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 第60章 万事通老头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第60章 万事通老头

    老旧的门板吱嘎一声,一个豁牙的老头探头出来,眼神警惕,“找谁?”

    “王二蛤蟆。”

    许毅话出,老头明显的松懈一些,眼神游移,“就你自己吗?”

    许毅点头。

    “求求你,我听话,不跑了。”

    “小哥,你给我买送走吧。”

    小小的宅院里别有洞天。

    院子里摆着三排铁笼子,每个笼子都关着,或男女,或老少孩童。

    中间留出一个供人挑选的过路。

    一个个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人见到许毅眼睛放光,希望许毅能带他们脱离苦海。

    许毅很清楚。

    救不过来。

    这一条街都是人牙子的地盘,许毅从头转到尾,也没挑着一个机灵又投缘的。

    买丫头等于挑家人,急不来。

    他索性去了医馆,把蝎子卖到那。

    中年男人果然走了,只有小福等在原地,两人商议明天交货的时间改到下午,避免麻烦。

    蝎子卖了三两银子。

    他又去那家熟悉的裁缝店,老板一见到他就起身乐呵呵的招呼。

    这可是他的大主顾,“小伙子,需要成衣还是棉花?”

    许毅摇头:“都不是,有没有罗,凌布?”

    “呀,这可没有,咱这就连绢布都没有呐。”见许毅失望,提醒他去东市问问。

    “那边都卖值钱东西,没准能找着。”

    许毅道了谢,深蓝色,浅灰色,嫩粉色的布各一匹。

    开春了,全家的衣裳都得穿新的。

    从前那些打补丁的衣裳,早就该烧火了。

    -

    许毅想往东市去稀少布料。

    刚路过望春楼叫人喊住。

    “许少爷,等一等。”

    声音耳熟,转头一瞅,是望春楼的老板,笑容有些...谄媚?

    他觉得是自己理解错了。

    “可是有什么事?”

    “许少爷,我想问问,那老虎还能打着不?我加钱也行。”

    打着京城稀罕菜的招牌,光这一天来的贵客比平常半年加起来都多。

    若是再来一头,那他就是清远县第一酒楼咯。

    许毅失笑,“没有了,这可不是加钱的事,想打老虎可是拿命换的,没了。”

    他话没说死,“等要是能打着,我保准给您先送来,怎么样。”

    掌柜有些失望,又嘱咐道:“不光老虎,要是有别的野味也成啊。”

    “好。”许毅笑应道。

    掌柜的看着他的背影好一会才进去。

    开始还以为这许毅回到乡下就不能翻身了。

    这回看,未必啊。

    许毅刚走出几步又走回来,掌柜的挺意外,“许少爷有事?”

    “想跟掌柜的打听一件事,罗凌绢布,可知道哪里有?”

    掌柜沉思了一下,“这布可是稀罕物,你若是想要..我倒是还真知道一处。能不能找到看你运气了。”

    “东市最东角的小胡同,那里面买东西的不多,你去找一个背着布袋的长胡子老头,去问他,他若是没有,那你就得去京城找了。”

    许毅拱手道谢,“我这便去看看。”

    -

    许毅绕道东市的小胡同,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望春楼掌柜说的老头。

    那老头实在太扎眼了。

    这个胡同里的小贩虽然不多,但还有十来份卖香料和布匹的。

    不管是小贩还是行人看上去都是良民,唯独中间的老头...

    披着一身道袍,手拄着一个杆子,上面写的【万事可算。】

    他坐在道中央的凳子上,身前一个小桌子。

    肩膀上扛着一个红绿的布袋,里面塞了不少东西。

    胡子比许毅的手掌还长,黏在一起。

    就这?

    确定四周没有其他老头,许毅才迈步上去。

    见他过来,老头眼睛明显放光,站起身摇头晃脑:“我观小哥面容不凡,器宇轩昂,是大富大贵的面相,算一卦不?”

    这一套说词一出,许毅明显见到边上的小贩捂嘴偷笑。

    看来是惯词了。

    就这人...这扮相,能有布吗?

    许毅从来不以貌取人,这次忍不住了。

    他开门见山,“绢布有吗?”

    听他要贵人的东西,老头也笑的更欢了,也不问许毅算卦的事,一本正经,“有。要啥都有。”

    “罗布,凌布呢?”老头这回不嬉笑了。

    看许毅的穿着还以为他就要点一般玩意。

    可现在要这两样,都不便宜。

    普通人家别说是找,怕是听都没听说过。

    他正色道,“都要,可这价格先说好,不便宜。”

    怕许毅不信他,又介绍自己,“我有商队专门往返京城做生意,老头子在这几年了,你大可放心着。”

    “三种布各多少钱一尺。”

    老头思量了一下,“绢布,40文。罗布80文,至于凌布更精细,价格也更高,“110文一尺。”

    这个价格和许毅印象中的差不多。

    老头继续说:“跑腿4两银子。”

    “京城到这四十余两里,了,老夫可是良心价。”

    “要绣线不,老夫一起捎来,30文一团。”

    许毅沉吟片刻,“一样20尺。还有各色绣线各给我带一团。”

    他想了想,补充道:“其他颜色各一团,麦浪的黄,大雪的白,杏花的粉,树叶的绿各给我来三团。”

    “好嘞好嘞。”老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纸来细细记上。

    边记边咧嘴,这可真的是大主顾了。

    这一趟,得挣多少银子。

    不时偷瞄许毅。这个小伙子啥来头,一下要这些。

    最少得五两银子。

    加上跑腿钱,这就十两银子了。

    写完记上,“得先交定金,剩下的交货给钱。”

    许毅干脆的从口袋里摸出四两银子,“得几天?”

    老头拍着胸脯,“最多两天,若是运气好,你明天就能拿着呢。”

    许毅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舍得放弃这个大主顾,老头十分热情的摆弄红绿布袋,胡子都跟着晃,“小哥还缺啥不,西域的香料,京城的荔枝,还有烟叶子,啥都有。”

    许毅买了二两腌笋的香料,被老头那句啥都有吸引了注意,试探道:“有盐巴?”

    老头俯到许毅耳边,“有。”

    许毅瞪大了眼睛,这都有?

    不怪他惊讶,这个时候的盐都掌握在朝廷手里,私下贩盐可是死罪。

    犯罪不说,没人撑腰,他连盐都弄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