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 > 第124章 百官泪目,太子受大委屈了~

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 第124章 百官泪目,太子受大委屈了~

    这一日早朝了,文武百官们依次入殿,一个个气氛都很压抑!

    停朝三日,今日早朝了,显然是关于胡惟庸案那些逮捕的人,今天会有个决断了!

    听说太子殿下为了劝谏,和陛下大吵大闹,甚至是被陛下提着剑追砍?

    果然是,太子殿下虽然办起案子来毫不留情,可是,仁德也是真的仁德啊!

    只是不知道是太子殿下成功的劝谏了陛下?

    还是陛下依旧是乾纲独断,一意孤行呢?

    气氛压抑的时候,太子朱标的身后跟着洛凡,也一起入了这奉天殿。

    按理说,锦衣卫镇抚使是没资格上奉天殿的!

    可是,太子殿下要带个人上殿,别说是锦衣卫了,就算是个乞丐,谁又能说什么呢?

    只是,奉天殿上的文武百官们,看到太子的时候,神色都有些怪异。

    只见太子的脸上一块淤青,甚至肿了起来!

    这是陛下真的对太子殿下下了狠手吗?而且直接照着脸上招呼了?

    脸上都有伤,那么,身上看不到的地方,岂不是更加伤痕遍布?

    “殿下仁德!”一位御史心中感慨,来到朱标的跟前说道!

    “是啊,殿下为了那些罪犯的九族,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紧随着这御史的话语之后,好几位官员都凑上前来开口!

    “各位言重了,孤也只是尽尽人事罢了!”面对这些文武百官的夸赞,太子朱标回答说道,依然是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模样!

    只是说话间,摸了摸自己脸上淤青的地方!

    昨日被父皇提着剑追砍,却是不小心自己绊了脚,摔了一跤,这摔得是鼻青脸肿的。

    看来还是洛凡说得不错啊,自己日后可得好好注意身体的锻炼才是!

    “陛下驾到!”

    这个时候,一声唱喏响了起来,让奉天殿上再次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脸色很难看的老朱,就这么走到了龙椅前坐了下来!

    奉天殿上的文武百官们偷瞄老朱的脸色,而后急忙低头!

    陛下的脸色很不好看啊,看来是太子殿下惹恼了陛下吗?

    “诸位,关于胡惟庸案,那数千人在牢狱中,尽皆斩首,一个不留!”

    “我大明才建国多少年啊,我大明的宰相居然如此贪赃枉法,欺害良民?不用重刑,不足以震慑宵小!”

    “那牢狱中和胡惟庸一党,同流合污的官、吏、商贾等,太子已经证据确凿,无需再审,尽皆斩首!”

    等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都山呼万岁了之后,老朱也没有废话的意思,语气中饱含着怒火,杀气腾腾的说道!

    这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都没有说话了!

    洛凡看了看奉天殿上的局势,心中暗自的嘀咕着!

    若是前几日老朱说要杀了那五千多年,这奉天殿上定然许多人都会跳出来阻拦!

    可如今呢?却是一个阻拦的都没有!

    果然啊,有的时候你若是要拆门的话,估计很多人要来阻拦你!

    可若是你先表示要把房顶掀了,这些人阻拦你,你再退而求其次的表示要拆门,估摸着这些人就不阻拦了!

    老朱这是把这点运用得炉火纯青?

    刚开始表示要杀十万八万的人株连,这些人都觉得杀孽太大了,一个个跳出来阻拦。

    所以呢?今日那五千多人要杀,这些人觉得合情合理了?

    且不说洛凡的心中,是如何的嘀咕着,文武百官们都没有说话,只是心都跟着提起来了!

    那五千多人在牢狱中,杀了也阻拦不了,只是,株连这个事呢?陛下会如何的抉择?

    “至于说咱说的诛九族,此事咱三思之后,觉得我大明如今人丁稀少,不过区区五千万人而已,所以,株连的事,暂且搁置吧!”

    老朱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恶狠狠的瞪了太子朱标一眼,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出口的!

    好吧,老朱虽然说是自己三思之后的决定,可是看他这副模样,谁不知道这是太子朱标真的劝住了陛下啊?

    虽然不知道太子是如何劝住的,但看陛下这般作态,想来,太子殿下定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吧?

    太子殿下,当真是仁德啊!

    “陛下圣明!”

    随着老朱开口把诛九族的事情作废了之后,朝堂上文武百官们嘴里虽然喊着陛下圣明。

    可实际上呢?一个个心中却是大声的呼喊着,太子殿下仁德!

    “好了,咱再来议一议胡惟庸为何会走到这一步来?”

    摆了摆手,老朱一副不耐烦的模样,跟着看向文武百官们问道!

    此言一出,奉天殿上文武百官们都是一愣!

    啥?胡惟庸的事情都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断了,可是,陛下居然还要聊聊胡惟庸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心头疑惑,自然,这些官员们跟着开口,都说胡惟庸罔顾圣恩,不懂得知恩图报,陛下对胡惟庸那般信任,他却辜负了陛下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顺着老朱的话,说胡惟庸的错就是了!

    “你说的这些虽然都对,但咱觉得,还没到根子上!”

    等这些文武百官们都发表了看法之后,老朱跟着道:“咱这些日子,对于胡惟庸的事,是想了又想,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胡惟庸的身份!”

    “我大明的宰相,百官之首啊,掌管中书省,统领六部!”

    “说句难听点的,说他胡惟庸是我大明的二皇上,也不算夸张了!”

    “这人啊,谁不想往上爬?这都二皇上了,自然对咱这个皇上也就没有太多的敬畏了吧?”

    “所以,从即日起,咱宣布裁撤中书省,从今往后,我大明也再没有宰相了!”

    老朱开口,对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高声宣布道!

    轰!

    老朱的这句话,仿佛平地一声惊雷似的,让奉天殿上的文武百官们全都像是被雷击中了似的,一个个难以置信的看着老朱!

    陛下居然要裁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

    这宰相制传承了数千年啊,这,今天说废除就要废除了?

    “父皇,此事万万不可啊!”一声大叫,突然在奉天殿上响了起来!

    因为老朱的话太震撼了,这文武百官都懵了一下,正准备开口劝诫,如今,太子殿下先开口了?

    原本想要开口的百官们,自然是住嘴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太子!

    太子殿下,不只是仁德啊,而且也的确是勇啊,有事他是真的上!

    也好,既然太子殿下都开口了,那么,自己等人也跟着太子殿下冲锋陷阵就是了。

    先看看太子殿下是怎么说的,然后自己再冲上去表示支持太子的观点!

    “不可?太子你说说看,为何不可啊!”老朱神色不善的盯着朱标,开口问道!

    以前陛下称呼殿下都是“标儿”的,可如今却是直呼“太子”?

    奉天殿上的人,都注意到了老朱对太子的称谓变化了。

    可见,陛下对太子的心中依旧存着恼怒的心思呢。

    “父皇,若是废除了宰相制的话,那朝廷六部官员的政务,该向何人负责?”朱标开口对老朱问道。

    “自然是直接向咱负责了!”老朱回答说道!

    此言一出,六部尚书的眼睛瞪的一下就亮了!

    咦?以前六部都是中书省统筹的,有些事都得上报中书省,然后再上报给陛下!

    如今没了中书省,六部直接上报给陛下?

    这么想的话,裁撤中书省这件事,似乎没什么不行的?

    “父皇,可若是所有政务都由父皇负责的话,人之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父皇一个人,如何能处理所有的政务!?”

    “所以,儿臣觉得,这中书省不能裁撤,这宰相制,也不能废除!”

    “此情此景,还望陛下三思!”太子朱标一脸认真的模样,对老朱说道!

    这番话,让奉天殿上的百官默默点头!

    的确啊,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裁撤了中书省,废除了宰相制的话,那么多政务都交给陛下一个人处理?

    好家伙,若是陛下一个人能处理的话,岂不是显得整个中书省都是废物了吗?

    太子朱标的话,让老朱也沉默了,显然是找不到理由来反驳太子!

    如此,默然了片刻之后,老朱跟着说道:“好,太子所言的确是有几分的道理!”

    “既然太子有如此见识的话,那么,这中书省裁撤之后,这朝廷政务该如何处理,希望太子拿出个合适的章程来!”

    “总之,胡惟庸之事,咱是断定了宰相制的缺点,这中书省碧玺裁撤,朕意已决!”

    陛下,你这就耍赖了啊!

    你要裁撤中书省,可是,烂摊子却逼着太子来收拾?

    这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都心中暗暗的为太子鸣不平!

    “父皇,此事……”的确,朱标听到这个烂摊子丢给自己来收拾,也急了!

    “太子!”

    然而,不等朱标的话说完,老朱直接大声呵斥,打断了他的话:“若是太子做不到的话,要不咱还是继续聊聊那五千个囚犯诛九族的事!?”

    闻言,朱标的话戛然而止,最后,只能无奈的行礼:“儿臣,遵旨!”

    呜呜呜……

    看太子的模样,朝堂上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泪目了!

    家人们,谁懂啊,为了保下那些罪犯的九族,太子殿下居然被陛下逼到了如此地步!?

    太子仁德,天下无双!

    太子今天可受了大委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