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第23章 争论

    扶苏看着底下群臣,一时间也不知如何为好。

    毕竟虽然他也认同谷铭的意见,可冯去疾几人同样言之有理。

    但现如今国库空虚,如果再不整顿,到时候一旦北疆有战事,国家未必能拿出钱来。

    “各位大人,那我有几句话倒是想问问,诸位听好了。”

    谷铭不慌不忙地笑了笑,神情自然道,“帝国朝廷的运转,需要大量的钱粮开支,如果单单靠农业税收入,这些远远不够!倘若不执行我说的那些制度,国家财政从何而来?”

    “这……”

    此言一出,在场官员不由得互相对视着,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再者而言,现如今匈奴在北方虎视眈眈,倘若遭遇战争,亦或者像现如今山东水灾,国库却空空如也,又该如何是好?”

    谷铭看着在场群臣,再次提出了疑问。

    相对于先前,此时官员们各个低头沉默不语,毕竟这是眼下既定的事实,一场水灾,让他们颇为无语。

    “如果说朝廷中央的财政,不能够对地方形成碾压,到时候一旦地方别有用心者发动暴乱,朝廷应该如何应对?”

    谷铭看着在场众人,又提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你这是纯属诡辩!”

    冯去疾看着他对众人连连压制,一时间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起身呵斥道,“现如今大秦一统四海,万民皆服,怎么可能会发生暴乱?”

    “是啊,谷少府,你这是何用心?”

    王甫也梗着脖子反问道。

    “两位大人,又何必如此着急呢?”

    谷铭优哉游哉道,“我方才只不过说如果,况且,现如今朝廷财政压力如此之重!如果再增加税收,将压力放在百姓身上,岂不民怨沸腾?你说会不会有暴乱?”

    “好了!”

    短短几句话,已经将扶苏的心彻底说服,他心里清楚,先前几条的确是个可行之策。

    “如今是朝会,你们双方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只要能够说服对方即可。”

    他站了起来,目光缓缓巡视几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说说你们心里的想法。”

    “臣以为谷少府所说的政策,万万不可。”

    就在这时,甘泉站了起来,作为儒家士大夫的代表,他直言不讳道,“依臣之见,最好的治民方法,应该要防堵骄奢淫逸的源头,拓宽仁义道德的续端,抑制工商末利,开辟仁义道德之途。”

    “现如今如果执行谷少府说的盐铁专营的政策,收回铸币的权利!这不是赤裸裸的和百姓争夺利益吗?如此一来的话,岂不是破坏了老百姓淳朴忠良的自然天性?形成贪婪鄙夷的风气?”

    “到时候追逐工商利益的只会越来越多,形成奢糜之风,所以必须让老百姓回归农业。”

    这一番话说的那些文官不由得连连点头称是。

    “甘大人。”

    谷铭对于他们这一番满口仁义道德,心里早就不爽,直言不讳道,“国家收回制盐制铁铸币之权,又怎么算和老百姓争夺利益?”

    “再者而言,让老百姓回归农业,就能解决根本问题了吗?现在北方匈奴屡屡犯边,边疆的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

    “如果防备匈奴,就会劳苦边疆将士!如果不防备匈奴,他们只会越发贪婪,永无休止的侵犯边疆!”

    “先帝在边境修筑烽火狼烟,建造长城,为的正是如此。可如此一来,就会造成边关将士的军费不足,以至于拖累国库。所以,我才会提出先前的政策!兴办盐铁专营,用来弥补国库的不足。”

    “现如今诸位大人反对这些政策,不仅仅会造成国库空虚,而且会导致对外的守备用度匮乏!朝廷用什么来补给守卫边关的将士?岂不是让他们寒心?”

    这番话一出口,王离和蒙恬不由得点了点头。

    毕竟对于他们这些长期戍边的将士来说,这番话可真是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谷少府说的对!”

    王离甚至直接站了起来,一脸正色道“北方的苦寒,可不是在座的大臣能够想到的!”

    扶苏也是神情激动地点了点头,可她并未发表意见。

    尉缭则是沉默不语,相对于其余几人来说,他更关心政治。

    “孔夫子曾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王甫见状,起身开口道,“天子不谈财富多少,诸侯和士大夫不谈论利害,培养仁义来教化,推行德广。所以圣王要推行仁政,仁者无敌!哪里需要什么军费?”

    “到时候对匈奴那边,我们就要推行恩化和仁政,让他们放下成见和恩怨,如此方能证明我大秦……”

    “住口!”

    谷铭对于这番话,听的脑瓜子嗡嗡的,他没想到这群人会如此迂腐。

    “你……”

    王甫被突然打断,气的脸色铁青。

    “我什么我?”

    谷铭双手插腰,死的后者破口大骂道,“你们这群人,只会在这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满口仁义道德!你说的那些,倘若对边陲小国也就罢了,匈奴是何等的残忍?凭着你几句仁义道德,就能够将他们安抚了?推行仁政,他们就不来打你了?真是笑话!”

    “你看看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之徒,不能身披肩甲,手持利剑去上阵杀敌!又要在这里反对政策,让边疆战士不能安心杀敌!是何用心?”

    这一番话怼的王甫哑口无言,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只能悻悻坐下。

    “夫子曾有言,如果远方的民众不归附,那就应该崇尚教化和仁德,让他们自动来归附。”

    冯去疾脸色一沉,立马开口道,“而现如今匈奴之所以不来归附,就是因为我们频繁使用武力征讨!现如今我们就应该休养生息,可如今工商业逐渐发展,使得百姓民怨沸腾,形成了贪婪奢靡之风!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这些政策必须停止。让百姓们回归农业,如此一来,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对,冯丞相说的对。”

    “如此征讨不断,只会让百姓越发穷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