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17章 出事了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7章 出事了

    “当然可以。”

    朱辰接过画随手扔进书柜里,而朱元璋则是拿着书和地图推门离开。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

    栖霞行宫。

    朱标自从来到这里,就感觉朱元璋好像不一样了,但哪里不一样他又说不上来。

    朱元璋让他好好休息,他也只得听从安排。

    可是安排他的朱元璋却一整天不见人,只留他一个人在栖霞行宫里无所事事。

    他从小到大忙惯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几乎都是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现在突然闲下来,反倒让他感觉实在是闲得有些发慌。

    而且他也很好奇,朱元璋究竟去了哪里,他整个下午都在栖霞行宫里来回晃荡,都不朱元璋的身影。

    不知不觉间,他又晃荡到了朱元璋在栖霞行宫的寝宫。

    只见此时,寝宫的灯是亮的。

    朱标走了进去,却见朱元璋不知道何时又回到了自己的寝宫里。

    灯光下,朱元璋正伏案看书,看得十分的投入,只是眉头皱得跟麻花似的。

    “父皇。”

    朱标喊了一声,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标儿,你来啦。”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书本,看向朱标露出慈爱的笑容。

    朱标不解问道:“父皇,您下午去哪了?”

    朱元璋微笑回道:“去见了一个开书店的朋友,在那里看了会书,说了些话。”

    开书店的朋友?

    朱标微微一怔,不过他对什么开书店的朋友并不感什么兴趣,倒是再次提及回宫的事。

    “父皇,咱们在这里已经呆了两天,早朝也已经停了两天了,朝中许多大臣恐怕已经有意见了,您要是因为叶巨伯的事还没有气消,那我明天就先回去,主持早朝,以及处理一些大小事务,否则咱们两个都在这里,朝廷群龙无首,这样下去不行啊。”

    朱标很急,但是朱元璋一点也不急。

    他那些个不孝子孙二十几年不上朝,都没有怎么样,他两天不上朝,还能怎么样不成?

    况且。

    现在他有比上朝更重要千万倍的事。

    关乎着大明的未来。

    “不急。”

    朱元璋摆了摆手,然后将手中的书本递给朱标:“标儿,这是那朋友给咱的书,咱看得有些头痛,年纪大了,是有些学不进去,你帮咱看看,看懂了再跟咱说。”

    相比于自己看书,朱元璋更喜欢别人给他讲。

    “父皇!”

    朱标却是急眼了,他不知道他的父皇究竟怎么了,是不是因为封王的事还跟朝廷众臣怄气呢?

    可是也不对啊,如果真的在怄气,他又怎么会把叶巨伯给放了,而且还调回京师任职?

    到底怎么回事?

    父皇到底喝了谁的迷魂汤?

    对了,难不成是那个开书店的朋友?不然怎么总说在看书啊。

    看书有朝政重要?

    “父皇,看书固然好,但书咱们可以慢慢看,朝政才是……”

    “好了别说了,回去给咱好好看书!”

    朱元璋把朱标赶了出来。

    “哎——”

    出了门的朱标只得摇头长叹一声。

    回到住处。

    朱标把书一扔,直接往床上一躺,他歇了快两天了,倒是休息得很好,身体不累,但是……

    心累。

    刚躺下的朱标突然意识到什么,从床上一下子跳了起来。

    书!

    究竟是什么书?能让父皇连朝政都不理了?

    朱标连忙找到刚刚被自己随手扔下的书,拿起一看,便直接愣住了。

    “马哲的基本原理?”

    字虽然是简体字,但他也都认识,只不过,连在一起,他就有些看不懂了。

    他从小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除此之外,他还涉猎了许多其他的知识, 但是现在,他甚至连个书名都看不明白。

    这让他惊愕之余,不禁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这究竟是什么书?

    随手翻开书本。

    朱标缓缓读了起来:

    “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人的活动既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又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深刻的揭示了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

    一段话还没有看完,朱标已经开始懵了。

    这些字和连起来的话,他都大概能看得懂。

    但是这其中的意思……

    物质?意识?实践?客观性?历史唯物主义?

    这些词汇有一些是他见过,有一些可以说是他平生第一次见,现在联合起来,通过前后语境,他大概能够能够知道,这是一本试图揭示人类活动本质的书籍。

    但他又不能完全看懂。

    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新世界里的东西朦朦胧胧,他想要看清,却又不能完全看清,这让他难受的同时,更想要一探究竟。

    因为书本是他不那么熟悉的简体字,再加上内容在他看来异常的艰深,所以朱标看得很慢。

    但是书本里的描述很详细。

    从人类意识的产生,到人类该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再到人类社会的构成与本质,一点一点的去深入,去剖析。

    可是单单前面人类意识的产生,就已经看得朱标头脑发胀。

    他自问不是天资愚钝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但现在这本书在他的面前,却是感到了十分的困难。

    虽然困难,但他也惊奇的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去看待世界?原来看似普通的社会现象后面,隐藏着那样的规律?

    这与他以前观念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大开眼界。

    更神奇的是,这书里面的理论自成体系,而且有理有据,朱标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却也找不出任何漏洞来。

    这本书究竟从哪里来的?

    朱标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他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一直呆在这里不走,还一直让自己看书,原来是被这些书给迷惑了呀。

    书里面的东西虽然看事物的角度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也不见得一定是对的,更大概率是歪理邪说,简直是完全颠覆朱标的三观。

    “父皇果然被人灌了迷魂汤。”

    朱标轻叹一声。

    但是他也很了解他的父皇,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改变,而且吃软不吃硬,就像这一次的封王事件,叶巨伯差点就被当场射死了。

    不知道后来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网开一面,放了叶巨伯。

    不对。

    “父皇是来了栖霞行宫后才改变的主意,难道说还是因为父皇那个开书店的朋友?”

    朱标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满朝文武,包括自己都说不服的事情,那人竟然轻易说动了?

    那个人究竟怎么做到的?

    他能感觉到,他的父皇似乎对那个人很尊重,而且很是信任,信任到有点盲目的味道了。

    “这很危险啊。”

    朱标喃喃自语。

    作为皇上,过分宠信他人本来就很危险,如果那人有什么坏心思,恐怕朝野上下都要遭殃。

    他实在想不明白,他那个如此强势的父皇,为什么会如此轻信一个外人呢?

    朱标甚至想到了下蛊……

    ……

    接下来几天,朱元璋并没有回宫的意思,朱标也就没有再提。

    父子俩各看各的书。

    朱元璋看明史,他想要将所有人的未来都看个遍。

    朱标看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他想要搞懂并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从而说服朱元璋,回头是岸。

    这天。

    一辆马车匆匆而来,停在了栖霞行宫前,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从车上下来。

    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大臣刘基。

    刘基神色匆匆的走进栖霞行宫。

    他没有直接去找朱元璋,而是先找到了朱标。

    他见到朱标时,只见朱标还在眉头紧锁的看着书,如果是以往,刘基大概会赞上一句殿下好学,但是现在,他却颇有些急躁。

    “殿下,敢情您出宫这么些天,就是跑来这看书?”

    朱标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问道:

    “怎么了?”

    刘基轻叹一声,道:“沿海那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