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112章 君臣俱欢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12章 君臣俱欢

    赈灾的钱款有了?

    不仅徐达懵逼,群臣比徐达还要懵逼。

    前两天,皇上还拿出了三十万两银子犒赏三军,当时在场的文臣们都在心里犯嘀咕,凤阳赈灾的钱款还没着落,又上哪找银子犒赏三军?

    没想到今日早朝,皇上就告诉他们,赈灾的银子又有了?

    这让他们如何不懵逼?

    这么多银子,哪来的?

    上一次赈灾,太子殿下用了非常手段从当地的地主乡绅手中可以说是硬抢过来赈灾钱款,可是这一次,这么短的时间内,皇上又上哪搞来大几十万两的赈灾粮款?

    匪夷所思。

    在场的所有文臣武将望向上位的朱元璋时,目光全都变了。

    最近的皇上,简直是神鬼莫测。

    朱元璋享受着全场懵逼的目光,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必要解释什么。

    事实上,当时他只跟刘基要了八十万两,后来刘基却拿来了一百万两,正好够犒赏三军和赈灾。

    既然有了赈灾粮款,接下来的赈灾就简单了许多。

    这一次不需要太子亲自前去了,朱元璋便安排相关的官员代表朝廷前去灾区主持赈灾工作,相关的官员也很乐意,毕竟最难得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基本就是按部就班,这样几乎是白领功劳的事谁不愿意?

    说完赈灾的事,朱元璋又道:“咱还想跟诸位臣工商量一件事情,前段时间分封藩王之事,你们不说咱也知道,你们心中多有意见,历史上藩王作乱并不少见,援古证今,昭昭然矣,对吗?”

    在场的文武大臣再次惊疑。

    分封藩王,当初皇上坚决推行,态度十分的坚决。

    叶伯巨上疏。

    皇上直接勃然大怒:“小子间吾骨肉,取吾金弓来,吾要亲手将他射死!”

    至此,众大臣无人敢多再说什么。

    怎么?

    今天皇上却自个提出来了?

    这这这……这是天罡倒转了?

    在众文武大臣惊疑的目光下,朱元璋继续道:“其实,咱也想了很多,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藩王世袭罔替确实有些过了,咱思虑良久,想了一个办法,你们看行不行?”

    “臣等洗耳恭听!”众大臣回应。

    他们这话不仅仅是恭维,他们确实也很想知道,皇上思虑良久想出来的办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朱元璋道:“是这样的,咱想给藩王们设置一个考核制度,这个考核制度是怎么样的呢?”

    “咱想啊,将藩王们的供奉一分为二,其一为基础供奉,每人每月皆可按各自的品阶领取这部分供奉,保证基础生活。”

    “其二为绩效供奉,这一部分供奉就是把大家划出来的供奉都放到一起。”

    “既然都放到了一起,那怎么分呢?”

    “这就要通过考核了,朝廷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藩王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

    “……”

    朱元璋将绩效考核在藩王管理上的应用娓娓道来。

    群臣不知道是听入迷了还是被惊到了,朱元璋的话音落下之后,竟是举殿寂然。

    朱元璋扫了一眼满殿呆住的臣子,微微一笑:

    “列为臣工,你们觉得如何?”

    事实上,能够站在这里的都是经年老臣,一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当然能够很快理解朱元璋刚刚所说的考核制度。

    这个考核制度让他们耳目一新。

    往深处去想,更是细思极恐。

    当初皇上朝纲独断,推行封王,绝大多数臣子当然都是反对的。

    因为历史上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藩王作乱,又或者尾大不掉的例子,就像皇上刚刚说的那样,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但是皇上现在这么一手考核制度,似乎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首先,朝廷给藩王发的只是基础供奉,保证他们的基础生活,绝大部分的供奉朝廷都还捏在手里,这就使得朝廷可以牢牢控制住财政这条关键命脉,从而控制各路藩王。

    其次,把砍下来的俸禄都放到一个箩筐里,让藩王们来互相竞争,这是坐山观虎斗啊,不对,这简直就是在养蛊啊。

    想到这里,列位文武大臣都不禁背脊微微有些发凉。

    好在这是针对藩王们的管理。

    这时,有大臣站了出来,赞叹道:“臣以为,皇上此法甚是精妙啊,如此一来,朝廷不仅可以对藩王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规范他们的言行,促使他们积极的为国为民效力!”

    “不错!”

    又有大臣站了出来:“努力者得到回报,懒散者给予惩戒,这样可以在藩王内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

    “对啊,又可以有效管理,又形成激励的作用,妙,此法妙不可言啊!”

    “皇上此法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文武百官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皆是目露精光,大加赞赏。

    “好!”

    “诸位臣工说得好!分析得也好!哈哈——”

    皇位上的朱元璋也是哈哈大笑,列位臣工也跟着笑了起来。

    君臣俱欢,奉天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笑罢。

    朱元璋脸上还带着笑意道:“咱觉得啊,既然列位臣工都觉得这个法子好,刚刚怎么说来着,哦对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只是用在几位藩王的管理上是不是有些对不起这么好的法子了?咱们朝廷各部门,还有各省级各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是不是也搞一个这样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