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 第406章 最合适的项目中间人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第406章 最合适的项目中间人

    有一说一。

    陆远的商业王国并没有一次性筷子的一席之地。

    不过一理通百里明。

    许多生意都是相通的。

    后世夏国的外卖生意为什么如火如荼,还不是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

    每天九九六,哪有时间做饭。

    加上夏国的许多发展痕迹,都能看到小鬼子曾经的影子。

    陆远笃定这个时期的一次性筷子生意,绝对是有赚无赔。

    抛开陆远对小鬼子的仇恨,但从经济角度看待问题。

    这个时期的小鬼子商人,绝对有资格在全球范围内横着走。

    就连他们的丑国爸爸。

    都要被小鬼子的经济体给挤破产了。

    大肆去丑国跑马圈地,看到啥买啥。

    小鬼子的财富,俨然成了他们在全球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一番话说完,李文斌彻底听傻了。

    一次性筷子对小鬼子这么重要吗?

    “你是咋知道的?”

    过了半晌,李文斌磕磕巴巴地询问陆远,何以确定小鬼子会大量购买这种用完就扔的筷子呢?

    “卷价格。”

    陆远再次叹了口气,说道:“主任,资本家具有逐利性,有百分百的利润,他们就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干,如果我们的一次性筷子足够便宜,价格远远低于他们的本土筷子,鬼子会不买吗?”

    只有如何解释自己对一次性筷子的了解,陆远随便编了个理由。

    从他认识的两个丑国人口中听到的。

    李文斌恍然大悟。

    但凡是干部,几乎都读过资本论,对于资本家的脾气秉性不可谓不了解。

    简单来说。

    就是杀头的生意有人干,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虽然不明白,陆远口中的这个卷是什么意思。

    不过从意思上不难听出,就是和小鬼子比价格。

    只要你的价格足够便宜。

    就不怕小鬼子不买。

    李文斌想了想,接着问道:“可是这种东西我们没有见识过,生产制作方面的问题,你又打算怎么解决呢?”

    “偷师。”

    陆远的办法张口就来。

    不但李文斌不清楚怎么生产一次性筷子,陆远同样是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

    发动大量贫下中农手工制作,确实也只是个办法。

    问题是这玩意的消耗量太大了。

    就算是搓冒烟,也难以满足几十上百万双的出口需求。

    因此。

    必须借助机械。

    从小日子偷师显然是不现实的。

    倒不是小日子不愿意教。

    而是区区县级部门,没资格和小日子商人取得联系,更没钱引进购买一次性筷子生产设备。

    这种情况下,偷师就要另辟蹊径。

    从港城这边打主意。

    “港城……你是说林耀祖?”

    李文斌插话道。

    陆远点点头。

    谁家还没几个富亲戚啊。

    “林耀祖是港城大富豪,祖坟就在咱们当地,亲不亲也都是故乡人,相比于去小日子偷师,联系林老先生我想更容易一些。”

    陆远侃侃而谈。

    认为林耀祖是这门生意最好的中间人。

    上次回来祭祖。

    李文斌全程陪同,并且给林老先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拜托林耀祖弄一些生产加工一次性筷子的资料和图纸,联系相关的机械部门,有样学样地仿造设备。

    一次性筷子设备不是保密机械,更不具备任何技术难度。

    几句话,几张图纸的事情,林耀祖会不给这个面子吗?

    别忘了。

    林家的祖坟还在这里。

    “好小子!你还真能想招!”

    李文斌大喜。

    举手之劳而已,林耀祖没理由帮忙。

    而且也正像陆远说的。

    李文斌确实给林耀祖留下了不错的影响,手里正好有林耀祖私宅的电话号码。

    老爷子返回港城之前。

    再三拜托李文斌帮忙照顾林家祖坟。

    或许可以借用祖坟这件事情,与身处港城的林耀祖联系一下。

    顺便了解一下,陆远说的一次性筷子这个问题。

    “哈哈哈!”

    李文斌越想越开心。

    只要能够发展经济,大量采伐树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陆远皱了皱眉头。

    瞧李文斌的架势,国内首家一次性筷子企业,估计不久之后就要落户当地。

    说不准。

    还会搞出一整套的一次性筷子产业链。

    这尼玛要是让未来那些环保团体知道,非得喷死陆远不可。

    “主任,其次制作一次性筷子最好的材料不是木头,而是竹子。”

    陆远踩了一脚急刹车。

    真要将一次性筷子变成当地的支柱经济之一,这搭嘎的树木可就要倒了血霉了。

    紧接着,陆远提出两步走的计划。

    眼下的两三年,先用木头充当一次性筷子的材料。

    同步考察附近适合种植竹子的地区。

    购买竹子苗,大片种植竹林。

    等到竹子茁壮成长,转而用竹子替代木材。

    竹子生长周期短,三五年就能长出来。

    而且和树木比起来,竹子的成本价格更加便宜。

    想要做大做强,就不能一味地在树木上面打主意。

    竹子才是制作一次性筷子的最佳材料。

    “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先把摊子支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后世的骂名对李文斌而言根本不重要。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县里财政捉襟见肘,这才是最遭骂的事情。

    至于其他。

    吃饱肚子才有力气骂娘。

    送走李文斌。

    陆远回去和媳妇商量满月酒的事情。

    倒不是二胎是男孩,陆远才决定摆满月酒。

    而是要以这种方式让村里热闹热闹。

    生妞妞的时候,陆远家穷的耗子进去都要哭着出来。

    这一回,一定要大操大办。

    不但要办好,还要一毛钱礼金不要。

    收了礼金。

    就等于落人口实。

    “哥,咱们家家业再大,也经不起这么造啊。”

    得知陆远准备大操大办,请全村人吃饭,陆月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全村一千多口人,非得吃穷了陆家不可。

    这还没算十里八乡过来道贺的那些人。

    再加上知青点的知青,人数都快一千五百人了。

    唐小翠和蔡有亮结婚一共摆了几十桌酒,里里外外花了小一千。

    过去喝喜酒的村民,也才四五百人。

    夏荷也被陆远的大气震惊了,一脸不舍地说道:“当家的,这么一顿酒摆下来,起码也要一千块往上,粮食还说,上哪弄这么多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