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凡人修仙之童心问道 > 第52章 平稳落地

凡人修仙之童心问道 第52章 平稳落地

    支书说完像犯了错的孩子似的低着头,拿耳朵听着刘书记的动静。

    他知道这种事情瞒是瞒不住的。

    施工一结束总要核账的嘛,而且等上边过问下来,自己一被动,那罪过更大!

    不如得个先手,现在就光明正大地承认错误。

    靠着自己这张老脸和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还有就是北京知青这张小老虎皮。

    兴许能让公社刘书记顺坡下驴,给他个不予追究。

    如果利用这次机会,能把村儿里的小学再重新翻盖一下,那自己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就算让他现在就退下来,他也心甘情愿!

    不过他知道刘书记不会这么做,刘书记对他的工作还是认可滴。

    果然,刘书记朝门外喊道:“赵秘书!”

    赵秘书一直守在门外,伸着耳朵听了个明明白白。

    马上找出那个信封走到刘书记办公桌前,双手把信封往刘书记面前一放。

    特意把信封上的字正对着刘书记。

    然后侧身偷偷看了一眼老张支书,脸上的笑容一闪即逝。

    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呀!其他几个村儿的大队支书绑到一块儿,也赶不上这老家伙半拉脑子!

    还假装刚知道知青们写谏言书,八成就是你撺掇的。

    公社刘书记抻出信纸,仔细阅读了知青们的谏言书。

    上面并没有过激的言词和向上告状的意思,而是详细描述了前大街村小学的危房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说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

    用诚恳的言语恳求公社领导,希望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现场看一下这些可怜的孩子们!

    以此体现我们共产党之领导干部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心系群众冷暖、情系百姓安危……等等。

    用词恳切、条理清晰,还句句不离共产党和毛主席!

    最后有一大片署名,还都按着鲜红的大手印儿,用眼睛一扫,一共十二个。

    刘书记看完后真是哭笑不得,心想:看来这些知青活儿干的太少,还是不累!

    “书生意气!不过这手行楷写得倒是漂亮!行文也算是工整,就是口气大了一些!像是北京知青的语气习惯,呵呵呵……”

    刘书记不仅没生气,还笑出了声。

    支书赶紧上前说道:“刘书记别往心里去,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他们哪知道当领导的难处哩!年轻人爱冲动,自认为读了几年书就……”

    刘书记挥手打断了支书的话,抬头看向一旁的赵秘书。

    意思是询问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呈交给他看?

    其实他们这都是演戏,演给支书看的,赵秘书当然知道该怎么回答!

    赵秘书扶了扶眼镜,恭敬地说:“刘书记,这份《北京知青谏言书》是上个礼拜传达室转交给我的,当时您正在下面几个生产大队指导工作。今天您刚回来上班,我还没来得及呈给您看,老张支书就……”

    说着微微转身,向支书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一般的信件都会压在秘书手里,他会有选择性地挑出“重要的”、“紧急的”,优先呈报给领导。

    而且刘书记也没去什么下面指导工作!

    “噢,是这样。以后像这样有关老百姓诉求的文件,都要第一时间拿给我看!群众无小事!明白吗?”

    “知道了,刘书记,今后我一定注意!”

    赵秘书看刘书记不再看他,就默契地转身退了出去。

    在赵秘书还没走出房间时,支书故意大声说道:“刘书记,您别批评赵秘书!是我们底下没把事情办好!弄出来乱子,都是我的责任!是我该接受批评哩!”

    刘书记没有理会支书的献媚,略微沉思了一下。

    对支书说:“这样!你先回去,过两天中学竣工验收时,我让公社孙主任过去。先了解一下实际情况。然后在公社大会上讨论、研究一下!”

    “好的……好的刘书记,我这就回去写一份详细的材料,到时候交给孙主任!那帮小兔崽子,我回去就开大会批评他们!毛儿还没长全哩,就敢妄谈国事,以后保证不让他们再有下次!”

    “哎……知青们都是热血青年,给咱们提提意见,我个人觉得是应该欢迎的嘛!”

    “只是以后要注意方式方法,别动不动就搞什么联名上书的!告诉他们,我欢迎他们来我的办公室,我会当面虚心请教!”

    “不敢……不敢!他们懂个啥嘛!”

    “还有老张你,老同志了嘛!今后在工作中一定要踏踏实实滴,把问题想在前头。”

    “你也是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不能像他们年轻人一样,想一出是一出!今后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

    “就这样吧!”

    “刘书记批评得对,我一定注意、一定注意,保证不会再有下次!那刘书记您先忙,千万要保重身体!那我就先回去?”

    看刘书记闭着眼点了点头,支书一边说着“保重身体”,一边退出了办公室。

    跟外屋的赵秘书热情地打过招呼后,骑上大二八回村子去了。

    支书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平稳落了地!刘书记最后批评他那几句有三层含义:

    第一,事情既然弄到这份儿上,公社也不能置之不理。

    开会研究,就代表他基本同意用这些剩料来翻盖小学。

    不然不会让公社主任下来了解情况,岂不多此一举?

    第二,警告老张支书,都是千年的狐狸,别跟我耍这花活。

    下不为例!

    第三,回去看好那帮子北京知青,别总上书进言的。

    老子这么忙,哪有工夫搭理他们!有意见那就当面找我提!

    ……谁敢找他当面提意见?再说也见不着你呀?大门儿都进不去!

    看来,刘书记算是记住这几个北京知青了!

    回去让他们都消停消停吧,不然以后有他们好果子吃!

    他可不知道那份谏言书是大队张会计帮忙誊抄的,不然肯定把他臭骂一顿!

    吃饱撑的!你趟这浑水干啥?显你能耐啦?

    他们都是北京来的外人,即使出事儿公社也不敢拿人家怎么样。

    你掺和进来找这麻烦干啥?

    真是脑袋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