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201章 还有惊喜?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201章 还有惊喜?

    武侯一生命运多舛。

    三岁时丧母,八九岁丧父,被从父诸葛玄接走后,没过几日安稳生活,从父也撒手人寰。

    又几年过去,草庐来了三位兄弟,带着他一生为大汉操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在朕来了。

    已经发生过的事改变不了,已经死去的人救不回来。

    至少能从现在开始不留遗憾。

    四周豪强们逐渐停下动作,不约而同的望向诸葛玄。

    刘辩着典韦给他倒酒,诸葛玄更加紧张。

    刘辩温和的说道:“听说爱卿现在是豫章郡丞?”

    “是。”诸葛玄低头恭敬回答。

    “郡丞你就别当了,朕想想给你换个轻松些的位置吧?嗯……不如做个少府丞如何?到洛阳去,替朕管理少府。”刘辩笑眯眯的说道。

    然后就能顺理成章的将武侯接到洛阳生活了。

    这一句,把一帮豪强说懵逼了。

    少府是什么?

    是皇帝的私库,是皇帝的小朝廷。

    虽然少府的官位俸禄不高,但都是香饽饽。

    如侍中寺里的侍中,比两千石的俸禄,却能随伴天子左右,郭嘉就是这个位置。

    再说宦官机构,名义上属于少府,什么黄门令、中常侍都在其中,刘辩继位时朝廷被十常侍之乱闹得不堪其苦,实际中常侍的位置只有比二千石。

    再往下说,尚书台同样隶属少府,人家尚书台就建在章德殿对面,被誉为三独坐,如果皇帝重用,能行使丞相的职责,俸禄千石。

    还有御史中丞,依旧是少府的官吏,同样是三独坐,下辖几个部门和太常、廷尉等九卿职能冲突。

    由此可见少府的重要性,那是个寸土寸金之地。

    诸葛玄一口气干到少府的核心部门老大,和荀彧、郭嘉、御史中丞等一个级别。

    豪强们先前还觉得自己捡到天大的便宜,同时十分羡慕王朗陈登那些人,认为他们今后前途无量。

    结果人家诸葛玄啥也没干,抵抗黄巾诸葛家出力了吗?出个屁的力。

    凭啥啊?

    一时间众人心态炸裂。

    张昭连连摇头,不再注意宴席的事,自顾自的品起美酒。

    诸葛玄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努力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臣才疏智浅,怕担不起此等大任。”

    “欸,卿不必妄自菲薄,不懂的事可以去问少府尚书令荀彧,问郭奉孝,再说了,司马懿一个十二岁的黄门令,都能将朕的少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实在不行,让他暂时多帮帮你,你可以多休息休息。”

    “这……这……”

    诸葛玄咂舌,泼天富贵就这么降到自己头上了?

    原本以为诸葛家要凉,结果莫名其妙要好转了?

    听天子的意思,自己甚至可以只挂着职位不上班?

    “臣,臣不知道该……”

    刘辩摆了摆手,双方推来推去的挺没劲的,他认真道:

    “朕的话,是圣旨,没有人可以违背。”

    诸葛玄瞬间正色起来,再也不敢反驳,“臣遵旨。”

    刘辩满意的点头,“好,对了,朕听说诸葛珪膝下有三子?”

    “陛下圣明,兄长留下三子,长子瑾,外出闯荡,为诸葛家谋生路去了,次子亮,今年还不满九岁,目前主持着家族事务,三子均,在家中守孝。”

    “嗯,可将诸葛瑾找回来,诸葛家别解散了,朕年前弄到一些豪宅,就在少府名下还未赏赐出去,你挑选一些安家,朕会派人护送你们一起前往洛阳,诸葛珪的棺椁是就地安葬还是一起带回去,你们决定。”

    刘辩直接做了安排,诸葛三兄弟各有才能,不能就这么散了。

    尤其是诸葛亮,自己之前在兖州,特意将燕县改名为武县,就是等着他出现。

    为了更妥当,刘辩又招手示意程昱过来,吩咐道:

    “你去办这事,务必保证诸葛家迁族时的安全,洛阳他们不熟,谁要是敢欺负他们,就是跟朕过不去。”

    “喏!”程昱应了下来。

    诸葛玄整个人都被巨大的惊喜砸茫然了,今日发生的一切都好似梦幻。

    刘辩最后望着他,小声道:

    “宴席结束后别着急回去,先在刺史府住着,等朕忙完了,带朕去诸葛家看看。”

    诸葛玄更加震惊。

    他回神时,刘辩已经走到了场中,高举着酒樽,笑着说道:

    “诸卿,与朕同饮此杯!”

    众人连忙站起身来,举杯共饮。

    不管怎么说,他们人人都捡到了好处,混的最差的也官升好几级,都是实打实的封赏。

    他们却不知道,一墙之隔的屋外变天了。

    等在刺史府外的豪强侍从全都放下了武器,鲍信觉得时机到了,在他的下令后,原本埋伏在四周的羽林军都窜了出来,将整个宴会场围的水泄不通。

    估计豪强们想不到,来的时候四周静悄悄的,突然间冒出这么多人。

    “将军,四周已经全部包围,未留任何出口。”

    “好,派人禀告陛下。”

    “喏。”

    ……

    刘辩回到了首座,陈宫附身在他耳边说了什么。

    他微不可察的点头,脸上的笑容收敛下去,都觉得朕傻,朕混招频频你们占足了便宜是吧?

    行,念在你们抵御黄巾确实有功,给些封赏无所谓,接下来不配合,就别嚷嚷刀太快了。

    “诸卿,都先静静,朕有话要说。”刘辩端坐在上方,缓缓放下酒杯。

    豪强们脸上还洋溢着笑容,都止住话茬,望向上方的天子。

    莫非还有惊喜?

    那一双双眼眸既期盼又贪婪。

    刘辩笑容散去,淡声道:“朕决定,在徐州增设州牧、都督,由州牧处理全州政务,由都督统领全州军事,刺史恢复先帝以前的职能,专职监查官吏。”

    豪强们脸上的笑容慢慢散去,不约不同的皱起眉头。

    有人轻咳一声,打破寂静的气氛,问道:

    “不知陛下要使何人担任州牧都督?陶公又在何处?”

    他们心里的怀疑逐渐涌起。

    如果用他们为州牧或者都督,倒也不是难以接受。

    可问题是,关于他们的封赏已经结束,大家各有其职,现在宣布这件事,岂不是说明要空降来人?

    那不行!陶谦是他们好不容易推上去的主事人,能代表他们各家的利益。

    现在告诉他们,以后陶谦恢复以前的职能,拿着监察之权天天盯着他们,朝廷还要空降两人来担任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不是扯淡吗?

    面对这个问题,刘辩没做回答,程昱拿出圣旨,踏前一步,拉开宣布道:

    “陛下旨意,由皇甫嵩暂领徐州都督,夏侯惇为副都督,两万汉军进驻下邳,总领徐州军事,方针以守土练兵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