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 第166章 爷孙和解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第166章 爷孙和解

    “这是鹿血酒?”

    一间三室一厅的标准干部住房内,年逾七十的袁保义表情诧异地望着桌上的酒瓶子。

    刚刚,看到不省心的小孙子带来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袁保义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天底下没有不疼孙子的爷爷。

    对于这个小孙子,袁保义更是格外的心疼。

    从小将他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打算将袁伟培养成才。

    没想到别的孩子是越大越懂事。

    袁伟却是顽劣不堪。

    让他当兵,袁伟怕苦怕死。

    进厂当工人,又不愿意去出大力的车间。

    后来不知道抽了什么风,为了个姑娘。

    竟然背着家里下乡插队。

    最后是姑娘没娶上,天天哭爹喊娘地想要回城里。

    回城以后不说安分一点,每天继续混日子。

    “爷爷,我……这是……”

    不知道为什么,袁伟一见爷爷就发怵。

    路上想好的话,全特么忘了。

    “领导,这些袁哥特地托我给您弄得鹿血药酒。”

    “您操劳工作身体一直不好,袁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由于不善表达,所以才没有提前告诉你。”

    看出袁伟和袁保义这对爷孙有很严重的隔阂,陆远主动开口帮袁伟表达关心爷爷的孝顺心思。

    “没有您老的默许,袁哥也没机会回到城里,虽然您什么都没说,不过袁哥全都记在心里。”

    “他还有这孝心?”

    袁保义面无表情的脸上,出现了些许动容。

    “爷爷,我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瞧您这话说得。”

    袁伟嘟嘟囔囔道:“您是我爷爷,您的身体我不关心谁关心。”

    “哼!以前我咋没看出来了,你这么孝顺呢。”

    袁保义嘴里训斥孙子做事荒唐,没心没肺。

    眼中的目光却也柔和了许多。

    自打老伴死后。

    袁保义一个人生活,古板的性格又严重了几分。

    现如今。

    孙子懂得关心自己的身体,袁保义不由得回想起袁伟小时候的可爱模样。

    见状,陆远说道:“袁哥,还不给领导倒一杯尝尝。”

    “哦。”

    回过神的袁伟去厨房找来杯子,打开瓶盖倒了一小半鹿血酒。

    “磨磨叽叽,倒个酒都不会,这么点够谁喝的,喂猫呢。”

    说罢,袁保义拿过酒瓶,直接倒了一整杯。

    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袁保义眼前一亮。

    好酒!

    口感香醇,唇齿之间弥漫着淡淡的药味。

    紧接着。

    袁保义将剩下的药酒一口闷。

    “接着倒。”

    品了品口中弥漫不散的药酒香味,袁保义坐到一旁的沙发上。

    袁伟按照爷爷的吩咐,又倒了一整杯。

    随后,老爷子再次一口闷。

    陆远看得啧啧咋舌,两口干掉两杯,等于是干喝了小半斤。

    “再来一杯。”

    “领导,不能再喝了。”

    听到袁保义还在继续喝,陆远急忙开口阻拦,说道:“领导,这毕竟是药酒,喝多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问题。”

    瓶中药酒用的是六十度的农家白酒炮制。

    先不说药酒不能多饮。

    单说这酒精高度。

    一口气喝了半斤,换成谁也受不了啊。

    “陆远,你家里有人当过中医?”

    袁保义摆手打断准备第三次倒酒的袁伟,饶有兴致地问起陆远如何懂得调配药酒。

    和刚才比起来,两杯酒下肚的袁保义精神头好了不少。

    刚刚,袁保义面无表情。

    犹如一块生人勿近的寒冰。

    此刻的袁保义满面带笑,声音也颇为柔和。

    “报告领导,这酒是我们村赵大爷调配的,方子也是他家的家传秘方。”

    陆远有所保留地说起赵大爷的本事。

    隐去堪舆风水,单说赵大爷的医术和配药手段。

    “难怪能调配出这么好的药酒,民间大有高人。”

    说了没两句,后劲开始上头,袁保义一连打了数个哈欠,眼皮子开始打架。

    陆远冲着袁伟使个眼色。

    袁伟会意道:“爷爷,我送您进屋休息吧。”

    “老了,还没喝多酒,眼皮子就撑不下去。”

    袁保义点点头,任由袁伟搀扶自己进屋休息。

    整整过了二十分钟,袁伟才从卧室里出来。

    眼角有些湿润,好像刚刚哭过。

    “陆远,好兄弟!”

    袁伟百感交集地拍了拍陆远的肩膀。

    袁保义酒后吐真言,不离开袁伟不是不喜欢他。

    恰恰相反,袁保义是让逼着孙子成才。

    这些年来。

    不管袁伟惹出多少麻烦,都是袁保义在后面给他收拾烂摊子。

    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了。

    说不定哪天就要去见老伴。

    自己一走,袁家的风光恐怕也就所剩无几了。

    袁伟的父亲虽然也是干部,但是能力有限,为人木讷。

    没有了袁保义的庇佑,袁伟父亲的位置,估计也就这样了。

    如果袁伟继续游手好闲,放浪形骸。

    早晚有一天,会自己害了自己。

    说着这些,老爷子沉沉睡去。

    袁伟只是乖张,不是傻。

    明白了爷爷的一番苦心,又岂能不动容。

    “家和万事兴,只要袁哥和老爷子冰释前嫌,我这就不算是多此一举。”

    “兄弟,这里没有外人,说说吧,你大费周折帮我,到底图个啥。”

    袁伟擦了擦眼角泪花。

    毕竟是干部家庭子弟,对于礼尚往来这种事情,袁伟也算是耳濡目染。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只要陆远提出的要求不过分,袁伟会想办法回报他一二的。

    “袁哥这么问,我还真有点事情,想要麻烦您帮帮忙。”

    火候到位,陆远说了每月想要购买猪肥膘的事情。

    陆家庄有不少的五保户。

    陆远身为治保主任,自然而言要想办法解决她们的生活问题。

    村里开了个副食品作坊,打算向附近的煤矿供应副食品。

    以此兑换一些生活物资。

    而想要让副食品作坊开起来,必须有足够的大油。

    袁伟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我媳妇这边应该会帮忙,不过纵然我老丈人答应,每月向你们村供应200斤猪肥膘,绝对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拿到会议上进行讨论,而且价格方面,恐怕不会太便宜。”

    在这个生肉价格七八毛一斤的年代,猪肥膘,猪板油这类能够炼油的动物内脏,不但价格和生肉相同,并且珍贵程度更胜一筹。

    如果将肉分个等级,排名第一的一定是猪肥膘。

    其次是五花肉,大肥肉。

    最次等肉则为瘦肉。

    有时候。

    老百姓甚至能为肉上多一两肥肉,少一两肥肉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