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间温婉:素心已敬山河月 > 第319章 重新整合项目

人间温婉:素心已敬山河月 第319章 重新整合项目

    “我们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同时,通过举办各类非遗文化活动,展示传承人的作品和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他们。”温婉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在温婉详细阐述完自己的想法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脑海中仔细梳理着之前的讨论内容,思考着接下来的方向。

    张美雅轻轻敲了敲桌面,打破了这份宁静,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的提议都非常具有建设性,如今看来,在洛市建设非遗文化建筑群,同时在宁县设立传承基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越来越高。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每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说着,张美雅看向温婉,“温婉,你把这个新的项目方案重新整合,然后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核。”

    温婉点头,然后转向高宇,“高宇,非遗建筑群就算不建在宁县,但你是这项目唯一的规划师,后续详尽的规划内容,还需麻烦你继续补充。”

    高宇点头表示明白。

    他规划的建筑群能在省里落成对他而言只有好没有坏。

    “奕希,虽然建筑群我们确定放弃建在宁县了,但传承基地的预算工作还要你尽快核算出来。”温婉合上她带来的资料,“我们兵分三路,争取两会开始前,这个新的项目规划案可以出炉。”

    “明白!”高宇和陶奕希异口同声道。

    几人相视而笑。

    张美雅笑着看着他们,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熟悉而美好。

    ……

    会议结束后,温婉、高宇和陶奕希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温婉回到办公室,将之前收集的关于非遗文化建筑群和传承基地的资料一股脑儿倒在办公桌上,文件瞬间堆成了一座小山。

    她深吸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开始着手整合项目方案。

    此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温婉伸手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热情的声音:“温主任,我是文化局的老李啊,听说你们要重新整合非遗项目,有啥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开口!”

    温婉笑着回应:“李局长,太感谢您了!目前我们正在整合方案,后续肯定少不了麻烦您的地方。”

    两人又简单交流了几句,挂断电话后,温婉的干劲更足了,这个项目得到了不少部门的支持,自己绝不能辜负大家这份信任。

    另一边,高宇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他初步设计的非遗建筑群规划图。

    他眉头紧锁,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脑海中不断构思着如何让建筑更好地融入非遗文化元素。

    突然,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展示区的布局得再调整一下,要让参观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正想着,他的手机响了,是温婉打来的。

    “高宇,关于建筑群的功能分区,我有一些新的想法,咱们碰个面聊聊?”温婉说道。

    “好啊,我也正想找你呢!”高宇立刻答应下来。

    二十分钟后,两人在会议室里再次碰面。

    温婉摊开手中的资料,指着上面的图表说:“我觉得非遗建筑群不仅要有展示和传承的功能,还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动体验区,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到非遗制作过程中,这样能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

    高宇点头赞同:“我原本的规划里互动体验区面积较小,我这就重新调整。还有,建筑外观的设计我也想融入一些当地传统建筑的元素,你觉得怎么样?”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而陶奕希这边,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发愁。

    传承基地的预算核算工作并不轻松,每一项支出都要精确计算,不能有丝毫差错。

    她不停地在各个文件和表格之间切换,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张美雅走了进来。

    “奕希,怎么样,预算核算得还顺利吗?”张美雅关切地问道。

    陶奕希抬起头,苦笑着说:“书记,有些费用的明细还不太清楚,我正头疼呢。”

    张美雅走到她身边,看了看屏幕,安慰道:“别着急,我们一起梳理。你先把不确定的地方标出来,我去联系相关部门问问。”

    在张美雅的帮助下,陶奕希逐渐理清了思路,预算核算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温婉还要抽出时间完善两会的议题。

    关于文化自信这个议题,她已经思考了很久,也做了大量的调研。为了能在两会上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她决定拜访几位同样关注文化领域的人大代表。

    这天,温婉特地来到了另一位人大代表刘教授的办公室。

    刘教授是一位资深的文化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刻的见解。

    两人见面后,温婉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刘教授,我这次两会的议题是关于文化自信,想听听您的看法。您在文化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一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

    刘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着说:“温代表,你关注这个议题非常有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就拿你们正在推进的非遗项目来说,这就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不过,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展示,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年轻人真正理解并认同。”

    温婉认真地点点头,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刘教授,您说得太对了。我也在思考如何让非遗文化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传承中来。您觉得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刘教授思考片刻,回答道:“我认为可以从教育入手,将非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非遗。另外,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非遗文化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两人又围绕着文化自信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到文化人才的培养,从传统文化的创新到国际文化交流,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离开刘教授的办公室时,温婉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内容,她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