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 第154章 有他们真是大秦之福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第154章 有他们真是大秦之福

    跟嬴政讨论一番之后,孔德也是将工部的官员给召集了起来,要说不说,当这尚书令之后,这做事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这以前要弄啥啥事还要嬴政的圣旨,现在他们都是自己的下属了,干啥直接叫人就是了。

    孔德带着工部众官员来到现场,水泥自然也是在孔德的命令下陆陆续续的拉到现场。

    当然,钢筋那些孔德自然也是早早的就做好了安排,为的就是现在造桥使用。

    孔德的要求也是十分的简单,就是要在灵渠上造桥,而且是后期能够让蒸汽汽车通行的桥。

    要造这么大的桥自然是需要桥墩的支撑,如果说灵渠中有水,自然是建造不起来,就造桥墩时需要的抽水泵都没有,总不能让人一桶一桶去拎吧,这得猴年马月。

    但是现在灵渠中还没有饮水,那建造桥墩难度自然是直线下降,只要保证桥的质量就行。

    当然,孔德自然不可能只是造桥就行,在孔德的计划中,河岸自然也是要用水泥浇筑的。

    还有最最最重要的水坝,既然要搞,自然是需要什么都搞完。

    直接搞个水坝,旱季存水,雨季泄洪,直接一次性将事情都搞到位。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在他的计划中,来年五月份的样子攻打百越是最好的,不冷也不热。

    因此可以说现在的任务也是十分的严峻,并且由于没有人会,孔德只能先教一遍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孔德要将工部所有官员都召集过来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都学会,孔德要让大秦成为基建狂魔。

    所以说孔德这段时间注定是要忙的脚不沾地,孔德也是做好了准备,这段时间就不回府上住了,在这里搭个帐篷睡觉就是了。

    嗯,其实严格说起来,孔德这还是故意的,这再不出来躲一阵子,恐怕自己的小命都要交代在府上了。

    当然,孔德说起这个决定的时候,王晴跟小桃的眼神不知道有多幽怨,似乎就像是被负心郎给抛弃了一般。

    于是乎,昨夜孔德是在被彻底榨干的情况下才睡得觉,以至于今天早上都是软着双腿出的门。

    “孔小子,你这不要紧吧,要不你今日回去歇息歇息?等明日再来也不迟。”

    工部尚书李斯对着孔德说道。

    没错,这李斯在府中还没有歇息多久,就又被嬴政委以重任,成为了工部尚书。

    这原因也是十分的简单,谁让李斯之前不是跟孔德干这就是干那呢?这不找他找谁。

    当然也只是暂时的,等培养出一个合适的人才之后,李斯就会再次卸任。

    所以说李斯当真是一个好同志,这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也是啥都能顶上去。

    “哎,老李啊,别提了,这段时间我是说什么都不会回去了。

    我这已经打算好了,就在这里弄出一块地来,搭个帐篷直接就是睡觉。”

    孔德撇了撇嘴说道,这里再不舒服总比没有小命来的强。

    “哈哈哈,孔小子啊,要不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呢,你这就是典型的代表。

    对了,我家中有一株上好的人参,我让人拿来给你好好补补。”

    李斯对着孔德调侃道,在他的理解中,定然是这美娇娘诱惑太大了,这孔德又是年轻气盛的,每日都是忍不住也属于正常。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事,天黑之前,孔德真的让人弄出来一块平整的地,让人将帐篷一搭,真的在这里过夜。

    原来孔大人并没有开玩笑来着,既然孔德都在这里住了,那他们还能怎么办,自然也是在孔德的附近搭上帐篷住在这里。

    这个消息很快就是在民间传开了,为了修建好灵渠,孔大人亲自带着朝中重臣吃住都在灵渠边上。

    真是为国为民的好多人,有他们真是大秦之福,真是大秦之幸,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秦中,真是他们的幸事。

    就这样,孔德他们这群人的努力之下,在过年之前也是将第一座桥给修建好。

    这么快的原因自然还是因为人多,在教会修建第一个桥墩之后,直接就是将地方规划好,所有的桥墩都是一起开始修建。

    这也就是这么快的原因,在差不多半年的情况下直接就是将一座桥的修好。

    在这期间,王晴跟小桃都是已经怀上了,在期间孔德也是回去看望了她们一下,还在府上住了几日。

    嗯,这应付一个起来过来时不费吹灰之力,孔德连走路都是变得带风,昂首挺胸的。

    这段时间粮草也是不断的收集着,到目前为止,已经储存了二十万大军半年的粮草。

    可以说现在一切都是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时间一到大军开拔,对着百越动手了。

    随着商税改革,全国农税的上交,蜂窝煤的大卖,国库中的钱也是变得丰盈起来。

    先前对于灵渠挖掘过程中对于百姓欠下的那些钱财也是尽数都还清。

    这一举动使得百姓对于朝廷的信任再次上升,现在朝廷跟全国百姓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好。

    孔德相信,就算他现在就消失了,以目前百姓对于朝廷的支持,大秦也绝对不可能再短短几年就会灭亡。

    在这期间,蒙恬也是从边疆传回了消息,由于匈奴那边今天下了暴雪,牛羊冻死无数。

    因此食物短缺的他们也是动起了歪脑筋,想要对大秦周边的百姓进行劫掠。

    以往每次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他们都是会如此做,仗着他们骑兵的强大,每次都是成功,这次他们认为也是毫无问题。

    但是今年他们注定打错了算盘,有了火炮跟火枪大秦军队,再也不是能让他们耍的团团转的军队。

    在火枪的三段式射击下,他们可谓是来了多少都没有,全部都是留在了这里。

    要不是匈奴那边雪实在太大,朝廷的重心又全是在匈奴这边,蒙恬说什么都是要让他们尝尝火炮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