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进全军覆没假甜文全家靠我拯救 > 第97章 “饼”太香了!

穿进全军覆没假甜文全家靠我拯救 第97章 “饼”太香了!

    结果这俩孩子因为兴奋,起的有些过于早了。

    天都只是蒙蒙亮,他俩就出发了。

    安熙还在睡梦中睡的正香呢,安小小也在睡梦中吐着泡泡。

    安家夫妇则是站在窗户前,目送两个孩子离去的身影。

    到了杨家的时候,杨大夫还在梦乡中没起来了。

    俩孩子到了院外发现门还是紧闭着的,就只好并排在门口的石阶上坐着,等师父起床给他们开门了。

    杨大夫昨天晚上因着今天要正式给徒弟们上课。

    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光想着怎么给他们上课去了。

    也就破天荒的睡了个懒觉。

    俩孩子又脸皮薄,不好意思叫醒师父。

    就这样,从蒙蒙亮的天等到大亮。

    村里的其他村民也都陆陆续续的出门干活了,杨大夫还是没起床。

    感受到村口大树下又聚集起来的看热闹的大娘们,时不时扫过他们二人身上探究的目光,安晚晚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和林元平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两人转身哐哐敲起了门。

    杨大夫听到敲门声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他正在做梦在安家给几个孩子上课呢,醒来才发现是个梦。

    连忙就起床穿衣去开门了。

    看到俩孩子那满脸生无可恋的样子,杨大夫久违的老脸一红。

    这可真是……

    老脸丢光了!

    徒弟都上门了,师父还在被窝里睡懒觉……

    哎呀,想想就臊得慌。

    虽然说后面两人也没学什么就被赶回家吃早饭了,但这事儿也给杨大夫提了个醒。

    既然正式成为自己的徒弟了,那么一些必要的师门规矩还是要立下的,不然以后孩子大了就不好管理的。

    杨大夫就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第二天就草拟好了师门的规章制度。

    并让安晚晚这个目前师门中,辈分最高的弟子诵读。

    “师门规矩:尊师重道、以师为尊。谨记八字:医者仁心、救死扶伤。”

    顺便也和唯二的两个徒弟商量了一下,关于日后的学习规划。

    这边,安书余将自家老大送往私塾归家之后,发现家中只有安熙这个闲人和小小那个小奶娃在玩耍。

    不由得想起吴先生要招收新生的事情,看安熙那孩子猫抓狗嫌的样子,还把小小那孩子逗得哇哇大哭。

    这可怎么行,晚晚和林元平那孩子现在去杨大夫家学医了。

    天奇也去私塾了,半个月回家一次。

    只有安熙这个小调皮蛋儿没有事情做啊。

    那他自己待在家里,可不得把他们家每天搅的不得安宁啊?

    晚上,安书余和林之桃就说起来想把安熙这孩子送到私塾去的想法。

    这倒是提醒了林之桃了。

    “你说安熙到开蒙识字的年纪了,晚晚和元平那俩个不也是年纪相仿吗?只送安熙去私塾的话,是不是有些厚此薄彼了?”

    他们家可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他们夫妻俩的宝贝。

    虽说林元平这孩子他们只是说先收养着,没有认干亲。

    但在他们心中,也早已把他当做了自家的孩子。

    安书余这一下,又被林之桃的话给问住了。

    “是啊,晚晚和那小子也是要开蒙了。也得去私塾识字才行。”

    安书余可不能接受自家孩子中有文盲的存在,认字写字还是很重要的。

    可一下子要出另外三个孩子的束修,就他那么点微薄的上工收入,怕是够呛啊!

    这可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赚钱呢?

    这时,安书余忍不住又想起来了安晚晚的养鸡大业……

    不得不说,安晚晚这画饼的功夫还挺到位。

    虽说暂时安家没那个建养鸡场的条件,但偶尔想想,还是分外让人心神激荡。

    无他,实在是安晚晚的饼画的太香了啊!

    只是……养鸡的话,时间有些来不及了啊。

    开春吴先生的洗漱那边就停止招生了啊。

    那时就算建好了养鸡场,他们家鸡还不一定孵出来了呢。

    想来想去,只有去山上挖草药卖的主意比较靠谱。

    但是吧,如今挖草药也是个事儿。

    安书余自己每天要去城里上工,林之桃每天主要在家里看家带孩子。

    总不能天天把孩子都给王婶子家,那也太麻烦人家了。

    家中的闲散劳力就只有安熙一个六岁的小毛孩,让他一个人去山上挖草药?

    安书余都想象到那个画面了,万一遇上什么危险,他家这个宝贝儿子就完了。

    那能怎么办呢?

    林之桃在旁边提点道:“之前咱们挖草药卖,不就是杨大夫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山上挖的吗?”

    “这次,能不能也让安熙跟着一起去山上挖草药。”

    “反正安熙现在都不用杨大夫教了,基本的草药他都认识了。”

    “也不用杨大夫一直看着。就是怕孩子自己上山容易出事儿,得有个大人在旁边看着。”

    安书余越想越觉得可行,第二天就去杨家,和杨大夫商量这件事儿去了。

    得知安书余竟然想一口气把剩下的三个孩子都送去私塾的时候,杨大夫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要知道吴先生的私塾的束修是每年一交的。

    因着管着孩子们的饭食和住宿,吴先生家的束修价钱可不算低。

    这也是桃李村至今除了安家,没有一个孩子被送去认字的原因。

    普通农户家中,吃饱传言不饿肚子都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怎么可能还会有余钱送孩子去上学呢?

    如果真要送去的话,以安家现在的这点收入,肯定是不可能凑上四个孩子的束修了。

    不对啊?

    四个?

    安家哪来的四个男娃?

    杨大夫突然反应过来。

    看来是他平时把晚晚那丫头看的太重了。

    竟然潜意识里觉得,晚晚那丫头也是理所当然要去私塾上学的。

    “不对啊,我老头子都被你绕进去了。”

    “你家哪里来的四个娃要上私塾的?你给我算算!”

    安书余虽然没懂杨大夫的意思,还是乖巧地开始掰手指头数起来了。

    “我家老大,安天奇,已经在私塾念书了。”

    “嗯,那算一个。”

    “安熙,那混小子不送去读书都要把家里给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