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 第6章 与三兄结义,樊秀花招婿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第6章 与三兄结义,樊秀花招婿

    众喽啰见三个大王都被捉去,都吓得跪地求饶,说:

    “好汉,饶小的们性命,愿拜好汉为寨王。”

    薛仁贵说:

    “我堂堂义士,岂做这偷鸡盗狗之人,今三寇已擒,与地方除害,我也不伤你等性命,只须前去山头收拾粮草,改邪归正,各安生业,把山寨放火烧毁,不得再做强盗勾当,如若不然,定会扫灭不留。”

    众喽啰连连叩头,应道:

    “是!多谢好汉饶命,再不敢了。”

    于是回转山头,收拾了东西,放火烧毁了山寨,都散伙去了。

    薛仁贵押了姜兴本,回到樊家庄,这时天已大明,太阳高照,樊员外带领众庄丁们,出庄门迎接入庄中,摆酒置菜,热情款待,大家都吃喝个心满意足。

    薛仁贵用了酒饭,走过来,说道:

    “你们三个毛贼,擅霸住烽火山横行地方,如今被擒,有什么话要说?”

    三兄弟说:

    “哎呀,好汉,饶我等性命,从今再不敢为盗,情愿改邪归正。”

    薛仁贵看此三人也算是有武艺,善心尤存,遂有收降之意,便说:

    “我看你们三位寨主,武艺高强,相貌堂堂,有一派英雄气概,可惜你们空有一身本事,没用在正道上,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成了地方一大祸害,喏,罢了,现今天子东征,莫若投军,回归朝廷,为国出力,我便饶了你等性命。”

    三兄弟说:

    “好汉,若饶我们性命,即刻就去投军便了,敢问英雄尊姓大名?”

    薛仁贵说:

    “我叫薛仁贵,三位寨主,我愿做你们的引路人。”

    三兄弟说:

    “多谢好汉,愿生死跟随。”

    薛仁贵大悦,说:

    “好!随我一同前去即可,这样,我们不如结拜为生死兄弟,为国效力,成了功名,共受朝廷恩惠。”

    三兄弟大喜,说:

    “承蒙好汉之恩,可惜我等乃一介草寇,怎敢高攀英雄结拜?”

    薛仁贵说:

    “如今,既已改邪归正,自然为豪杰了。”

    三人听了,喜出望外,受宠若惊。

    薛仁贵把三人绳索解了,三人立了起来,说:

    “多谢好汉兄弟!”

    樊员外在旁看到薛仁贵收服此三人,也是满心欢喜,说:

    “待老夫备上香纸宝烛,供上礼物来,你们四位好汉,就在这厅上结拜便了。”

    哥仨管叫薛仁贵为大哥,薛仁贵再三谦让,推辞不了。

    于是四人跪在香火前,拜了八拜,对天盟誓,结拜为生死之交。

    拜毕,烧了宝纸送神,就在厅上摆酒,众人畅饮一番。

    这边,樊员外走进内房来,老夫人见了,说道:

    “孩儿他爹,老身看这薛仁贵青年才俊,相貌堂堂,此去必有大将之分,是一个值得托付之人,女儿也正值青春,不如把女儿许配了他罢。”

    见老夫人一说,员外大喜,道:

    “夫人之言,正合我意,待我就去对他说来。”

    员外来到厅堂说:

    “薛恩人,老汉小女,年当十八,未曾婚配,老汉夫妻二人感蒙相救,欲将小女相配恩人,即日成亲,以为日后之靠,未知好汉意下如何?”

    薛仁贵说:

    “员外爷,这可使不得!我家中已有妻室,我怎能在此成亲,变成忘恩之人。”

    员外说:

    “恩人无妨,人家尚有娶三妻四妾,恩人娶两位也不为过,我家女儿愿做偏房侧室便了。”

    薛仁贵说:

    “员外老爷呀,小姐正值青春年少,慢慢找着,总会择得如意郎君,怎么作偏房,岂不是有屈了?望员外老爷另选才郎,本人不敢遵命。”

    员外说:

    “恩人,老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小女之心也已愿,誓不另再嫁他人,如若不应承,就是嫌弃小女貌丑了。”

    李、姜兄弟三人在旁说道:

    “薛兄弟,既然员外老爷如此说,小姐又已心愿,如何不应承了?”

    薛仁贵见推脱不过,兄弟们又如此之说,只得同意,说:

    “既承不弃,在下薛仁贵谨从遵教。”

    这樊员外见薛仁贵同意了,大喜说:

    “好,待老夫择一吉日,就此成亲。”

    薛仁贵说:“谢过岳父,小婿如今随朝廷东征,功名存心,恐不能多待。”

    员外说:

    “无妨,择日不如撞日,今便是佳期,即与小姐拜堂成亲!”

    即命家人杀猪宰羊,大摆筵席,让薛仁贵同小姐完婚。

    小姐樊秀花也是天生出落的貌美,贤淑聪敏。

    昨日傍晚在绣花楼上,薛仁贵前来借宿,就正好给看到,瞧见有一位身穿白袍的俊美少年郎君,骑一匹高头白马,正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便是有了几分爱慕之意。

    又听闻昨晚擒了三贼寇,英雄了得,更是有了欢喜之心,私下与母亲潘氏说了心愿,老夫人方说与员外来,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天作之合了。

    薛仁贵随大军东征,着急追赶队伍,只在樊家庄住了三日,便辞别员外准备起程。

    临别时,樊秀花说:

    “相公,你要走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若生下一男半女,怎么办?”

    薛仁贵说:

    “这样吧,我没有什么东西,只把身上这条五色鸾带给你,把它收好,将来我要是熬上个一官半职,顾不上来接你,可带着它来找我。”

    说罢,薛仁贵把那五色鸾带给了樊秀花。

    樊秀花只得含泪告别。

    薛仁贵辞别了亲人,离开樊家庄,带领李庆红、姜兴霸、姜兴本三人直往登州方向,策马加鞭,追赶大唐队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