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凭实力截胡 第44章 商议分兵
热门推荐:
我想要长生你们给我到处搞事?
医权在握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
梅山故事之亡命天涯
红颜殇:深宫权谋录
乾坤变:玩转异世界
他们都叫我大佬
和亲,从此玉碎宫倾
“盟主到!”随着一名侍从的大喊声结束,众人抬头看去,只见袁绍带着颜良文丑等人缓缓进入大帐中。
袁绍身着银白色盔甲,满脸威严的样子,看起来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我等拜见盟主!”众人见袁绍站在主位,纷纷起身抱拳行礼。
“诸公免礼!坐,坐!”袁绍扫视了众人一眼,挥手示意道。
“谢盟主!”众人齐声道。
说完后纷纷坐下。
“盟主,今董贼死伤数万兵马,我等也有不少损失,继续攻虎牢关,于我等不利啊!”孙坚站起身,大声说道。
他是个直性子,如今他的兵马损失太多了,他不想继续和董卓打消耗战。
“没错,盟主,吾麾下兵马不足五千,继续攻城,吾今已力不能及也!”鲍信看了看孙坚,又看向袁绍,站起身附和道。
“非也!此时继续攻消耗董卓,对我等只会有利,诸公不可因小失大!”袁术沉声反对,说完后他看向韩馥。
他兵马还在多,此刻分兵,对他没什么好处。
还不如继续派兵马攻打,他们在大营里饮酒作乐,坐看董卓兵马减少。
袁术说话也没有起身,也没有抱拳,他甚至不看袁绍,而是看着众人说。
韩馥见袁术看他,眼珠一转,淡淡地说道:“公路说得不错,多多消耗董卓兵马于我军有大利,但......唯恐粮草不足啊!”
“嗯?冀州富足,怎会说粮草不足?”袁绍皱起眉头,看向韩馥,脸色有些难看。
只有冀州消耗大量粮草,韩馥没实力养大量兵马,没实力招兵买马,他才有机会。
哪有自家门生做冀州牧,而自己却是门生地盘上的一个小小的郡守这种说法?
“冀州,韩馥不配拥有!”袁绍心中想着。
“盟主不知,数十万联军,每日人吃马嚼,冀州府库已经渐渐见底。或要不了多久,冀州便无力供粮了啊!”
韩馥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都是担忧之色。
不等袁绍继续说话,他继续为难地说道:“自讨董卓开始,冀州常常送大量粮草来大营,从不有缺。现我冀州多有人马来报,言府库粮草,不过数十万石。唉~不知还够不够我冀州吃的。”
韩馥满脸忧愁之色,见袁绍想开口,他赶忙对着袁术说道:“盟主若是不信,可问公路。公路最近也常常去催粮,某这些天刚刚将冀州送来的粮草给了公路。”
韩明见韩馥胡说八道,眨了眨眼,心中有些感慨。
看来面对家族和自身生死存亡,父亲这个老实人也会说谎了啊!
历史上冀州可是一直供应数十万联军的粮草的,冀州的富裕,天下皆知。
人家常常说,冀州带甲百万,就是说冀州之富,可养百万大军,也是有一定道理。
当然,养百万大军肯定是夸张的说法。
但粮草肯定是很多的。
“这......没错,文节的冀州粮草似乎有些不足。”袁术见韩馥提起他,他眉头微皱,眯着眼附和道。
如今韩馥亲近他,他虽然怀疑冀州不可能现在就缺粮,但他还是打算帮韩馥说话。
“某也看见了,文节的粮草官时不时就送不少粮草来大营中,冀州缺粮,倒也合理!”
坐韩馥身边的张邈沉声道,他摸着胡须,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文节的粮草官最近可是常常送粮草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并且自己和文节是多年好友,帮文节说说话也没什么。
“冀州缺粮,必是真的。我等数十万联军,每日需要成千上万石粮草,还有公孙将军的骑兵也要大量粮草,冀州此刻粮草不多,很正常。某也相信文节不会诓骗我等。文节,不是那种人。”
陶谦满脸正色地看着众人说道。
“我就是那种人!”韩馥老脸微红,心中暗呼,自己曾经是老实人,如今似乎......有些许变化。
但为了韩家能存活下去,为了则诚,胡说也不影响。
他现在对袁绍防备是很深的。
毕竟儿子和他说袁绍会灭了他韩家。
至于旁边的曹操等人,则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也不说话。
“既然如此,我等各自也带了些粮草,待冀州的吃完,我等可各自用自己带来的粮草。诸公也要派人去各自州郡征粮,不可使大军缺粮草!”
袁绍眉头轻蹙,尽管他心中不信,但此时好几个人帮韩馥说话,他也没办法。
何况,冀州是韩馥的,韩馥说没粮草,他没无法去查实。
“这韩文节,变化有些大啊!”袁绍斜着眼看了一眼韩馥,瞬间看向另一边。
从来酸枣时他便想着算计拿捏韩馥。
“现在到底要不要分兵呢?”袁绍若有所思,他是还不想分兵的。
他兵马多,不分兵,大家一起面对董卓,分兵了,他要带数个诸侯面对董卓。
对他不怎么有利。
董卓主力在虎牢关,自己身为盟主,肯定是要带大军在虎牢关防备董卓的。
“孟德,你怎么看?”他见两边意见不合,于是看向曹操。
曹操在这个大帐中,也是很有话语权的。
“盟主,操以为,今董贼死伤数万。若我等分兵,董贼便无力再防备我等,此时分兵,留兵马守成皋,派兵前往河内等地,占孟津,或派兵马攻三辅等地,董卓早晚必亡。”
曹操见袁绍看他,他沉吟片刻,起身抱拳道。
分兵他肯定是赞同的,他心中早有了计划,只等大家同意分兵,便可以提出来。
他刚才在想韩馥和冀州。
在他眼中,也不相信冀州此时会缺粮。
冀州随便一个郡,都能养两三万甚至更多大军,袁绍的渤海便是例子。
眼下冀州怎么可能缺粮?
“看来这韩文节,变了不少啊!莫非是他?”曹操眉头轻轻皱起,看了看韩明。
他觉得很有可能是韩明的原因,才会让那个胸无大志、老实而又宽和的韩馥变成这样的。
袁绍见曹操也同意分兵,心中有些明悟,这阿满,兵马也不多,想分兵倒是合理。
但他还不想,想起刚刚来时乌云密布且阴沉的天空,心中一动。
“这样吧!吾看这两天似乎要下雨,也攻不了城,攻城与分兵之事,还是缓几日再看吧!”
袁绍站起身,扫视着众人,语气颇为严肃。
“这......”
“怎么?莫非吾说的话,无用乎?”
“诺!”
“嗯!散了吧!”
“是!”
......
袁绍身着银白色盔甲,满脸威严的样子,看起来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我等拜见盟主!”众人见袁绍站在主位,纷纷起身抱拳行礼。
“诸公免礼!坐,坐!”袁绍扫视了众人一眼,挥手示意道。
“谢盟主!”众人齐声道。
说完后纷纷坐下。
“盟主,今董贼死伤数万兵马,我等也有不少损失,继续攻虎牢关,于我等不利啊!”孙坚站起身,大声说道。
他是个直性子,如今他的兵马损失太多了,他不想继续和董卓打消耗战。
“没错,盟主,吾麾下兵马不足五千,继续攻城,吾今已力不能及也!”鲍信看了看孙坚,又看向袁绍,站起身附和道。
“非也!此时继续攻消耗董卓,对我等只会有利,诸公不可因小失大!”袁术沉声反对,说完后他看向韩馥。
他兵马还在多,此刻分兵,对他没什么好处。
还不如继续派兵马攻打,他们在大营里饮酒作乐,坐看董卓兵马减少。
袁术说话也没有起身,也没有抱拳,他甚至不看袁绍,而是看着众人说。
韩馥见袁术看他,眼珠一转,淡淡地说道:“公路说得不错,多多消耗董卓兵马于我军有大利,但......唯恐粮草不足啊!”
“嗯?冀州富足,怎会说粮草不足?”袁绍皱起眉头,看向韩馥,脸色有些难看。
只有冀州消耗大量粮草,韩馥没实力养大量兵马,没实力招兵买马,他才有机会。
哪有自家门生做冀州牧,而自己却是门生地盘上的一个小小的郡守这种说法?
“冀州,韩馥不配拥有!”袁绍心中想着。
“盟主不知,数十万联军,每日人吃马嚼,冀州府库已经渐渐见底。或要不了多久,冀州便无力供粮了啊!”
韩馥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都是担忧之色。
不等袁绍继续说话,他继续为难地说道:“自讨董卓开始,冀州常常送大量粮草来大营,从不有缺。现我冀州多有人马来报,言府库粮草,不过数十万石。唉~不知还够不够我冀州吃的。”
韩馥满脸忧愁之色,见袁绍想开口,他赶忙对着袁术说道:“盟主若是不信,可问公路。公路最近也常常去催粮,某这些天刚刚将冀州送来的粮草给了公路。”
韩明见韩馥胡说八道,眨了眨眼,心中有些感慨。
看来面对家族和自身生死存亡,父亲这个老实人也会说谎了啊!
历史上冀州可是一直供应数十万联军的粮草的,冀州的富裕,天下皆知。
人家常常说,冀州带甲百万,就是说冀州之富,可养百万大军,也是有一定道理。
当然,养百万大军肯定是夸张的说法。
但粮草肯定是很多的。
“这......没错,文节的冀州粮草似乎有些不足。”袁术见韩馥提起他,他眉头微皱,眯着眼附和道。
如今韩馥亲近他,他虽然怀疑冀州不可能现在就缺粮,但他还是打算帮韩馥说话。
“某也看见了,文节的粮草官时不时就送不少粮草来大营中,冀州缺粮,倒也合理!”
坐韩馥身边的张邈沉声道,他摸着胡须,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文节的粮草官最近可是常常送粮草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并且自己和文节是多年好友,帮文节说说话也没什么。
“冀州缺粮,必是真的。我等数十万联军,每日需要成千上万石粮草,还有公孙将军的骑兵也要大量粮草,冀州此刻粮草不多,很正常。某也相信文节不会诓骗我等。文节,不是那种人。”
陶谦满脸正色地看着众人说道。
“我就是那种人!”韩馥老脸微红,心中暗呼,自己曾经是老实人,如今似乎......有些许变化。
但为了韩家能存活下去,为了则诚,胡说也不影响。
他现在对袁绍防备是很深的。
毕竟儿子和他说袁绍会灭了他韩家。
至于旁边的曹操等人,则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也不说话。
“既然如此,我等各自也带了些粮草,待冀州的吃完,我等可各自用自己带来的粮草。诸公也要派人去各自州郡征粮,不可使大军缺粮草!”
袁绍眉头轻蹙,尽管他心中不信,但此时好几个人帮韩馥说话,他也没办法。
何况,冀州是韩馥的,韩馥说没粮草,他没无法去查实。
“这韩文节,变化有些大啊!”袁绍斜着眼看了一眼韩馥,瞬间看向另一边。
从来酸枣时他便想着算计拿捏韩馥。
“现在到底要不要分兵呢?”袁绍若有所思,他是还不想分兵的。
他兵马多,不分兵,大家一起面对董卓,分兵了,他要带数个诸侯面对董卓。
对他不怎么有利。
董卓主力在虎牢关,自己身为盟主,肯定是要带大军在虎牢关防备董卓的。
“孟德,你怎么看?”他见两边意见不合,于是看向曹操。
曹操在这个大帐中,也是很有话语权的。
“盟主,操以为,今董贼死伤数万。若我等分兵,董贼便无力再防备我等,此时分兵,留兵马守成皋,派兵前往河内等地,占孟津,或派兵马攻三辅等地,董卓早晚必亡。”
曹操见袁绍看他,他沉吟片刻,起身抱拳道。
分兵他肯定是赞同的,他心中早有了计划,只等大家同意分兵,便可以提出来。
他刚才在想韩馥和冀州。
在他眼中,也不相信冀州此时会缺粮。
冀州随便一个郡,都能养两三万甚至更多大军,袁绍的渤海便是例子。
眼下冀州怎么可能缺粮?
“看来这韩文节,变了不少啊!莫非是他?”曹操眉头轻轻皱起,看了看韩明。
他觉得很有可能是韩明的原因,才会让那个胸无大志、老实而又宽和的韩馥变成这样的。
袁绍见曹操也同意分兵,心中有些明悟,这阿满,兵马也不多,想分兵倒是合理。
但他还不想,想起刚刚来时乌云密布且阴沉的天空,心中一动。
“这样吧!吾看这两天似乎要下雨,也攻不了城,攻城与分兵之事,还是缓几日再看吧!”
袁绍站起身,扫视着众人,语气颇为严肃。
“这......”
“怎么?莫非吾说的话,无用乎?”
“诺!”
“嗯!散了吧!”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