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123章 朱标的心魔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23章 朱标的心魔

    朱辰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标都是深受震撼。

    特别是朱标。

    来这里之前,朱元璋刚刚告诉他,朱辰和他的书店来自于几百年后的未来,在那里,可以了解到原本未来历史的走向。

    而在原本的历史走向里,他英年早逝,最终并没有登上皇位。

    对于皇位这件事情,朱标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他就是大明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谁曾想,竟是败在了自己的身体上,走在了他父皇的前面。

    更让他糟心的是,他走之后,他这一脉并不是大明的主导者,而是被老四夺了天下。

    说不介意那是不可能的。

    他是温文儒雅,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但是遇上这样的事情,他的心早就已经乱了,甚至可以说碎了,就像是人家修道者道心破碎一样,将会对他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乃至性情大变。

    来到书店以前,他都是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

    他甚至不知道回去之后,该如何面对老四。

    现在的老四才十岁出头,难道自己要狠心到将他扼杀在萌芽之中?否则谁敢保证他日后不会造反?

    可是自己真的下得去手吗?

    自己真的要变成那种人吗?

    可是他真的甘心吗?

    自古无情帝王家。

    朱标第一次体会到那种深深的无奈。

    他终于明白,父皇为什么一直不敢告诉他真相。

    相较于不知道真相的迷茫,知道真相后的他却更加的迷茫了,而且在迷茫之外还多了一重痛苦,简直成了心魔。

    直到刚刚听了朱辰的这一番话,朱标突然豁然开朗。

    就好像是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朱辰也知道他们来自于几百年前,但是他并没有其他的私心,讲的一直都是民族大义,想的都是改变大明,避免大明再走上那条沉重苦难的道路,而自己却一直纠结于个人的得失,甚至差点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自己还是一国的储君。

    相较于朱辰,朱标感觉自己太狭隘了。

    心念及此,朱标面露羞愧之色,站起身来,对朱辰拱手鞠躬,行了一个学生礼。

    “先生大义,学生受教了。”

    朱辰坦然接受,他受得起朱标的这一礼。

    因为他对朱元璋他们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并没有半点私心,有的只是那种民族的使命感,既然上天给他机会让他能够沟通到几百年前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他当然不想大明重蹈覆辙。

    否则,他只要略施手段,就可以从朱元璋那里拿到大量的古玩珍宝,金银细软。

    但是他从来没有提过要求。

    就算朱元璋没有带来任何的东西,他也是一如既往。

    朱元璋看着眼中重新绽放光芒的朱标,心中一直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下意识的露出了一个放松的微笑。

    他一直都很担心,告诉朱标真相之后,朱标调整不过来。

    好在他来找朱辰了。

    好在他是在来找朱辰的路上告诉朱标的。

    一切都是刚刚好。

    今天这一趟来找朱辰,实在是受益良多。

    不仅解决了朱标在炼钢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难题,还见识了让他们直呼神奇的豆包,以及了解到了突破他们想象力极限的未来世界,还有未来华夏创下的奇迹。

    最最关键的是,机缘巧合下解决了朱标的心里难关。

    “谢谢你,朱先生。”

    朱元璋发自肺腑的感谢,此刻的他,感觉拿出怀中的金银细软都有些庸俗了。

    不过他还是拿了。

    天色渐晚,朱元璋和朱标也踏上了归程。

    马车内。

    相比于来时的沉重,回去的时候,却是异常的轻快。

    朱标终于恢复了以往的温文儒雅,气度翩翩,而且更多了一份从容自信,让人看着就十分舒服。

    朱元璋心情大好。

    “标儿,又到年末了,咱们今年去哪巡视啊?”

    朱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父皇,今年还带皇弟他们去吗?他们老早就来找我了,说去年去松江特区的时候让他们大开了眼界,今年还能不能带他们去?”

    “好啊,他们想去那就带他们去,多见见世面也是好事!”

    朱元璋笑道:“他们想去哪?”

    “扬州。”

    朱标的回答让朱元璋颇为意外。

    他原本以为皇子们会想再次去松江,毕竟去年去松江给了大家一个极好的体验,而朱元璋自己是想再去松江的,因为他感觉,松江今年可能还有大变化。

    “为什么是扬州?”

    “皇弟们对于江南的富庶早就心驰神往,去年去了一趟松江,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不过他们说,松江去年已经去过了,今年想去去别的地方,扬州素有盛名,应该比松江还要热闹,五弟还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所以他们都想去扬州看看。”

    “什么呀,学什么不好,学这种yin诗!”

    朱元璋笑骂了一声,随后道:“好,既然他们都想去,那就去扬州吧。”

    他对扬州没什么兴趣。

    不过扬州离松江不远,看完扬州还可以去看看松江。

    “标儿,你回去就让他们准备一下,你自个也收拾收拾,咱们今年早点儿去。”

    “父皇,儿臣今年就不陪您去了。”

    朱标的回答,让朱元璋再度意外,不解问道:

    “为什么?”

    朱标认真回道:“儿臣主持平炉炼钢这半年来,可以说是步步艰辛,现在来朱先生这里好不容易有点儿进展,儿臣想要尽快回到炼钢厂,将这些进展付诸于行动,争取早日把钢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