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催着我和离,公主上门你哭啥? > 第58章 终于过关

催着我和离,公主上门你哭啥? 第58章 终于过关

    李想嘿嘿一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圆竹筒。

    这是他以前在村里时,悄悄自制的单筒望远镜。

    “王妃,我虽然不懂兵事,也不会武功,但是却有办法帮助咱们大夏打败匈奴,为我们大夏除去这个百年大患。”

    吴王妃自然不信李想的话。

    “你还真敢吹牛!你知道匈奴有多难打吗?

    代王在北方边塞,与匈奴缠斗十八年,几乎一战不胜。我儿与名将卫豹在陇西,抵御匈奴单于手下的休屠王,也只能依靠长城,被动防御。根本没办法与匈奴骑兵正面交战。

    你居然说,能帮我们打败匈奴?

    我真不知道谁给你的勇气!”

    李想被吴王妃一顿贬斥,他也不生气。

    李想知道,大夏已经被匈奴吊打了上百年,除掉他父王管理代地那十余年,双方互有胜负外,大夏几乎是一直在挨揍。

    大夏从皇帝到平民,根本没人相信,他们大夏能打败匈奴。更不要说彻底解决这个百年大患。

    李想也不解释。

    “王妃先看看我这个望远镜。

    有了这东西,我们大夏的将军们,便如同长了千里眼,可以比匈奴看得更远,更早发现匈奴。

    而这东西,还仅仅只是我助咱们大军,打败匈奴的一个小小手段。

    如果能得到更多的钱银支持,我还能做出更多提升我军战力的装备。直到将匈奴骑兵彻底碾压。”

    吴王妃从没听说过望远镜这种东西。但是听李想说,这东西可帮人看得更远,吴王妃顿时便来了兴趣。

    吴王妃虽然也对打仗的事情了解不多,但她也知道,能更早发现敌人,自然是更有利。

    看着李想递过来的望远镜,吴王妃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去。

    按着李想教的方法,吴王妃很快便学会了使用。

    发现用李想这东西,确实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吴王妃不由得一喜。对李想的态度也终于有所缓解。

    “你是墨家弟子?”

    李想摇头。

    “我不是墨家的人。但是墨家那些精巧的机关术,我大多数都懂。此外,我还懂一些他们不会造的东西。”

    吴王妃脸上的寒霜已经退去,语气也和蔼了许多。

    “坐吧!”

    听到母亲让李想坐,刘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

    刘莺原以为,李想今天怕是难逃她母妃的责难。就算不被她母妃找借口送去边关。母妃也一定会找借口将李想赶出京城,让她以后再难与李想见面。

    此时见母亲对李想态度和缓,还让李想坐,刘莺也终于意识到,李想用来说服她母亲的办法,非常有效。

    为了让母亲不再小看李想,刘莺赶忙道:“母亲,李想可不仅仅会写诗。他会的东西可多啦!最近宫里用的那种替代竹简的白纸,最初就是由他教马经武造出来的。

    另外,他最近还在跟景青一起研究蒸汽机。

    据说,这东西要是造出来,不仅可以替代牛马拉车,还能装到船上,拉动舟船行驶。

    到那时,我们的所有舟船,就都不需要再用纤夫。

    甚至,连船帆都不用。”

    刘莺之前曾听李想讲过蒸汽机的用途,但是刘莺当时觉得,李想说的这事太邪乎,有些不敢信。

    但是现在为了让母亲重视李想,刘莺赶紧把这些她自己都不信的事,也都一股脑儿地搬出来,讲给她母亲听。

    为了帮李想,刘莺也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了,反正先忽悠的母亲饶过李想再说。

    吴王妃脸色果然又好看不少。

    吴王妃看向李想。

    “李想,你要是真能造出莺儿讲的那种东西,我保证不再反对你和莺儿的婚事。

    不仅如此,我还会帮你们说服王爷。

    不知你这什么鸡,要多久才能造出来?”

    李想忙道:“三年。三年之内,就算我造不出蒸汽机,我也定会做出一番成就,让自己能配的上公主。”

    吴王妃一喜。

    “好,那咱们就以三年为约。你如果做到了,我将让王爷上书,求皇帝为你与莺儿赐婚。”

    刘莺大喜。

    “多谢母亲。”

    吴王妃将刘莺拉到身边,看了看她脖子上的伤。

    此时刘莺脖子上的伤已经做过处理,不碍事了。

    看到女儿脖子上的伤口,吴王妃轻叹一声。

    “你这傻丫头,以后可不许再做这种傻事了!”

    吴王妃虽然严厉,但她还是心疼女儿的。

    刘莺想起刚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自己喜欢李想,刘莺俏脸不由的又羞红起来。

    “娘,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做傻事了!”

    吴王妃这才放心,又看向李想。

    “虽然我同意给你三年时间。

    但是在这三年里,你不能与我家莺儿亲近,坏了她的名节。也不能让人知道你与莺儿的关系。

    否则,咱们的三年之约就自动作废。我也会亲自下令,将你发配充军。”

    说到最后,吴王妃的语气再次严厉起来。

    李想赶忙起身。

    “王妃放心,我一定遵守王妃的要求。”

    吴王妃见李想答应,脸上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

    又问了一些李想家里的事情,吴王妃便让李想先回去了。至于刘莺,自然是要留在王府,陪她母妃。

    刘莺知道,李想这一走,他们怕是要有一段时间不能见面了。

    但是刘莺也没办法,只能盼着母亲早些回吴国。

    李想离开吴王府,马上便赶去青田三社。

    三社主要是研究活字印刷,负责的人是马经武的次子——马良。

    李想将马良叫到书房。

    “良哥,你能不能替我找几个说书人?”

    李想知道马良从小读书并不用功,经常偷溜出去玩。对于京城一带的市井之事,马良都很熟悉。所以,李想才找上马良。

    公孙良找人造谣,害得他今天差点被打死。李想自然也要给公孙良一点颜色看看。

    前些天李想在酒楼,听到有人聊起安国侯府的八卦,说起安国侯的一个小妾跟男人钻草堆。

    李想后来特意打听了一下,那个男人便是安国侯的不孝子——公孙良。

    现在李想要反击公孙良,正好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公孙良能给李想造谣,借吴王妃之手,给他上眼药。李想自然也能让人散播消息,借公孙良他老子的手,好好收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