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第8章 吃饭
走到了山里,何春花估摸着不会有人撞见,才对大牛媳妇说道:“大嫂嫂,让我来挑,你歇会儿吧。”
大牛媳妇被这话惊的脚步不稳,连忙停下,生怕筐里的粮食撒了出去。
狐疑的看了何春花一眼,又看向大郎。
大牛哈哈一笑,凑近大郎问道,
“我见你娘今日行事颇有章法,她是不是好了?”
大郎又看向何春花,意思是他该不该说?
见何春花点头,才回道,“我娘前几日已经好了,不然也不会下山来要粮食了”
大牛似乎是不敢相信,转头朝何春花确认“真的吗?”
何春花点头“是的,我大好了,还要多谢以往你们对我家的照顾。”
大牛媳妇也是一脸激动,直说“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大牛红着眼眶感叹“太好了,满仓终于熬出头了…”
何春花朝两人笑了笑,算作回应。
然后上前挑起竹筐,几人一起往家走去。
夫妻二人今年也来山上看过他们,见过屋里的脏乱,
如今看着屋里屋外亮堂洁净,更加放心起来,看来这何春花的病是真的好了。
何春花装了一竹篮板栗倒到他们的筐里,笑着说,
“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这些板栗昨儿个摘的,嫂嫂拿回去给家里孩子甜甜嘴儿。”
大牛媳妇握着她的手红着眼点头。
两人走之前,何春花又叮嘱道“我病好之事,还望哥哥嫂嫂不要外传。”
听到何春花这样说,两人都是一愣,
“你病的这些年,不少人欺负你嘲笑你,现在病好了,更应该告诉他们,好好扬眉吐气一把才是!”
何春花笑着眨眨眼,“傻人有傻福,疯子好办事!”
夫妻两个都跟着笑起来,忙不迭的点头。
“这倒是个好办法,要不是你今儿装疯卖傻,这粮食怕是没这么好要回来。”
几人闲话几句,大牛两口子便往山下走。
何春花送别她们,就转身回屋。
没了外人在,两个小家伙立刻跑上来,抱着她的腿开启了夸夸模式:
“阿娘好厉害,下趟山就把粮食要回来了”
“就是就是,阿娘居然带回来这么多粮食”
何春花揉揉两颗小脑袋,俯身笑着问道:“是我厉害,还是爹爹更厉害?”
这个问题却让两个小家伙犯了难,都是一脸纠结。
二娘眼珠一转,脆生生答道
“阿娘要粮食厉害,爹爹打猎厉害,都厉害。”
得,端水大师,你更厉害!
“你哥哥也很厉害,他今天可是大功臣。”
何春花是真没想到,平时一声不吭的大郎如此出乎意料,每句话都接的恰到好处,怼的那陈氏哑口无言。
两个小家伙听完,又跑向大郎,围着他拍手称赞。
何春花余光看着这个小孩哥,在一声声夸赞中挺了挺胸膛,只觉得好笑。
夸完大郎,两人又来缠何春花。
三郎抱着她的腿,仰着脖子央道:“阿娘,我们今天吃大米饭吧!”
何春花捏捏他的小脸蛋,说道“你这个小馋猫,这些谷子要脱壳才能煮,今天哪吃的了?”
“我们今天先脱一点点米尝尝,就一点点。”
二娘举着一根手指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何春花今日在村里唱了大戏,又挑了粮食上山,已是累的不行,
可是看见几个孩子这副模样,又不忍扫他们的兴。
于是点点头,笑着说道:“还不快去把石碾洗干净晒着,等下太阳落山就晒不干了。”
几个小孩得了答复,高兴的一通喔喔怪叫,跑着往后院去了。
等石碾晒干的空档,何春苗将上午大郎洗净晾晒起来的芋头梗切碎,撒上盐,放进坛子里,再倒入凉白开,盖上盖子,又倒一碗水将盖子密封。
等发酵一个月就是酸菜了,平时用来配粥最好不过,怎么着也是一碗菜不是?
终于在太阳完全落山前,娘几个脱了一海碗的米,估摸着能吃个三顿。
至于把麦子变成面粉这事儿,对她这个甚少吃面食的人来说,工艺实在太复杂,还是过些天去村里找大牛嫂嫂想办法吧。
三个小家伙早就寸步不离的待在厨房,一脸虔诚地盯着何春花将米淘洗干净倒进锅里,再倒上水。
大火将水煮开时,水已经变成了乳白色。
在簸箕下面当放上大海碗,然后舀了锅里的水和米一起倒入簸箕里,再把沥出来的米放到锅里,用文火闷熟。
两个小家伙都眼巴巴的瞅着,闻着饭香味吸溜口水。
何春花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具身体怕是很久没吃过米饭了,她也控制不住的馋的很。
趁着等饭熟的工夫,何春花将米汤分成4小碗,四个人就围着灶台捧着碗喝起热热的米汤来。
三郎喝的小脸红扑扑,眯着眼睛说道“阿娘,米汤好甜好香。”
何春花却听得心酸不已,喝个没有放糖的米汤都能满足成这样,他们的日子确实是太苦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肉,她馋的恨不得抱着猪啃。
而且天气越来越冷,她们还得制棉衣,棉被,还有家里的油盐酱醋……
这些都急缺,都要花钱买。
可是钱从哪儿来呢?
摘药材去卖根本不用想,这个东西完全靠运气。
而且冬天,许多草药都已经枯萎,找起来也颇为费劲。
再者说,药材就算挖回来,海的晾晒、炮制,这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她是真的等不及,必须要快速的赚一笔钱,解决眼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生财之道还没想出来,锅里的饭已经熟了
何春花只好把这事儿抛到一边,还是先把眼前这顿饭解决了再说。
将米饭盛到大海碗里,锅底还有一层锅巴,
她想了想,在锅里淋上一圈油,又撒上些盐巴,盖上盖子焖了一小会儿,将锅巴用锅铲戳成小块。
这些东西本就没多少,何春花也不敢多放,但对于几个孩子来说,仍然是惊喜不已。
四个人围成一桌,桌子上放着一盆米饭和一盘锅巴,
何春花看着这种搭配,着实有些好笑,无奈的摇了摇头,喊道“开饭啦。”
屋里没有灯,四人就着灶膛的火光吃起饭来。
虽然没有菜,三郎还是吃的手舞足蹈。
大郎破天荒的夸赞她“没想到阿娘做饭这么好吃。”
大牛媳妇被这话惊的脚步不稳,连忙停下,生怕筐里的粮食撒了出去。
狐疑的看了何春花一眼,又看向大郎。
大牛哈哈一笑,凑近大郎问道,
“我见你娘今日行事颇有章法,她是不是好了?”
大郎又看向何春花,意思是他该不该说?
见何春花点头,才回道,“我娘前几日已经好了,不然也不会下山来要粮食了”
大牛似乎是不敢相信,转头朝何春花确认“真的吗?”
何春花点头“是的,我大好了,还要多谢以往你们对我家的照顾。”
大牛媳妇也是一脸激动,直说“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大牛红着眼眶感叹“太好了,满仓终于熬出头了…”
何春花朝两人笑了笑,算作回应。
然后上前挑起竹筐,几人一起往家走去。
夫妻二人今年也来山上看过他们,见过屋里的脏乱,
如今看着屋里屋外亮堂洁净,更加放心起来,看来这何春花的病是真的好了。
何春花装了一竹篮板栗倒到他们的筐里,笑着说,
“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这些板栗昨儿个摘的,嫂嫂拿回去给家里孩子甜甜嘴儿。”
大牛媳妇握着她的手红着眼点头。
两人走之前,何春花又叮嘱道“我病好之事,还望哥哥嫂嫂不要外传。”
听到何春花这样说,两人都是一愣,
“你病的这些年,不少人欺负你嘲笑你,现在病好了,更应该告诉他们,好好扬眉吐气一把才是!”
何春花笑着眨眨眼,“傻人有傻福,疯子好办事!”
夫妻两个都跟着笑起来,忙不迭的点头。
“这倒是个好办法,要不是你今儿装疯卖傻,这粮食怕是没这么好要回来。”
几人闲话几句,大牛两口子便往山下走。
何春花送别她们,就转身回屋。
没了外人在,两个小家伙立刻跑上来,抱着她的腿开启了夸夸模式:
“阿娘好厉害,下趟山就把粮食要回来了”
“就是就是,阿娘居然带回来这么多粮食”
何春花揉揉两颗小脑袋,俯身笑着问道:“是我厉害,还是爹爹更厉害?”
这个问题却让两个小家伙犯了难,都是一脸纠结。
二娘眼珠一转,脆生生答道
“阿娘要粮食厉害,爹爹打猎厉害,都厉害。”
得,端水大师,你更厉害!
“你哥哥也很厉害,他今天可是大功臣。”
何春花是真没想到,平时一声不吭的大郎如此出乎意料,每句话都接的恰到好处,怼的那陈氏哑口无言。
两个小家伙听完,又跑向大郎,围着他拍手称赞。
何春花余光看着这个小孩哥,在一声声夸赞中挺了挺胸膛,只觉得好笑。
夸完大郎,两人又来缠何春花。
三郎抱着她的腿,仰着脖子央道:“阿娘,我们今天吃大米饭吧!”
何春花捏捏他的小脸蛋,说道“你这个小馋猫,这些谷子要脱壳才能煮,今天哪吃的了?”
“我们今天先脱一点点米尝尝,就一点点。”
二娘举着一根手指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何春花今日在村里唱了大戏,又挑了粮食上山,已是累的不行,
可是看见几个孩子这副模样,又不忍扫他们的兴。
于是点点头,笑着说道:“还不快去把石碾洗干净晒着,等下太阳落山就晒不干了。”
几个小孩得了答复,高兴的一通喔喔怪叫,跑着往后院去了。
等石碾晒干的空档,何春苗将上午大郎洗净晾晒起来的芋头梗切碎,撒上盐,放进坛子里,再倒入凉白开,盖上盖子,又倒一碗水将盖子密封。
等发酵一个月就是酸菜了,平时用来配粥最好不过,怎么着也是一碗菜不是?
终于在太阳完全落山前,娘几个脱了一海碗的米,估摸着能吃个三顿。
至于把麦子变成面粉这事儿,对她这个甚少吃面食的人来说,工艺实在太复杂,还是过些天去村里找大牛嫂嫂想办法吧。
三个小家伙早就寸步不离的待在厨房,一脸虔诚地盯着何春花将米淘洗干净倒进锅里,再倒上水。
大火将水煮开时,水已经变成了乳白色。
在簸箕下面当放上大海碗,然后舀了锅里的水和米一起倒入簸箕里,再把沥出来的米放到锅里,用文火闷熟。
两个小家伙都眼巴巴的瞅着,闻着饭香味吸溜口水。
何春花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具身体怕是很久没吃过米饭了,她也控制不住的馋的很。
趁着等饭熟的工夫,何春花将米汤分成4小碗,四个人就围着灶台捧着碗喝起热热的米汤来。
三郎喝的小脸红扑扑,眯着眼睛说道“阿娘,米汤好甜好香。”
何春花却听得心酸不已,喝个没有放糖的米汤都能满足成这样,他们的日子确实是太苦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肉,她馋的恨不得抱着猪啃。
而且天气越来越冷,她们还得制棉衣,棉被,还有家里的油盐酱醋……
这些都急缺,都要花钱买。
可是钱从哪儿来呢?
摘药材去卖根本不用想,这个东西完全靠运气。
而且冬天,许多草药都已经枯萎,找起来也颇为费劲。
再者说,药材就算挖回来,海的晾晒、炮制,这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她是真的等不及,必须要快速的赚一笔钱,解决眼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生财之道还没想出来,锅里的饭已经熟了
何春花只好把这事儿抛到一边,还是先把眼前这顿饭解决了再说。
将米饭盛到大海碗里,锅底还有一层锅巴,
她想了想,在锅里淋上一圈油,又撒上些盐巴,盖上盖子焖了一小会儿,将锅巴用锅铲戳成小块。
这些东西本就没多少,何春花也不敢多放,但对于几个孩子来说,仍然是惊喜不已。
四个人围成一桌,桌子上放着一盆米饭和一盘锅巴,
何春花看着这种搭配,着实有些好笑,无奈的摇了摇头,喊道“开饭啦。”
屋里没有灯,四人就着灶膛的火光吃起饭来。
虽然没有菜,三郎还是吃的手舞足蹈。
大郎破天荒的夸赞她“没想到阿娘做饭这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