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 第456章 筷子会议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第456章 筷子会议

    “主任,啥事这么着急啊,几个小时都不能等?”

    中午,陆远的吉普车开进县大院,直奔李文斌办公室。

    “别说几个小时了,几十分钟都不行。”

    李文斌示意陆远将办公室的门关上,正色说道:“再过一个小时,县里将开会讨论是否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一次性筷子厂的问题,我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

    此话一出,陆远恍然大悟。

    难怪李文斌命令陆远放下手头所有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县里汇报。

    自己倒是忘了。

    李文斌和他一样,都是急性子。

    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会以极快的速度将工作和项目落实下去。

    今日,县大院召开集体会议,讨论修建一次性筷子厂的各种问题。

    李文斌提前完成了前期调研和各项准备工作,剩下的就是动手去干。

    趁着开会前的几十分钟,李文斌将目前形势大致和陆远讲了一遍。

    通过和林耀祖的联系,李文斌认定筷子生意大有可为。

    小日子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与日俱增。

    只要价格方面具备优势,产量不出问题,加上林耀祖的协助,一根根一次性筷子,转眼间就能变成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外币钞票。

    事儿是好事,但李文斌面临的压力也大。

    不是所有干部都有李文斌和陆远一样的开拓头脑。

    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孤注一掷。

    拿出县财政一半的资金投下去。

    受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成为一大群人,安身立命的不二之选。

    其中,胡学文的性格最为保守。

    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大的工作成绩。

    小打小闹,改变不了什么,大操大办又容易被人揪辫子,扣帽子。

    保持现状才是最好选择。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李文斌只有四个字形容。

    酒囊饭袋!

    “主任,你是希望由我来唱白脸,您负责唱红脸?”

    陆远旁敲侧击道。

    “也不是什么红脸白脸,只不过以你的身份,有些话不适合从你的嘴里说出来。”

    李文斌绕过办公位,拍拍陆远的肩膀。

    陆远目前仅是一名村长,如果在会上抨击守旧干部。

    相当于是以下犯上,目无上级。

    无论说得有多正确,都不会得到任何人的认可。

    陆远的主要任务讲道理,说服县里的一把手马万里。

    至于别的事情,李文斌负责应对。

    距离会议开始还剩几分钟,大院的头头脑脑们,陆续地进入到会议室。

    县大院第一主任马万里在几位干部的簇拥下,面无表情地进入会议室。

    左右两边,分别是第二主任李文斌和第三主任胡学文。

    其余的副主任,科长等干部,按照职务高低各自就座。

    作为众人当中的小字辈,陆远被安排到会议桌的最后一个位置。

    “同志们,大家安静一下。”

    会议正式开始,马万里首先站起来发言。

    过去的一年里,当地发生了无数的大事小情。

    总体来说,县里去年的工农业发展相对较好。

    到了新的一年,各项工作需要再进一步,力争上游。

    花了十分钟展望过去,宣传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精神,马万里这才将话题转移到关于一次性筷子厂的讨论上面。

    “上级鼓励我们加强副业发展工作,通过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当地贫下中农的生活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针对这些问题,李文斌同志提出因地制宜,建议利用我们当地数量繁多的林木资源,将林木变成用来出口的一次性筷子。”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完成这些安排,首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县里的财政情况大家都清楚的,方方面面都要用钱。”

    起了个头,马万里没有再往下说需要花多少钱。

    能进来开会的干部,既是县里的主要领导,更是人精里的人精。

    马万里没有说具体投入,并不妨碍大伙分析这笔钱的数额。

    起码也要二三十万。

    甚至还会更多。

    相当于一次掏空县财政的所有储备。

    “同志们,我来说几句。”

    反对这件事情的胡学文首先发言。

    李文斌的想法是好的,但不具备任何落地可能。

    “李主任前段时间和省里考察团去南方参加广交会,回来以后,李主任给大家讲了许许多多有关小日子的发展情况。”

    “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都和他们有着很大的差距。”

    “小日子的制造业生产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咱们拿什么和他们争这门生意呢?”

    随着胡学文大谈小日子的自动化技术有多厉害,李文斌的眉头紧皱不散。

    没想到胡学文会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堵自己的嘴。

    上次回来,李文斌确实讲了许多关于小日子的经济发展问具体。

    他们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和国内相比,占据了无数的优势。

    原本是要通过这些内容告诉大家,时不我待。

    想要搞好经济,就不能继续墨守成规,一定要大踏步地往前走,不要怕跌跟头,摔倒了爬起来,包扎伤口继续往前走。

    只要一直走下去,肯定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之路。

    耳听胡学文谈到当地的一次性筷子,无法和小鬼子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竞争,不少干部纷纷点头。

    胡学文继续说道:“咱们东北虽然有大量木材,可我们卖的毕竟不是木头,要将木头变成筷子,少不了机械设备的配置,这方面,我们拿什么和人家争?小日子能够做到每天生产数以百万计的一次性筷子,我们又能生产多少?”

    “更何况,咱们大伙有谁跟小日子的商人打过交道,拿什么和人家讨价还价?”

    “万一到了最后,我们弄出大量一次性筷子,但是这些筷子却卖不出去,工厂,设备,人员开支,积压的商品,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胡学文矛头直指李文斌。

    李文斌一门心思地只想着赚钱。

    恐怕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叫一厢情愿。

    不是你生产拿出一次性筷子,小日子就会大量购买。

    短期内不能见到成效,投入的资金等于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