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绝色双姝厨艺妙,馋哭食客哇哇叫 > 第142章 海上变色龙

绝色双姝厨艺妙,馋哭食客哇哇叫 第142章 海上变色龙

    趁着画舫之人捞鱼尸的间隙,一些小商贩趁机在人群中兜售起自己的货物。

    “让让,让让!”

    挎着竹篮的妇人挤过人群,大声吆喝:“刚出炉的葱油饼,热乎的!”

    饼香混着湖风飘散,引得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直咽口水。

    东边凉棚下更是热闹。

    十几个商贩支起摊子,叫卖声此起彼伏。

    “上好的鱼线,南海鲛丝所制,十丈不断!”

    “特制鱼饵,祖传秘方,专钓大鱼!”

    一个满脸麻子的汉子举着竹筒吆喝,引得不少人围上去打听。

    于知乐抚摸着贺思甜的秀发,温声询问:“臭宝,你饿不饿,要不要吃葱油饼?”

    贺思甜摇摇头。

    她才受到惊吓,哪有胃口吃东西?

    不多时,湖面恢复如初,各位参赛者继续比赛。

    日头渐高,湖面金光粼粼。

    烈日将湖水蒸出靛蓝色雾霭,孟孤舟的麻衣后背洇出盐霜。

    他盘坐在十一号钓位的珊瑚礁上,脚边鱼篓里封着三条鲤鱼。

    钱不杰的金钩接连起获三尾青鱼,急得他额角冒汗。

    “奇了怪了,今日鲈鱼都躲去何处了?”

    话音未落,孟孤舟那边青竹弯成满月,一尾银鳞鲈鱼破水而出,在阳光下划出道虹光。

    “十一号钓台记十五分!”

    记分官高唱声落下,杜老终于扬手抛竿。

    鱼线在半空舒展开来,坠着枚朱红色药丸。

    这“赤芍凝露丸”入水即化,须臾间周遭湖水竟泛出淡淡胭脂色。

    西侧惊呼声响起,钱不杰的翡翠钓竿竟无端被拖入水中。

    卫承双指轻弹,三枚银针破空而去,精准切断缠住钓线的水草。

    “钱老板当心些,这湖底老藤最喜金玉之气。”

    他笑着收回银针,转头却见自己浮漂猛沉,渔线响起绷断的裂帛声。

    卫承足尖点地,腾身而起。

    那鱼力道极大,几次险些将他拽入湖中。

    卫承脚下生根,身子微微后仰,与那水中巨物较劲。

    竿梢颤动不止,鱼线绷得笔直,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围观者中有人惊叹:“好大的劲道!”

    有人不安:“这劲头,莫不是又钓上一条海蛇?”

    卫承额上渗出细密汗珠,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时而收线,时而放线,与那鱼周旋。

    湖水翻涌,浪花四溅,隐约可见一尾斑点鱼在深处闪动。

    众人屏息凝神。

    卫承猛地一提竿,那鱼跃出水面,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有人指着湖面惊呼:“快看!是条龙趸!”

    龙趸奋力挣扎,尾鳍拍打水面,激起阵阵水花。

    卫承趁机收线,将鱼拉近岸边。

    那鱼足有半人长,身上均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约莫着有三四十公斤。

    众人围上前来,啧啧称奇。

    “卫神医果然厉害,这般大鱼,怕是十年难遇!”

    “今日得见此鱼,真是大开眼界!”

    卫承抹去额上汗水,笑道:“侥幸而已。”

    他望着那鱼,眼中满是欣慰。

    于知乐的头不自觉地向前倾,身子微微前探,像是要靠近些,看得更清楚。

    “龙趸?那不就是石斑鱼中的大哥大吗?”

    “龙趸肉质嫩滑,爽而不韧,更胜同类石斑鱼一筹。”

    她抬手擦了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

    这鱼要是能作为明天的食材就好了,一看就很好吃。

    贺思甜手指轻轻搭在下巴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龙趸?

    她也听说过。

    据说有很强的药理功能,能够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于知乐踮起脚尖,看着地上灰褐色的鱼,语调闲闲地说:“在美食界有一个说法,没品尝过龙趸的人,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老饕。”

    “龙趸还可以随着环境改变体色,从黑色变成白色,黄色变成绯红色,红色变成淡绿色,有海上变色龙的雅称。”

    季唯眉眼含笑,嘴角微扬:“看来于姑娘在吃食一道上颇有造诣啊!”

    “在下走南闯北,从未听过这番说辞,倒是有趣。”

    于知乐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期待的笑意,眼里充满了好奇:“哦?看来季公子有别的见解啊?”

    季唯轻笑着点头。

    “据我了解,龙趸因其庞大的身形,被琼州府城东边的渔民尊为鱼祖宗,若是捕捉到龙趸,渔民并不会将其宰杀,反而会燃放爆竹庆贺,而后将其放回海中,以示敬畏。”

    “不过……西边很多富商对这种鱼情有独钟,会花大价钱去购买。”

    于知乐一顿,正在说什么,吆喝声响起。

    西侧的大榕树下,几个身穿绸缎的商人支起张八仙桌,桌上摆着笔墨账册。

    “下注了下注了!”

    为首的胖子摇着折扇:“杜老一赔二,卫神医一赔三,岳老一赔四,孟小哥一赔五。”

    一个穿锦袍的公子哥挤到桌前:“我押卫神医十两!方才那手银针断草的功夫,一看就是高手,而且他还钓上了一尾龙趸。”

    “且慢!”

    旁边一个戴斗笠的中年人拦住他:“我看那孟孤舟年纪虽轻,但手法老道,方才那尾鲈鱼,起竿时连水花都没溅起多少,我押他二十两!”

    “你们都别争。”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巍巍摸出块碎银:“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比岳老更会钓鱼的,他那铁线钓法,估摸着连东海龙王都钓得上来!”

    正说着,湖面突然传来“哗啦”一声巨响。

    杜老的钓竿弯成了满月,鱼线绷得笔直,在水面划出一道白浪。

    “要上钩了!要上钩了!”

    孩童们尖叫着往前挤,被维持秩序的衙役拦下。

    卖糖人的老汉趁机吆喝:“看大鱼,吃糖人,甜甜蜜蜜看热闹咯!”

    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挤在人群外围。

    其中一个摇着折扇道:“依我看,杜老怕是要一鸣惊人,你们看他那鱼线,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

    同伴好奇问道:“此话怎讲?”

    书生昂首挺胸,得意一笑。

    “那鱼线在阳光下泛着淡紫色,分明是用紫草汁浸泡过的。”

    “紫草性温,最能吸引大鱼,再加上他方才撒的那些药粉……”

    话音未落,湖面突然炸开一团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