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79章 开枝散叶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79章 开枝散叶

    待到司马家的人都走了,刘辩朝郭嘉吩咐道:

    “将司马懿带去阉了,让贾诩来办,阉完以后,着鲍信、典韦、少府多方验看。”

    “是!”

    郭嘉立即应声。

    地上的司马懿,失去浑身力气,整个人如同烂泥一样瘫软在地,浑浑噩噩的被架起,带进司隶校尉部。

    他被绑在了架子上,浑身不着片缕,面前人影不断闪动,还有交谈的声音传入耳中。

    贾诩接过郭嘉递来的小刀,瞪着眼睛。

    “你把我当啥了?怎么这种事让我来干?”

    郭嘉淡定回复:“陛下亲自点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肯定没少在陛下面前说我坏话!”贾诩勃然大怒。

    “少说废话,快动手,我还要去向陛下复命呢。”

    贾诩嘴角抽搐,拿着刀在司马懿身前比划了半天,挪开一个身位,“你来帮我揪着点。”

    郭嘉冷笑,找了个地方坐下去,摆出一副看好戏的表情,“现在想起我来了,你做梦。”

    他记仇的,之前贾诩装死的一幕,他到现在还记得。

    贾诩理亏,只能硬着头皮又挪回来,再次比划起来,动作还是有些犹豫。

    “奉孝,你说以后陛下不会专门让我干这个吧?”

    郭嘉答非所问:“反正不会让我专门干这个。”

    贾诩想哭。

    司马懿更想哭,他做了无数心理建设,结果等了半天,这两人玩呢?

    他忍不住了,低吼催促道:“能不能快点!”

    贾诩觉得,司马懿一定是个bt。

    居然对这种事这么急不可耐。

    他贾诩也是有脾气的,皱眉道:

    “我以前又没干过,我不研究研究,万一割多了,你别后悔,我可没办法再给你接回去。”

    这也是门学问和技术活。

    司马懿顿时就是一抖,不敢再催促。

    郭嘉有点看不下去,实在是贾诩太墨迹,他皱眉道:

    “要不你把曹公找来,他说不定懂一些。”

    贾诩眼睛一亮,对啊,他是两眼一抹黑,但曹操说不定懂。

    他当即起身去找曹操去,没过多久就将人拉了过来。

    曹操一听是来阉人的,他是很抵触的,但耐不住贾诩的软磨硬泡。

    来到现场,他一见到司马懿,不知为何,非但没有同情他这么小就要被割,反而看着他有点来气。

    曹操也不再拒绝,上前揪住小司马,催促道:

    “朝这割,割快点,割完把他宝贝装起来,再给伤口糊上一些药草就行了。”

    曹操雷厉风行,给了贾诩底气,上前落刀。

    司马懿嗷了一声,就彻底晕死过去。

    曹操满脸嫌弃的将小司马扔到一边,心里畅快的很。

    “行了,大功告成,将他带下去休息,等他伤养的差不多了,送进宫里验身,再调教一阵,就可以送到陛下那去了。”

    贾诩松了口气,阉人也不难嘛。

    他朝曹操竖起大拇指,拍马屁道:

    “还是曹公懂的多。”

    “那是。”

    曹操正要骄傲呢,转念一想,怎么听起来这不像好话?

    ……

    一月来到后旬,逐渐有各地的赋税队伍,抵达洛阳。

    天气依旧很冷,但今年冻死冻伤的人,比起往年来说,大幅度下降。

    新钱得以进一步流通,田租也开始收了,枣祗按照自己的计划,将各亭各乡,划分出一个个大队。

    司隶水系发达,于禁夏侯惇领着几万人,夜以继日的开垦着新田,为春耕做着准备。

    还有因为战乱,被荒废了的大片田地,也被收进国库。

    夏侯渊关羽他们,在五个郡的募兵也干的如火如荼。

    他们募的兵,跟南军北军有很大区别。

    南北军是精锐,是常备军,而他们手里的,只需稍加训练,能上战场就足够。

    所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干出不错的成绩,预计二月中旬就能结束募兵,开始大规模训练。

    三四月春耕左右就能形成不俗的战斗力,达到上战场的标准,远胜黄巾军。

    刘辩元服大典的事,也开始正式操办,王允身体还是很虚弱,重担落在荀彧的头上。

    他诸事缠身,却依旧能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刘辩心疼他的身体,于是把戏志才派去协助。

    除此以外,朝廷的官吏中,又传出了一些声音,并且不少人上书。

    天子该开枝散叶了!

    眼瞅着都要元服了,结果皇后的肚子依旧没半点动静。

    天子没有子嗣,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事闹到了太后那里,太后连找了几次皇后,还传授了一些经验,弄的唐姬每次都闹大红脸。

    可她也无奈,她最近也喝了不少汤药,晚上也经常缠着刘辩,结果都不见效果。

    她暂时放弃了,而且刘辩最近经常忙到很晚,她也不忍心一直折腾。

    于是便派人去挑选起士族的才女。

    背景、容貌、品性、名声四个要求,被她列为重中之重。

    缺一个也没问题,背景差点的,身世要干净,容貌差点的,品性要完美。

    但名声不行的,肯定不在考虑范畴。

    经过一番查找,两三天的时间,就有不少名字被报到了她这。

    其中以蔡琰最为出色。

    蔡琰,字文姬,蔡邕的女儿,名望不小,有名的才女,年龄也极为合适。

    唐姬决定召进宫先见见,要是真不错,可以下诏蔡邕,把蔡琰诏进掖庭学几天规矩,就能送到刘辩那去。

    ……

    刘辩没想这么多,他现在一心还扑在事业上。

    元服的事他都抛之脑后,底下的人热火朝天的准备着,他没多关注。

    今日他召集了三公九卿,以及手下了五大谋士,开始商讨着即将的战事。

    一旦天气转暖,春耕开始,就意味着各州众多无地可耕的流民,要开始造反了。

    黄巾军也会再次开始作乱,尤其是那兖州,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连奏求援的事。

    再不发兵,兖州就要完了。

    为了应对,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天气稍暖,就得做到兵出司隶。

    荀彧改变了初期的看法,韩馥最近老实的很,一车车的赋税在不断往洛阳拉,堪称天下各州之表率。

    所以他认为,可以先伐兖、青、豫、徐四州,使这四州安定。

    郭嘉则是连连摇头。

    刘辩望向他,询问道:“奉孝有不同见解?”

    郭嘉紧皱着眉头,声音低沉道:“韩馥情况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