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128章 这不好吧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128章 这不好吧

    刘辩诧异。

    曹操原来也会哭啊。

    “孟德,来,起来。”

    刘辩再次搀扶。

    待曹操起身后,刘辩淡笑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岂是卿一人之过?更何况……”

    他叹了口气,“叛贼多达数百万,孟德已然尽力,朕岂忍怪你?”

    曹操又红了眼眶。

    他似乎是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囫囵的抬袖擦着脸。

    刘辩哑然失笑,挥手让侍女拿来丝绢递给他擦脸。

    见他擦完了,刘辩轻声道:

    “孟德,知羞远没有知耻重要啊。”

    曹操咬着牙保证:“臣再遇黄巾,一定雪耻!”

    “嗯,陪朕走走?”

    “臣遵命。”

    刘辩走在前面,在庭院中逛着,现在四月中后旬了,院里的桃花开的正盛,粉白相间,芳香扑鼻。

    曹操弓着身跟在刘辩的后面,时不时的捂一下屁股。

    刘辩注意到这煞风景的一幕,失笑道:

    “伤哪了?”

    “没伤着,骑马骑多了。”曹操尴尬的回。

    他能说其实在战场上,他没怎么伤着,反而是回来时,让皇甫嵩抽了一顿吗?

    刘辩没追问,而是聊起正事。

    “卿有把握,再回战场时,能为朕打一场大胜仗吗?”

    曹操咬紧牙关,“臣这次若不胜,愿提头来见。”

    “朕要你的脑袋有何用?”

    刘辩摇头,话题再转,“朕在来之前,朝廷很多大臣说,卿会拥兵自重?”

    曹操认真道:“臣绝无二心,陛下若是需要,臣随时可以自裁谢恩,以示忠心!”

    “呵呵。”刘辩站定脚步,转身望着他,笑道:

    “臣还听说,很多人都在传,卿是朕的宠臣?”

    他还挺纳闷,来了这东郡,人人都在传。

    传也就罢了,还都说是洛阳都是这么说的。

    问题是他在洛阳怎么从未听说?

    曹操心虚道:“臣也听说过,不知道谁那么大嘴巴到处说,臣迟早有一天把他揪出来。”

    刘辩摇头,“传言拥兵自重也罢,传言宠臣也好,朕并不受此影响。”

    曹操松了口气。

    刘辩继续道:“朕决定,再拨卿三万兵马,此次再战,皇甫嵩、于禁会协助你。”

    “至于你战事失利,也要给朕一个交代,朕罚你两年俸禄。”

    “陛下之恩,臣万死难报……”

    曹操又想跪了。

    历朝历代,都找不出几个像他这样,这么受天子信任的臣子吧?

    其实,刘辩并不是毫不保留的信任,主要还是对自己的布置有信心。

    曹操就算精虫上脑,可皇甫嵩不会。

    提起皇甫嵩,刘辩想到一件趣事,他询问道:

    “朕在来东郡的路上,为何还听说,卿是皇甫老将军的干儿子?”

    这个问题把曹操难住了,一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憋了半晌,曹操才眼巴巴的说道:

    “臣在外面闯了祸,经常会说臣复姓为皇甫。”

    “还有这事?然后呢?”刘辩奇怪的追问。

    单凭这点,不至于外面那样乱传吧?

    曹操咽了一口唾沫,不好意思道:

    “然后有时候有人会追问臣父亲是谁,臣父亲为曹嵩,于是便单称一个嵩字。”

    他总不能直呼我爹是曹嵩吧。

    哪能直呼父亲全名。

    刘辩恍悟,曹操说自己复姓皇甫,别人问他爹是谁,他就说嵩,也不说是哪家的嵩。

    别人一听,那他爹不就是皇甫嵩吗?

    合着干爹这个笑话是这么来的。

    刘辩哭笑不得,曹操小时候一定是个皮孩子,身上的趣事真多。

    两人赏了一会桃花,也交了交心。

    曹操言语间也透露出对豫州战事的担心。

    刘辩却毫不在乎,他调了一万荆州兵入关,算算时间,刘备该和黄忠见面了吧?

    最后,曹操向他举荐了一些贤臣良将。

    程昱、陈宫、徐晃,连乐进都被他提了一嘴。

    刘辩讶然的看着曹操,他来兖州一趟,快把当地的人才全薅进账下了。

    看来除了刘备是个大魅魔,曹操同样是个魅魔。

    五子良将,就差张合!

    五虎将还差马超赵云。

    马超一家或许和袁绍碰上了头,马腾是三十六部叛军之一。

    不知道袁绍能不能媚起来,这一世组个关西联军,引得马腾再次相投?

    至于赵云,找个机会,该召回来了。

    刘辩想清楚后,点头笑道:

    “此四人,待兖州平定,朕有大用。”

    “陛下圣明。”

    曹操完全不心疼身边人被诏走了,反而开心的很。

    刘辩觉得聊的差不多了,询问道:

    “卿还有什么要求,可以向朕提一提。”

    曹操眨了眨眼睛,摇头道:“这不好吧。”

    又来这套!

    刘辩沉着脸道:“让你说就说。”

    “臣觉得典韦将军……”

    “滚吧!”

    “喏……”

    曹操委屈的走了。

    他就知道,每次都让他提,提了又不给。

    送走曹操后,刘辩回府找来郭嘉,同样是聊战事。

    不过他们之间聊的,却不一样。

    刘辩沉声道:“数百万黄巾,也都是朕之子民,打是一定要打,但安置工作,也需要处理好。”

    郭嘉赞同点头。

    朝廷直接拉拢黄巾军不好拉拢,因为黄巾的构成有问题。

    又是什么大贤良师,又是什么天人将军。

    跟着黄巾携家带口的东奔西走的,说是叛军,其实是信徒。

    这该如何安置?

    普通汉民知道天子是上天之子,因为一直以来接触到的思想便是如此。

    可你跟黄巾谈,天子是上天之子,人家只会嗤笑。

    这是个巨大的难题,是刘辩必须亲自过来走一趟的原因。

    不能像对待普通叛军那样,对待这伙人。

    郭嘉提议道:“白波军杨奉或许可以拉拢,将白波军编为屯田军。”

    可白波军也是黄巾。

    刘辩眯着眼,“朕一路都在听闻,黄巾所到之处,不断残害百姓,首恶之罪难道不追究了?”

    他想宰了杨奉,还有那些黄巾渠帅。

    郭嘉犹豫道:“陛下若杀其首领,其下必和朝廷结下死仇。”

    刘辩来回踱步。

    黄巾是他的新手大礼包不错,但处理不妥当,就是巨大的麻烦。

    他是上天之子,那些人自封的也是丝毫不弱。

    有人甚至自封自己就是上天。

    他这个天子岂不可笑?

    郭嘉大脑飞速转动,他一路上也在思考对策。

    沉寂一会后,郭嘉紧皱着眉头提议:

    “陛下说的对,打是要打的,打到他们痛,打之后臣觉得,不如让他们改教义吧。”

    刘辩转身,

    郭嘉继续:“让各大首领、渠帅,尊称并向天下宣布陛下为教义中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