他说几句哭一阵,哭完又接着说,那悲痛的样子比其他人都要强烈得多。到后来,他甚至说不想活了,要跟着老五一起去,急得实心眼的卢方,反过来花了好长时间劝解他。徐庆是个粗豪直爽的人,哪经得起这般折腾,又说又嚷道:“四弟,你别瞎闹了!人死不能复生,光哭有什么用呢?与其哭他,还不如为他报仇呢!”众人都说:“还是三弟想得明白。”这时,颜大人已经被雨墨搀扶到后面休息去了。
突然,外班的人拿进来一份文书,是襄阳王那边送来的官务公文。公孙先生接过来,拆开看完后说:“你让差官稍等一会儿,我这边马上写回文答复。”外班的人转身出去传达。公孙策对众人说:“这份文书可不是为了普通官务送来的。”众人问:“不为官事,那是为了什么呢?”公孙策说:“他因为这几天没看到咱们衙门有什么动静,所以送了这份文书过来,我这边必须得回复。他表面上是发公文,暗地里是来打听印信的消息。”展爷说:“这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咱们已经找回了印信,还怕怎么答复他吗?”蒋平却担忧地说:“话虽这么说,但他要是看到咱们有了印信,只怕又要生出别的事端来。”公孙策点了点头,说:“四弟考虑得很周到。现在先回复回文,我这边加强防备就是了。”说完,公孙策按照原文内容,认真地答复好,让雨墨请出印来盖上,外面又打好封口,交给外班的人,让原来的差官领回去。
处理完官务之后,大家摆上酒饭。依旧是卢方坐首位,他也没心思谦逊推辞,大家就团团围坐下来。只见卢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停地唉声叹气,连酒都不喝一口,眼睛里始终汪着泪水,就像被泪水浸泡着的珍珠,一刻也没干过。大家看到他这个样子,都心情沉重,闷闷不乐。只有徐庆一言不发,自己拿着一壶酒,左一杯右一盏地喝着,就好像要用酒来驱散心中的闷气一样。没过多久,他就喝醉了,率先离席,到一边躺着去了。众人见卢方不吃不喝,就说:“大哥要是没心情,不如去歇息一下吧?”卢方随口应道:“既然这样,各位贤弟,原谅我不能陪大家了。”说完,也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这边公孙策、展昭、韩彰、蒋平四人一边喝酒,一边商议事情。蒋平又把雷英说奸王时刻都想着要害颜大人的事告诉了大家。公孙策说:“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我想今天这份文书送回去,奸王看到后肯定会又惊又疑,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咱们现在得这么办,第一,大人那边需要一个心思精细、本领高强的人保护,这不用说,自然是展大哥的责任。展兄什么事都不用管,就专心保护大人的安全。第二,卢大哥现在身体不好,一来需要人照顾,二来也得有人时刻留意他的情况,这个差事就交给四弟。我和韩二兄、徐三弟今晚在书房,按照这样的安排……(此处省略号为原文“如此如此”的示意,若有具体内容需求可补充)。要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咱们随机应变,保证所有事情都不会有疏漏。各位兄弟觉得怎么样?”展爷等人听了,都说:“很好,就按这个办法来处理吧。”酒饭吃完后,展爷先到后面看了看颜大人,又到前面瞧了瞧卢大爷,两边的人都沉浸在伤心之中,具体情况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再说襄阳王的差官领了回文,回到王府,问清楚奸王正和众人在集贤堂,就立刻来到厅前。他走进厅房,把回文呈了上去。奸王接过来一看,惊讶地说:“哎呀!按院的印信既然被我盗来了,他那里怎么还会有印信呢?这简直太不合理了!事情肯定有蹊跷。”说完,把回文递给邓车。邓车接过来一看,顿时满脸通红,说道:“启禀千岁,小臣为了盗取这个印信,费了好大的力气,难道送印的人有问题吗?”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奸王,他立刻吩咐道:“快去把雷英抓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