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99章 汉民子弟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99章 汉民子弟兵

    郭嘉惊疑不定的看着他。

    平时荀攸看着挺正经的一个人啊。

    “那些舞女不都是你寻来的?”

    “是我寻来的啊。”

    “那你还馋?”

    “我没碰啊!”

    “陛下没给你赏?”

    “赏了我没要。”荀攸一脸无辜。

    郭嘉噎住。

    就在他不知该说什么时,有人扯着嗓子喊道:

    “天子驾到!”

    百官纷纷施礼,高呼万岁。

    百姓们也全都跪了下来。

    刘辩出场,他今日穿的很朴素,冠冕也没戴,就像是个邻家少年。

    “诸卿都平身吧,今日耕籍礼,朕是来耕地的,不是来上朝的。”

    大臣们都直起了身子。

    刘辩见那些百姓还跪着,他丢掉一众大臣,向百姓们走去。

    他主动上前搀扶为首的一名老者,“乡亲们快请起,朕今日来此与你们同耕,希望大汉能有个好收成,再无人饿肚子。”

    被扶住的那人是个老者,胡须发白。

    被天子亲自搀扶,这是何等殊荣,老者激动的说不出话。

    刘辩看了一眼其他百姓,他们依旧跪在地上不肯起,轻叹一口气,视线落回在老者身上,声音和善道:

    “老先生年长,乡亲们不听朕的,总要尊长的,帮朕让乡亲们起来好吗?”

    老者连连点头,“小民……小民愿意为陛下效劳!”

    他颤巍巍的站起,转过去对着周围的村民挥手喊道:

    “都起来吧!天子说要跟咱们种田呐,都快起来!”

    百姓们这才犹犹豫豫的站起,每个人的脸上神色大不相同。

    有惊喜高兴,有疑惑不解,各种复杂的面色,交织在一起。

    他们绝大多数连字都不识,对历史更不了解。

    从没听说过,高高在上,宛如神明的天子,会下地与百姓一起种田。

    刘辩这时候,下意识的托起老者的手。

    实在是对方的手硌得慌,他想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双手。

    干枯发瘪,骨瘦嶙峋,沟壑繁多,老茧遍布。

    这是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手。

    老者几次想把手缩回来,但却被刘辩抓住。

    刘辩抬起头,目光落在老者的竹帽上,脖子上还搭着汗巾,看来是准备下地耕作。

    他忍不住询问道:“老伯贵庚?”

    “不贵不贵,小民已过花甲之年了。”

    六七十了?刘辩皱眉问道:“老伯还要下田?家里的其他人呢?”

    这件事似乎戳中老伯的伤心事,老泪忽然就涌上眼眶。

    他得已把手抽回来,用衣袖擦去眼泪。

    “小民失态了。”

    刘辩摇头,示意他说下去。

    老者缓了一会,才哽咽道:“小民家中原有四子,大儿不幸早夭,二儿董贼乱政时,顶撞作恶的凉贼,死无全尸,三儿入北军,随陛下出征过弘农,小儿子因为早年间家无余粮,拿去跟人换了粮食吃……小民家中还有一个老伴生病卧床,还有两个孙女都嫁了人,孙子随孙坚将军出征了……”

    随着老者的诉说,刘辩逐渐明白了老者的家庭状况。

    看似儿孙满堂,实际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

    还有年小的曾孙、曾孙女要养活。

    重担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刘辩抬眼望去,不少百姓都感同身受,其中老人有不少。

    这些年的大汉朝,动荡不止,累累白骨下,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

    刘辩拳头情不自禁的捏紧,转身看着身后的众人,声音低沉道:

    “看看,诸卿都来看看!这还是在朕的脚下,洛阳尚且如此,其他州郡又是何等模样?何人曾跟朕奏报过百姓的生活?大司农?”

    “老臣知罪。”卢植苦涩弯腰。

    他不是不报,是没钱啊。

    刘辩目光锐利,又落在了荀彧身上,“尚书令?”

    “臣知罪。”

    “河南尹?”

    “臣会加大建设,恪守新政。”

    荀攸也躬下身子。

    刘辩心里稍稍有了慰藉。

    他改元到现在,才过去不到一个月。

    不能苛求太多。

    刘辩又把视线落回在老者身上,提议道:

    “老人家,朕下个诏,放你三儿子归家,以照顾你们一家,如何?”

    老者呼吸一滞,泪如泉涌的下跪,“陛下,三子已许国,何以许家?蒙陛下厚恩,家中拿到一笔抚恤金,租了些田地,糊口不是问题,小民已经满足了。”

    他一家,真没什么奢求的了。

    有田地可种,无流寇作乱,官府有粥可喝,天冷有炭可烧……

    对百姓来说,不折腾,便是盛世。

    刘辩喉咙有些哽咽,搀扶老者的动作都没了力气。

    弘农一仗,他御驾亲征,打了个大胜仗。

    可再大的胜仗,再多的喜悦,背后都有人家等不齐团圆饭。

    典韦见天子半天扶不起老者,主动上来帮忙,将人扶了起来。

    刘辩又问道:“老伯,你说租了些田地,不知租了多少?”

    这是个高兴事,老者喜笑颜开道:“小民租了十二亩。”

    “十二亩?种的完吗?”

    “种的完,种的完,小民白天种,晚上种,到时候一收成,粮食堆的满满的,小民活不了多久,得在走之前,给家里的老太婆多留点粮食,再加上官府天天有粥可喝,日子马上就能过好了。”

    一席话落下,没良心的大臣都忍不住擦了擦眼睛,更别说那些有良心的。

    人是感性的,没同情心的是野兽。

    不知他们未来如何,但至少这一刻,臣子们都被感染了。

    “诸卿啊,不要在那高高的朝堂上脱离实际,卿等私下天天讨论文景之臣文景之臣,可卿等谁做到了,下到田野里,去往各县好好看看?”

    刘辩声音沙哑,目光在众卿身上一一扫过。

    脸皮薄一些的,羞愧的低下了头。

    刘辩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的下令:

    “羽林军,乃朕之亲军,大汉北军,乃汉民子弟兵!朕今日下地,羽林军、北军当褪去甲胄,同朕一起,为百姓耕作三日!”

    “陛下不可!”老臣中,黄琬上前劝阻。

    羽林军和北军都卸去甲胄下了地,南军出征去了,万一有什么变故,朝廷就成了待宰的肥羊。

    “百姓还能害朕,害他们自家的子弟兵不成?朕意已决,洛阳由执金吾钟繇及五千禁军负责!”

    刘辩语气斩钉截铁,容不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