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凭实力截胡 第166章 拥兵十万众
热门推荐:
绝艳小师叔之凡世篇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重生,短命王爷宠我入骨
快穿:绑定大佬后
穿越鬼灭下弦之伍累
穿成中年主母,每天都想躺平
华夏英灵:助我异界称霸
炼丹房打杂,从废丹合成开始修仙
高校里最恐怖的班级
而麴义作战时勇猛无畏,让他带兵攻打没什么防守的滨海北部,同样很是稳妥。
张合早请为攻平原的先锋,当然是让他带兵先前往平原。
当然,五千人想夺取平原,不难,但也不容易。
可能要花很多时间,毕竟刘备有一两千人,如果刘备守城的话,五千人想夺取平原县,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他打算回邺城后再带些兵马去助张合。
至于他自己,当然只能带着亲卫骑兵去邺城调新兵了,骑兵快,到时候数日便能到达邺城。
他打算先平原,然后将袁绍赶出冀州后再战公孙瓒。
曹操的话,还不值得冀州去浪费时间精力去针对。
不然要是公孙瓒或者袁绍起势了,这对冀州是不利的。
要是到时候曹操不愿意还回戏忠和韩历,肯定是要亲自带大军前往东郡的。
但要是曹操还回了戏忠等人,那还是先去迎战公孙瓒。
“主公,那你?”田丰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主公。
大军都派完了,但是主公似乎没有说他要前往哪里。
“我欲回邺城,看看新兵是否募齐,再看看那两千余骑兵,看看是否要带出来,毕竟很快便要迎战公孙瓒。然后......领兵震慑曹操,而后前往平原。毕竟......要是夺取平原,没上万大军,可不好守平原呐!”
韩明笑着说道。
“回邺城?那主公,你可多待些时日,毕竟......”
“毕竟什么?”
“主公还无子嗣啊!”
“啊?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着笑呵呵的众文武,韩明无奈的摇了摇头。
但田丰说得对,自己还没有子嗣,这对一个诸侯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田丰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让他回去播种。
......
幽州。
广阳郡。
蓟县州牧府。
旬谌正和主位上那个有些慈祥的老人交谈着。
此刻旬谌的心中有些无奈。
他说了很多次了,这刘虞总是不愿意出兵。
说不能轻易起战事,只是说会派人去劝说公孙瓒。
看来是不能让刘虞出兵攻打右北平了。
他摇了摇头。
“使君不愿出兵攻打右北平,谌也不让使君为难。但使君可在渔阳增兵,以此来威慑公孙瓒,使其退兵。且我冀州可与幽州结盟,同气连枝,如此可使幽冀两地安稳,使两地百姓安稳。”
旬谌沉声说道。
不能让刘虞攻打右北平,但退而求其次。
让刘虞增兵渔阳郡,威慑公孙瓒也行。
渔阳郡就在右北平旁边,只要多调大军去渔阳郡,右北平肯定会人心惶惶。
到时候自己再让奉孝的情报人员来帮忙,安排一些百姓和流民假装是刘虞兵马,迷惑公孙瓒的守军守将。
反正两人那么大矛盾,公孙瓒部将很可能相信。
当然,他爱信不信。
只要自己悄悄安排就行。
“当真只需要如此?”刘虞眼中一亮。
让他和公孙瓒打起来,他是不愿意的。
但如果只是出兵渔阳郡,还是可以接受。
渔阳郡是他的地盘,在渔阳郡增兵很合理。
关键是他确实也想在渔阳郡增兵。
他不是傻子,公孙瓒野心勃勃,早晚会打他。
他对公孙瓒也很是不满。
在幽州和自己作对就算了,还到处招兵买马。
招兵买马就算了,还动不动就起战事。
眼下幽州需要安稳的发展。
战乱只会让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并且这样还能和冀州结盟,这是好事。
要是遇到战事了,可以请冀州帮忙。
既起到防备公孙瓒的作用,还能交好冀州。
“当然!”旬谌点点头,面色平静。
“对了,友若,老夫听说韩冀州派人杀了王河内,这......”
刘虞好奇地问道。
王匡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一个郡守,韩明说杀就杀,似乎不应该嘛!
“非也!王匡攻冀州,我主带兵去抵抗。”
“但我主早有交代,王太守是我主父亲好友,不可杀王太守。”
“但王太守偏要上战场,最后不小心死于乱军之中,对此我主也很是伤心。”
“后来我主见王太守已战死,便回了邺城。而河内众百姓世家便推荐河内韩元嗣做郡守。”
“韩元嗣乃河内名士,河内百姓深受其恩惠,故其被河内众世家百姓拥戴。”
“今我冀州与河内交好,两地将不再会有战乱发生,此河内与我冀州之福也!”
旬谌一脸认真的说着,直说得刘虞不住的点头。
于刘虞而言,他对冀州和河内的事情不清楚。
虽然知道王匡很有可能就是韩明杀的,但如今冀州和河内确实是不会发生战乱了。
这是好事!
并且王匡主动攻打冀州,本就不应该,被杀也在情理当中。
对挑起战事的人,他很是不喜。
大家和平稳定的发展不好吗?
打,有什么好打的?
......
“为将者,当察天文,观地势。”
“通晓兵法,多谋善断!”
“言必行,行必果!”
“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不可失信,不可妄言!”
“知忠义,懂礼节!”
“惜士卒,重粮草!”
“如此,可为良将也!”
大帐中,韩明站在前方,看着众文武,笑吟吟的叮嘱着。
主要还是讲给这些个将领听。
大军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众将就要出发。
他也打算带着亲卫骑兵先回邺城安排。
那在出发前还是要叮嘱一下。
有利无害!
“谨遵主公教诲!”众将正色道。
连典韦许褚也颇为认可的点点头。
“报~”
“何事?”
“禀报主公,邺城传来消息,两万新兵已经募齐,如今在冀州大营训练。”
士卒大声禀报道。
“募齐了?好,哈哈哈,好!”
韩明哈哈大笑。
邺城有三万兵马,冀州今后将更加安稳,而邺城更是稳如泰山。
只要邺城大本营稳固,那外面只要不出现大失误,冀州将一切安稳。
就算在外面出现大失误,也能重新开始。
当然,韩明觉得,袁绍那种玻璃心不算。
毕竟官渡之战根本没有伤及河北四州。
在别的地方作战。
那就是回河北后卷土重来未可知。
偏偏袁绍自己不行。
“恭喜主公,拥兵十万众!”
荀攸面色一动,抱拳大声赞道。
“拥兵十万?”
众武将一惊。
主公有十万大军了?
“恭喜主公,拥兵十万!”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郭嘉田丰也附和着恭喜道。
“哈哈哈,同喜,同喜呐!哈哈哈!”
韩明哈哈大笑起来。
心喜异常。
河间自己这边四万大军,文安县可以说两万大军,就是六万大军了。
邺城三万,那就是九万大军。
赵浮那里一万,就是十万大军。
张合早请为攻平原的先锋,当然是让他带兵先前往平原。
当然,五千人想夺取平原,不难,但也不容易。
可能要花很多时间,毕竟刘备有一两千人,如果刘备守城的话,五千人想夺取平原县,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他打算回邺城后再带些兵马去助张合。
至于他自己,当然只能带着亲卫骑兵去邺城调新兵了,骑兵快,到时候数日便能到达邺城。
他打算先平原,然后将袁绍赶出冀州后再战公孙瓒。
曹操的话,还不值得冀州去浪费时间精力去针对。
不然要是公孙瓒或者袁绍起势了,这对冀州是不利的。
要是到时候曹操不愿意还回戏忠和韩历,肯定是要亲自带大军前往东郡的。
但要是曹操还回了戏忠等人,那还是先去迎战公孙瓒。
“主公,那你?”田丰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主公。
大军都派完了,但是主公似乎没有说他要前往哪里。
“我欲回邺城,看看新兵是否募齐,再看看那两千余骑兵,看看是否要带出来,毕竟很快便要迎战公孙瓒。然后......领兵震慑曹操,而后前往平原。毕竟......要是夺取平原,没上万大军,可不好守平原呐!”
韩明笑着说道。
“回邺城?那主公,你可多待些时日,毕竟......”
“毕竟什么?”
“主公还无子嗣啊!”
“啊?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着笑呵呵的众文武,韩明无奈的摇了摇头。
但田丰说得对,自己还没有子嗣,这对一个诸侯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田丰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让他回去播种。
......
幽州。
广阳郡。
蓟县州牧府。
旬谌正和主位上那个有些慈祥的老人交谈着。
此刻旬谌的心中有些无奈。
他说了很多次了,这刘虞总是不愿意出兵。
说不能轻易起战事,只是说会派人去劝说公孙瓒。
看来是不能让刘虞出兵攻打右北平了。
他摇了摇头。
“使君不愿出兵攻打右北平,谌也不让使君为难。但使君可在渔阳增兵,以此来威慑公孙瓒,使其退兵。且我冀州可与幽州结盟,同气连枝,如此可使幽冀两地安稳,使两地百姓安稳。”
旬谌沉声说道。
不能让刘虞攻打右北平,但退而求其次。
让刘虞增兵渔阳郡,威慑公孙瓒也行。
渔阳郡就在右北平旁边,只要多调大军去渔阳郡,右北平肯定会人心惶惶。
到时候自己再让奉孝的情报人员来帮忙,安排一些百姓和流民假装是刘虞兵马,迷惑公孙瓒的守军守将。
反正两人那么大矛盾,公孙瓒部将很可能相信。
当然,他爱信不信。
只要自己悄悄安排就行。
“当真只需要如此?”刘虞眼中一亮。
让他和公孙瓒打起来,他是不愿意的。
但如果只是出兵渔阳郡,还是可以接受。
渔阳郡是他的地盘,在渔阳郡增兵很合理。
关键是他确实也想在渔阳郡增兵。
他不是傻子,公孙瓒野心勃勃,早晚会打他。
他对公孙瓒也很是不满。
在幽州和自己作对就算了,还到处招兵买马。
招兵买马就算了,还动不动就起战事。
眼下幽州需要安稳的发展。
战乱只会让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并且这样还能和冀州结盟,这是好事。
要是遇到战事了,可以请冀州帮忙。
既起到防备公孙瓒的作用,还能交好冀州。
“当然!”旬谌点点头,面色平静。
“对了,友若,老夫听说韩冀州派人杀了王河内,这......”
刘虞好奇地问道。
王匡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一个郡守,韩明说杀就杀,似乎不应该嘛!
“非也!王匡攻冀州,我主带兵去抵抗。”
“但我主早有交代,王太守是我主父亲好友,不可杀王太守。”
“但王太守偏要上战场,最后不小心死于乱军之中,对此我主也很是伤心。”
“后来我主见王太守已战死,便回了邺城。而河内众百姓世家便推荐河内韩元嗣做郡守。”
“韩元嗣乃河内名士,河内百姓深受其恩惠,故其被河内众世家百姓拥戴。”
“今我冀州与河内交好,两地将不再会有战乱发生,此河内与我冀州之福也!”
旬谌一脸认真的说着,直说得刘虞不住的点头。
于刘虞而言,他对冀州和河内的事情不清楚。
虽然知道王匡很有可能就是韩明杀的,但如今冀州和河内确实是不会发生战乱了。
这是好事!
并且王匡主动攻打冀州,本就不应该,被杀也在情理当中。
对挑起战事的人,他很是不喜。
大家和平稳定的发展不好吗?
打,有什么好打的?
......
“为将者,当察天文,观地势。”
“通晓兵法,多谋善断!”
“言必行,行必果!”
“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不可失信,不可妄言!”
“知忠义,懂礼节!”
“惜士卒,重粮草!”
“如此,可为良将也!”
大帐中,韩明站在前方,看着众文武,笑吟吟的叮嘱着。
主要还是讲给这些个将领听。
大军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众将就要出发。
他也打算带着亲卫骑兵先回邺城安排。
那在出发前还是要叮嘱一下。
有利无害!
“谨遵主公教诲!”众将正色道。
连典韦许褚也颇为认可的点点头。
“报~”
“何事?”
“禀报主公,邺城传来消息,两万新兵已经募齐,如今在冀州大营训练。”
士卒大声禀报道。
“募齐了?好,哈哈哈,好!”
韩明哈哈大笑。
邺城有三万兵马,冀州今后将更加安稳,而邺城更是稳如泰山。
只要邺城大本营稳固,那外面只要不出现大失误,冀州将一切安稳。
就算在外面出现大失误,也能重新开始。
当然,韩明觉得,袁绍那种玻璃心不算。
毕竟官渡之战根本没有伤及河北四州。
在别的地方作战。
那就是回河北后卷土重来未可知。
偏偏袁绍自己不行。
“恭喜主公,拥兵十万众!”
荀攸面色一动,抱拳大声赞道。
“拥兵十万?”
众武将一惊。
主公有十万大军了?
“恭喜主公,拥兵十万!”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郭嘉田丰也附和着恭喜道。
“哈哈哈,同喜,同喜呐!哈哈哈!”
韩明哈哈大笑起来。
心喜异常。
河间自己这边四万大军,文安县可以说两万大军,就是六万大军了。
邺城三万,那就是九万大军。
赵浮那里一万,就是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