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326章 张飞送宝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326章 张飞送宝

    嫡女留着进宫或者嫁士族,庶女之流若是能和将军们结亲,似乎不错。

    这五十余将大多没有显赫身份,但今后就说不准了。

    与周围的热闹不同,曹操孤寂的扫着道上的雪。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太丢人了。

    曹操暗暗发誓,他还要继续努力拔尖。

    “曹公!”

    声音从后方传来,很熟悉。

    曹操转身望去。

    张飞!

    关羽也来了。

    “你们来作甚?”曹操下意识握紧扫帚。

    张飞傻笑着挠头:“俺和二哥来帮你扫。”

    云长也来帮忙?

    曹操看了关羽一眼,又看向远处正在和卢植推杯换盏的刘备。

    关羽向来只听刘备的命令,看来是刘备吩咐的。

    曹操心中微暖,回神摇头道:

    “不用了……”

    “哎呀,跟俺还客气什么。”

    张飞眼疾手快,上前抢夺扫把,曹操没撒手,张飞一捏他的手腕。

    嘶!

    曹操疼的直抽气,松开了扫把。

    黑厮怎么这么虎。

    张飞夺下扫帚后,丢给关羽,然后推着曹操往旁边走,“曹公这边坐,俺给你带了宝贝。”

    “慢点慢点,什么宝贝?我能不收吗?”

    曹操被摁在小板凳上,紧张的不像话。

    上次送他的夜明珠,他半夜悄悄埋到乱葬岗去了,至今还心有余悸。

    张飞咧嘴露出个大笑,“俺给你从并州带来的,曹公肯定喜欢。”

    并州?

    曹操想都没想,赶紧摇头,可一看到张飞那不高兴的神色,又于心不忍。

    “要不,我先看看?”

    “好!”

    张飞高兴的从怀里一阵摸索,终于摸到了,慢慢往外掏。

    曹操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打起十二分精神观察四周。

    万一有什么不对劲,他就赶紧将张飞扑倒。

    张飞掏出了一柄小弯刀,模样甚是精巧。

    刃长一尺三寸,弧度如新月微弯,刀尖收束如雀喙,刃口寒光凝霜,背脊厚钝似龙脊,单刃开锋处隐现细密流水纹。

    好漂亮的刀。

    曹操见多识广,惊奇的问道:“这是龙雀短铗刀?从哪弄来的?”

    张飞献宝式的捧到曹操面前,笑嘻嘻的说道:

    “抢来的,曹公喜欢吗?”

    从一个小孩那抢来的。

    那群人叽叽歪歪的说听不懂的鸟语,他嫌麻烦全砍了,觉得这把刀好看,又怕挨大哥的骂,偷偷带回来了。

    “喜欢。”

    曹操拿到手里来回把玩,喜欢的不得了。

    随便拿起根木棍一削,奇快无比。

    “好刀!”曹操爱不释手,“多少钱?我回头让府中管事送你。”

    张飞摇头:“俺给曹公送来,怎么能要钱呢。”

    “这怎么行?”曹操觉得占了便宜。

    张飞死活不肯收。

    曹操第一次觉得张飞可爱,将宝刀别在腰间,神气的挺直胸膛。

    张飞高兴的夸赞:“曹公真是威风凛凛。”

    “必须的。”曹操咧着嘴。

    ……

    简单吃了顿酒,大军要进城了。

    进城后还有更多的酒宴要犒赏有功之将。

    不过城内的热闹,多以将领们为主,士兵们只能在营中乐呵。

    南军可以进城。

    南北军除了是大汉对外征战最锋利的刀外,还兼顾拱卫洛阳的重任。

    册封事宜尚书台、大将军府还有太尉府早就制定完毕。

    按照军功,都能得到晋升。

    比如南军,活着回来了五千人,其中三千人在尚书台的核准下晋升为伍长,一千多人为什长,两百余人晋升为屯长(百户长)。

    三千名伍长的出现,能保证将来南军募兵一万五千依旧不会生乱。

    两百名屯长进一步保证军队的协作能力。

    其他军亦是如此。

    除此以外,朝廷发下上千万赏钱,用以犒赏将士们。

    接下来的洛阳,日日歌舞升平,连日的大宴接连召开。

    一年中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得以放松,连军营都热闹非凡。

    刘辩任由将士和百官高兴,还下令由大司农府聘请百戏、乐师、倡优、舞女等民间团队,前往军营巡演。

    好酒、好肉毫不吝啬往各营塞,还准许各营依次放想归家的将士回家探亲,要求大司农府拨路费,尚书台协调地方官吏配合。

    不回去的,朝廷会招募民间走镖商队,帮忙运送家书、邮寄赏钱、年货。

    将士们对天子的呼声再上一个台阶。

    卢植睡不着了。

    花销之大令人咂舌。

    连夜进宫禀告。

    国府的三百亿,眨眼间就剩下一百多亿了。

    刘辩大概猜到卢植是干什么来的,耐着性子听他唠叨。

    大半夜的,听的人实在困倦。

    卢植见刘辩老神在在,咬着牙问道:“陛下可知道养一名汉军士兵,每个月要多少钱吗?”

    刘辩稍微提起了些精神,沉吟道:

    “朕倒是没算过,大概有个一百钱吧?”

    一百钱?

    卢植差点当场吐血,声音提高了八度,激动道:

    “老臣算过,每多养一人,朝廷每年最低需要额外支出一万钱!”

    刘辩吓了一跳,惊声道:“怎么这么多?”

    问得好。

    卢植幽怨的看着天子。

    在怪谁一目了然。

    每年一万钱,五十万大军每年要烧掉朝廷五十亿钱。

    怪不得朝廷不管怎么赚,都堵不上窟窿。

    卢植叹气道:“老臣说的一万钱,还不包括年俸。”

    “年俸是多少?”

    “卒年俸约7200钱。”

    “……”

    刘辩头皮发麻。

    他总算知道为何卢植坐不住,深夜要入宫了。

    这么算也对。

    现在朝廷对外用工,给予的就是每人每天二十钱的标准。

    7200钱和工人几乎是一个水平。

    唯一的区别就是士兵的生活待遇会更好。

    刘辩大手大脚的花法,每年在每人身上的花费直逼两万钱。

    幸亏朝廷兜里还有点存货,要不然早垮了。

    刘辩赶紧道:“快给朕好好算算,一万钱都花哪去了。”

    卢植早有准备,掰着手指头开始算。

    “卒月耗粮两石,战时三石,平均年花费三千钱每人,这部分朝廷目前有粮赋抵消。”

    “盐每月三升,年耗三百六十钱。”

    “被服年2-3套,年耗一千五百钱,这部分由士兵自己承担,在定期开放的军市购买。”

    “鞋履80钱一双,每年耗两三百钱,军市自行购买。”

    “普通大刀、甲胄等维护费、损耗平均每年2000钱,朝廷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