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修仙小县令 > 第151章 升堂

修仙小县令 第151章 升堂

    严明是剑湖山庄十大剑侍之一“七绝剑”的剑奴。

    金虹楼告破后,他奉命抓拿金虹楼门人,尤其汪家兄妹,牵涉到一桩大秘闻,务必将其活抓。

    一路依着行踪,追到龙王郡后,便失去了消息。

    散布出去的探子,无一人有分毫收获。

    无奈只能用笨办法,地毯式搜索。他料定金虹楼门人,依旧在龙王郡内。

    这日。

    严明来到龙爪县,在一家酒楼入住。苦寻无踪,心中正自愁苦。在酒楼上独饮独酌。

    忽见路边一阵聒噪,似有人起了冲突,正自大打出手。

    他抬眼扫去,本不大理会。却忽被一招“擒龙戏海”吸去目光。

    此招双手齐出,上下同时出击,攻打人要害之处。招法特点鲜明,江湖中类似招式不少,有龙华派的“分攻两立”,听风亭的“二柳拂风”……

    虽都类似,但均有细微分别。

    严明这等江湖好手,自可一眼分辨出深浅门道。他眉头一皱,看出这“擒龙戏海”出自“金虹楼”的“金鼎擒拿手”。

    且此人刚刚习得,功力不深,脚步虚浮。但用作对付寻常人,却绰绰有余。

    严明当即大奇:“那金虹楼受我追杀,难不成还有空闲,传授他人武学?还是故布疑阵,扰乱我视野?”

    思索间。

    严明纵身一跳,自酒楼二楼处飞出,脚步再凌空一点,竟又拔高四五丈,飞过街头,一把抓住那人手腕,问道:“你这招何处学来?”

    那人眉头一皱,骂道:“何处学来,干你屁事。这恶人逞凶,我仗义出手,你是那贼人团伙么?”

    严明一愣,环顾左右,果见四周百姓目光奇怪。

    原来是有人调戏良家妇女,此人仗义出手教训。

    严明喝道:“我管你这些,到底何处习来!?”说话间,一脚迅速踢出。

    只听“咔嚓”一声,那人的膝盖骨碎成齑粉,血箭飙射,顷刻间跪在地上。

    百姓惊呼一声,纷纷逃散。严明捏着那人脖颈,将其提拉起身,问道:“你说是不说,不说我便杀了你!”

    那人被如此欺凌,很是愤怒。他出自山海县,名为宋远,自前阵子起,跟随金虹楼开始习武。

    立志当一捕快,为民除害。这日外出,乃是为家中采购物资,顺便为小妹买些衣裳玩具。

    不料见恶人调戏良家,一时愤怒,便替她出头。还未将恶人拿下,便又来一更强的恶人,不但打伤自己,还逼问“金虹楼”去向。

    宋远涉世未深,却不痴傻。他见那严明浑身戾气,显然并非良人。自己为民除害,仗义出手,他却反伤害自己。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似这等人,如若带入山海县,定然是引狼入室。宋远心底义气一升,决意誓死不从,说道:“哼,你便是杀了我,我也绝不吐露半个字!”

    严明大怒,“啪啪”两耳光扇去。宋远两颊红肿却仍只言不语。严明道:“好!我敬你是条汉子,给你个痛快!”

    一剑刺出,将宋远心脏捅了个穿。

    这时,听一阵脚步杂音响起。是官府带着捕快追来。

    龙爪县县令骂道:“大…大胆恶贼,光天化日杀人逞凶,不把我放在眼里,来人,给我拿下!”

    十多名捕快顷刻围上。严明忽的出剑,只见剑光一扫,十多杆特制的镔铁大棍,全部齐根断裂。

    严明出示令牌,上面刻着一“剑”字,淡淡说道:“此人当街行凶,调戏良家妇女,我将其斩杀,你可有疑问?”

    龙爪县县令看到“剑令”,神色即缓,赔笑道:“哈哈哈,原是剑湖山庄的少侠,少侠为民除害,真乃我辈楷模。似这等恶人,即便少侠不出手,也决计会被关入大牢,择日候斩的。”

    剑湖山庄如今欲号令江湖。

    偌大云州,其势力根系分布深远,根深蒂固。

    龙爪县县令虽有“七品官身”,但面对持“剑令”者,也需赔笑应对,不敢得罪,否则小命呜呼,绝非不可能。

    严明冷笑道:“很好,你很识相。帮我探清此人身份,将此人尸首悬挂城门上,将罪行广而告之!昭示天下!”

    说着收起巨剑。

    龙爪县县令连忙点头,不敢违逆。

    严明则回到酒楼,想借此事掀起波澜,看看那“金虹楼”是否会因此露出马脚。

    ……

    午时。

    山海县内,张梦正盘坐调息,忽听许久不曾响起的“鸣冤鼓”被敲响了起来。

    衙门下属,有一堂口,名为“调解堂”。专门调解鸡鸣狗盗的日常琐事。

    经商、财产争端,大部分也可在“调解堂”调解解决。真正由张梦亲自出手的案件不多。

    但衙门的鸣冤鼓,一直置放在最显眼之处。

    但凡有人击鼓,张梦必然亲自处理,此刻沉闷鼓声震响,张梦从修行状态脱离。

    剑清为张梦穿衣,幽兰为张梦束发。捕快则行入堂中,整齐排列。

    邻里街坊百姓,听闻鼓声也凑将过来,关心发生了何事。

    张梦身穿淡白衣裳,那套朝廷赏赐的“官袍”,早不知何时,被他弄不见了。他也不喜穿官袍,嫌弃官袍太过板正沉闷。

    穿戴整齐,张梦行入大堂。

    堂下,跪拜着一对母子。张梦眉头一皱,认得这对母子。

    乃城西的“宋氏”,宋父早在张梦来山海县前,便被蛇王帮恶徒打死。宋母生有一儿一女,三人相依为命。

    张梦整顿山海后,念宋氏可怜,多加照顾。送米送粮,又见“宋氏女儿”年龄虽小,但心灵手巧。便引荐她学习“女红”,穿针引线,缝制衣裳。

    此刻见宋母、宋女泣不成声,又不见宋氏之子身影,便知其家中出大事了。

    张梦柔声说道:“宋婶婶,你们遇到何事了?”

    那宋母闻言,哭得更惨,磕头跪拜,连声呼道:“请张老爷为我那苦命的孩儿申冤啊!”

    张梦宽慰道:“宋婶婶莫急,发生何事,慢慢道来,你先说清楚,我才能帮上忙。”

    宋母强止哭声,但不到片刻,便又大哭不止,甚是悲怆,街边围观百姓听闻,也不由同情可怜。

    宋家小妹镇定许多,带着哭腔说道:“县老爷,事情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