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凡人修仙之童心问道 > 第125章 遇事则应

凡人修仙之童心问道 第125章 遇事则应

    小波一进院儿,那个蒋欣悦“噌”地站起身,目不转睛地看着小波。

    她的心剧烈地跳动着,眼中的泪,可以说是溢出来的。

    蒋欣悦感到,眼泪夺眶而出时……很烫,但流到嘴角时又变得冰凉。

    她马上意识到,应该给小波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赶紧抹了抹满脸的泪水,可嘴角只是抽动了几下,笑得不是很成功。

    小波看着这个陌生的女人,心脏莫名地抽动了一下。

    满院子人都愣在了那儿。

    老支书在想:是由着他俩母子团圆、相拥而泣呢?还是自己站出来……先私下问问小波的意思。

    好像……怎么都不太对!

    正当他犹豫之时,外面突然跑进一个小孩儿,老支书一见是那个小光,慌忙起身。

    不等老支书说话,小光向他一使眼色,伸手拉住小波。

    “我有道题不会做,小波快来帮我看看。”

    说罢拽着他就往外跑。

    “哎,小波别走!我是……”

    蒋欣悦想喊:我是妈妈!却被老支书拦下了。

    “姑娘别喊!别着急,千万别着急……你刚才怎么说的?”

    “当然,我不是阻止你们娘俩相认,可这么大的事儿,咱们得替孩子想想!”

    “听大叔的缓一缓,不能急于一时。就算小波认下你这个娘了,你现在能带他走吗?”

    “我……”

    “那你不是又伤他一下嘛!”

    蒋欣悦听到这里,“啪啪”给了自己两个耳光,坐在凳子上抱着膝盖痛哭起来……

    “师父,你拉我去哪儿?院子里好多人在干嘛?”

    “别说话!为师找你,自然有事。”

    “又来了个女的,她是谁?我好像……”

    “她,是你娘!生了你,又丢掉你的亲娘。”

    这时,云阳子带小波来到村外草垛子这里。见四下无人,变回本来面貌对小波说道。

    “什么?她……她就是我……娘。”

    这个“娘”字,小波说得很轻,也很犹豫。

    他长这么大,没叫过娘,小时候为找她还迷过路。也好几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弃婴这件事儿了。

    现在,突然冒出个娘,小波有些不知所措。

    “你恨不恨她?”

    小波木然地看着师父,摇了摇头。

    “好,那你一会儿准备认她?”

    小波眉头轻皱,又摇了摇头。

    “师父,我……我不知道。”

    “就怕你这样,在毫无准备之下和亲人突然见面,道心受到伤害。”

    “而她这次,又不能把你带在身边,还你本该享有的家庭温暖。”

    “为什么?她当年抛弃我,现在又来认我。最后,还……还是不要我!”

    “那她来找我干嘛?是想确认一下,我死没死?”

    小波突然激动起来,捏着两个小拳头,大声问道。

    他也不知是在问师父,还是在问那个,突然出现的——娘。

    云阳子怜惜地看着徒儿,眼中的柔光像是缓缓流淌的小溪。让小波急促的呼吸,逐渐平缓了下来。

    “对不起师父,我不该对您老喊叫。”小波委屈地哭起来。

    虽说不恨,只是自己没意识到罢了。

    自己的身世就像是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幼小的心里。

    平时感觉不到,可突然正视它时,才知道自己被扎得有多疼!

    “修道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该哭就哭、当笑则笑!千万别闷在心里。

    “念由心生正常,但念使心动则乱,心乱气难和,这是我们修士的大忌。”

    见小波已平静下来,云阳子微笑点头。

    “人活一世,须经历三大关!”

    “这三关,是凡人很难迈过去的坎儿。”

    “过的去,便能活得通透,才有机会出凡入仙。过不去,即便轮回几世还是过不去。”

    “师父,您给徒儿讲讲。”

    “呵呵……咱们坐上去说?”

    云阳子拉着小波轻轻一跃,便跳到了草垛子顶上,师徒二人相对而坐。

    “此三关,便是名利关、生死关,还有一个——情关。”

    “名和利,世人最为看重!有的人重名,一辈子为名望而活,过于注重他人的看法。”

    “有的人逐利,一生爱财如命!甚至为了钱财丧心病狂,行事不择手段,最终成为金钱的奴隶。”

    “身外之物皆为虚幻,明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却苦心追求、欲罢不能。”

    “两者,都源于一个贪字!”

    “生死关者,生来自己说了不算,死亦做不得主。”

    “而且临死之际,极少有不心生怨念者。纵有不甘,但死期一至,只得带着怨念坠入幽冥。”

    “累世怨念积成恶念!”

    “最后一世为人,若不用善行化解,便会做出杀生害命的恶行。”

    “一念为恶,万难成人矣!”

    “至于这情关,睹物之情、所欠之人情,亲情、友情等……还有那令修士谈之色变的男女之情。”

    “皆是来自欲望!”

    “别的先不必讨论,眼前考验你的这一关,便是亲情。”

    “徒儿,你虽是心胸坦荡之人,嘴上说不怨不恨。”

    “但事情临身,没有哪个敢说自己,能心平气和地拿起、放下。这不符和人道,也与天道相悖。”

    “为师只能与你讲明道理,能否渡得过去……还得靠你自己!”

    小波明白了师父来此的苦心,怕自己处理不好影响了道心。

    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给师父磕了一个头,口中称谢。

    见是不见?小波心里很是矛盾。

    不见吧,心有不忍。她纵有千般错,毕竟是自己生身之母。见?自己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而且,既来相认,又不带自己走,小波心中怨气更甚!

    云阳子见宝贝徒儿犹犹豫豫,便“呵呵”一笑。

    “以为师看来,见肯定是要见的。你之所以心生犹豫,不只是心有怨恨,究其原因是害怕失去。”

    “你都从来没有得到过,又哪里来的失去?此担心岂不可笑?”

    “前事勿追、遇事则应,才是我辈应当所为。”

    “其实,她当年也是迫于无奈,也算是个可怜之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小波接着师父的话,不禁脱口而出。云阳子听后,知道他还没有真正迈过这道坎儿。

    “话是不错,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你母亲也不是那心肠歹毒、十恶不赦之人。”

    “更何况,她这么多年心存悔意,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和痛彻心扉的相思之苦。”

    “你现在认与不认,都是你的自由。”

    “但事情来了,就必须勇敢去面对!躲之不见不是办法,而且意不平,则怨气难消。”

    “为师常说心怀善念,理解和原谅别人才能解脱自己,这就是善!”

    “更何况,你还应该感谢你的母亲呢!”

    “师父,我还得谢谢她丢弃了我?”小波眉毛一挑,满脸不解地问道。

    “那当然!”

    “如果不是她当年抛弃了你,哪有我们今日师徒之缘分!”

    “命中注定,你该有此难。也是老天在考验你的道心,让它成为你的心魔,还是……释然。”

    “你要明白,事无好坏之分,关键是你怎么看。”

    小波听到此处,心结才算有所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