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花欲染 > 第3章 臣妾不敢妄论朝政!

花欲染 第3章 臣妾不敢妄论朝政!

    公元前236年,嫪毐伏法已经两年了。

    嫪毐和赵姬的丑事也慢慢冷却了,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嬴政正式亲政也已经两年有余了。

    这两年来,嬴政心力交瘁,嬴政甚至觉得比他未亲政时,过得还要痛苦和纠结。

    朝堂上的事嬴政可以运筹帷幄,但是母妃赵姬和嫪毐之间的事,母妃赵姬和吕不韦之间的事,一直以来都叫他心焦不已。

    他恨她,但又觉得他对不起她,但他又时常在梦中梦见她,梦见他还在赵国当质子的日子。

    他对她又爱又恨,恨他不顾父皇和自己脸面,恨她和吕不韦纠缠不清,

    后来,他又恨她和嫪毐纠缠不清,甚至还给他生下同母异父的弟弟。

    只要一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幼年时期,想着母妃和他相依为命,她那么爱他,为了他能吃饱穿暖,她纡尊降贵甘愿当一个歌女……

    年少时,母妃赵姬在嬴政心目中简直就是仙女一样的存在。

    她爱他,护他。

    他尊她,敬她,也爱她。

    后来,父皇去世了,他没有了父皇的疼爱。

    母妃好像也变了。

    后来,频繁有人说她和吕不韦旧情复燃。

    他不相信,也不愿相信。

    他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母妃,恨自己弱小无能,叫别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自从父皇去世后,他一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幻想着有朝一日,他可以独当一面,可以保护母妃,不叫别人再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这些年以来,他从未间断过对恩师姬昊所传授武功的修习。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没有洒在咸阳宫那巍峨的殿宇之上时,他便已起身来到练武场,开始了一天的刻苦训练。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嬴政都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时隔多年,恩师姬昊曾经对他说过的那些话语,他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一个人若是自身不够强大,那么必然会遭受他人的欺凌。而当受到欺压之时,绝不能忍气吞声,必须要果敢地予以回击。可倘若当下实力不济,也无需气馁,应当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耐心等待时机成熟,待到拥有足够能力之时,再去一雪前耻、报仇雪恨!”

    这些言辞犹如警钟一般,时刻在嬴政的心头敲响,在脑海中徘徊。

    每当他感到疲惫想要放弃的时候,只要想起恩师的教诲,他便又能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埋头苦练。

    嬴政深知恩师对自己寄予厚望,那殷切的教诲与临终前的遗愿始终萦绕心头。

    为了不负师恩,他给自己立下了严苛的规矩:每日必须研读重达 120 斤的竹简,且无论遭遇何种恶劣天气,都绝不中断这一习惯。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嬴政便已端坐在书房之中,面前摆放着堆积如山的竹简。

    他轻轻翻开一卷,专注地阅读起来,时而眉头紧锁,思索其中深意;时而奋笔疾书,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见解。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但嬴政却不为所动,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竹简之上。

    可他依旧全神贯注,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似的。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冰冷刺骨。

    书房内虽有炭火取暖,但寒意仍不断袭来。

    然嬴政紧裹长袍,那怕双手冻得通红,依然坚持不懈地翻阅着那些厚重的竹简。

    狂风骤雨之时,雨滴敲打着窗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嬴政任凭风雨肆虐,他充耳不闻,完全沉醉于竹简中的智慧世界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嬴政从未间断过学习。

    每天重达一百二十斤的竹简,都被嬴政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批注和读书体会。

    日复一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嬴政对学习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这份勤奋与执着,不仅源自他内心对于学问的渴望,更是因为他曾向恩师姬昊许下的郑重承诺,要成为一个博学多才之人。

    每一次翻开那些沉重的竹简,他都能感受到恩师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

    正是这份力量支撑着他不断前行,克服重重困难,依然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地精进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嬴政的武艺也通过长年累月的学习,日益精进,但他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他心中有着更为宏伟的目标和抱负,“于子孙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桩桩、一件件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嬴政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心中思绪如万马奔腾般汹涌澎湃。

    想当年,吕不韦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甚至还自掏腰包帮助自己父皇回到秦国,助他当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然而,他帮助父皇一直都是有私心的。

    吕不韦把自己的爱姬赵姬送给父皇,父皇死后,他又竟利欲熏心地收买了嫪毐,并指使这个心怀不轨之人去勾引自己的母妃赵姬,妄图牵制嬴政。

    更为可恶的是,他们还妄图通过这种卑劣手段来实现“李代桃僵”之计,企图取代嬴政的地位和权力!如此狼子野心,实在是罪大恶极,其用心之险恶简直令人发指!

    在过去的整整一年里,嬴政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该如何处置吕不韦这个棘手的问题。

    每一天、每一刻,这个念头都如同幽灵一般萦绕不去,让嬴政心烦意乱。

    嬴政曾经无数次地,权衡着各种可能的选择。

    是将吕不韦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还是网开一面,念及往日情分?

    如果不处置吕不韦,则对不起自己的父皇和母妃。

    如果处置了,他又怕黎民百姓和后人说三道四。

    这些想法在他心中反复交织,令他犹豫不决,始终难以作出最终的决断。

    终于,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纠结之后,嬴政意识到自己一个人已经无法下定决心了。

    他决定向聪慧过人的王妃妃询问一下她对此事的看法和建议。

    毕竟她不在朝堂,是个局外人,没有利害关系,可能看得比他清楚和透彻。

    或许,从她那里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帮助自己走出这困境。

    入夜,嬴政来到萧澜苑。

    只见嬴政一走进门就问道,“妃妃,现在嫪毐已伏法,依你之见,朕该怎么处置吕不韦比较妥当?”

    “啊,陛下,后宫不得干政啊!臣妾不敢妄论朝政!”王妃妃诚惶诚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