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第164章 嘴勤能问出金马驹
热门推荐:
恋上冷艳女上司
八零大院小娇软,狂撩冷面兵哥哥
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
大晋第一铁饭碗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诱她!大佬他蓄谋已久
山野奇医
武圣独尊
让你送外卖,你第一单送地府?
留在招待所休息过程中,王强又进一步向陆远介绍了袁伟的家庭情况。
袁伟的爷爷在市物资局担任一把手。
父亲袁刚担任市无线电厂副厂长,据说今年有望扶正,成为下一任厂长。
至于袁伟本人,目前在无线电厂担任临时工。
“袁伟的爷爷和父亲一个是一把手,一个是三把手,按理说给他安排个工作易如反掌,怎么会让他当临时工呢?”
听到这里,陆远心里产生了一种担忧。
袁伟的爷爷和父亲,不会是铁面无私的性格吧?
如果真是这样,许多问题都要从长计议了。
“嗨,你不是城里人,不知道现在一个工作名额有多宝贵,别说袁家安排不了,就算能安排,一两年之内,也不会给袁伟正式工作名额的。”
隔行如隔山,陆远是乡下能人,未必知道这些年城里的各种怪事。
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袁伟也是一名插队知青。
家里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调回城里。
人是回来了,但是工作不好弄。
正常情况下。
袁家给孩子安排一份工作不成问题。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僧多粥少。
单位和国有工厂,根本没有空域岗位安排人。
“陆远,你不会真以为上面安排成百上千万知青下乡,真是为了建设农村,搞什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吧?”
“实话跟你说吧,城里养不了这么多人,不送到乡村自谋出路,一直留在城里这么待着,早晚有一天会出大事。”
王强撇撇嘴。
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一回,永远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甭管是市属企业,还是部属企业,内部岗位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老子退了儿女接班,儿女退了孙子孙女顶上。
啥时候都没有空余岗位。
一旦下面闹得过于厉害,部分国有工厂才会对外招工。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都是内部消化。
至于说去机关单位上班。
一旦都留给军转干部,工农兵大学生。
“袁家当初是背着老爷子将袁伟调回来城市,老爷子听后气得不行,说什么背着他搞不正之风。”
王强凑到陆远身边,揶揄像老袁头这种老干部一辈子都活个面子。
“哈哈哈,天助我也!”
陆远一拍大腿,古人诚不我欺。
嘴勤能问出金马驹。
这下子,事情妥了!
当天晚上六点,陆远和王强准时出现在一间国营餐厅门口。
七十年代的国营餐厅开门时间不固定,关门时间一个比一个准时。
六点钟准时关门上板子。
哪怕五点五十分客人进来,都会被里面的服务员轰出去。
主打一个铁饭碗,谁的面子都不给。
王强的诸多主顾中,正好有一位是国营餐厅负责人。
通过这层关系,王强拜托餐厅负责人开了个后门。
给今晚的饭局腾出两个小时的营业时间。
“王强,他就是你说的朋友。”
六点一刻,骑着自行车的袁伟出现在餐厅门口。
浓眉大眼,派头十足。
胯下一辆全新的二八自行车,脚上是一双锃光瓦亮的皮鞋,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皮衣,手上戴着同颜色的皮手套。
单看打扮,没人会相信袁伟只是无线电厂的一名临时工。
“袁哥你好,王强说袁哥为人讲义气,做事特别讲究,而且喜欢交朋友,您说这不巧了,我也喜欢交朋友,特别喜欢认识像袁哥这样讲究的朋友。”
陆远主动伸手,满面堆笑地和袁伟打起招呼。
“瞧你说着,我和王强都是返城知青,互相照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了陆远的一番开场白,袁伟有些倨傲的表情逐渐露出了笑容。
花花轿子人人抬,没人不喜欢听好话。
随后,袁伟锁好自行车,三人一块走进已经停止营业的国营餐厅。
陆远过来之前,王强已经提前做了一些铺垫工作。
说是和陆远关系不一般,属于是过命的交情。
无论如何。
袁伟也要抽空过来吃顿便饭。
如今一见。
陆远和王强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所谓的饭局,同样不一般。
如果仅仅是认识一下,交个朋友,没必要搞得这么隆重。
特地走了餐厅后门。
等到结束营业另开小灶,单独宴请自己。
由于经理已经提前打好招呼,单独留下来接待的服务员将三人领到了餐厅包间,出去吩咐后厨开整。
十几分钟后,几样饭店的拿手菜被送到了包间。
“袁哥,初次见面,我先干了,您随意。”
酒菜上齐,陆远拿起酒杯一口闷。
“好酒量,干!”
见陆远颇为豪爽,袁伟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跟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由于吃药关系,王强用汽水代酒,有说有笑地帮二人穿针引线。
酒过三巡,陆远弯腰从帆布包里取出带来的几样山货。
“袁伟,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点特产,想着城里未必能见到,特地给您选了几样,都不是什么值钱玩意,您可千万别嫌弃。”
说着,陆远将各类山货摆上桌。
“你瞧你,都已经请我吃饭了,还要送我东西,这怎么好意思呢。”
袁伟连连摆手。
王强笑着插话道:“袁哥,陆远听说您刚刚结婚,有心想随点礼,又因为不知道您喜欢什么,这才准备了一些山里的特产,一番心意,您就收下吧。”
闻听此言,袁伟又推让了几句,这才将东西收下。
经过一番接触,陆远对袁伟的性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喜欢听好话,乐意被别人恭维。
带着高干子弟特有的傲气。
不过总体来说没什么心眼,不是那种两面受敌的阴阳怪。
想想也是。
这个年代不管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干部子弟,本性大部分都是单纯的。
一直到市场经济来临,西方东进。
各种思维观念涌入国内,人心才开始变得不再单纯。
进而出现大量的衙内,恶龙。
“袁哥,不管您怎么想,反正这顿酒喝完,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陆远再次端起酒杯,说道:“我听王强说,您和老爷子的关系不是很好,您别生气,我没别的意思,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作为朋友,我有个主意,或者能够缓和您和姥爷子的关系。”
闻言,袁伟眉头一皱。
袁伟的爷爷在市物资局担任一把手。
父亲袁刚担任市无线电厂副厂长,据说今年有望扶正,成为下一任厂长。
至于袁伟本人,目前在无线电厂担任临时工。
“袁伟的爷爷和父亲一个是一把手,一个是三把手,按理说给他安排个工作易如反掌,怎么会让他当临时工呢?”
听到这里,陆远心里产生了一种担忧。
袁伟的爷爷和父亲,不会是铁面无私的性格吧?
如果真是这样,许多问题都要从长计议了。
“嗨,你不是城里人,不知道现在一个工作名额有多宝贵,别说袁家安排不了,就算能安排,一两年之内,也不会给袁伟正式工作名额的。”
隔行如隔山,陆远是乡下能人,未必知道这些年城里的各种怪事。
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袁伟也是一名插队知青。
家里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调回城里。
人是回来了,但是工作不好弄。
正常情况下。
袁家给孩子安排一份工作不成问题。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僧多粥少。
单位和国有工厂,根本没有空域岗位安排人。
“陆远,你不会真以为上面安排成百上千万知青下乡,真是为了建设农村,搞什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吧?”
“实话跟你说吧,城里养不了这么多人,不送到乡村自谋出路,一直留在城里这么待着,早晚有一天会出大事。”
王强撇撇嘴。
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一回,永远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甭管是市属企业,还是部属企业,内部岗位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老子退了儿女接班,儿女退了孙子孙女顶上。
啥时候都没有空余岗位。
一旦下面闹得过于厉害,部分国有工厂才会对外招工。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都是内部消化。
至于说去机关单位上班。
一旦都留给军转干部,工农兵大学生。
“袁家当初是背着老爷子将袁伟调回来城市,老爷子听后气得不行,说什么背着他搞不正之风。”
王强凑到陆远身边,揶揄像老袁头这种老干部一辈子都活个面子。
“哈哈哈,天助我也!”
陆远一拍大腿,古人诚不我欺。
嘴勤能问出金马驹。
这下子,事情妥了!
当天晚上六点,陆远和王强准时出现在一间国营餐厅门口。
七十年代的国营餐厅开门时间不固定,关门时间一个比一个准时。
六点钟准时关门上板子。
哪怕五点五十分客人进来,都会被里面的服务员轰出去。
主打一个铁饭碗,谁的面子都不给。
王强的诸多主顾中,正好有一位是国营餐厅负责人。
通过这层关系,王强拜托餐厅负责人开了个后门。
给今晚的饭局腾出两个小时的营业时间。
“王强,他就是你说的朋友。”
六点一刻,骑着自行车的袁伟出现在餐厅门口。
浓眉大眼,派头十足。
胯下一辆全新的二八自行车,脚上是一双锃光瓦亮的皮鞋,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皮衣,手上戴着同颜色的皮手套。
单看打扮,没人会相信袁伟只是无线电厂的一名临时工。
“袁哥你好,王强说袁哥为人讲义气,做事特别讲究,而且喜欢交朋友,您说这不巧了,我也喜欢交朋友,特别喜欢认识像袁哥这样讲究的朋友。”
陆远主动伸手,满面堆笑地和袁伟打起招呼。
“瞧你说着,我和王强都是返城知青,互相照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了陆远的一番开场白,袁伟有些倨傲的表情逐渐露出了笑容。
花花轿子人人抬,没人不喜欢听好话。
随后,袁伟锁好自行车,三人一块走进已经停止营业的国营餐厅。
陆远过来之前,王强已经提前做了一些铺垫工作。
说是和陆远关系不一般,属于是过命的交情。
无论如何。
袁伟也要抽空过来吃顿便饭。
如今一见。
陆远和王强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所谓的饭局,同样不一般。
如果仅仅是认识一下,交个朋友,没必要搞得这么隆重。
特地走了餐厅后门。
等到结束营业另开小灶,单独宴请自己。
由于经理已经提前打好招呼,单独留下来接待的服务员将三人领到了餐厅包间,出去吩咐后厨开整。
十几分钟后,几样饭店的拿手菜被送到了包间。
“袁哥,初次见面,我先干了,您随意。”
酒菜上齐,陆远拿起酒杯一口闷。
“好酒量,干!”
见陆远颇为豪爽,袁伟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跟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由于吃药关系,王强用汽水代酒,有说有笑地帮二人穿针引线。
酒过三巡,陆远弯腰从帆布包里取出带来的几样山货。
“袁伟,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点特产,想着城里未必能见到,特地给您选了几样,都不是什么值钱玩意,您可千万别嫌弃。”
说着,陆远将各类山货摆上桌。
“你瞧你,都已经请我吃饭了,还要送我东西,这怎么好意思呢。”
袁伟连连摆手。
王强笑着插话道:“袁哥,陆远听说您刚刚结婚,有心想随点礼,又因为不知道您喜欢什么,这才准备了一些山里的特产,一番心意,您就收下吧。”
闻听此言,袁伟又推让了几句,这才将东西收下。
经过一番接触,陆远对袁伟的性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喜欢听好话,乐意被别人恭维。
带着高干子弟特有的傲气。
不过总体来说没什么心眼,不是那种两面受敌的阴阳怪。
想想也是。
这个年代不管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干部子弟,本性大部分都是单纯的。
一直到市场经济来临,西方东进。
各种思维观念涌入国内,人心才开始变得不再单纯。
进而出现大量的衙内,恶龙。
“袁哥,不管您怎么想,反正这顿酒喝完,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陆远再次端起酒杯,说道:“我听王强说,您和老爷子的关系不是很好,您别生气,我没别的意思,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作为朋友,我有个主意,或者能够缓和您和姥爷子的关系。”
闻言,袁伟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