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莫问 第118章 出殡
翠萍又拿起了一柄镶嵌着红宝石的精致匕首,
“若是盛世,这些宝石玉器还能值些钱,但现在战乱当前……”
她一想到,现在的战乱,不正是由眼前这两人引起的吗?
连丞相大人跟诸位大将军都被他们杀害。
翠萍心里五味杂陈,见他俩正看着她,只能往下讲,
“乱世之中,也许这种兵器还能卖上价格。我也不太懂,进城了试试吧。”
虽说珠宝玉器不值钱,但她又看见了玉佩,色泽莹润。
拿起来看了下,好似与惜年腰间的那块成色相当。
又开口道,
“这一块玉佩,看起来很是贵重。”
“哪来的?”惜年将玉佩接过来,问见怜,
“我看那些行军之人,并未佩戴这些。”
见怜摸摸后脑勺 ,
“放在一个人怀中的,还用封信包着,没仔细看。”
惜年摸着上面的兰草花纹,
“估计也不能卖,你戴上吧。”
见怜连连摆手,
“别了,我可不像你那么讲究。”
……
三人就这么一件一件的理着战利品,时间总算来到了中午。
随着城门打开,老百姓陆陆续续地进到了城中。
他们临近城门口,看见一行人小跑出来,将白色的布和旙,挂在了城门两侧。
又将一张告示张贴出来,上面写着:
云皇大陆全境,为董相哀悼七日。
“这董相,是被你杀掉的那个老头。”见怜从后面,将下巴靠在惜年肩头,低低地说。
他记得打斗期间,数人都朝那个老头喊着“丞相”。
“大概是他。”惜年目光沉沉,
“人皇对此人,应该有诸多的遗憾悔意吧?”
“你想对人皇下手?”见怜抬起头,一脸开心地问。
“先安顿下来,再看有无机会。”惜年也难得的,饶有兴致地说。
翠萍在一旁听得后脊梁骨都发凉。
他们口中的人皇,应该就是当今圣上吧?
他们杀了丞相跟几位将军不算,现在还要打皇帝的主意!
跟着他们自己有多少条命都不够用。
要不,逃吧?去望月城找爹和大哥去。
但是,能逃掉吗?
就算是逃了,娘跟弟弟怎么办?
还有,自己竟然到了如此境地,心里还是舍不得惜年……
走在三人最前面的翠萍,正胡思乱想着,就看见守城卫兵朝她伸出了手,
“文牒。”
翠萍心中一紧,正欲开口,却听身旁惜年声音沉稳,面不改色地道:
“路上不幸遭遇魔患,文牒在混乱中遗失了。
我等乃何府之人,专程前来吊唁,望军爷行个方便。”
惜年神色间透露出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守城卫兵闻言,有些犹豫地眉头微皱,目光在三人身上来回扫视。
这几日确有不少京城中人,遭遇魔患或盗匪抢劫,丢失了文牒,但若无信物,也都是通知城中之人前来接应。
按规矩,他将手中的长柄大刀横在几人身前,
“哪个何府?可有信物为证?”
惜年摸出了之前让见怜佩戴的,那枚兰草玉佩。
那枚玉佩的背面,正巧有一个“何”字。
卫兵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
那玉佩温润如玉,光泽内敛,一看便知非凡品。
当看见那个何字,卫兵将长刀收回,双手将玉佩举过头顶递给惜年:
“小人刚才多有不敬,国公大人为国捐躯,公子请节哀。”
惜年只略微点了点头,接过玉佩,往城里走去。
翠萍闻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对了,她好像记得国公大人同时也是位将军,只是她远离京城,具体是哪一位,不太知晓。
刚刚那守卫说节哀,那应也是这次被双胞胎所害的一人。
见怜从惜年手中,将玉佩抽出来,笑着抛了一下,
“难怪你刚刚要让我把这玉佩给戴上,原来有个何字,这不是巧了么。”
“那我们要去这何府?”
“没错,国公何府。”惜年一如既往地沉稳淡定。
“身份是?”见怜歪着头问他。
“义子。”惜年平静的说着,“看刚刚那守卫,叫我们节哀,这必定是身份尊贵之人,才能佩戴的。”
“义子?”见怜有些诧异。
翠萍也抬头盯着惜年,就这么冒充他人真的可以吗?
国公府上下应该也有上百人,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嗯,你是他的义子。”惜年一点也不觉得有何不妥,“死无对证。”
惜年刚刚从旁人聊天里听见,国公征云将军多年来都喜欢提携后生,门客遍布云皇大陆。
有人提到他有一个义子,也不知今日赶得回来送丧不。
“若是他还活着,我们还得寻其他地方,可惜他没了。”
“嗯嗯,是这个道理。”见怜不停点头,
“当真是天助我也,多亏我搜罗了这么个玉佩。”
他说着将玉佩挂在了腰间。
——
京城南城门外
江唯拖着疲惫的身体,撑着破裂不堪的丈八蛇矛,终于回到了京城。
“江城主!”
一位逃回了京城的将领正在城门处,认出了江唯,激动地大喊了一声,迎上前来。
他又转头喊道,
“快去通禀陛下,江城主还活着。”
这位将三十多岁的将领脸上露出欣慰,上前搀扶江唯。
但江唯却没有看他,目光停留在城门之上的白色祭文布和白旙上。
他目光里带着些许疑惑和慌张,问,
“那是……?”
“江城主,您不知吗?那是……今日,董相与几位老将军出殡。”将领一脸悲痛,不忍去看江唯的表情。
“你说什么?”江唯眼中目光闪烁,难以置信地抓着守将的胳膊,
“丞相大人他们……”
守将哀痛地点了点头。
江唯放开他,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撑着丈八蛇矛,快步朝城门走去。
走到门口,夺过一个人的战马,将长矛一扔,爬上马去。
“江城主!”守将在身后着急地追了两步,看他往皇宫方向绝尘而去,只无奈地叹了口气。
江唯一路策马狂奔。
行出不过一刻钟,就看见了前面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
百姓们,都自发地跪在街道两旁。
最前面的队伍,是国公府的。
国公爷嫡长子,也年近四十,披麻戴孝。
他身前抱着国公爷的牌位,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当他看见了正前方,骑在马上的江唯,双眼微微睁大,双唇欲言。
终是什么也没说,再次垂下了头。
“若是盛世,这些宝石玉器还能值些钱,但现在战乱当前……”
她一想到,现在的战乱,不正是由眼前这两人引起的吗?
连丞相大人跟诸位大将军都被他们杀害。
翠萍心里五味杂陈,见他俩正看着她,只能往下讲,
“乱世之中,也许这种兵器还能卖上价格。我也不太懂,进城了试试吧。”
虽说珠宝玉器不值钱,但她又看见了玉佩,色泽莹润。
拿起来看了下,好似与惜年腰间的那块成色相当。
又开口道,
“这一块玉佩,看起来很是贵重。”
“哪来的?”惜年将玉佩接过来,问见怜,
“我看那些行军之人,并未佩戴这些。”
见怜摸摸后脑勺 ,
“放在一个人怀中的,还用封信包着,没仔细看。”
惜年摸着上面的兰草花纹,
“估计也不能卖,你戴上吧。”
见怜连连摆手,
“别了,我可不像你那么讲究。”
……
三人就这么一件一件的理着战利品,时间总算来到了中午。
随着城门打开,老百姓陆陆续续地进到了城中。
他们临近城门口,看见一行人小跑出来,将白色的布和旙,挂在了城门两侧。
又将一张告示张贴出来,上面写着:
云皇大陆全境,为董相哀悼七日。
“这董相,是被你杀掉的那个老头。”见怜从后面,将下巴靠在惜年肩头,低低地说。
他记得打斗期间,数人都朝那个老头喊着“丞相”。
“大概是他。”惜年目光沉沉,
“人皇对此人,应该有诸多的遗憾悔意吧?”
“你想对人皇下手?”见怜抬起头,一脸开心地问。
“先安顿下来,再看有无机会。”惜年也难得的,饶有兴致地说。
翠萍在一旁听得后脊梁骨都发凉。
他们口中的人皇,应该就是当今圣上吧?
他们杀了丞相跟几位将军不算,现在还要打皇帝的主意!
跟着他们自己有多少条命都不够用。
要不,逃吧?去望月城找爹和大哥去。
但是,能逃掉吗?
就算是逃了,娘跟弟弟怎么办?
还有,自己竟然到了如此境地,心里还是舍不得惜年……
走在三人最前面的翠萍,正胡思乱想着,就看见守城卫兵朝她伸出了手,
“文牒。”
翠萍心中一紧,正欲开口,却听身旁惜年声音沉稳,面不改色地道:
“路上不幸遭遇魔患,文牒在混乱中遗失了。
我等乃何府之人,专程前来吊唁,望军爷行个方便。”
惜年神色间透露出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守城卫兵闻言,有些犹豫地眉头微皱,目光在三人身上来回扫视。
这几日确有不少京城中人,遭遇魔患或盗匪抢劫,丢失了文牒,但若无信物,也都是通知城中之人前来接应。
按规矩,他将手中的长柄大刀横在几人身前,
“哪个何府?可有信物为证?”
惜年摸出了之前让见怜佩戴的,那枚兰草玉佩。
那枚玉佩的背面,正巧有一个“何”字。
卫兵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
那玉佩温润如玉,光泽内敛,一看便知非凡品。
当看见那个何字,卫兵将长刀收回,双手将玉佩举过头顶递给惜年:
“小人刚才多有不敬,国公大人为国捐躯,公子请节哀。”
惜年只略微点了点头,接过玉佩,往城里走去。
翠萍闻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对了,她好像记得国公大人同时也是位将军,只是她远离京城,具体是哪一位,不太知晓。
刚刚那守卫说节哀,那应也是这次被双胞胎所害的一人。
见怜从惜年手中,将玉佩抽出来,笑着抛了一下,
“难怪你刚刚要让我把这玉佩给戴上,原来有个何字,这不是巧了么。”
“那我们要去这何府?”
“没错,国公何府。”惜年一如既往地沉稳淡定。
“身份是?”见怜歪着头问他。
“义子。”惜年平静的说着,“看刚刚那守卫,叫我们节哀,这必定是身份尊贵之人,才能佩戴的。”
“义子?”见怜有些诧异。
翠萍也抬头盯着惜年,就这么冒充他人真的可以吗?
国公府上下应该也有上百人,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嗯,你是他的义子。”惜年一点也不觉得有何不妥,“死无对证。”
惜年刚刚从旁人聊天里听见,国公征云将军多年来都喜欢提携后生,门客遍布云皇大陆。
有人提到他有一个义子,也不知今日赶得回来送丧不。
“若是他还活着,我们还得寻其他地方,可惜他没了。”
“嗯嗯,是这个道理。”见怜不停点头,
“当真是天助我也,多亏我搜罗了这么个玉佩。”
他说着将玉佩挂在了腰间。
——
京城南城门外
江唯拖着疲惫的身体,撑着破裂不堪的丈八蛇矛,终于回到了京城。
“江城主!”
一位逃回了京城的将领正在城门处,认出了江唯,激动地大喊了一声,迎上前来。
他又转头喊道,
“快去通禀陛下,江城主还活着。”
这位将三十多岁的将领脸上露出欣慰,上前搀扶江唯。
但江唯却没有看他,目光停留在城门之上的白色祭文布和白旙上。
他目光里带着些许疑惑和慌张,问,
“那是……?”
“江城主,您不知吗?那是……今日,董相与几位老将军出殡。”将领一脸悲痛,不忍去看江唯的表情。
“你说什么?”江唯眼中目光闪烁,难以置信地抓着守将的胳膊,
“丞相大人他们……”
守将哀痛地点了点头。
江唯放开他,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撑着丈八蛇矛,快步朝城门走去。
走到门口,夺过一个人的战马,将长矛一扔,爬上马去。
“江城主!”守将在身后着急地追了两步,看他往皇宫方向绝尘而去,只无奈地叹了口气。
江唯一路策马狂奔。
行出不过一刻钟,就看见了前面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
百姓们,都自发地跪在街道两旁。
最前面的队伍,是国公府的。
国公爷嫡长子,也年近四十,披麻戴孝。
他身前抱着国公爷的牌位,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当他看见了正前方,骑在马上的江唯,双眼微微睁大,双唇欲言。
终是什么也没说,再次垂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