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10章 我要悄悄拔尖!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10章 我要悄悄拔尖!

    王允让人给他搭了个高台,神采飞扬的坐在上面,指挥着攻城行动。

    正当一切准备就绪,大军要攻城之时,太后的懿旨送了出来,洛阳各城门打开,百官也主动出了城门。

    这是要主动迎天子及百官回都。

    王允吹胡子瞪眼,骂道:

    “董卓小儿,居然耍此奸计!”

    “太师,这可是太后的懿旨……要是执意攻城,太后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

    身边一名老臣,小心的提醒他。

    王允瞬间惊醒,额头冷汗直冒,这种状态下他要是还敢继续攻城,董卓是不是奸贼不清楚,但他王允绝对成了天下人口中的逆贼。

    “传令,把军队都撤回来,老夫要去见陛下。”

    王允火急火燎的撤掉攻城的准备,跑去见了刘辩。

    刘辩得知消息的时候,笑不出来了。

    董卓这厮,居然这么聪明?

    事情居然没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

    冷静下来后,刘辩的额头也渗出了冷汗。

    李儒!一定是他出的毒计。

    不愧是董卓的首席智囊。

    现在回想一下,他的计划有点过于潦草。

    幸好董卓只是玩了一出欲擒故纵,要是董卓玩挟太后跑路到长安的戏码,天下将大乱。

    其他的臣子,此时都回来了,等着刘辩拿主意。

    刘辩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

    “卿等认为,朕该如何?”

    “陛下,千万不能回都,此乃董贼奸计也。”

    众臣苦口婆心的劝诫。

    刘辩一阵无语。

    王允已经开窍,不肯主持攻城,难不成让他这个天子来?

    到时候太后要是出现在城墙上怎么办?

    刘辩冷静下来,开始琢磨,似乎直接还都,也没什么不可,就是除贼的时间,会拖上几天。

    下一次他可得吸取教训,不能小瞧了这个时代的谋士。

    想清楚后,刘辩不顾众臣的劝阻,起身道:

    “直接回京,朕倒要看看,这个相国有多大的能耐,胆敢策划宫变,另外,朕还想看看……”

    刘辩的话锋忽的一转,意味深长的看着众卿,继续道:

    “在朝堂之上,是朕的话,朕封的大臣好使,还是董贼的话,董贼封的臣子管用。”

    众臣眼珠子一转。

    只要天子手下有人站台,两宫制开始正常运转,朝政不是太后一人说的算,他们就不是逆贼,而是正儿八经的天子亲封。

    相国手里有兵,天子也有,就不会有大碍。

    刘辩还不忘看向袁绍,补充道:

    “本初,还都之后,那些或是辞官、或是被贬的大臣,你替朕草拟诏书,全部官复原职。”

    不说这些人是不是忠臣,就说他们被官复原职之后,能带给董卓集团的冲击,就值得刘辩费一些心思。

    “喏。”袁绍当即拱手。

    刘辩又望向朱儁,命令道:

    “中侯,朕令你暂时兼任尚书令。”

    “臣遵旨。”朱儁立马应下。

    “奉太后懿旨,入城!”

    刘辩雄心壮志,下了进城的命令。

    北军不能进城,只能驻扎在外面。

    毕竟这么庞大的人马,进城之后吃喝拉撒都是巨大的问题,城内没有北军大营。

    执金吾丁原的五千人马,和鲍信的一千羽林军,随刘辩和百官,一起朝着城门而去。

    他的周围,鲍信、张辽、于禁、高顺全都高度戒备,生怕有人伤着天子。

    刘辩自己却是丝毫不带怕,董卓绝不敢光明正大的,当着所有人的面弑君。

    更何况他身边众臣环绕。

    回来之后嘛,怎么打算刘辩也有些想法。

    无非就是两条路,试试能不能在护住太后的同时,把董贼给除了。

    另一条就是强来,太后是死是活,就凭天命了。

    刘辩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真能护住太后。

    刘辩冷静的一批,如果可以,他也想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但实事求是的说,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却非要去逞英雄,就是沙茶。

    最后导致民不聊生,汉末人口骤减,遍地尸骸才满意?

    这并不是刘辩追寻的结果。

    他已经给朱儁、丁原下了密诏,只要见到哨箭升空,两人立刻领兵包围皇宫,诛杀乱党。

    他也会尽可能的给董卓施压,让这一天快点到来。

    洛阳宫门前,朝堂百官跪地叩迎圣驾,城门两边,站满了百姓。

    刘辩骑马而过,耳边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

    两排虎贲卫,自城门而出,将天子和回都的百官,又围了一圈。

    刘辩也没什么话要说,反正能到城门来迎接他的,无非都是董卓或李儒安排的。

    他在羽林军及虎贲军的双重护卫下,朝皇宫而去。

    人群中,曹操看着护卫在天子身边的人,眼神微微跳动着。

    他的眼光何其老辣,那凌厉的气势,就足以让人心中一跳。

    “天子从何处寻得如此多的良将?咦,难道那人便是吕布?”

    曹操眯着眼,扫视一阵后,暗自点头。

    这时候,袁绍等人正好经过,注意到了曹操。

    “孟德?你怎在此?”

    袁绍惊奇的看着曹操。

    他等众臣,为了迎回天子,所以追出了洛阳。

    而曹操则是带着人马,守在皇宫,维持朝堂秩序。

    曹操没有正面回应他的话,而是跟众人一一打着招呼。

    “允诚兄、太尉、本初兄,还有太师。”

    曹操打完招呼,笑呵呵的说道:

    “操听说你们都得到了封赏,恭喜恭喜。”

    袁绍眉头舒展,但随后皱眉问道:

    “孟德,你不是在皇宫保护太后?太后怎会被董贼挟持?”

    曹操轻叹一口气,没有接话。

    他就那么几百号人,拿啥保护太后?

    袁绍的禁军他又调不动,而且凉州的人马转眼就到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太后已经被控制。

    见曹操没答话,袁绍似乎也明白他的难处,没过多追究,拉着曹操的胳膊,低声道:

    “孟德,十常侍虽除,但董贼之祸,远胜十常侍,我等要早些谋划,为汉室铲除祸害。”

    曹操眼神飘忽不定,袁绍继续道:

    “而且我看天子有中兴之才……”

    话还没说完,鲍信却忽然冷着脸插话道:

    “孟德,我看你是从虎贲军中走出,你莫不然……是投了董卓吧?”

    “什么?”

    袁绍面色一变,立刻就撒开了手。

    曹操依旧没有接话,意味深长的说道:

    “凉州军马早几日便入了洛阳,声势浩大,朝堂诸卿,以及太后被尽数掌控,诸公可要再三斟酌行事。”

    众人的表情,全都变得铁青。

    曹操真投了董?

    袁绍愤然挥袖,愤愤不平道:

    “昨日我看错了董卓,没想到今日又看错了你曹阿瞒。”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大家共同举事,曹操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了立场。

    曹操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这时候,王允面色铁青,骂道:

    “宦官之后,小人之谋!”

    “孟德,你太令我失望了。”

    鲍信也是一副同样的表情,眼中的冷意到此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心灰意冷。

    大家共同与大将军何进举兵,匡扶汉室时,唯有曹操屡次和他意见相通。

    两人一起反对让董卓领兵入京,一起反对何进单独入宫,一起遭受白眼和嗤笑。

    可没想到,这最好的知己,竟然也与自己背道而驰。

    鲍信不再理会曹操,孤寂的追着刘辩而去。

    其他人也是各自冷哼,在曹操身边擦肩而过。

    “允诚兄……”

    曹操伸出了手,最后顾忌人多眼杂,把手缩了回去,目光变得晦涩难懂。

    他要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

    先从彻底掌控虎贲军,为天子救回太后开始!

    ……

    皇宫门口,刘辩下马,隔着老远就见到一名身形肥胖,脸色焦黄,长着大胡茬的人,等候多时。

    此人不是董卓,又能是谁?

    见到刘辩,董卓立马带着人,笑着迎了上来。

    “站住!”

    这时候,刘辩身边,一道稚嫩的喝声响起。

    陈留王冷眼注视着董卓,呵斥道:

    “来者何人,既见天子,为何不拜?”

    经过几天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在洛阳城外听说的那些事,陈留王对于董卓的印象,已经恶劣到了一个极点。

    在他眼里,这就是个恶心到发指的人物。

    董卓面色一僵,阴冷的扫了陈留王一眼,心中冷哼一声,装模作样道:

    “臣恭迎陛下。”

    刘辩表情淡漠的看了他一眼,冷哼道:

    “汝是何人?怎长得这般腌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