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热吻撩人,禁欲权臣一宠成瘾 > 第218章 宴会

热吻撩人,禁欲权臣一宠成瘾 第218章 宴会

    戚绍呆愣一瞬,表情有些僵硬。

    摸了摸鼻子,状若无意的样子,说道:“哦,那日尤掌柜与我说的。”

    阿宁抬眸,深深看了戚绍一眼,没有继续追问。

    戚绍转过身,长长舒了一口气。

    差点就露馅了,好险。

    “小绍,你的伤势也已经好的差不多,该回霞谷关了。”阿宁温声道。

    去岁冬日,天寒地冻,北狄冻死了好些牛羊。

    北狄人便一直在扰边境的百姓,霞谷关常有小规模的战事发生。

    再加上戚老将军年迈,身子每况愈下。

    北狄便更加猖獗。

    边境的情势紧张,戚绍离开多日,终归不好。

    更何况,无诏入京,若是被发现,戚绍也难逃责罚。

    若不是顾忌他的伤势,阿宁早就开口赶他了。

    戚绍收起了随性的姿态,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了正经的神色。

    “嗯,是要回去了。”

    他出来的够久,霞谷关那边他也放心不下。

    虽然他极希望能带阿宁一道回去,可她既然不愿意,他也不想勉强。

    再加上,阿宁在晏清堂中,过的悠闲又自在,戚绍亲自见过便也安心。

    “什么时候走?”阿宁问道。

    她还想写封信给戚阳。

    “今晚便出发。”

    既然决定了要走,戚绍就不会拖泥带水,优柔寡断。

    晚上出城,方便些。免得露了行踪。

    阿宁点了点头,她放下手中碾香料的杵子,拍了拍衣裙。

    便到了后院厨房。

    替戚绍烙了一些薄饼当做干粮。

    用布包着,连带着信件一同交给戚绍。

    子时过半,戚绍长腿登上马镫,姿态矫健,翻身上马。

    “路上小心些。”阿宁叮嘱道。

    戚绍深深看了她一眼,就像是要将阿宁烙印在他的眼中一般。

    月光下马上少年英姿勃发,马下女子一身清冷。

    戚绍笑了笑,整齐的牙在小麦肤色的衬托下显得尤为洁白。

    灿烂又热烈。

    再见,阿宁。戚绍心中默念。

    转头,一甩马鞭,策马飞奔而去。

    阿宁望着渐行渐远的身影,唇瓣噙着一抹微笑。

    ------

    余杭,余府中。

    今日是余家起头办诗会的日子。

    余夫人本打算只办个小型诗会,邀上一些余杭有头有脸人家的小姐。

    让余莹莹将余卿卿正式介绍给她们。

    可恰巧今日万松书院沐休。

    余铮的同窗们说好了一道饮酒赋诗,流水曲觞。

    那便一同借了万松书院后头的地界,干脆办一场大些的宴会。

    宋清妤本不欲张扬,她只想安稳地过日子。

    可她毕竟借了余山长嫡次女的身份,若是不在人前亮相,也说不过去。

    再加上她也存着一份私心。

    余杭富庶,余山长家往来的都是些乡绅富豪,还有书香世家。

    虽比不上京都的名门望族,但在余杭也很是拿得出手。

    她日后还得开香料铺子维持生计。

    今日宴会上的,都爱附庸风雅,想必对香料的需求也是有的。

    再加上他们家境都不错,也有闲钱买的起。

    宋清妤一早便换上了余夫人送来的衣裳。

    夏日渐深,余夫人替她备上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裙,外头罩着一件同色薄纱。

    腰间嫩绿色腰带飘扬。

    这阵子每日都穿戴素淡,换上新衣裙,拨云碧桃二人皆是眼前一亮。

    拨云的手蠢蠢欲动,“小姐,奴婢替你梳个好看的发髻,如何?”

    宋清妤眉目舒展,慵懒一笑,“可以试试。”

    不多时,便见拨云将乌黑的青丝轻轻挽起,盘成一个松软的发髻,高高地束在头顶,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额间,几缕碎发垂落。发髻上还斜插着一支玉簪,簪尾系着两条柔软的飘带,如同蝴蝶的翅膀,灵动而优雅。

    “拨云的手真巧。”碧桃盯着镜子里的宋清妤,夸赞道。

    装扮的娇嫩又俏皮,倒是掩盖掉了原本的妩媚多姿。

    更符合时下余杭女子的温婉可人。

    “二小姐,大小姐问你收拾好了没?”

    秋香站在宋清妤的卧房门外,怯生生地问道。

    她不敢进去,上回在这里被碧桃制压的心理阴影还没好全。

    她怕一个不好,又被揍。

    宋清妤转头看了看门边,战战兢兢的秋香。

    倒是轻声笑道:“好了,可以出发了。”

    余家的马车只有一辆,余夫人带着余莹莹等在马车上。

    宋清妤上了车,便直接出发。

    到了万松书院门口,几人走下马车。

    宋清妤抬头看了看,高大的石牌坊矗立在入口处,青石雕琢的飞檐翘角,古朴而大气。

    岁月的痕迹在石面上留下斑驳的印记,牌坊上刻着“万松书院”四个大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书卷气。

    两侧的石阶蜿蜒而上,青石板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光滑,中间的缝隙里长出几株青草,为这古朴的书院增添了一抹生机。

    石阶两旁,古松参天,枝叶繁茂,松针翠绿如簇,微风拂过,松涛阵阵。

    阳光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为书院的门口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

    宋清妤惊叹,百年书院,名不虚传。

    宴会主办人是余山长家,故而她们到的最早。

    场地很大,四周柳垂,花香扑鼻,曲径通幽处,流水潺潺,波光潋滟。

    一应物件皆已经备好,余夫人只用带着子女迎客便好。

    作为书院山长的夫人,余夫人显然在学子心中也深受爱戴。

    往来的少男少女们皆恭恭敬敬地对着余夫人行礼。

    余夫人顺势将宋清妤介绍给众人。

    虽夏日炎炎,但竹林里清风徐徐,阴凉阵阵。

    曲水蜿蜒,如一条银色的带子轻轻地过疏密有致的竹林。

    两旁都置上坐垫与席案,案上瓜果飘香,佳酿诱人。

    众人在温和的风光中散开,围绕着流觞曲水坐下,水面上的酒杯随着水流缓缓漂移。

    宋清妤还是头回参加如此风雅的宴会,她安静地坐在一处,低头品茶。

    但旁边的一些小姐们却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种不急不躁,从容优雅的姿态,让人心生好奇。

    “余姐姐,那个真是你妹妹?”有憋不住的小姐直接问道。

    “是啊,余姐姐,我怎地瞧着她与那日满庭芳中抢诸大小姐雅间的是同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