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1982:说好的创业,我怎么名震文坛了? > 第四十七章 搞文学,也搞钱

1982:说好的创业,我怎么名震文坛了? 第四十七章 搞文学,也搞钱

    这两大包东西一定不是孙亚梅的,更是给自己的,肯定是潘晓筠的,这是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到的事情。

    可气的是,姜东见她两手空空,这两大包东西全部让潘晓筠来拿。

    “这可不是给你的,是晓筠这次专门买的东西,过两天不是座谈会吗?这可都是到时候的礼物。”孙亚梅笑道。

    身后,潘晓筠叮嘱道:“姜东,东西你可轻点儿拿。里面还有一些易碎品。”

    姜东诧异,过两天的座谈会,潘晓筠也有份儿?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凭她家里面的关系,这座谈会应该也少不了她。

    毕竟,她可是市长的外甥女。

    等到把两大包东西送到潘晓筠的房间后,潘晓筠指挥着姜东把两个包放在了窗户前的桌子上。

    “对,就放这儿。”“轻点!”

    东西放好之后,姜东没有得到一声感谢,反而被催促:“行了,你先出去吧。”

    同时,孙亚梅也赶紧走了出来,两人到了楼道里面。

    孙亚梅追了出来,手里面拿着一个小盒子。

    “孙编辑,感谢你一路以来的支持,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小礼物,请您一定要收下。”

    孙亚梅伸手将那盒子接过来,一看,居然是一件羊毛衫,看起来很是高档!不便宜,至少得三块钱!

    “这……太贵了……”

    孙亚梅作为编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给她送这么贵的礼物,实际上也没有多贵。最主要的,她也不想收潘晓筠的东西。

    “唉,别拒绝,全当我的一片好心了吧,因为我的书前前后后出了这么多力气。”潘晓筠急忙说道。

    说完这话之后,她也不等孙亚梅回复,并直接关上了门。

    “得!人家给你你就收下呗。”姜东在旁边说道。

    “收?这可是人情,岂能说收就收的。你要愿意的话,你拿去吧。”孙亚梅埋怨道。

    “别!这可是人家专门给你准备的礼物,你可不能辜负了人家一片好心啊。”

    孙亚梅皱眉,向上抬了抬下巴,朝着姜东的房间示意了一下。

    在人家房间门口说闲话不太好。

    况且,如果被人家听到了,也怪不好意思的。

    潘晓筠贴在自己的房门上面,听到楼道里面没有说话的声音,才明白过来,姜东和孙亚梅已经走了。

    “装什么清高,给她礼物她还不愿意拿。”潘晓筠不由得嘀咕了一句。

    姜东房间内,关上门后,忙不迭问孙亚梅,“那个奖已经报上去了吗?”

    “今天上午的时候出版社这边刚把信寄了出去!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这一次,肯定有你的份儿。”

    “不过,除了你的那本小说,还有一本也报上去了。”

    说着,孙亚梅举得起手中的那个羊毛衫。

    姜东明白,出版社就是把潘晓筠的那本中篇小说割草者也一同推荐了上去。

    笑道:“那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啊,你们出版社也就两个推荐名额对吧。”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种事情也没办法。有些人虽然作品质量好,但是关系不够硬,所以也就落选了,不过明年可能还能再选上。”

    “如果明年潘晓筠还有新的小说写出来,那可怎么办?”姜东不由猜测。

    孙亚梅耸了耸肩,两手一摊,表示她也没有办法,很是无奈。“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这个市长舅舅明年调任他处吧。”

    “或者……落马下台!”姜东道。

    孙亚梅摇头,“人家可是市长,在这里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土皇帝!”

    说完之后,孙亚梅又转口说道:“好吧,虽然这个词用的不太合适,但确实就是那么回事儿。”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叮嘱你一下,在潘晓筠的面前你可别说自己那本书第一批印了一万册、现在加印二十万册的事情。”

    姜东皱眉,“怎么,她这人是不是见不得别人比他好啊?”

    “忘了告诉你,她的那本书出版的第一批印册数是一千,其中五百本社里已经做好了卖不出去的准备。所以……”

    姜东这下笑了。“这么说来,出版社不会还要赔钱吧?”

    “赔确实是要赔的,不过好在也赔不多。社长那边能过得去就都行。况且,这本书一出版,那卖的是人情啊!”

    “那确实,人情有时候要比金钱更有价值。”姜东认同她这句话。

    这一次出版社给这个市长的外甥女行了这么大的便利,那以后出版社有什么事情找市长办理也就好说话很多了。

    这其中,很难说没有社长孔展鹏向市长献礼的打算。

    “你还是很年轻,如今也算是刚刚出了社会。这人情世故上面的东西你可别沾染!这可不是什么好文化好习惯。”孙亚梅坐在旁边椅子上面,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姜东拿出来茶叶给她杯子里面放了一些。

    “这几天为了应对可能有人来招待所找我聊文学的情况,专门买的茉莉花茶。闻起来非常香,你尝一尝。”

    “哇!确实好香。”孙亚梅嗅香,不由轻呼。

    “招待所街外面旁边那家副食店买的,店主说这是从福纠进的货!听说那里盛产这种茉莉花茶。”

    孙亚梅道:“福舟市?福江省会?我有个姑姑就嫁到了那边儿。那边儿太远了,回来一趟得六七天时间。”

    “不过,前段时间姑姑寄信回来给我爸,是不是在他们那边很多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还有人出国!”

    姜东想了想,这个时候在东南沿海那边确实发展的要更快一些,相比于内地河白省这边更加开放。

    “怎么样?想不想去东南沿海那边闯一闯?做买卖?那边机会肯定比咱们省这边多!”姜东随便问道。

    “那还是算了!”孙亚梅想都没想直接摇头。“我的梦想可是做一名伟大的编辑。”

    “文学才是我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赚钱做买卖那种事情我可干不来。”

    姜东想到孙亚梅居然如此热衷于文学,“可是你如果吃不饱饭的话,又能如何搞文学呢?”“赚钱也非常重要,不能说搞文学就不赚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