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白话三侠五义 > 第一百七回 愣徐庆拜求展熊飞 病蒋平指引陈起望

白话三侠五义 第一百七回 愣徐庆拜求展熊飞 病蒋平指引陈起望

    自从白玉堂去世后,卢方整日茶饭不思,吃饭也只是勉强应付。没过多久,酒饭吃完,四人闲坐一旁。卢方因为一夜没合眼,感到十分困倦,便在一旁和衣躺下。韩彰和蒋平二人聚在一起,仔细谋划着如何盗取白玉堂的尸骨,还忙着准备行李和马匹。可怜徐庆这个直性子,被晾在一边,无人搭理,心里别提多窝火了。他暗自琢磨:“我们都是结义兄弟,凭什么他们能去,我就不能去?难道他们能尽兄弟情义,就不许我出份力吗?这简直太不合理了!看着他们商量得那么起劲儿,我心里就来气。”越想越气,他站起身,走出房间,朝着展爷的单间走去。

    徐庆刚走进屋子,就看见展爷才睡醒,正在那儿擦脸。他也不管事情轻重缓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哎呀!展大哥呀!小弟我太委屈了,求您帮帮我呀!”说着,便放声痛哭起来。这一下可把展爷吓了一跳,连忙把他拉起来,说道:“三弟,这是怎么了?有话起来说。”徐庆这会儿撒起泼来,一边抽泣一边说:“大哥,您要是答应帮我,我就起来;您要是不答应,我就死在这儿!”展爷无奈地说:“行,我帮你就是了,三弟快起来说。”徐庆又磕了一个头,说:“大哥答应了,可不能反悔。”这才站起身,擦去脸上的泪痕,坐下说道:“小弟不是为别的事,就求大哥陪我去五峰岭走一趟。”展爷问道:“到底是为什么事啊?”徐庆便把卢方要盗回白玉堂尸骨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他们三个把我当外人,都说我去不合适。我今天非得争这口气,实在没办法,才求大哥陪我走一趟。”

    展爷听了,心里暗自思量:“原来是为了这事。蒋四弟心思极其缜密,他那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盗骨是机密大事,像徐庆这么鲁莽冲动,怎么能行呢?可我已经答应他了,要是反悔,也太不好意思了。再说他都为这事向我低头行礼了,没办法,好歹陪他走一趟吧。”于是问道:“三弟什么时候出发?”徐庆说:“就今晚。”展爷惊讶地问:“怎么这么着急?”徐庆解释道:“大哥有所不知,我二哥和四弟定在后日出发。我既然要争这口气,就得早两天走。等他们到的时候,咱们已经大功告成了,到那时我才能出这口恶气。还有,大哥千万不能让二哥和四弟知道,晚上我和大哥悄悄溜出去,赶紧往前赶,这样才好。”展爷没办法,只好答应下来。徐庆站起身,说道:“小弟还得去那边照应一下,大哥您悄悄收拾好行李、器械和马匹,出发前在衙门后墙等我。”展爷点头应允。

    徐庆走后,展爷又觉得好笑,又有些后悔。好笑的是徐庆行事太过鲁莽,后悔的是自己不该轻易答应他。但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了。他只好把侍从叫过来,把这事悄悄告诉他,让他去收拾行李和马匹。又拿来笔砚,写了两封信藏好。之后去按院那里查看了一番,再和众人一起吃过晚饭。眼看天色已经黑了,便回到屋里,问侍从:“行李和马匹都准备好了吗?”侍从回答:“刚才跟徐爷的侍从过来,说他家老爷在衙门后头等着呢,把您的行李和马匹也都牵到一起了。”展爷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两封信,说道:“这封信是给公孙老爷的,这封信是给蒋四爷的。你在这儿等着,等初更之后再把这两封信送过去,交给跟着各位老爷的随从就行,不用当面递。交代清楚后,赶紧来追我们,我们在路上慢慢等你。这么做是怕他们追来,省得徐三爷埋怨我。”侍从一一答应。

    展爷不慌不忙地出了衙门,来到后墙,果然看见徐庆和侍从牵着马匹,在那儿张望,便上前打招呼。徐庆问道:“跟大哥的人呢?”展爷说:“我让他随后赶来,怕一起走引人怀疑。”徐庆说:“好。小弟还忘了一件事,大哥您就和我的侍从慢慢往前走,小弟去去就来。”说完,转身走了。

    再说跟展爷的侍从,在屋里等到起更,才把信送出去。蒋爷的侍从接过信,来到屋内一看,只见卢方还和衣躺着,韩彰在那儿喝茶,却不见蒋平。他只好问了问同伴,得知蒋平在公孙先生那儿。侍从立刻来到公孙策屋内,公孙策接过信,正在那儿讨论,说:“展大哥嘱咐要小心奸细刺客,这话说得很对。但他不该跟着徐三弟一起去。”蒋平说:“肯定是我三哥缠着展大哥,让他去的。”刚说完,就看见自己的侍从进来,便问道:“什么事?”侍从说:“刚才跟展老爷的人,给您送了封信来。”说完,呈上信件。蒋爷接过信打开一看,笑着说:“怎么样?我就说是我三哥缠着展大哥去的,果然没错。”随后把信递给公孙策。公孙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上面写着:“徐庆苦苦哀求,我实在难以推辞,只好暂时陪他去。贤弟看到信后,务必明天赶紧赶来,一起帮忙。千万不要追赶,以免被识破,三弟面子上不好看。……”等等内容。公孙策说:“话虽这么说,但明天二位要是再出发,岂不是只剩下卢大哥一个人,这内外怎么照应呢?”蒋平说:“小弟回去和大哥、二哥商量一下。既然展大哥和三哥先走了,明天我一个人去就够了,留下二哥怎么样?”公孙策说:“好,好,好。这样最好。”

    两人正说着,只见看守班房的差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公孙老爷,不好了!刚才徐老爷到了班房,吩咐我们说:‘你们去休息,我要和姓邓的讲句机密话。’只留下我伺候。徐老爷进屋后,还没坐稳,就叫我去看茶。谁知道我煮好茶回来,发现屋里漆黑一片,急忙叫人掌灯一看,哎呀!老爷呀!只见邓车仰卧在床上,昏迷不醒,满床都是血。原来邓车的双眼,被徐老爷给剜了。现在也不知道邓车是死是活,特地来禀报二位老爷。”公孙策和蒋平听了,惊骇不已,急忙叫随从掌灯,来到外面班房查看。只见许多差役把邓车扶起来,他已经苏醒过来,嘴里不停地大骂徐庆。公孙策看着这惨不忍睹的场景,都不忍心直视。蒋平吩咐差役好好照顾邓车,让他调养身体,然后和公孙策转身去见卢方,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卢方听后也十分震惊。大家商量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大早,只见守门的人进来,拿着禀帖递给公孙先生。公孙策一看,高兴地说:“好,好,好。快请,快请。”原来是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蕙,自从押解金面神蓝骁、赛方朔方貂之后,一起到了茉花村。他们本打算约上丁兆兰一同前往襄阳,无奈丁母身体不适,双侠只好在家侍奉。北侠告辞,丁家兄弟苦苦挽留。北侠本就没什么要紧事,而且为人子女不应远离父母身边;又担心自己孤零零一人去襄阳,不太合适,再加上因为丁母生病,早晚问安,这一来二去耽搁了不少日子,左右为难。最后只好让丁二爷陪着北侠一起前往襄阳,留下丁大爷在家侍奉母亲,也好照料家务。就这样,北侠和丁二爷起身出发。

    他们一路赶路,走了好些日子,来到襄阳太守衙门。巧的是,守门的正是金福禄,他上前参见,急忙回禀了太守金辉,金辉立刻把他们请到书房,让他们稍作等候。此时黑妖狐智化早已迎了出来,大家见面,都十分高兴。没过多久,金太守换好衣服出来,北侠和丁二官人要以官长之礼相见,金公怎么肯接受,口口声声称呼他们为恩公。大家谦让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以宾客之礼相待。左右献上茶后,大家寒暄一番,便说起按院衙门近来的事情。黑妖狐智化连连叹气,说:“真是一言难尽!二位仁兄贤弟有所不知,玉堂白五弟遭了大难,已经去世了。”北侠听了,十分诧异,丁二爷更是惊骇不已,两人异口同声地说:“竟然有这种事!请详细说说。”智化便从探访冲霄楼说起,如何遇见白玉堂,怎么劝他回去;后来又听说按院丢了印信,料想白五弟就是因为这件事拼上了性命,误落在铜网阵中,丢了性命,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遍。北侠和丁二爷听完,忍不住都落下泪来,连连叹息。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本就是意气相投的好兄弟,听到这样的噩耗,怎么能不伤心呢?因此,他们也不在太守衙门多做停留,便约上智化,急匆匆地赶到按院衙门。只见公孙策在前,卢方等人跟在后面,大家彼此相见。虽然还没来得及向卢方表达哀悼之情,但看他眼圈红红的,面庞比之前瘦了好多,大家都不免感慨叹息。尤其是丁兆蕙,拉着卢方的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止不住地流。他想起当初陷空岛和茉花村只隔着芦花荡,大家义气相投,关系多么亲密,没想到五弟却在襄阳丢了性命,而且正是年少英勇的时候,如此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痛心。两人哭了好一会儿,多亏智化好言劝慰。北侠也拦住丁二爷,说:“二弟,卢大哥全靠你我开导劝解,你怎么反倒让大哥更伤心了呢?”说完,大家来到卢方的屋内,就座献茶。北侠等三人又问候了颜大人的起居情况,公孙策把颜大人得病的缘由讲述了一番,三人这才知道大人也是因为挂念五弟而身体不适,不禁都长叹不已。

    智化好奇地询问衙门近来的情况,公孙策便把过去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像竹筒倒豆子般,仔仔细细地叙说起来,慢慢讲到了拿住邓车。蒋平接着话茬说:“没想到从这之后,又生出了事端。”丁二爷忙问:“又出什么事了?”蒋平无奈地叹口气,说道:“我们打算去盗回五弟的尸骨。谁知道我三哥偷偷求展大哥帮忙,昨晚就已经出发了。出发也就罢了,临走的时候,三哥还把邓车的双眼给剜了。”北侠听后,眉头拧成了个疙瘩,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呢?”智化分析道:“三哥没办法给五弟报仇,就先拿邓车撒气,邓车可真是冤得没处说理去。”丁二爷接口说:“要论邓车那些伤天害理的行为,丢了双眼也不算冤枉。”公孙策满脸担忧地说:“只是展大哥和徐三弟此去,我实在是放心不下。”蒋平赶忙说:“如今欧阳兄、智大哥、丁二弟都来了,这下可就稳当多了。明天我们一起出发。衙门里留下我二哥,让他服侍大哥,照应内外。我还是为了盗回五弟尸骨的事,欧阳兄三位还有另一桩要紧的事。”智化好奇追问:“还有什么事呀?”蒋平解释道:“之前拿获邓车的时候,公孙先生和展大哥查访清楚了,原来襄阳王倚仗的是飞叉太保钟雄,要是能收伏这个人,攻破襄阳就不在话下了。现在就把这件事托付给三位兄弟,不知道你们肯不肯答应?”智化和丁兆蕙异口同声地说:“既来之则安之。四弟不用问我们应不应,到了那儿,见机行事就是了,哪能事先就定死呢。”公孙先生在一旁连连称赞:“说得太对了!太对了!”

    说话间,酒席已经摆好了,大家稍微客气了一下,便纷纷入席。欧阳春坐在首座,其次是智化、丁兆蕙,再接着是公孙策、卢方,下首是韩彰、蒋平。七位豪杰围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尽情畅谈,这其中的热闹融洽自不必多说。

    到了第二天,北侠等四人告别公孙策与卢、韩二人,踏上了行程。可谁能想到,倒霉的事儿来了,蒋平突然闹起了肚子,一开始还能勉强撑着,后来接连泻了好几次,只觉得浑身没劲儿,精神萎靡,身体像被抽去了筋骨般疲惫不堪。北侠关切地说:“四弟既然身体不舒服,不如找个客栈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做打算,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蒋平却坚决地摆摆手,说:“可别这样,你们三位有要紧的事,怎么能因为我一个人耽搁呢。我想起来了,有个地方特别适合咱们碰头。离洞庭湖不远,有个陈起望,庄上有郎舅二人,一个叫陆彬,一个叫鲁英,他们为人仗义,特别崇尚侠义之道。三位到了那儿,只要提我的名字,他们肯定会像迎接贵客一样,把床榻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恭恭敬敬地迎接你们。咱们就在那儿会合吧。”说着,他眉头紧皱,五官都快拧成一团了,又要闹肚子。北侠等三人见他这副可怜模样,也只好依从。蒋平又吩咐随从跟着一起去,“一路上可要好好服侍,千万不能有半点疏忽。”随从忙不迭地连连答应,跟着他们走了。

    蒋爷这边呢,左一趟右一趟,跑厕所跑得脚不沾地,腹泻个没完没了。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心里别提多着急了,可又没办法,只能咬着牙,勉强踩上脚镫,爬上马背,继续往前赶路。他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嫌马儿走得太慢,可又不敢使劲儿催,生怕自己没力气,驾驭不住这匹马,只能拉着缰绳,慢悠悠地前行。此时,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下来,满天繁星闪烁,他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村庄。只见一家的篱墙上,高高挑着一个白纸灯笼。等走到门前,又瞧见柴门旁边挂着一个小小的笊篱,他心里明白,这是一家乡村小店,顿时满心欢喜,就好像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他连忙下马,扯着嗓子高声喊道:“里面有人吗?”只听见里面传来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回应。

    到底是谁在里面回应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