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催着我和离,公主上门你哭啥? > 第61章 白糖是真好赚钱

催着我和离,公主上门你哭啥? 第61章 白糖是真好赚钱

    李想听赵清竹说起黑水镇,不由想起郭青梅上次请葛小月刺杀公孙良的事。李想已经知道,葛小月便家住黑水镇。

    李想有些不放心。

    “会不会是公孙亮故意布的局?当年你师父就是这样被公孙亮设局,才最终被他害死。

    你可不能大意。”

    赵清竹听李想提起她师父被害的事,目光越发坚定。

    “就算这黑水镇真的是个局,我也要去闯一闯。”

    看到赵清竹这反应,李想越发不放心。

    “那我陪你一起去看看吧!正好我也想去拜访葛家,顺便结交一下黑水镇那几个墨门弟子。”

    李想知道,大夏的工匠虽然不少,但是这些工匠多是父子相传,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认识。这样的工匠,也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

    可是李想要想将他脑中的现代知识,变成在这个时代能畅销的产品,光有这些只懂初级加工的工匠,是远远不够的。

    李想还需要一批水平更高的技术工人。

    而在大夏这地方,唯一的技术工人,便是墨门弟子。

    李想希望通过黑水镇的这些墨门弟子,请到更多的墨门弟子,为他所用。

    于是次日一早,李想便带上赵清竹,先去三社找郭青梅。

    两人到了三社,便看到郭青梅正与葛小月忙着指挥几个新招的伙计,往外搬白糖。

    看到李想,郭青梅一喜。

    “李想你来得正好,我们的第一批白糖已经做出两百斤。

    莺公主帮我们联系了宫中负责采买的公公。

    他们已经跟咱们定了长期采买的约定。按青田先生的要求,我是按市价的六折给他们。”

    说着,郭青梅拿出一个账本,递到李想面前。

    “这上面记录着咱们白糖生意的所有收入和开支。”

    赵清竹伸头看了一眼。

    见上面写着,净利三千两白银,赵清竹吓了一跳。

    “李想,你们这白糖生意这么赚钱吗?这才几天,你们就赚三千两啦?”

    李想却丝毫也不意外。

    按李想的推算,这个给宫中供白糖的生意,每个月至少能给他们带来八千两的收入。

    如果将白糖的产量扩大,那他们的收入也还可以扩大。

    不过,由于白糖的制作难度不大,如果扩大产量,技术很可能就会泄露。因此,李想暂时没打算扩大白糖的生意。反正他也不是只有这一种产品可以赚钱。

    李想将账本递还给郭青梅,又拿出一个小册子,递给郭青梅。

    “郭姑娘,这个册子上写着一种新式皂角的做法。你可以先找几个可靠的人,试做一下。

    如果销路好,再扩大产量。”

    郭青梅露出疑惑之色,她想不通,为什么青田先生要造皂角?

    白糖在大夏是奢侈品,利润很高。只要掌握了技术,便一定可以赚大钱。青田先生盯上这个生意,很正常。但是皂角的利润微薄,请工匠做这个生意,几乎赚不到钱。

    郭青梅不明白,为什么这种生意,青田先生也要做。

    “李想,这也是青田先生的意思吗?”

    李想点头。

    “当然!”

    郭青梅犹豫一下,终于还是说出心里的想法。

    “皂角这种东西,价格低、利润薄。我觉得这生意并不适合我们做。你能不能替我向青田先生说说?”

    李想笑起来。

    “放心吧,郭姑娘。你说的这些问题,青田先生早就想到了。青田先生做的这种皂角,并不是一般的皂角。

    准确来说,它不能叫皂角,而是叫香皂。

    这东西比皂角洗得更干净,而且还可以加入各种香味。它不仅可以用来洗衣服,还能用来洗手、洗脸、洗身子。

    用这东西洗过,手上、身上还能留下一股淡淡的香味。

    这种高级货,价格卖到皂角的百倍,应该都没问题?

    所以,郭姑娘不用担心这个生意不赚钱。”

    郭青梅听李想这样说,才放下心中的疑虑。但对于李想说的效果,她却有些不敢信。

    郭青梅不是信不过青田先生,主要是她从没听说,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用的东西。

    “行,那我现在就找人去试做。”

    李想将郭青梅叫住。

    “你等一下。青田先生的话我还没说完。”

    郭青梅停下脚步,李想才继续道:“青田先生说,咱们这次能顺利完成第一批白糖的生产,你和小月姑娘是首功。

    因此,青田先生说,从这三千两里拿出六百两,奖励你和小月姑娘。

    每人三百两。”

    李想知道,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虽然他不知道葛小月家里的情况,但是看葛小月穿着一身粗布麻衣,李想推测,她家条件肯定不是很好。

    因此,李想也是想借这次的奖励,帮一帮葛家。

    葛小月来给郭青梅帮忙时,郭青梅只是说给她一个月五两银子的工钱。这个价格,已经比她在黑水镇码头搬货,要高出一倍多。

    因此,葛小月便欣然赶了过来。

    没想到,这还没到十天,李想居然就给了她三百两的奖励。

    葛小月愣了足有十秒,这才终于回过神。

    “多谢李公子。”

    葛小月虽然不是贪财的人,但她其实很爱财。因为他们家太需要钱了!

    葛小月父亲是墨门的忠实信徒,因此也遵循着墨子兼爱的人生理念。虽然葛家只是普通人家,但是葛小月的父亲却收养了十几个孤儿。

    这些孤儿要吃要用,每天的开支,对葛家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葛小月他们家没有田产,全家都是靠着给别人做工为生,并没有多少余钱。家里的生活自然也一直比较拮据。

    那些孩子也极懂事,大点的孩子经常会悄悄跑出去乞讨,好补贴家用。

    现在葛小月一下子得到三百两,他们全家的生活便马上可以得到改善。

    有了这三百两,至少可以保证孩子们,一年之内不用再出去乞讨。

    葛小月自然开心!

    葛小月默默将李想这份恩情记在心里,认真朝李想深施一礼。

    李想忙将葛小月扶住。

    “小月姑娘不必谢我,这都是青田先生的意思。”

    葛小月又施一礼。

    “那就请李公子替我向青田先生致谢。”

    李想被葛小月这认真的态度,搞得有些不习惯。不过,李想也看出来了,这个葛小月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李想暗暗在心中做出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培养一下葛小月。

    李想前世虽然没做过老板,但他深知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一个老板来说,最重要的人,不一定是那种能力最强的人,而是那些懂得知恩图报的人。

    因为能力强的人,虽然可以帮你赚更多钱,但是他也随时可能会在背后捅你一刀,让你万劫不复。

    但是知恩图报的人,却往往在你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