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随机金手指 第八十五章 刚继承亿顷农场就被害(23)
热门推荐:
火影你是我的一道光
被踢出队伍后我种萝卜成神
西游掠夺词条:从鬼卒到地道之主
穿越,逍遥王爷不逍遥
星穹铁道:开局怒骂阿哈
民间古宅故事
港综:缔造百年家族,从洪兴开始
星河泛清舟
仙道有情义
在丁水的勤奋努力下,世家清算活动的推进速度,远比计划的要快得多。
不过区区一年时间。
本来就没做什么好事,以及在清算期间蹦达的特别欢,搞了特别多事的那些个世家,便基本分崩离析了。可以说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民众积攒下来,要求恢复死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很多世家总算彻底冷静下来。
想尝试与帝国政府再次和谈。
表示愿意再出让部分利益,只要别继续折腾下去就行了,因为催眠质询仪的审讯真的是太彻底了,把他们的里子面子全都扒得干干净净,一丁点违法犯罪活动都能问出来,甚至于还扒出了他们不少家族内部的丑闻,真的很丢人。
要不是治安署不想让扒灰偷情之类的丑闻热度,盖过了他们的犯罪热度。
估计有些家族不知得怎么社死。
撑不住了,真的撑不住了,要不是实在没有能力,在军部没有人,无法联合起来造反,他们都有造反的冲动了。
而帝国政府本身也没有彻底消灭世家的打算,毕竟世家这玩意儿,根本就没办法彻底消灭,哪怕来一次天崩地裂一般的大乱战,强行将一些世家屠掉。
那也只是暂时的,再过个几十上百年,仍然会有新世家冒头,发展壮大。
只要让他们受控,留出晋升余地。
隔段时间敲打敲打,清理下就行。
真鱼死网破,损失太大。
因此双方和谈很快就在私底下偷偷开始了,当然了,这里说的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更不是说进行的相当顺利。
和谈这种事,很难在一开始就互相达成默契,毕竟要是一开始便能彼此说定,让双方都满意的话,现在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了。所以此次和谈注定的是一场交锋,是你争我抢的彼此较量。
帝国这边的诉求是,所有世家必须彻底分家,资产也必须彻底分开,私底下愿意还承认是一个家族,那没问题。
但是家族资产必须分开。
确定并归属到个人的身上。
其次就是增税,主要是增加年收益超过万亿企业的税率,最高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同时点明很多避税,隐藏收益做假账之类的问题,并且把这些情况全部都堵上了,真实目的倒不是为了多收钱,毕竟帝国的财政其实相当健康。
其实目的还是跟先前诉求一样。
希望分割超大规模家族和企业。
除此之外,后续谈的一系列要求其实基本都与这方面有关系,就是要分化世家,尽量减少超大规模企业和家族。
这点真的很重要,因为世家的垄断实在是太恐怖了。如果不是政府始终把控着绝大多数能源,以及有万物集团控制食品价格,保障所有居民的基础生存需求绝不会出问题,同时如今科技和生产力足够发达。那些世家联合绝对有能力让现如今绝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
很多时候,资源是根本不缺的。
缺的是合理分配!
除此之外,那些大世家始终占据着生态位,几百上千年不动摇,根本不给其他世家或者普通人晋升的机会,导致阶级固化,也是目前亟需改变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体量太大。有些小企业可能稍微一点决策失误,就会破产,或者说市场稍有动荡,也会直接破产。譬如因万物制造机推出,已经倒闭了九成的那些小农场便是如此,抗风险能力低。
但这么一来对于国家是有好处的。
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会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循环,有人上去,有人会下来。
可是那些个大型企业,超大型家族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极强,哪怕一个行业有动荡,他们也有其他行业作为互补,最多有所损失,想要伤筋动骨都难,得遇到特别大的事件。
哪怕犯了错误,他们也有太多的时间和资本修正,或者从其他地方找补。
这种企业,它就很难彻底倒掉。
最多有所衰败。
万一过个十几二十年,遇到个有能力的掌舵人,或者说碰到个风口,又能重新恢复,甚至更上一层楼都有可能。
要是换成小企业,老早倒闭了。
创始人估计都跳楼投胎十几年了。
这种情况下,处于高位的那些个企业,就始终占据着生态位,无人能够取而代之,而世家们,其实也是差不多。
小世家小豪门,说倒就倒。
平均下来能超过百年的都少。
或者说能兴盛百年的都少。
而大世家,特别是十大世家,则基本屹立不倒,最多原本排第九的,排到第七,排到第五,且其中排名第一的刘家,更是从来就没有掉过第一的位置。
这种情况对于大世家而言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帝国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流水不腐,帝国政府还是更希望那些世家能够跟孙猴子所说的那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没事换一换。
当年开拓时代需要那些世家或内部抱团,或彼此抱团,集中力量办大事。
共同开发新寻找到的宜居星球。
但如今再开拓,早就没有过去那么困难,说想卸磨杀驴有点难听,可占据太多生态位的世家确实让整个帝国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从当初率先充当星际开拓者的英雄,变成阻碍发展的毒瘤。
因此帝国政府此时在和谈当中提出这些要求,可以说相当正常。但是世家显然也不可能就此妥协,毕竟他们能够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抱团。
在于能够集中全家族的力量。
古代很多家族为什么要将八九成的资产全部都交给长子或者继承,剩下的那些孩子则只能稍微分点零碎,饿不死就行,家里更薄的甚至就没什么东西?
就是体量大,才能够抗风险。
才能更有利于家族传承。
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家族总共有一千亩地,家里有十个孩子,其中长子得九百一十亩地,剩下九个孩子,一人得十亩。哪怕遇到点风险,剩下九个孩子的十亩地都迫不得已卖了,从原来的自耕农变成雇农,那长子那边的阶级是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的,还是个小地主。
如果平分,一人一百亩,虽然每个人都是富农,但抗风险能力也会降低。
要是还没能力挣下更大家业。
再往下传两代,到重孙子辈一人估计也就两三亩地,稍微遇到点风险,风不调雨不顺的就得卖土地,变成雇农。
到那时候,是整个家族基本全都得变成只有几亩地的普通自耕农,或者雇农。整个家族的阶级都会下滑,而想要再翻身,难上加难,连培养下一代都没能力,不对,是养活下一代都很困难。
又谈何重新翻身,晋升呢?
有一千亩土地的小地主如此,有几百万亩土地,以及无数资产的大家族同样如此。再庞大的资产也经不住一代一代的平分,而且资产平分后,分到资产的想要再联合并调动所有资产,去做某件事就很困难,甚至于基本没可能了。
毕竟谁还能没点私心。
以前资产统一族里管,他们每年拿分红,拿工资,那是没办法,可一旦资产所有权因此彻底到他们手里,名下。
谁还愿意再交出来?
推恩令可谓是永远不过时。
当然,推恩令的前提是你得先有能力镇压,不然人家不执行那也没办法。
在双方和谈期间,丁水和李天涯并没有闲着,依旧还在坚持不懈的找着那些世家,以及世家旗下资产的麻烦。再狡猾的狐狸和偷税漏税的方法,最终也逃脱不了催眠质询仪的询问,不过这些仅仅只是给和谈的世家带来一些压力。
真正让他们彻底妥协的。
是精神力研究所那边的突破。
先前精神力研究所那边改进催眠质询仪的进度之所以特别缓慢,主要是因为拥有精神力的人很少,同时他们精神力还比较弱,启动一次催眠质询仪都很困难,启动后还得休养几天,同时不能频繁启动,不然会对他们造成些损伤。
如此匮乏的实验数据。
他们的研究进度想快都快不起来。
但最近一年,实验数据多到他们都处理不过来了,研究进度自然也是飞速上涨,直到最近总算正式搞出了,不需要丁水,也也不需要其他精神能力者操纵,可以利用电磁等设备模拟出人类精神力,来启动使用的新型催眠质询仪。
对人体毫无损伤。
唯一的缺点就是耗电量有点大,但这点在能源充足的帝国政府看来不算问题,大不了后面再改进,妥妥没毛病。
随着这东西正式推出。
世家那边犹如碰到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能不得已开始妥协,毕竟以前还能指望弄死丁水,从而获取一定优势,可现在这一点可能也被掐灭。
没多久,先前一直谈不下来的事。
便很快谈拢!
世家开始分家析产,只不过有权利地位的分得了大部分资产,没权利,甚至没有话语权的,有的甚至一分钱没分到被直接踢了出去,还没了分红工资。
一时间不少人开始责怪起政府。
这也是那些世家在故意恶心帝国政府,毕竟分家这种事政府还做不出,或者说目前没有法律支持必须平分。因为分家产不是分遗产,不是分没有遗嘱的遗产,如果是没有遗嘱的遗产,可能确实能平分,但是分家产,人家内部怎么分,政府方面是真不好直接插手干预。
说句不好听的,当父亲的在儿子成年后一分钱不给儿子,直接把儿子给踢出去,让他出去自力更生,有问题吗?
一点问题都没有!
又比如说当父亲的把绝大多数家产都给了大儿子,不给小儿子,也没问题啊。这是家庭内部矛盾,如果不涉及没有遗嘱的母亲,或者爷爷奶奶等方面的资产,即便到法庭去,也没有任何用。
上面可以强迫他们分家,但不能强迫他们平分家产,所以很多世家还是勉强让自家嫡系一脉保住了大部分资产。
至于结果,当然就是内部关系。
因此变得彻底分崩离析。
嫡系与获利不多的旁支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或者说觉得不公平,不满意彻底闹崩的,那就别说了,基本没有哪家能和平相处。父子兄弟之间闹崩的也很多,在巨大的利益分配面前,哪还有多少人能顾得上什么世家体面啊?
不过这些,世家也清楚,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事已至此,哪怕平分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彼此还是会闹崩。
会觉得自己贡献更大。
应该占更多。
所以还不如保全嫡系利益,最终闹得更加难看就更加难看呗,无所谓了。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张家。
分配最平均的也是张家。
张家在家主被抓后,就一直没能选出新的家主,刚成为嫡系的原四房更是因为上位时间不久,以及家主被抓导致威望扫地,其他旁支都忙着怼他们呢。
甚至于还希望竞争一下嫡系。
因为没人主持大局,嫡系既没有新家主坐镇,也没威望,所以最终可不就跟所有旁支一起,各凭本事分割资产。
在这场大混乱中。
丁水既有损失,也有收获。
损失的当然就是她失业了,已经不再需要精神能力者就可以使用的催眠质问仪一横空出世,连带着她这个原本极为重要的核心人物,也直接被边缘化。
再留在那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丁水很有自知之明的辞职了。
这次没人留她,但好在李天涯也没让丁水退钱,当初他们口头约定丁水帮他干五年活,然后他替丁水付那个律师费。一年前官司就打下来了,总共赔四百八十亿,律师事务所抽成四十八亿。
这笔钱是李天涯帮忙付的。
当时也没签合同。
现在丁水就干了一年活,便用不到她了,理论来讲,还得给他干四年活。
不然多少得退点钱。
不过李天涯没来要,丁水暂时也不想给,因为她手里是真的没钱。最近这一年下来,丁水虽然靠节省下来的运输费以及保鲜费,勉强维持不错利润,最终收益近三十万亿,但这笔钱已经都被她花了,甚至还背了二百万亿的贷款。
以及近三百万亿的利息。
分三十年还清。
贷完这笔款,并且把自己想买的东西买下来之后,丁水依旧觉得很刺激。
觉得自己胆子是真大啊!!!
丁水花两百三十万亿,买下来的就是华光农业星球其余未改造区域的所有权,也就是从今往后整个华光农业星球都是她的了,被她从张家那买了下来。
张家不是在分家的同时分家产吗?
华光农业星球其余区域的所有权属于族产,但是张家嫡系实在没能力将这份资产独吞,分的话又不好分,而且家族很多分支根本就不想接这个烂摊子。
包括张家嫡系都不想接这烂摊子。
他们更想要同价值现金其他资产。
最后实在争不出个结果,便挂牌售卖了,价格更是从最开始的三百万亿降到二百三十万亿,并被丁水给买下来。
在此之前,准确来讲,是在一年之前,丁水压根没有这个胆子,至于连相关想法都没有,直到一年后,她发现自己的农场竟然赚了整整三十万亿之后。
这才有了这么个想法并实行。
之前没这个胆子的原因是在于,她太爷爷亏本卖了很多东西,然后才赚了三百来个亿,勉强把遗产税给交了。所以哪怕丁水知道自己的超级农场能够帮她省一些保鲜费和运输费,也没指望真能赚多少,但最后收益确实惊到了她。
并且在仔细算了一下之后。
觉得这个数字其实不算夸张。
农场很多东西一年能够种两季,甚至于四季,只种一季的很少,养殖的那些其实也差不多,再加上有整整三百亿亩,最终收益三十万亿,实际上意味着她每亩土地的年收益只有区区一千块。
不是一季,是两季,甚至四季。
相当于一季利润只有三百到五百。
这是不算保鲜费和运输费的,如果加上保鲜和运输费,确实很可能亏本。
毕竟想完美保鲜,运输费很恐怖。
不完美保鲜又会烂掉很多。
丁水的这三十万亿准确来讲其实就是保鲜和运输费,再加上食材的耗损。
不然她年赚三百亿都困难。
这么大一笔收益入账,让丁水着实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么多钱该用来干什么?想继续扩大农场,可是华光农业星球的其他地盘目前来讲不是她的。
就在这个时候,她看到张家在挂牌出售华光农业星球其余未改造的地盘。
并且价格还一降再降。
短短半个月降了七十万亿。
同时还无人问津。
大家又不傻,很清楚华光农业星球最精华的部分是农场,可农场又不在张家人手里,那些个荒地买回去,还得花大代价改造,而改造之后又能怎么样?
在整个华光农业星球都不适合变成宜居星球的情况下,只能改造成农场。
可这年头农场的价格多低。
都要亏死了。
所以无人问津很正常。
丁水看到这,内心不免稍微有了点想法,毕竟如果有可能,她当然还是觉得将整个华光农业星球都收入囊中更加安全。而且一旦她拥有了华光农业星球的所有权,她甚至能在华光农业星球边上修建一些武装设备,以及其他设施。
安全性,私密性等方面。
都会有极大增强。
不过她手里钱不够,想尝试询问能不能分期付款,分二三十年付款,张家也不同意,最后只能尝试走贷款路子。
用她的三百亿亩农场来贷款。
按理讲是不能贷的,毕竟农场所有权要等几十年才能正式归丁水所有,让她随意支配。但只要想钻漏洞,肯定是有漏洞可以钻的,最重要的是银行那边很想促成这笔生意,所以在银行相关人员的帮助下,这笔贷款还是办了下来。
用他们的话说,反正如果丁水还不上,他们有办法把农场弄到银行旗下。
当然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查到丁水去年入账三十多万亿,虽然不好查明具体来源,但至少能证明丁水有赚钱能力,要是她去年收益亏本。
银行疯了才会贷给她。
于是丁水就这么着背上两百万亿贷款,近三百万亿利息,成功拿下华光农业星球所有产权,成为一个星球之主。
不过区区一年时间。
本来就没做什么好事,以及在清算期间蹦达的特别欢,搞了特别多事的那些个世家,便基本分崩离析了。可以说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民众积攒下来,要求恢复死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很多世家总算彻底冷静下来。
想尝试与帝国政府再次和谈。
表示愿意再出让部分利益,只要别继续折腾下去就行了,因为催眠质询仪的审讯真的是太彻底了,把他们的里子面子全都扒得干干净净,一丁点违法犯罪活动都能问出来,甚至于还扒出了他们不少家族内部的丑闻,真的很丢人。
要不是治安署不想让扒灰偷情之类的丑闻热度,盖过了他们的犯罪热度。
估计有些家族不知得怎么社死。
撑不住了,真的撑不住了,要不是实在没有能力,在军部没有人,无法联合起来造反,他们都有造反的冲动了。
而帝国政府本身也没有彻底消灭世家的打算,毕竟世家这玩意儿,根本就没办法彻底消灭,哪怕来一次天崩地裂一般的大乱战,强行将一些世家屠掉。
那也只是暂时的,再过个几十上百年,仍然会有新世家冒头,发展壮大。
只要让他们受控,留出晋升余地。
隔段时间敲打敲打,清理下就行。
真鱼死网破,损失太大。
因此双方和谈很快就在私底下偷偷开始了,当然了,这里说的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更不是说进行的相当顺利。
和谈这种事,很难在一开始就互相达成默契,毕竟要是一开始便能彼此说定,让双方都满意的话,现在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了。所以此次和谈注定的是一场交锋,是你争我抢的彼此较量。
帝国这边的诉求是,所有世家必须彻底分家,资产也必须彻底分开,私底下愿意还承认是一个家族,那没问题。
但是家族资产必须分开。
确定并归属到个人的身上。
其次就是增税,主要是增加年收益超过万亿企业的税率,最高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同时点明很多避税,隐藏收益做假账之类的问题,并且把这些情况全部都堵上了,真实目的倒不是为了多收钱,毕竟帝国的财政其实相当健康。
其实目的还是跟先前诉求一样。
希望分割超大规模家族和企业。
除此之外,后续谈的一系列要求其实基本都与这方面有关系,就是要分化世家,尽量减少超大规模企业和家族。
这点真的很重要,因为世家的垄断实在是太恐怖了。如果不是政府始终把控着绝大多数能源,以及有万物集团控制食品价格,保障所有居民的基础生存需求绝不会出问题,同时如今科技和生产力足够发达。那些世家联合绝对有能力让现如今绝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
很多时候,资源是根本不缺的。
缺的是合理分配!
除此之外,那些大世家始终占据着生态位,几百上千年不动摇,根本不给其他世家或者普通人晋升的机会,导致阶级固化,也是目前亟需改变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体量太大。有些小企业可能稍微一点决策失误,就会破产,或者说市场稍有动荡,也会直接破产。譬如因万物制造机推出,已经倒闭了九成的那些小农场便是如此,抗风险能力低。
但这么一来对于国家是有好处的。
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会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循环,有人上去,有人会下来。
可是那些个大型企业,超大型家族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极强,哪怕一个行业有动荡,他们也有其他行业作为互补,最多有所损失,想要伤筋动骨都难,得遇到特别大的事件。
哪怕犯了错误,他们也有太多的时间和资本修正,或者从其他地方找补。
这种企业,它就很难彻底倒掉。
最多有所衰败。
万一过个十几二十年,遇到个有能力的掌舵人,或者说碰到个风口,又能重新恢复,甚至更上一层楼都有可能。
要是换成小企业,老早倒闭了。
创始人估计都跳楼投胎十几年了。
这种情况下,处于高位的那些个企业,就始终占据着生态位,无人能够取而代之,而世家们,其实也是差不多。
小世家小豪门,说倒就倒。
平均下来能超过百年的都少。
或者说能兴盛百年的都少。
而大世家,特别是十大世家,则基本屹立不倒,最多原本排第九的,排到第七,排到第五,且其中排名第一的刘家,更是从来就没有掉过第一的位置。
这种情况对于大世家而言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帝国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流水不腐,帝国政府还是更希望那些世家能够跟孙猴子所说的那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没事换一换。
当年开拓时代需要那些世家或内部抱团,或彼此抱团,集中力量办大事。
共同开发新寻找到的宜居星球。
但如今再开拓,早就没有过去那么困难,说想卸磨杀驴有点难听,可占据太多生态位的世家确实让整个帝国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从当初率先充当星际开拓者的英雄,变成阻碍发展的毒瘤。
因此帝国政府此时在和谈当中提出这些要求,可以说相当正常。但是世家显然也不可能就此妥协,毕竟他们能够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抱团。
在于能够集中全家族的力量。
古代很多家族为什么要将八九成的资产全部都交给长子或者继承,剩下的那些孩子则只能稍微分点零碎,饿不死就行,家里更薄的甚至就没什么东西?
就是体量大,才能够抗风险。
才能更有利于家族传承。
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家族总共有一千亩地,家里有十个孩子,其中长子得九百一十亩地,剩下九个孩子,一人得十亩。哪怕遇到点风险,剩下九个孩子的十亩地都迫不得已卖了,从原来的自耕农变成雇农,那长子那边的阶级是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的,还是个小地主。
如果平分,一人一百亩,虽然每个人都是富农,但抗风险能力也会降低。
要是还没能力挣下更大家业。
再往下传两代,到重孙子辈一人估计也就两三亩地,稍微遇到点风险,风不调雨不顺的就得卖土地,变成雇农。
到那时候,是整个家族基本全都得变成只有几亩地的普通自耕农,或者雇农。整个家族的阶级都会下滑,而想要再翻身,难上加难,连培养下一代都没能力,不对,是养活下一代都很困难。
又谈何重新翻身,晋升呢?
有一千亩土地的小地主如此,有几百万亩土地,以及无数资产的大家族同样如此。再庞大的资产也经不住一代一代的平分,而且资产平分后,分到资产的想要再联合并调动所有资产,去做某件事就很困难,甚至于基本没可能了。
毕竟谁还能没点私心。
以前资产统一族里管,他们每年拿分红,拿工资,那是没办法,可一旦资产所有权因此彻底到他们手里,名下。
谁还愿意再交出来?
推恩令可谓是永远不过时。
当然,推恩令的前提是你得先有能力镇压,不然人家不执行那也没办法。
在双方和谈期间,丁水和李天涯并没有闲着,依旧还在坚持不懈的找着那些世家,以及世家旗下资产的麻烦。再狡猾的狐狸和偷税漏税的方法,最终也逃脱不了催眠质询仪的询问,不过这些仅仅只是给和谈的世家带来一些压力。
真正让他们彻底妥协的。
是精神力研究所那边的突破。
先前精神力研究所那边改进催眠质询仪的进度之所以特别缓慢,主要是因为拥有精神力的人很少,同时他们精神力还比较弱,启动一次催眠质询仪都很困难,启动后还得休养几天,同时不能频繁启动,不然会对他们造成些损伤。
如此匮乏的实验数据。
他们的研究进度想快都快不起来。
但最近一年,实验数据多到他们都处理不过来了,研究进度自然也是飞速上涨,直到最近总算正式搞出了,不需要丁水,也也不需要其他精神能力者操纵,可以利用电磁等设备模拟出人类精神力,来启动使用的新型催眠质询仪。
对人体毫无损伤。
唯一的缺点就是耗电量有点大,但这点在能源充足的帝国政府看来不算问题,大不了后面再改进,妥妥没毛病。
随着这东西正式推出。
世家那边犹如碰到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能不得已开始妥协,毕竟以前还能指望弄死丁水,从而获取一定优势,可现在这一点可能也被掐灭。
没多久,先前一直谈不下来的事。
便很快谈拢!
世家开始分家析产,只不过有权利地位的分得了大部分资产,没权利,甚至没有话语权的,有的甚至一分钱没分到被直接踢了出去,还没了分红工资。
一时间不少人开始责怪起政府。
这也是那些世家在故意恶心帝国政府,毕竟分家这种事政府还做不出,或者说目前没有法律支持必须平分。因为分家产不是分遗产,不是分没有遗嘱的遗产,如果是没有遗嘱的遗产,可能确实能平分,但是分家产,人家内部怎么分,政府方面是真不好直接插手干预。
说句不好听的,当父亲的在儿子成年后一分钱不给儿子,直接把儿子给踢出去,让他出去自力更生,有问题吗?
一点问题都没有!
又比如说当父亲的把绝大多数家产都给了大儿子,不给小儿子,也没问题啊。这是家庭内部矛盾,如果不涉及没有遗嘱的母亲,或者爷爷奶奶等方面的资产,即便到法庭去,也没有任何用。
上面可以强迫他们分家,但不能强迫他们平分家产,所以很多世家还是勉强让自家嫡系一脉保住了大部分资产。
至于结果,当然就是内部关系。
因此变得彻底分崩离析。
嫡系与获利不多的旁支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或者说觉得不公平,不满意彻底闹崩的,那就别说了,基本没有哪家能和平相处。父子兄弟之间闹崩的也很多,在巨大的利益分配面前,哪还有多少人能顾得上什么世家体面啊?
不过这些,世家也清楚,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事已至此,哪怕平分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彼此还是会闹崩。
会觉得自己贡献更大。
应该占更多。
所以还不如保全嫡系利益,最终闹得更加难看就更加难看呗,无所谓了。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张家。
分配最平均的也是张家。
张家在家主被抓后,就一直没能选出新的家主,刚成为嫡系的原四房更是因为上位时间不久,以及家主被抓导致威望扫地,其他旁支都忙着怼他们呢。
甚至于还希望竞争一下嫡系。
因为没人主持大局,嫡系既没有新家主坐镇,也没威望,所以最终可不就跟所有旁支一起,各凭本事分割资产。
在这场大混乱中。
丁水既有损失,也有收获。
损失的当然就是她失业了,已经不再需要精神能力者就可以使用的催眠质问仪一横空出世,连带着她这个原本极为重要的核心人物,也直接被边缘化。
再留在那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丁水很有自知之明的辞职了。
这次没人留她,但好在李天涯也没让丁水退钱,当初他们口头约定丁水帮他干五年活,然后他替丁水付那个律师费。一年前官司就打下来了,总共赔四百八十亿,律师事务所抽成四十八亿。
这笔钱是李天涯帮忙付的。
当时也没签合同。
现在丁水就干了一年活,便用不到她了,理论来讲,还得给他干四年活。
不然多少得退点钱。
不过李天涯没来要,丁水暂时也不想给,因为她手里是真的没钱。最近这一年下来,丁水虽然靠节省下来的运输费以及保鲜费,勉强维持不错利润,最终收益近三十万亿,但这笔钱已经都被她花了,甚至还背了二百万亿的贷款。
以及近三百万亿的利息。
分三十年还清。
贷完这笔款,并且把自己想买的东西买下来之后,丁水依旧觉得很刺激。
觉得自己胆子是真大啊!!!
丁水花两百三十万亿,买下来的就是华光农业星球其余未改造区域的所有权,也就是从今往后整个华光农业星球都是她的了,被她从张家那买了下来。
张家不是在分家的同时分家产吗?
华光农业星球其余区域的所有权属于族产,但是张家嫡系实在没能力将这份资产独吞,分的话又不好分,而且家族很多分支根本就不想接这个烂摊子。
包括张家嫡系都不想接这烂摊子。
他们更想要同价值现金其他资产。
最后实在争不出个结果,便挂牌售卖了,价格更是从最开始的三百万亿降到二百三十万亿,并被丁水给买下来。
在此之前,准确来讲,是在一年之前,丁水压根没有这个胆子,至于连相关想法都没有,直到一年后,她发现自己的农场竟然赚了整整三十万亿之后。
这才有了这么个想法并实行。
之前没这个胆子的原因是在于,她太爷爷亏本卖了很多东西,然后才赚了三百来个亿,勉强把遗产税给交了。所以哪怕丁水知道自己的超级农场能够帮她省一些保鲜费和运输费,也没指望真能赚多少,但最后收益确实惊到了她。
并且在仔细算了一下之后。
觉得这个数字其实不算夸张。
农场很多东西一年能够种两季,甚至于四季,只种一季的很少,养殖的那些其实也差不多,再加上有整整三百亿亩,最终收益三十万亿,实际上意味着她每亩土地的年收益只有区区一千块。
不是一季,是两季,甚至四季。
相当于一季利润只有三百到五百。
这是不算保鲜费和运输费的,如果加上保鲜和运输费,确实很可能亏本。
毕竟想完美保鲜,运输费很恐怖。
不完美保鲜又会烂掉很多。
丁水的这三十万亿准确来讲其实就是保鲜和运输费,再加上食材的耗损。
不然她年赚三百亿都困难。
这么大一笔收益入账,让丁水着实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么多钱该用来干什么?想继续扩大农场,可是华光农业星球的其他地盘目前来讲不是她的。
就在这个时候,她看到张家在挂牌出售华光农业星球其余未改造的地盘。
并且价格还一降再降。
短短半个月降了七十万亿。
同时还无人问津。
大家又不傻,很清楚华光农业星球最精华的部分是农场,可农场又不在张家人手里,那些个荒地买回去,还得花大代价改造,而改造之后又能怎么样?
在整个华光农业星球都不适合变成宜居星球的情况下,只能改造成农场。
可这年头农场的价格多低。
都要亏死了。
所以无人问津很正常。
丁水看到这,内心不免稍微有了点想法,毕竟如果有可能,她当然还是觉得将整个华光农业星球都收入囊中更加安全。而且一旦她拥有了华光农业星球的所有权,她甚至能在华光农业星球边上修建一些武装设备,以及其他设施。
安全性,私密性等方面。
都会有极大增强。
不过她手里钱不够,想尝试询问能不能分期付款,分二三十年付款,张家也不同意,最后只能尝试走贷款路子。
用她的三百亿亩农场来贷款。
按理讲是不能贷的,毕竟农场所有权要等几十年才能正式归丁水所有,让她随意支配。但只要想钻漏洞,肯定是有漏洞可以钻的,最重要的是银行那边很想促成这笔生意,所以在银行相关人员的帮助下,这笔贷款还是办了下来。
用他们的话说,反正如果丁水还不上,他们有办法把农场弄到银行旗下。
当然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查到丁水去年入账三十多万亿,虽然不好查明具体来源,但至少能证明丁水有赚钱能力,要是她去年收益亏本。
银行疯了才会贷给她。
于是丁水就这么着背上两百万亿贷款,近三百万亿利息,成功拿下华光农业星球所有产权,成为一个星球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