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265章 费老鼻子劲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265章 费老鼻子劲

    第265章 费老鼻子劲

    又是一日早朝。

    今天是个好日子。

    卢植上朝了,朱儁也来了。

    还有王允,老头跟之前一样,听说是被气死了,外面传的风言风语。

    结果他第二天就满脸红光的出门,提着礼品,跑到马日磾府上感谢,说什么多亏人家扶他,要不然得摔出好歹的话。

    可怜马日磾自己被摔的七荤八素,气愤到最后化为一句:我伤着总比太师伤着好。

    刘辩端坐龙椅,随口关心了卢植王允几句,按照惯例主持早朝。

    大司农府已经统计完成数据,由卢植走出汇报。

    “陛下,司隶粮食收获已统计完成,各州户数已经入册。”

    “念。”

    卢植清了清嗓子,全场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

    “永和五年,司隶户数为67万户,人口341万,陛下继位初,光熹元年户数为40万户,人口200万,流失死亡4成。”

    “昭宁元年,通过陛下之举措,吸引大批流民来到司隶,同时经过朝廷落户举措,王国叛军、黄巾等接连迁往各郡,今有户48万,口220.8万。”

    “永和五年,司隶耕地为6800万亩,光熹元年耕地为1500万亩,荒废达八成。”

    “经过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屯田,耕地达3500万亩。”

    “据司隶各郡上报收获,粟麦交替耕种,用时两百日,共收获7000万石粮食。”

    声音落下,朝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凉气声。

    七千万石!

    现在司隶的人口才220万!

    什么概念?

    成年人和妇女儿童消耗的粮食不同,取平均值一年十二石粮不饿死来算,那么七千万石粮食够养580万人!

    刘辩听后心脏都开始狂跳了。

    他真没想到,能收获如此多的粮食。

    要是屯田制再来几年,他岂不是随便能养活八十万大军了?

    现在粮食回落到220钱每石,意味着朝廷光司隶农业一项,就可以印上一百五十多亿。

    天!

    这比灵帝瞎折腾,闹得天怒人怨才搜刮出几百亿来钱快多了。

    发了!

    灵帝耗资320亿打的羌胡战争,结果打了个大败。

    现在轮到他了,马上能从国库再拿320亿出来,跟羌胡碰一碰。

    发了发了。

    刘辩晕乎乎的。

    其实这是必然结果。

    结合生产力,汉朝没有牛等好用工具下,单人能耕10-30亩,如果是成年男子,极限为30-50亩。

    比如北方士绅招工就是按年耗工时200天\/30亩来招。

    其中有几个极端案例。

    原世界的枣祗令:';壮丁每人授田四十亩,年纳二十石';。

    再如乱世加成:徐州大姓逼佃农耕七十亩,谓';不累死便是懈怠';。

    还有屯田兵卒,军事化管理可达单人60亩。

    ";青州兵屯田令:日耕四亩,不足者鞭二十";。

    诸如以上的记载有很多。

    可哪怕是按六十亩算,也种不出这么多粮食。

    那就要提到刘辩春耕前足足做的几个月准备。

    第一,大力打造农具。铁器中,农具的优先级甚至超过武器。

    第二,屯田军几十万青壮,在司隶挥舞了数月的锄头。

    第三,曲辕犁在春耕当日推广,可使效率提升150%。

    第四,天子亲耕号召全州下田挥洒汗水。

    第五,汉民子弟们帮助耕种、收获。

    第六,司隶各郡县官吏,带头下地,如杨修。

    第七,百姓耕的都是自己的地,舍得卖力气。

    “……”

    原因有许多,综合出了一个可喜的结果。

    幸好这一世没让董卓迁都。

    记载董卓迁都后,司隶人口损失达八成。

    现在就祸害了耕地,还在可接受范围。

    百官反应过来,接连贺喜。

    各种彩虹屁要把天子夸到天上去。

    刘辩好一会才缓过来,大笑着手一挥:“此乃百姓和屯田军之功,着大鸿胪、大司农、太常则吉日,令各地郡县举办农庆,朕与百姓同乐!”

    “陛下圣明!”朝中山呼海啸的高呼。

    刘辩再道:“诸卿辛苦,着大司农府拨款,尚书台拟定,对收获颇丰郡县官吏进行表彰,另朝中所有人多发三个月俸禄,以嘉奖诸卿辛劳。”

    百官脸上笑容加深,近十年来,没克扣他们的就不错了,多发还是头一遭。

    “臣等谢过陛下。”

    事情到此还远没有结束。

    司隶人口毕竟空了不少,真正人口多的地方卢植还没汇报呢。

    刘辩目光火热的看向对方,同时压了压手掌,示意全场安静。

    卢植继续汇报:

    “永和五年,兖州户数为80万,人口405万,耕地7300万亩,亩产1.8石。”

    “昭宁元年,现存五十万户,人口250万,耕地2920万亩,人口流失4成,耕地荒芜达6成。”

    可以理解。

    如果不如吸纳了一大批黄巾,这个数据会更差。

    至于耕地,还需要时间才能见到显着效果,目前荒芜了六成,要不了多久全能变成沃野。

    枣祗的能力刘辩非常相信。

    历史上的他靠着种田,在曹老板那得以封侯,让曹魏从掘坟盗墓、人掺军粮,到养活几十万大军继而统一北方,有大才!

    至于收获……兖州粮食怕是还要等上一月。

    好在小麦之类的不像南方的水稻,冬天也能生长。

    怪不得只要不打仗,一会这个州富庶的粮食堆不下,一会那个州带甲百万。

    卢植继续汇报着。

    “永和五年,豫州户110万,口615万,耕地9200万亩,因土地肥沃,亩产达2成多。”

    “现存户80万,口400万,耕地4600万亩,人口减少三四成,耕地荒芜五成。”

    “徐州曾户62万,人口279万,耕地6500万亩。”

    “现户45万,人口225万,耕地5800万亩,人口减少两成,粮产预计达一亿石。”

    刘辩心中又是一跳。

    徐州啊徐州!

    富的流油啊。

    他亲眼见到过,徐州全州粮仓全都爆满。

    豪强甚至能养数万吃白饭的食客。

    他们高兴了能在街上摆满宴席,请人随便吃。

    可惜的是徐州的粮食都是豪强的,徐州的土地也是豪强的。

    要命的是荒芜的还少,屯田军很难开垦出多少归入国库。

    想要让他们把粮食吐出来,得花费老鼻子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