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 第127章 郑县令的信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第127章 郑县令的信

    他方才被何春花那豪情万丈的模样冲昏了头,一时激动就应下了。

    等他冷静下来,才觉得这事儿还得提前跟县令大人报一声。

    虽说县令大人确实没有说女人不能做里正。

    可若真让何春花做了里正,就是开了宜安县的先河了,他拿不准县令是否真的会同意。

    毕竟里正虽说不是正经官职,也是要登记造册的,这也算是大事一件,还得让县令点头才行。

    陈军头一路快马狂奔,终于在申时赶到了宜安县城。

    新来的县令姓郑,现在也是陈军头的顶头上司。

    等见了郑县令,陈军头便把何春花要做李家村里正这事儿说了。

    接下来便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整个书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陈军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更不敢抬头看郑县令的脸色。

    突然,听到上方的郑县令轻笑出声,

    “所以,你马不停蹄的赶过来,就是与我说这李何氏要做里正之事?”

    “是”陈军头不懂郑县令为何这样问,只能低着头乖乖作答。

    “那你认为,她做里正有何不可?”

    “回大人的话”陈军头拱手,“这李何氏桀骜不驯,又是个女子,下官本是不同意她做里正的,

    可村里大多数人都赞同,她又主动提出以后不会让村里人饿肚子,下官也只好顺势而为了。”

    郑县令点头,“为官者,为民也。

    只要她是真心实意为村里人办事,那何必拘泥于她的性别。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切不可太拘泥于这些细枝末节。”

    看来郑县令并不介意何春花的女子身份。

    陈军头听了这话,面上一喜,忙向郑县令拱手行礼,

    “是,是下官着相了。”

    等陈军头起身离开,同郑县令一起来宜安县任职的师爷这才开口,

    “大人,你不是一直怀疑这李何氏与陈正两人串通一气吗,为何如今他举荐李何氏做里正,你不反对,反而任由其发展?”

    郑县令哼笑一声,“你以为现在这里正之位是什么香饽饽?

    这两天四处递过来的消息,许多里正都是由各处军棚强硬推出来的。

    像李何氏这般毛遂自荐的可是头一遭!”

    “那您的意思是?”师爷有些迟疑的问道。

    郑县令啧了一声,“你这老头是不是这些日子累糊涂了?

    他俩要是真沆瀣一气,会让那李何氏去争抢这犹如烫手山芋般的里正之位?”

    郑县令叹了口气,随后说道,“你看看眼下,谁不忙着独善其身。

    就是这城里的富户,也都先紧着自家,

    我让他们掏些银钱出来接济百姓都是推三阻四,李何氏这时候站出来,倒是有些让我刮目相看。”

    “那这样说,咱们之前是误会他们了?”

    郑县令摆摆手,“嗳?这是两码事,之前他们将无辜流民充做流匪去领军功确有串通之嫌,这一次我看未必……”

    “我看啊,不如直接把那李何氏叫过来问个清楚,总好过咱们在这里胡乱揣测。”

    “等她做了里正,还愁没有见面的时候?”郑县令慢悠悠喝了口茶,

    “再者说,此时问岂不是打草惊蛇?

    等这陈正到巡检司任职后再说吧……”

    他从前跟着郑县令也一起共事过几年,只不过那时他们年轻气盛太过刚直,不懂得官场这些弯弯绕,得罪了人都不自知,最后落了个被贬为民的下场。

    要不是安乐王赏识,重新聘请他们来做这宜安县的县令,他们怕是要一辈子郁郁不得志了。

    但也因有此经历,两个心性一样的人却更加惺惺相惜,成了多年的好友。

    所以,相处了这么久,他也知道郑县令此时心里已经有了章法,便不再多劝。

    同时,内心也跟着叹了口气,自家大人这县令做的也太憋屈了。

    一把年纪了还要来到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上任,要啥啥没有,每天焦头烂额。

    下边还有一群不省心的人净给他找麻烦。

    就说这陈正,县令大人审问了他送过来的“流匪”,那明明只是饿极了的流民。

    他却为了挣军功,故意以利诱之再把他们当做山匪一样进行围剿。

    而自家大人却因着刚上任不久,手上无可用之人,只能将这事儿生生按下隐忍不发……

    好在,自家大人智勇无双,明着升了陈正的官职,又把他放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

    领着一队兵马的军头不归县令管,可巡检司却是县衙下的一个部门,想要寻他一个错处再一并处罚那不是再简单不过。

    至于李何氏这个妇人,她最好老老实实把里正一职做好,不然肯定有她好果子吃!

    何春花可不知道,自己在无形之中已经给县令大人留下了这么差的印象。

    此时的她刚吃过晚饭,将一直收着的那封信拿出来给众人看。

    大牛拿着那盖了信戳的信封翻来覆去的研究,

    “嚯,这就是官府用的纸啊,这摸着比我脸还光滑呢”

    李老头拍了把大牛的手,将他手上的那封信拿过来递给戴秀才,随后又瞪了眼大牛,

    “拿来吧你,看得懂吗你?”

    说完又冲戴秀才努努嘴,

    “老戴,你给咱们念念,这县令大人都说的啥?”

    戴秀才只觉得这封信烫手,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哪个官老爷的字,哪里敢拿。

    所以赶紧又还回何春花的手中,

    “这是县令大人写给你的,还是由你来拆开吧”

    何春花搓搓手,“我来就我来”随后便利索的将信封拆开,拿出那张轻飘飘的纸递给大郎,

    “你给大家伙儿念念,这上面写的什么?”

    大郎依言接过,随后将信上写的内容念了出来,

    “心存善意如暖阳,赠人玫瑰手自香,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

    “没了?”

    等这么久就等来一封信,而且还没写多少字,何春花简直不敢相信。

    她以为县令大人怎么着也得多夸赞她几句,

    然后再哭哭穷说眼下县衙资金紧张,顺便给她画个大饼,没成想就这么一句话就结束了。

    见何春花是这种反应,李老头没忍住瞪了她一眼,

    “你还想让县令跟你说什么?他不是已经夸你善良了吗?你可莫要不知足。”

    哪个平民老百姓能得县令大人的夸赞,他家春花可是这七里八乡头一份,李老头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