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167章 亲贤臣,远小人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167章 亲贤臣,远小人

    司隶校尉部的大牢阴暗潮湿。

    外面嚷嚷声此起彼伏,贾诩不敢出去,他寻得一壶美酒,让人准备些吃的,带着东西走进大牢深处。

    再次见到荀彧时,他披头散发,身上穿着囚服,安静的坐在牢房内。

    他要了几本古籍以及纸笔,时而看书,时而写字。

    除此以外,小桌子上仅有一盏鱼油灯,能为他提供亮光,不至于像其他牢房一样,伸手不见五指。

    同样是入死牢,荀彧的条件跟曹操没法比。

    贾诩也不敢顶着脑袋,为了给他些便利,就与满堂士大夫作对。

    吱呀一声,牢门被打开,荀彧回头看去。

    贾诩让狱卒放下东西后退下,凑近了些,在荀彧对面坐下。

    “写什么呢?”

    “治国论。”

    “你都要死了,还写这玩意儿干嘛?”

    贾诩撇嘴,荀彧死后,这里面内容再怎么好,都难逃被列为禁书的命运。

    荀彧微微一笑,“人这一生,总得留下些什么。”

    身处绝境,竟然还能有这么好的心态,贾诩自愧不如。

    他也没想到,荀彧为了汉室大局,真的愿意承受万千骂名。

    读书人啊,最在乎的就是名声。

    “文若,如今你千夫所指,成了乱汉之臣,可曾后悔?”

    荀彧坦然回道:“生食汉禄,死为汉臣,身后名无足挂齿,身前事举足轻重。”

    贾诩默默为他倒上一杯酒。

    荀彧卷起竹简,递到贾诩面前,“天子宏图伟志,二十年后,大汉必将四夷宾服,届时大治天下,在下恶名早已淡去,还望文和能替我转呈陛下或后世之君。”

    贾诩无语,刀都要砍脑袋上了,居然还考虑死后二十年的事。

    他接过竹简,欲言又止,可他扯开竹简之后,视线一凝。

    开篇就金句频出。

    “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汉、项之存亡,足以观矣。”

    再往下,一列列治国之道。

    什么亲贤臣远小人,轻徭薄赋,册立军功,善待有功之士……

    这家伙。

    贾诩眼睛湿润了,放下竹简,端起酒杯。

    “文若,我敬你一杯。”

    “嗯。”

    荀彧点了点头,两人碰杯饮尽。

    喝完酒,贾诩从兜里掏出一份罪状推了过去。

    里面罗列着十几条大罪,只要荀彧签字,等于一个人承担下所有。

    荀彧丝毫没犹豫的签下自己的大名,并且在上面摁下手印。

    贾诩放心了,他最后回望一眼,离开牢狱。

    至于那治国论,他虽然收下了,但是没答应会转呈。

    荀彧假传圣旨必将遗臭万年,他所写的东西敢呈送给天子吗?

    找个地方好好埋着,装作啥也不知道才是真理。

    出门时,贾诩撞上了荀攸。

    荀攸手里捧着被褥,看样子是来探望荀彧,并且送些东西。

    荀攸见到贾诩,精神松弛许多,主动解释道:

    “我来看文若,再顺便给他送些东西。”

    说罢就想往里走,贾诩眼疾手快的拦住他。

    “诶诶,等等。”

    “何故阻拦?”

    “你不能进去。”贾诩摇头。

    荀攸皱眉,“为何?”

    贾诩有理有据道:“整个洛阳的眼睛都盯在大牢,放你进去了,于荀彧无益,还会连累你自己。”

    有道理。

    荀攸叹口气,只能让人把被褥拿走。

    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去,犹豫了一下后,开口道:

    “能换个地方聊聊吗?”

    “有什么事就在这说,我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荀攸只好开门见山道:

    “我左思右想觉得不对,天子是什么性格你我都了解,不如和王允他们相抗一阵,待天子还都,或者有诏令送回来,文若不至于丢命。”

    就算尚书台停摆,他加贾诩和钟繇,也能短暂支撑大局。

    而且他还觉得,北军中侯朱儁是个懂大义的人,不然在识破矫诏之后,早就将他们拿下了。

    贾诩面色沉了下去,

    “你不要拿命开玩笑,最后还辜负文若的好意,甚至连累整个荀家被抄家。”

    荀攸反驳道:“你我都清楚,以天子的胸怀,既知荀彧为国为民,定不会过多惩处。”

    他一路上看到那些士大夫的反应有些害怕了。

    到处都在嚷嚷着,要将荀彧五马分尸。

    贾诩冷哼一声,“古往今来,哪个假传圣旨的人能落得好下场?公达兄不必在言,此事虽说文若抗下所有,可你我同样不会有好下场,既然已是自身难保,与其错上加错,不如早些为自己寻个退路,告辞。”

    他抱拳之后,便甩袖而去。

    他明白荀攸的意思,可现实哪有那么理想。

    他贾诩何其无辜,莫名其妙被拉进来,待会荀彧一死,士大夫还要找他的麻烦,职位铁定保不住,不如早点筹划,怎么保住小命。

    荀攸望着贾诩的背影,目光不断变化着。

    他倒不是责怪贾诩,说起来他们亏欠对方的不少。

    他现在想的是该怎么破局。

    要不硬着头皮去找朱儁,求他暂时帮忙一起压一压士大夫,其他事等天子回来再说?

    可以试试,哪怕当场被轰出去他也认了。

    荀攸快步离开,出大牢时,正好撞见一大群士人带着家丁堵在门口。

    正门是出不去了,荀攸只好从侧门溜走。

    骑上快马,荀攸离开洛阳,直奔北邙大营。

    奔驰一炷香时间,得以求见朱儁。

    原本以为对方压根不会见他,没想到顺利见了面,还是老地方。

    帐中依旧只有他与朱儁两人。

    朱儁正在翻看着手中书信,看完以后,抬头问道:

    “找我出面,压制一下王允那老匹夫?”

    荀攸准备了一肚子说辞,没想到还没派上用场,对方居然明白他的来意。

    他赶紧抱拳道:“还请朱老将军出面说句话。”

    朱儁放下书信,左边放一封,中间放一封,右边放一封。

    总共三封。

    “王允、蔡邕、杨彪都给我写信,你也来了,你们把我的北军当什么地方了?”

    朱儁声音忽然变得冷厉起来。

    “北军为天子戍卫京畿,岂是你们争权夺利的交易地?老夫劝你们趁早死了这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