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第97章 百家的关联

    “诸位可知,铭手中握有造纸之术?”

    谷铭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

    “此术可使纸张产量剧增,成本骤降,虽获利有降,但升在量大。这售量大了,利还会少吗?”

    他停顿片刻,待众人消化了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后,才加重语气道。

    “诸位又可知铭改进之曲辕犁,较之旧犁,效率提升数倍?此利于农耕,亦利于世家。”

    众人面面相觑,开始认真思考谷铭话中之意。

    这少年,看似狂妄,却并非信口开河。

    谷铭继续说道。

    “太学之中,将汇聚天下英才,如我这等奇思妙想之人,将来还会更多。试想,这太学之中,又能诞生多少此类物件,又能给世家带来多大利润?”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扫过众人。

    “不说这些实物,经商之道,需精通术数;耕种养殖,亦需农术。而这些,皆可在太学之中习得。若太学生将所学应用于世家庄园之中,岂非互利共赢?”

    孔鲋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活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可像谷铭这般,年纪轻轻,却拥有如此远见卓识的,实属罕见。

    谷铭环视一周,将目光落在了黄仲身上,微微一笑。

    “就如黄兄的墨家。”

    谷铭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愚以为,非是墨家败落,而是墨家不懂得如何利用手里的资源。”

    黄仲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墨家式微,早已是天下共识,如今被谷铭当众提及,无疑是在他伤口上撒盐。

    但他并未打断谷铭,而是选择了沉默,想听听这少年究竟有何高论。

    谷铭顿了顿,继续说道。

    “墨家能工巧匠众多,若是可以继续改进蚕桑织布的方法呢?黄师觉得,会不会有世家愿意资助墨家研究?”

    他将“黄兄”改为了更敬重的“黄师”,语气也更加诚恳。

    试图缓和刚才略显尖锐的言辞。

    黄仲冷哼一声,并未作答。

    他心中虽有不忿,却也不得不承认,谷铭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墨家确实缺乏经世致用的手段,空有技术,却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谷铭见黄仲没有反驳,便继续说道。

    “墨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重研究,而不是把这些成果变现,没有钱挣,你这墨家的研究又能持续多久?”

    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直戳墨家的痛处。

    黄仲脸色铁青,嘴唇微微颤抖,却依旧没有开口。

    谷铭知道自己这番话可能有些重了,但他必须点醒墨家,让他们认清现实。

    他放缓语气,说道。

    “黄师,晚生并非有意冒犯,只是希望墨家能够重振昔日辉煌。若是墨家能够将技术转化为利益,何愁没有世家资助?有了资金的支持,墨家又能发展壮大,岂非两全其美?”

    谷铭转向何敬之,拱手施礼,笑道。

    “何郎中,愚知道,这墨家有一奇术,是研究光与影的。若能借助这等奇术,可以助你看到更多更清楚的事物呢?甚至,小到我们用正常的方法看不到的事物呢?”

    何敬之抚须微笑,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

    “哦?谷公子所言,可是墨家之‘光学’?”

    谷铭点头称是。

    “正是。何郎中精通医道,想必对人体构造了如指掌。但人体内部,肉眼难见,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郎中,也难免有误诊之时。若是借助墨家光学之术,研制出一种器具,能够透视人体内部,岂非能大大提高诊治的准确性?”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神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又岂知,你看到的就是全部?这世间或许还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若是能借助器具观察,或许能发现新的天地,从而改变你对医道的认知,甚至,改变整个医道!”

    何敬之眼中闪过一丝惊奇,沉吟片刻,问道。

    “公子所言,确实令人遐想。但老夫行医多年,从未听闻过此等奇术。不知公子可否详细说说,这墨家光学究竟是如何透视人体的?”

    谷铭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

    “具体如何操作,晚生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晚生相信,只要有墨家巧匠相助,再加上何郎中您的医术经验,定能研制出此等神奇的器具!”

    他语气诚恳,继续说道。

    “何郎中,您不妨想想,若是真能研制出这样的器具,不仅能造福百姓,更能名垂青史!到那时,何郎中之名,将会与扁鹊齐名,甚至更胜一筹!”

    何敬之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他行医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亲眼看到病灶,只能凭借经验和有限的观察进行诊断。

    若是真有这样一种器具,那将是医学史上的一次巨大突破!

    何敬之也抚掌称赞道。

    “谷公子此言有理,老夫受教了。”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御寇开口了,他捋了捋长须,微笑道:

    “谷小友之言,振聋发聩,老夫亦是受益匪浅啊。那不知谷小友,对我道家有何见教,又想怎么用?”

    谷铭闻言,不慌不忙地举起一杯水,问道:

    “仙师,此为何物?”

    御寇淡然一笑:“水。”

    谷铭追问道。

    “那道家会不会想要知道这水是什么?”

    御寇笑问。

    “这水,就是水,还能是什么?”

    谷铭摇了摇头,说道。

    “这水,入冬则为冰,烧开了就有气。这是为什么,难道道家不想知道吗?”

    他顿了顿,又道。

    “至于这有什么用……我想,如今方士应该归于道家吧?仙师,这炼丹之术,为何一次和一次的结果都不相同?”

    不等御寇回答,谷铭自问自答道。

    “是的!每次材料用量略有差别,温度亦有差别。”

    谷铭说道:“若我们能将这一次次的结果都详细记录下来呢?精确到两,甚至比两更精确呢?我想,炼丹之中,仙师一定发现过,自己炼出了没有见过的东西,何不给黄师看看,说不定他知道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