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灵崖山的故事 > 第72章 兀夷族

灵崖山的故事 第72章 兀夷族

    武国的朝堂上。

    兵部尚书正极力辩解着,“启奏皇上!此番失利,绝非前线军士不肯死战,实在是敌人过于狡猾,非战之过啊!”

    “找理由,找理由,就知道找理由!你去和惨死的百姓们,解释你的理由去吧!”户部尚书愤怒着说道。

    这时,年过七旬,已经在家赋闲多年的老将军杨立,俯身跪下,说道:“奏请皇上!老身愿往前线,与兀夷族一战,望皇上恩准!”

    武国皇帝看到老将军请战,面色稍许好转,说:“老将军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老将军年事已高,还是在朝堂上出谋划策为好。平身吧!”

    杨立没有起身,再次请战。

    皇帝无奈,只好应允。

    赵邱本是一位猎户,身手不错且箭术精准。虽然每天早出晚归的去狩猎,却也只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而已。如今二十多了,连个老婆也没能讨上。

    自从被黑哥看上,做了密探,才算出人头地了。不但买了新宅子安顿了家人,还娶了一位美娇娘为妻。婚礼当天,黑哥亲自来当证婚人,可是把赵邱激动坏了。

    赵邱此次北上献图,虽然辛苦,却全无疲惫之感。眼见前方一队人马,虽然人数不多,但一看就知道对方的身份绝对不凡。

    赵邱赶马快速追上,朝对方问道:“不知诸位可是去前线作战的?”

    对方略有警觉,有人回问道:“你是何人?有什么事就说。”

    “如果你们是去前线作战的,我这里有对付骑兵的方法。如果不是,在下就告辞了。”赵邱回答道。

    对方听后,居然大笑起来,一位身穿银甲的青年止住众人的哄笑,对赵邱说:“你有什么办法?且先说来听听。”

    “法不可轻传!能否面见一下你家大人?”赵邱问道。

    一人愤怒骂道:“你这恶厮!我家大人,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赵邱也不生气,就静静的看着对方。等待片刻,赵邱见对方没有反应,调转马头就要离去。

    “壮士请留步!下属无礼,望壮士勿怪。”杨立走下马车,朝赵邱喊道。

    赵邱听后,回身问道:“请恕在下无礼!敢问大人是哪一位?”

    杨立哈哈一笑,说:“我是杨立,不知壮士可有所耳闻?”

    赵邱听后立即下马,跪拜道:“赵邱拜见杨大人!刚才多有得罪,实在该死。”

    杨立摆了摆手,说:‘“壮士快快起身!你刚才说有对方骑兵的办法,可是当真。”

    赵邱起身,从马背的褡裢中取出图纸,上前双手呈给杨立,说:“受人之托,献与大人参考。”

    杨立接过图纸,当众看了起来。

    杨立足足看了半个多时辰,一会儿若有所思,一会儿双手比划两下,最后把图纸揣入怀中。

    众人不敢打扰,静静的等着。

    “此图纸是何人所画,还请相告?”杨立对赵邱问道。

    赵邱抱拳一礼,说:“杨大人!物已送到,在下就告辞了。”

    杨立急忙说道:“壮士莫着急走!我就不多问了,可图中所说的铁蒺藜,不日就会送过来,可是真的?”

    “我只是传递图纸的,既然图纸所说,会把什么东西送过来,在下就不知道了。小人告退了。”赵邱怕言多语失,说完上马离去了。

    看着离去的身影,杨立上了马车,命令众人加紧前进。

    兀夷族现在正得意的庆祝着胜利。此番劫掠,足以弥补白灾的损失,真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啊。

    “大殿下!武国军队虽众,可也奈何不了咱们的掠夺,不如咱们继续南下,多多的抢些东西,岂不是更好?”一位兀夷族壮汉嚷嚷道。

    “是啊!是啊!这可比辛苦放牧,来的容易多了。”又一兀夷族壮汉附和道。

    兀夷族人纷纷附和,没有一人反对。

    “好!就依大家,明日继续南下。”大殿下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兀夷族人一片欢呼。

    杨立来到前线军营,众将纷纷参拜。

    “杨老将军一路辛苦了,请去行营,暂时休息几日吧!”身穿金铠的大将军苟军,乐呵呵的说道。

    杨立冷冷的看了看众将,说:“我是来杀敌的,不是来休息的。兀夷族人每天杀人无数,你们休息的可还舒服?”

    众将听后,面有愧色。

    苟军听后十分不快,阴阳怪气说道:“老将军哪里是来杀敌的?依我看,分明是来给众将,找难堪来的。”

    杨立身后的银甲小将愤怒道:“苟军匹夫!面对兀夷族的杀戮,你却坦然处之,真是妄活为人。”

    苟军听后也是彻底怒了,骂道:“黄口小儿!真是给你们脸了,也不看看这是哪里?给脸不要脸,那就去死吧!”

    苟军走回帅椅坐下,厉声道:“此人以下犯上,藐视军纪。来人,退出去,斩了。”说罢拿出令牌,扔在地上。

    营帐内瞬时一片寂静。

    杨立半生纵横沙场,没想到被人如此对待,怒极反笑,且大笑不止。

    监军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上前安慰道:“老将军息怒,苟将军也是一时气急,怎能真的斩杀了少将军。”

    杨立笑罢,对监军说道:“监军!可否借尚方宝剑一用?”

    监军一听就吓傻了,抱住腰间宝剑,不知如何回答。

    杨立不容分说,上前拔出监军腰间的尚方宝剑,走向苟军。

    苟军也是吓糊涂了,厉声对杨立说道:“我乃是前线统帅,还不速速退下。”

    杨立本是杀伐果断之人,二话不说,一剑刺入苟军的腹部,又是一通搅和。

    苟军致死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被人,说杀就给杀了。

    杨立抽出尚方宝剑,用袖子擦拭一番,还给监军。

    杨立坐上帅椅,冷哼一声,说道:“兀夷族来犯,杀人掠夺无恶不作,众将听令!”

    众将纷纷跪下听令。

    杨立本来就对行军打仗了然于胸,又一路上参考了鲁涛的心得,更是知道该怎么对付兀夷族的骑兵了。

    做了几天的准备,又等来了十几车的铁蒺藜,杨立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一百多兀夷族战士,在大路上行进着。突然发现前面有几十个武国士兵,手持刀盾严阵以待。

    兀夷族头领见对方人数不多,就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眼见就要杀入对方的阵地,对方却后退逃跑了。

    兀夷族头领更是得意了,加快马速,冲杀过去。突然战马一个前仰翻,向前摔了出去,连人带马摔了个惨不忍睹。

    接着又有不少的战马,不是向前摔去,就是狂跳起来。

    这时逃去的武国士兵,手握长矛,走着怪异的步伐,又杀了回来。

    眼见不妙,幸存的兀夷族战士,调转马头飞去离去。

    武国士兵也不追赶,自顾自的砍杀着还没死去兀夷族战士,随后清理战场。

    接下来的日子里,兀夷族的好日子过到头了。即使没有遇到武国军队,也不时有战马折损。

    随处可见的陷马坑,只有碗口大小,筷子般的深浅,表面撒上树叶和尘土,可是把兀夷族坑害的不轻。人踩在陷马坑上,最多是踉跄一下,可快马只要踩中,肯定是人仰马翻。

    失去快速的机动能力,在数量不占优势的战斗中,兀夷族是败多胜少,尤其是战马已经不够了,很多兀夷族战士只能徒步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