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 第24章 挣钱路子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第24章 挣钱路子

    直到后来。

    他接触的人多了,吃够了亏。

    见惯了那些口腹蜜饯,背后给你捅刀子的人。

    才明白,语言会骗人,行动不会。

    他大哥心里对他好着呢。

    他把银子给许远推回去,笑着道:“谢谢大哥,银子你收起来,我还有挣钱的路子。”

    哦,还有挣钱的路子..

    不对。

    许远点头的动作僵住,直愣愣的看着许毅。

    他...刚才是不是听错了?

    他谢谢他?

    这个弟弟竟然跟他道谢?他往常总是拉着脸,见他就走。

    这几天已经够变样了,这会竟然跟他道谢。

    许远扯开嘴角,扯了一半又放下去推银子,竟不知道会给许毅一个什么反应好。

    他二弟好不容易跟他道谢,他不能叫他心凉。

    遇见野猪他都能淡定的搭弓拉箭,弟弟道谢反而麻爪了,半边身子都是僵的。

    最后他扭头朝着墙壁,趁着几人不注意,伸手把嘴扯出一个笑。

    不知道说什么,索性不说话,就保持一口大白牙露在外面。

    许爹也是愣住,一会才反应过来,“你还有挣钱的路子?”

    许远僵硬的身子这才软乎过来,也看向许毅。

    “对联年后肯定没人买了,就算去县里卖也不行。”

    窗外几声炮仗炸响。

    吃饭早的人家已经开始吃下午饭了。

    许毅往外瞄了一眼,摇摇头,“不是对联,是竹笋。”

    许毅把那天挖竹笋,买红纸顺道卖竹笋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咱村里人觉着挖冬笋费劲,又冷又卖不上价,那是思想固化了。”

    许大山和许远眼神茫然,显然没听懂思维固化是啥意思。

    倒是听懂了冬笋能卖钱。

    许毅举了个例子,“县城里有卖馒头的,两文钱一个白面馒头,挺多人买,但咱村没人去卖,是因为自己能蒸,从心里觉得这玩意不值钱,带县里不能卖。”

    “笋也是一样,咱村里后山有,还多多的没人挖,夏天卖不上价,这冬天死冷的,没人乐意为那三两文钱去挖。”

    “可都这么想,这冬笋就压根没人卖,想吃这口的吃不着,自然舍得花钱。”

    想挣钱,就得走不寻常的路子。

    许毅后来见过不少,冬天的绿叶菜就比夏天的贵上几倍不止。

    糖葫芦冬天走街串巷的多吧,最多挣个辛苦费。

    可若是有办法夏天卖,图的就是一个稀罕,大把人乐意加钱买呦。

    总有些富贵人家舍得吃上这一口。

    许大山懂了,“就是现在卖冬笋县城里有人买,对吧。”

    许毅点头,“对,还不少人买呢。”

    许大山眉头松开,搓搓手又皱起来,“笋后山有的是,想挖也不难,可咱买药得十多两呢,笋能卖几个钱啊?”

    他们缺的可不是个小数。

    许大山想叹气,想想又憋住,不想给许毅施加压力。

    后山的笋说有的是太夸张了,可站在林子里一眼都望不到头。

    虽说奇货可居,可到底是便宜东西。

    “可不便宜了。”许毅身后一比,“一斤215文。”

    许大山:“21文,十斤210文..也不少了...”他突然瞪大眼睛,“不是,多少?215文..一斤???”

    许旺坐在炕沿,差点掉地上,还是许远眼疾手快给他拽上来,这才避免屁股开花。

    他往里挪挪,就盯着许毅,“二哥,你没逗我吧,满山都是的东西那么值钱啊?”

    可不止他这么想,连许远这个沉默寡言的都憋不住话了,“卖这贵县城几个人舍得买啊?”

    也怪不得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去过最远的的地方就是清远县城。

    许旺今年十五岁,连县城还没去过。

    在他们的认知里,皇上也不过是顿顿大鱼大肉就是顶好的了。

    许毅也不恼,十分耐心的解释,“我上回还跟个饭馆说好了,直接给他送去,还能在他门口卖。”

    “对了,上回里正买了两斤,给了三百文银子呢。”

    “嘶~二斤300文。”

    许爹忍不住抽了一口凉气,“这有银子的人还真是舍得。”

    他作势就要下地,看着地上的新布鞋,招呼许旺把旧的给踢过来穿。

    他那火急火燎的样,好像有啥急事要办。

    许毅赶忙下地,“爹,你这是要上哪?”

    许大山弯腰提鞋,“上山挖笋呐,可别叫人挖走。”

    他宝贝孙女的药钱可就指着这个呢。

    许毅哭笑不得,揉了揉额头,“爹,今可是年三十,一会拜年的人就该来了。”

    新年习俗,放鞭炮,迎祖宗回家,走街串巷的拜年。

    哪一样都不能少。

    知道许大山怕啥,许毅说,“那笋长了一冬天了,有人想要早挖了。”

    他那天去挖一颗就七八两,大的很,压根没人去挖。

    许毅思考的很全面,说出自己的考量,“今天刚分家,该拜年得拜年,要不村里人还不知道传出什么闲话来。”

    \"笋今天挖回来也不能卖,放上一天也不新鲜了,不急这一天。\"

    许大山听劝,这才压住性子。

    虽是这样,但几人都不时往山上看,巴不得早点到初一。

    夜里子时,随着第一声鞭炮炸响,四周噼里啪啦响起一大片爆竹声。

    火药味弥漫村子,家家户户地面上都落下一层红纸,在雪上面格外显眼。

    有几个半大小子结伴来找许旺玩,他都不去,说是有正事干。

    几个孩子瘪瘪嘴,不知道他那个正事是什么。

    大年初一,清早。

    许毅轻手轻脚的下了炕。

    走到外间才伸个懒腰,拿着冷水洗了把脸,蹭了牙,漱了口。

    又往灶膛里压了两块木头,保证炕不凉,这才出了门。

    刚出来,就听到许爹那边里有响动。

    走到墙边一看,许旺竟早早的起来,正在灶台边刷锅。

    他岁数小,但勤快能干,家里的大小的活计样样能干。

    许娘这两天忙着缝衣裳,他就主动接手过来。

    昨天锅炖了鸡肉,刷不干净就容易腥,一遍一遍的换水还是不干净。

    这会愁眉苦脸,显然遇到了难题。

    新烧了一锅水里面还是腥的很。

    许毅轻声提醒:“搁点草木灰蹭蹭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