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列国大修士 > 第140章 很多兄弟

列国大修士 第140章 很多兄弟

    其实,郑九骨子里并不愿意再回军营。

    可老道士吕正平的一番告诫与木华道长如出一辙,怀璧其罪,必然深藏,浅显而又重要的道理,就算有大天王印庇护,也难保不被一些修为更高深的修士看破。

    而且魏境内的凶险远高于大周。

    其次,郑九发现在战阵中,他的修为提升极快。

    之前修习锻阳术山海篇,被卡在了第三十一式,即便与冯启年切磋交流,也难以完全领悟,可是含山县河滩一战,让他一举突破。

    怎么都是藏,既然眼下的运势就在军伍中,又何必勉强他途?

    再次,藏身大周,可进可退,如果实在混不下去,还可以远赴西北边关塞外,所以郑九改了主意。

    很快,冯启年便找来了两个光膀子的家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说会道,但一嘴周人南部的土话十分地道,这就行了。

    “我去之后,你带人藏着不要暴露,一旦有变便立刻退走,我自有办法脱困,再去寻你们,千万不要拖泥带水。”

    冯启年点头记下,叮嘱郑九小心。

    郑九此刻还是易容后的面相,不用担心之前通缉悬赏的画像被人认出来,稍稍检查,藏好玉扳指后,便把上身的魏衣给扒了。

    “跟着我,实话实说,脑子要反应快些。”

    两个家伙点头,跟着郑九向周军营地走去。

    “干什么的?站住!”

    隔着数十丈远,三人便被箭楼上的周兵发现了。

    “我等是含山要塞边军,奉我家将军之命潜入魏地,现有重要军情禀报。”

    “含山要塞?何止五六百里地之遥,怎么可能?”周兵不信。

    “确实如此,我等一路跋涉,摸清了魏人军情,事情紧急,烦请禀报你家将军。”

    “站着别动!”

    虽然不信,但箭楼上的周兵也非迂腐无脑之人,随即举起小旗向后方军营打起了旗语。

    不久,周军辕门洞开,有人挪开鹿角,冲出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卒将郑九三人围住,领头的是一名百夫长,看上去很重视了。

    “谁是领头的?”

    郑九向前踏出一步道,“小人甄不满,含山要塞井字营乙三录兵勇,小人录长范有良,百夫长王乾西,皆受战时节制,归西府军刘敏刘大人指挥,受命潜入魏境刺探军情,因归途遭魏军封锁,不得已翻山越岭数日到达大方峪,幸见我大周军营,有重要军情禀报。”

    百夫长瞪圆了眼睛,似乎在琢磨。

    还甭说,郑九说的有理有据,番号、官长姓名等等一应俱全,含山县也的确打了起来,只是西府军听着就让人不舒服。

    “你,还有你,和这家伙都是同一藩属?”

    “回大人话,小人邓三皮,大周南向郡五丰县人,大运十九年到的含山县,要塞刃字营丁一录兵勇,小人录长崔火儿……”

    此人一口的大周南方土话,听起来既别扭又亲切,顿时让百夫长及周围兵卒的冷脸有了几分暖意。

    “行行,别说了。”百夫长摆摆手打断了邓三皮,“本将且问你,有何重要军情禀报?”

    “我,呃……”邓三皮有点懵,扭头看向郑九。

    “是这样,我们……”

    “我没让你说话,他来说。”百夫长蛮横的一挥手,然后指着邓三皮。

    “呃,这个……我们被魏人发现了,有很多骑军追我们,就在那个位置。”邓三皮说着话伸手一指山峦远处东南方向,“我们拼死冲杀,很多兄弟都死了。”

    “很多兄弟?”百夫长立刻听出了不对,大喝一声,“拿下!”

    “且慢,官长,为何拿我们?我们九死一生逃出来,有重要军情禀报,耽误了,你我都要掉脑袋。”郑九大声争辩。

    军卒们哪容分说,一拥而上将三人摁倒绑了。

    远处的冯启年看傻眼了,事情要糟,一股热血上头就要冲过去,却被两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死死抱住,“冯二,你想害死我们呀……”

    此言一出,更多的人扑上来把冯启年死死的压住,所有人都用上了吃奶的力气。

    “干什么呢?”

    闻听军营内有人大声喧哗,一名披甲侍卫从一顶大帐内跑出来喝问。

    “禀报侍卫大人,我等抓获三名魏军细作。”

    “我们不是细作,有重要军情禀报,重大军情,我们是含山边军……”郑九扯着喉咙大喊,却不料后腰挨了一脚。

    实则,郑九有那么一瞬间想暴起伤人,长这么大被人踹是常有的事,可是自从亲手埋葬了苏老夫子后,就再也没有过。

    郑九一肚子火,却又强行压住了,不知为什么,数日前见了老道吕正平之后,他的脾性和一些想法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眼下还不到最危急时刻,当忍则忍。

    “含山边军?哪里的含山?”

    营帐内忽然有人发声询问,嗓音尖细,似一女子。

    “蒲阳郡含山县,含山边塞,我们曾与魏人作战,有重要军情禀报……”

    郑九的语速极快,可还是挨了一脚,那自以为聪明的百夫长着恼,甚至抽出了腰刀大喝道,“他奶奶的,给老子闭嘴!”

    “慢着!”

    大帐内呼啦一下走出好几个人,为首的一名护卫身材矮小,尖嘴猴腮,还留着一撇八字胡,熟人。

    其身后跟着一身戎装的长阳公主李默鱼,再后面还有几位全副武装的将领,簇拥着一位身披金甲的俊朗将军。

    郑九一看,终是巧了。

    “末将见过两位殿下,见过陈将军、王将军、尉迟将军。”百夫长吓了一跳,抓个细作闹出了动静,未料想军中几位将军都聚在一起,二位殿下也在。

    “你且说清楚,有何重大军情?”一位红脸将军上前两步,摆手示意百夫长退在一边,直接问郑九。

    “距离峪口东南方向不到百里,有大批魏军集结,规模不下五万之众,我等逃命时看到的。”

    郑九将如何进入魏境,如何翻山越岭,怎样渡河后看到了魏军集结,又是怎样被发现和逃亡的都详细说了一遍。

    只是将进入魏境的理由说成了西府军刘敏将军的命令,目的是刺探魏军军情。

    “你说你来自含山,那么说说含山战况如何?”

    “我等强渡汾阳河,拿下了魏人驻守的河滩、高坡,但未能攻入上城县,因天色已晚,又缺乏辎重粮草,死伤惨重,首日战斗后,我等接刘敏将军手令,趁夜色翻山进入魏境,其后战况不知。”

    红脸将军不再问话,回头看向两位殿下。

    “带到大帐详细询问。”李辉发话,他特想知道三弟李延的西府军的事情,无论真假都要听上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