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心理医生日记 > 第154集 血色分镜

心理医生日记 第154集 血色分镜

    我是方芮,一个50岁的独身女性,在2015年的广州,守着珠江边天主教堂旁的这家心理诊所。诊所旁的公园是我生活里的充电站,工作之余,我喜欢在那儿滑轮滑,感受风在耳边的低语,或是去珠江游泳,让自己在忙碌中寻得内心的宁静。跆拳道让我保持活力,旅游摄影则是我探索世界、记录美好的窗口。面对患者时,我擅长运用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试图帮他们驱散内心的阴霾。

    那天,广州的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窗外珠江的水汽似乎都被这热度蒸得沉甸甸的。许天佑走进了我的诊所,他身形消瘦,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却莫名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他的眼睛,在昏暗的诊所灯光下,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后来我才发现,他植入了夜视隐形眼镜。还没等我开口,他便径直走到沙发前坐下,动作僵硬又急促,西装内袋里插着的故事板露了出来,上面斑斑驳驳,像是沾染了血迹。

    “方医生,我觉得自己快要疯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诊所里原本的安静。我给他倒了杯水,在他对面坐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温和又安抚:“别着急,许先生,慢慢说,这里很安全,你可以把心里的事都告诉我。”

    随着交谈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他所患的是现实解体障碍。他是一名恐怖电影分镜师,长期沉浸在恐怖电影那充满暴力与惊悚的世界里,让他渐渐失去了区分电影与现实的能力。在他的认知里,电影里的暴力场景和现实生活开始模糊、交织,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迷茫之中。

    “方医生,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走在街上,看到的全是电影里那些血腥的画面,人都变成了怪物,到处都是杀戮。”他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双手不自觉地揪着头发。我看着他,心中满是心疼,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走出这个困境。

    我决定从行为主义理论入手,制定治疗方案。首先,我要帮助他重新建立起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我引导他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从他小时候对绘画的热爱,到如何一步步成为一名分镜师,试图让他找回那些被恐怖电影掩盖的真实记忆。“许先生,你看,你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瞬间,那些都是真实存在的,电影只是你的工作,它不能定义你的全部。”我耐心地说道。

    然而,治疗的过程远比我想象的艰难。许天佑常常陷入自己的幻想中,无法自拔。他会突然沉默,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景象。有一次,他突然惊恐地尖叫起来:“别过来!别杀我!”我赶紧上前,试图安抚他,可他却像失了魂一样,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电影里的台词。

    在一次治疗中,我惊讶地发现,他竟然把咨询室布置成了《闪灵》里浴室的场景。墙壁上用红色颜料涂抹出诡异的图案,灯光也被调得昏暗闪烁,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让人毛骨悚然的气息。“许先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强忍着内心的不安,问道。他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方医生,你不觉得这样很有氛围吗?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场景。”那一刻,我意识到,他的病情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为了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开始深入研究恐怖电影,了解他工作的环境和创作过程。我观看了他参与制作的每一部电影,分析那些分镜,试图找到他内心恐惧的根源。我发现,他对死亡和暴力的描绘有着一种独特的执着,每一个分镜都充满了极致的惊悚与血腥。

    在一次治疗中,我尝试和他探讨他对死亡和暴力的理解。“许先生,你在电影里对死亡和暴力的刻画非常深刻,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我小心翼翼地问道。他沉默了许久,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方医生,我小时候经历过一场车祸,亲眼看到我的父母在我面前死去,那种血腥的场景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开始接触恐怖电影,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分镜把内心的恐惧和痛苦表达出来。”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哽咽。

    我终于找到了他病情的突破口。从那之后,我开始引导他正视自己童年的创伤,通过绘画和写作的方式,把内心的恐惧和痛苦释放出来。我给他准备了画纸和画笔,鼓励他画出那些曾经让他害怕的场景,然后一起分析这些画面,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情绪。

    然而,就在我以为治疗有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危险突然降临。那天,我们像往常一样在咨询室里交谈,突然,许天佑的眼神变得异常凶狠,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将笔尖对准了我的颈动脉。“方医生,你说这个死亡特写够诗意吗?”他的声音冰冷,脸上露出一种诡异的笑容。

    我的心跳陡然加快,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但我知道,我不能慌乱,我必须保持冷静。“许先生,你现在有些失控,这不是真实的你,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分析的那些画面吗?你不是一个暴力的人。”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试图唤醒他的理智。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似乎在努力挣扎。“不,这就是我的生活,电影和现实早就分不清了,我要让你看看真正的恐怖。”他的声音有些歇斯底里。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许先生,你看周围,这是我们的咨询室,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你小时候的经历很痛苦,但那已经过去了,我们一直在努力帮你走出来。你有自己的才华,你的分镜可以用来创造美好,而不是带来恐惧。”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终于,他的手缓缓放下,钢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他瘫坐在椅子上,放声大哭起来:“方医生,我好害怕,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轻轻地走过去,抱住他,像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没事了,都过去了,我们一起面对。”

    从那之后,我加大了对许天佑的治疗力度。我带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让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鼓励他重新创作一些积极向上的分镜,用他的才华传递温暖和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找回了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眼神中的恐惧也渐渐被平和所取代。

    几个月后,许天佑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不再把电影和现实混淆,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方医生,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迷失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了。”他感激地对我说。我微笑着回答:“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你有着强大的内心,我只是陪你一起走过了这段艰难的路。”

    看着许天佑逐渐康复,我也感慨万千。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独特的挑战,而我有幸成为他们心灵旅程中的陪伴者。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温暖的职业中,我将继续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就像帮助许天佑一样,让每一个受伤的心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在现实世界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