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 第六十七章 把谷铭赶出泰山郡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第六十七章 把谷铭赶出泰山郡

    周康带着家丁,一路跌跌撞撞地逃回了家。

    他顾不上仆人的搀扶,径直冲进内堂,一把掀翻了书案。

    “该死的谷铭!竟敢如此羞辱我!”

    周康怒吼着,仿佛要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出来。

    他越想越气,胸膛剧烈起伏,仿佛随时都要炸裂开来。

    “我周康在泰山郡何时受过这等窝囊气!这口气,我咽不下!”

    就在这时,一个阴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周兄,何事如此动怒?”

    周康抬头一看,只见赵歇带着两个随从,缓缓走进房间。

    “赵兄,你来得正好!”

    周康指着门外,咬牙切齿地说道。

    “那谷铭,简直目无王法,当着我的面,抢走了我的奴隶!还敢威胁我!”

    赵歇走到桌边坐下。

    “周兄,这谷铭不是个省油的灯。那个小子不是还跟我抢地吗?”

    周康颓然地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口气:

    “是我大意了,没想到这小子如此胆大妄为。”

    赵歇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周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放任谷铭在泰山郡继续这么搞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周康一愣,疑惑地看向赵歇。

    赵歇冷笑一声:

    “你想想,那些流民,那些奴隶,哪个不想过上好日子?谷铭给他们水,给他们田,他们自然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到时候,这泰山郡的荒地,还有我们手里的奴隶,早晚都得跑到谷铭那里去!”

    周康脸色一变,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真像赵歇所说,那他岂不是要损失惨重?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周康焦急地问道。

    赵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很简单,把谷铭赶出泰山郡!那些灾民和奴隶开垦出来的熟地,到时候就是我们的了!”

    周康眼前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

    “可是,谷铭现在民望很高,我们该如何下手?”

    “周兄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

    “哦?赵兄有何妙计?”

    周康连忙问道。

    赵歇凑到周康耳边,低声说道:

    “我们可以散布一些谣言,把谷铭说成是有异心之人。你想,那些在谷铭手下得了好处的流民和奴隶个个感恩戴德,自然会传出一些歌功颂德的言辞。”

    “我们只需稍加引导,说他在暗地里笼络人心,意图谋反。然后,通过一些渠道将这些话传到咸阳,制造出谷铭意图逆反的假象。”

    周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样一来,咸阳那边必然会对谷铭起疑心,到时候,他们自然不会留他在泰山郡!”

    赵歇满意地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朝廷一旦起了疑,只需随便找个借口,将谷铭调走或是关押起来,我们便可以趁乱收拾那些流民和奴隶,重新掌控泰山郡的资源。”

    周康激动地站起来,拍了拍赵歇的肩膀:

    “果然好计策!赵兄真是神机妙算!”

    赵歇冷笑道:

    “周兄,这只是开始。你需谨记一件事,行动要迅速果断,不能给谷铭反应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操胜券。”

    周康重重地点头:

    “好!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按照计策行事!”

    赵歇继续说道:

    “此外,我们还可以拉拢其他对谷铭不满的乡绅,组成联盟,共同对抗谷铭。只要我们联手,谷铭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逃我们的手掌心!”

    周康兴奋地搓了搓手:

    “好!就这么办!我这就派人去联系那些乡绅,务必将他们拉拢过来!”

    与此同时,谷铭的住所外,又来了一群人。

    这群人衣着光鲜,各个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富裕人家。

    “谷少府,叨扰了。”

    为首的一人拱手说道。

    “我等是附近几个庄子的主人,听闻谷少府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提水工具,名曰筒车,不知可否让我们一睹为快?”

    谷铭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让人奉上茶水,笑着说道:

    “诸位过誉了,不过是些小玩意儿罢了。”

    几人寒暄一番后,便直入主题。

    原来,这些小奴隶主的地势也比较高,一直以来灌溉都是个大问题。

    听说谷铭的筒车可以轻松地将水提到高处,便纷纷前来取经。

    “谷少府,不知这筒车的制作方法,可否传授一二?”

    其中一人试探性地问道。

    谷铭爽快地答应了:

    “当然可以,推广新的农具,造福百姓,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他详细地讲解了筒车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谷铭笑着对几位庄主说道,

    “诸位,咱们在这里空口说,想必几位听的也不明白,不如咱们去实地看看?”

    几位庄主一听,正合心意,纷纷起身附和:

    “谷少府所言极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等也正有此意。”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谷铭的试验田。

    此时,田埂上的筒车正缓缓转动,将河水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处。

    滋润着干渴的田地。

    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妙啊!真是妙啊!”

    一位身材矮胖,满脸络腮胡的庄主,激动地拍着大腿,眼睛瞪得像铜铃。

    “这玩意儿,真能把水提到这么高的地方!比我家那些奴隶用桶提水,可快多了!”

    另一位瘦高个,留着两撇八字胡的庄主,也连连点头称赞:

    “谷少府真乃神人也!如此巧夺天工之物,竟能出自少府之手!我等佩服,佩服!”

    谷铭谦逊地笑了笑:

    “诸位谬赞了,这筒车制作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出来。”说着,他便开始详细讲解筒车的各个部件,以及安装和使用方法。

    庄主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谷铭也都一一解答。

    他们亲眼目睹了筒车的威力,心中对谷铭的敬佩之情更甚。

    “谷少府,此物若能推广开来,我泰山郡的农业必定能更上一层楼啊!”

    络腮胡庄主感慨道。

    “正是如此!”

    瘦高个庄主也附和道。

    “我等愿意与谷少府合作,将这筒车推广到我等的庄子上,造福一方百姓!”

    谷铭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