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凭实力截胡 第7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热门推荐:
驯服太子爷后,他兄弟也爱上我
【王俊凯】与你相遇真好
惊霄
变身退婚女炮灰,他先跑为敬
大夏镇远侯
我想要长生你们给我到处搞事?
医权在握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
“哦?先生细言之!”韩明假装好奇道。
他自然知道沮授说的。
“那授便直言不讳了。以前的公子,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志向,看着也没有太多能力,这多多少少让韩使君有些失望。”
沮授沉声道。
随即他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若是公子不思进取,韩使君将来把冀州给谁呢?”
“若是把冀州给了公子,那以公子的能力,这对韩家无疑灾难,或有灭族之祸。”
“只此一点,韩使君也只能对袁绍听之任之!”
“若是公子胸有大志,才华过人,想必韩使君也定然会为公子谋划。”
沮授思索一番后站起身来看着韩明,心中有些感慨。
自己自然不能直接说公子胸无大志,不能说公子无能,只能委婉的说出来。
“嗯,明受教也,那我父亲?”韩明点点头,沮授说的他都知道,原身确实胸无大志。
“只要韩使君防备袁绍,那袁绍之渤海,必如瓮中之鳖也!”沮授走到韩明面前低声说道。
“渤海不过一郡,且在冀州之东。若是韩使君断其粮草,只需围困数月,袁绍必败也!”
沮授对冀州之势早已看清,如今分析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旁边韩明听了则是眼中发光的看着沮授,没想到沮授早已经对冀州之势了如指掌。
不愧是大才名士,不愧是曹操弯腰九十度请求谋划的大才。
若是有沮授谋划,那袁绍想必也不足为虑。
“先生说的没错,我父亲我已经和他说了很多,他如今对袁绍也有所防范!”韩明点点头附和道。
“哦?当真?”沮授眼中一亮,赶忙问道。
“当真,我现为校尉,都和这个脱不了干系!”韩明再次点头。
“如此,冀州或可稳定,但还需要防范。”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如今冀州并不缺粮,但还需要兵马来抵挡不可预知的敌人。只要有兵马阻挡,无论是渤海,还是黑山贼黄巾贼,都可挡之!而韩使君不重视兵马,这对冀州无疑不利。”
沮授沉思了片刻,然后再次坐到位置上看着韩明肯定地说道。
“谢沮先生解惑,待冀州这批新兵成型,明必向父亲请求募兵!”
韩明听了顿时来了精神,眼中已经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是啊!
如果冀州有兵,那只要挡住这些敌人,一切都将不是问题,而如今冀州是天下极为富饶的一个州,再养数万大军是一点问题没有。
但眼下这些兵其实还有不少是新兵。
主要是韩家来冀州也没几个月。
打算过些时间就开始募兵。
有兵才行。
“不过,此次讨伐董卓,袁绍让我冀州出粮草,这可如何是好?”
突然想起这次讨伐董卓冀州需要出大量粮草,眉头也不由深深皱起。
这是袁绍消耗冀州的一个办法,历史上讨伐董卓的时候,两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
还多次催促冀州粮草,这也导致父亲回冀州后没有能力大量募兵。
“勤送量少!”沮授思索一番然后说道。
“勤送量少?妙,妙啊!妙啊!沮先生大才,请受明一拜!”
韩明听了眼中放光,脸上都是兴奋之色,眼珠子一转。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冀州时不时就给联军送粮草。
但每次只送很少,这样联军也没话说。
“公子客气,不知公子......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沮授盯着韩明看着,眼睛一直看着韩明眼睛,这个问题他一直想问。
实在是韩明变化太大了,曾经那个吃喝玩乐、胸无大志的公子。
如今变得聪明伶俐,还懂如何让士兵服从,如何收揽军心,甚至连冀州的大势都能看出不少。
“公不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乎?”韩明笑吟吟的看着沮授,眼中极为明亮。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好,好,好,哈哈哈,公子有才!”
沮授看着韩明深邃的眼睛,心中有些震惊。
他从韩明的眼中看到了很多东西,甚至,他还看到了野心。
这个坚定而深邃的眼中,野心这东西,说看得出来,自然是看得出来的。
但要说没有看出来,那也是看不出什么。
只可意会!
当然,冀州牧的儿子,要是真的变化很多,有野心也正常。
而韩明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是让他惊讶无比。
这一句话,当可载入史册。
“此番多谢沮先生教诲,明受用无穷也!待讨伐董卓回来,必来拜访沮先生,告辞!”韩明站起身,抱着拳说道,他打算告辞了。
“公子客气,请!”沮授也站起身回了一礼,然后摆摆手。
......
次日。
冀州军准备前往陈留郡。
潘凤在大军最前面,身后跟着高览等人。
大军过万,无边无垠。
而两万大军,从邺城西门看去更是看不到头。
潘凤此刻意气风发,看起来威武不凡。
他身披一袭银光闪闪的铁甲,每一片甲叶都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阳光洒落,铁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将他整个人笼罩在一片辉煌之中,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他骑乘的,是一匹雄壮非凡的高头大马,马儿浑身肌肉虬结,四蹄如柱。
潘凤手持一柄大斧,斧刃寒光闪闪。
立于马背之上,身姿挺拔。
身披一袭红色披挂,披挂随风飘扬,让潘凤看起来多了些潇洒与不羁。
众人看着潘凤立于大军最前面,看着潘凤威风凛凛的样子,仿佛看见潘凤带领冀州军横扫西凉军,威震天下的模样。
“出发!”随着韩馥的一声大喊,众人开始浩浩荡荡的朝着西面雒阳而去。
韩明看着潘凤这威风霸气的样子,叹了口气,心中若有所思。
这潘凤身为冀州大将,但是为人狂妄,看不上自己这位冀州公子,平常也不和自己亲近。
不过名气大了有傲气正常。
他看过三国演义,对潘凤记载就寥寥数语。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和什么河内名将方悦,骁将俞涉一样,都是给华雄扬名,最终给关羽扬名的。
眼下见潘凤如此威风,心中感慨倒是很多。
......
初平元年,正月二十。
韩明等人到达酸枣县。
他知道,曹操张邈在陈留县,而袁绍来陈留县,就是客。
所以袁绍选了在酸枣,反客为主。
这时候酸枣已经来了十余路诸侯。
只有较远的几人还在路上。
公孙瓒因为遇到昔日同窗好友,耽搁了几日,还未到达。
孙坚因为长沙路途遥远,还在南阳遇到阻碍,于是抢了点粮草,杀了几个人,耽搁了几日,也在路上。
西凉马腾则是因为位置的原因,只派了数十名代表前来。
“文节兄!”韩馥才被人接到大帐外,袁绍就对着韩馥大喊道,袁绍脸上都是笑意,仿佛韩馥是他许久未见的好友,此时的袁绍看起来格外的亲切。
韩明不动声色地看向袁绍。
只见袁绍年约三四十岁,姿貌威容,气质不凡。
他身材高大,行步有威,看起来似乎展现出一种豪杰盖世的气质。
“这老逼登,长相气质不下于我啊!”
韩明心中有些感慨,也不得不承认,袁绍长得确实是俊美非凡,气质更是一绝。
“本初!”韩馥对着袁绍抱拳行了一礼。
对袁绍,他不敢不敬,就袁家门生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何况现在自己也有些害怕袁绍,特别是自己儿子说了他那个梦之后,他因此也常常惴惴不安。
他自然知道沮授说的。
“那授便直言不讳了。以前的公子,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志向,看着也没有太多能力,这多多少少让韩使君有些失望。”
沮授沉声道。
随即他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若是公子不思进取,韩使君将来把冀州给谁呢?”
“若是把冀州给了公子,那以公子的能力,这对韩家无疑灾难,或有灭族之祸。”
“只此一点,韩使君也只能对袁绍听之任之!”
“若是公子胸有大志,才华过人,想必韩使君也定然会为公子谋划。”
沮授思索一番后站起身来看着韩明,心中有些感慨。
自己自然不能直接说公子胸无大志,不能说公子无能,只能委婉的说出来。
“嗯,明受教也,那我父亲?”韩明点点头,沮授说的他都知道,原身确实胸无大志。
“只要韩使君防备袁绍,那袁绍之渤海,必如瓮中之鳖也!”沮授走到韩明面前低声说道。
“渤海不过一郡,且在冀州之东。若是韩使君断其粮草,只需围困数月,袁绍必败也!”
沮授对冀州之势早已看清,如今分析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旁边韩明听了则是眼中发光的看着沮授,没想到沮授早已经对冀州之势了如指掌。
不愧是大才名士,不愧是曹操弯腰九十度请求谋划的大才。
若是有沮授谋划,那袁绍想必也不足为虑。
“先生说的没错,我父亲我已经和他说了很多,他如今对袁绍也有所防范!”韩明点点头附和道。
“哦?当真?”沮授眼中一亮,赶忙问道。
“当真,我现为校尉,都和这个脱不了干系!”韩明再次点头。
“如此,冀州或可稳定,但还需要防范。”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如今冀州并不缺粮,但还需要兵马来抵挡不可预知的敌人。只要有兵马阻挡,无论是渤海,还是黑山贼黄巾贼,都可挡之!而韩使君不重视兵马,这对冀州无疑不利。”
沮授沉思了片刻,然后再次坐到位置上看着韩明肯定地说道。
“谢沮先生解惑,待冀州这批新兵成型,明必向父亲请求募兵!”
韩明听了顿时来了精神,眼中已经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是啊!
如果冀州有兵,那只要挡住这些敌人,一切都将不是问题,而如今冀州是天下极为富饶的一个州,再养数万大军是一点问题没有。
但眼下这些兵其实还有不少是新兵。
主要是韩家来冀州也没几个月。
打算过些时间就开始募兵。
有兵才行。
“不过,此次讨伐董卓,袁绍让我冀州出粮草,这可如何是好?”
突然想起这次讨伐董卓冀州需要出大量粮草,眉头也不由深深皱起。
这是袁绍消耗冀州的一个办法,历史上讨伐董卓的时候,两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
还多次催促冀州粮草,这也导致父亲回冀州后没有能力大量募兵。
“勤送量少!”沮授思索一番然后说道。
“勤送量少?妙,妙啊!妙啊!沮先生大才,请受明一拜!”
韩明听了眼中放光,脸上都是兴奋之色,眼珠子一转。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冀州时不时就给联军送粮草。
但每次只送很少,这样联军也没话说。
“公子客气,不知公子......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沮授盯着韩明看着,眼睛一直看着韩明眼睛,这个问题他一直想问。
实在是韩明变化太大了,曾经那个吃喝玩乐、胸无大志的公子。
如今变得聪明伶俐,还懂如何让士兵服从,如何收揽军心,甚至连冀州的大势都能看出不少。
“公不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乎?”韩明笑吟吟的看着沮授,眼中极为明亮。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好,好,好,哈哈哈,公子有才!”
沮授看着韩明深邃的眼睛,心中有些震惊。
他从韩明的眼中看到了很多东西,甚至,他还看到了野心。
这个坚定而深邃的眼中,野心这东西,说看得出来,自然是看得出来的。
但要说没有看出来,那也是看不出什么。
只可意会!
当然,冀州牧的儿子,要是真的变化很多,有野心也正常。
而韩明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是让他惊讶无比。
这一句话,当可载入史册。
“此番多谢沮先生教诲,明受用无穷也!待讨伐董卓回来,必来拜访沮先生,告辞!”韩明站起身,抱着拳说道,他打算告辞了。
“公子客气,请!”沮授也站起身回了一礼,然后摆摆手。
......
次日。
冀州军准备前往陈留郡。
潘凤在大军最前面,身后跟着高览等人。
大军过万,无边无垠。
而两万大军,从邺城西门看去更是看不到头。
潘凤此刻意气风发,看起来威武不凡。
他身披一袭银光闪闪的铁甲,每一片甲叶都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阳光洒落,铁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将他整个人笼罩在一片辉煌之中,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他骑乘的,是一匹雄壮非凡的高头大马,马儿浑身肌肉虬结,四蹄如柱。
潘凤手持一柄大斧,斧刃寒光闪闪。
立于马背之上,身姿挺拔。
身披一袭红色披挂,披挂随风飘扬,让潘凤看起来多了些潇洒与不羁。
众人看着潘凤立于大军最前面,看着潘凤威风凛凛的样子,仿佛看见潘凤带领冀州军横扫西凉军,威震天下的模样。
“出发!”随着韩馥的一声大喊,众人开始浩浩荡荡的朝着西面雒阳而去。
韩明看着潘凤这威风霸气的样子,叹了口气,心中若有所思。
这潘凤身为冀州大将,但是为人狂妄,看不上自己这位冀州公子,平常也不和自己亲近。
不过名气大了有傲气正常。
他看过三国演义,对潘凤记载就寥寥数语。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和什么河内名将方悦,骁将俞涉一样,都是给华雄扬名,最终给关羽扬名的。
眼下见潘凤如此威风,心中感慨倒是很多。
......
初平元年,正月二十。
韩明等人到达酸枣县。
他知道,曹操张邈在陈留县,而袁绍来陈留县,就是客。
所以袁绍选了在酸枣,反客为主。
这时候酸枣已经来了十余路诸侯。
只有较远的几人还在路上。
公孙瓒因为遇到昔日同窗好友,耽搁了几日,还未到达。
孙坚因为长沙路途遥远,还在南阳遇到阻碍,于是抢了点粮草,杀了几个人,耽搁了几日,也在路上。
西凉马腾则是因为位置的原因,只派了数十名代表前来。
“文节兄!”韩馥才被人接到大帐外,袁绍就对着韩馥大喊道,袁绍脸上都是笑意,仿佛韩馥是他许久未见的好友,此时的袁绍看起来格外的亲切。
韩明不动声色地看向袁绍。
只见袁绍年约三四十岁,姿貌威容,气质不凡。
他身材高大,行步有威,看起来似乎展现出一种豪杰盖世的气质。
“这老逼登,长相气质不下于我啊!”
韩明心中有些感慨,也不得不承认,袁绍长得确实是俊美非凡,气质更是一绝。
“本初!”韩馥对着袁绍抱拳行了一礼。
对袁绍,他不敢不敬,就袁家门生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何况现在自己也有些害怕袁绍,特别是自己儿子说了他那个梦之后,他因此也常常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