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 第106章 粮食调度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第106章 粮食调度

    话说艾书,无论人事变动有没有他,但他仍是乐呵呵的。

    “艾书,吃完饭了?”区委吉光书记见艾书出了食堂即问。

    “吃完了,书记。有什么事吗?”艾书回答。

    “我们下街逛逛去。”

    “好。”艾书应后即跟上。

    二人散步到街中,纪有在靳诗家门口聊天,两位老革命有说有笑,正聊得起劲。吉光问:“纪有,今天上午开机关负责人会议,你为什么不参加?到哪去了?”

    “我昨晚喝酒醉了,今天上午起不来,所以没有来开会。”纪有理直气壮的回答。

    吉光:“喝酒醉了,少喝点嘛!”

    纪有:“哪样叫多喝,哪样叫少喝?怪我?要怪,怪煮酒的,怪卖酒的,没有定量叫人喝好多。哪像我们医院,药袋上写明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颗。煮酒的说明吗?卖酒的说明了吗?哈哈。”

    吉光:“我日求的,跟你扯不起。”

    纪有从坐在的小板凳上站起来:“哎,书记,有话好好说,你为什么骂人?”

    艾书一看,他们把玩笑当真了,急忙跑去挡住纪有:“院长,书记没有骂人,他是那个口腔习惯,”又急忙侧身:“书记,你们都是玩笑话,不必当真。”

    吉光:“转去,不游了!”心里似有不快。

    艾书:“书记,不必计较。这纪院长爱开玩笑。大家都知道,解放时他是支前的,他和专医院的洪院长是共抬一个担架,从北到南来的。解放后他俩都被安排在临川卫生部门。二十多年来,洪院长肯学肯钻,一步一步的当上专医院院长,并且号称临川‘第一刀’。那天我和纪院长下乡回来在洪林路边,洪院长坐小车回临川,停车下来打招呼:“纪有,到哪里去来?怎么搞的,还是个小小区医院的院长?你猜,他怎么回答?”

    艾书继续说:“纪院长说‘你不死嘛!你紧占着这个位子,我在哪里去当?’洪院长请他上车,拉他也不上。说,一道回去,在你那里喝酒去’,他说‘喝酒,怕喝个尿啊。’洪院长说,‘尿,你自己喝吧。嗯,别拿害人了’。”

    艾书又说:“他们这批老革命,北方人都喜欢喝酒,以酒作乐。去年,他们几个老战友,路过莺咀区去找他,他在开会,就掏钥匙叫他们去开门在家等着。几位老战友开门进去,就到处翻酒喝,看到他床脚下有一盐水瓶子,有一半瓶东西,就说‘他妈的,这纪有,有酒藏在床脚’。遂抓起就喝,第一个,一大口:不对,有点怪味。第二个第三个接着喝,同样。纪有回来时,瓶子已光了:“你们把我的尿喝啦?”大家心里难过,吐又吐不出来。他只好去求供销社主任,批了两斤医马指标酒给他,四人分喝了,还问能不能再打点。”

    吉光听后,“噗嗤”一笑:“真有意思。”

    上午十点过钟,一辆北京牌吉普车驶进了莺咀区委院坝,县委第二书记胡光下车,艾书迎上前去。胡光边与艾书握手边说:“把粮食的那个教导员靳责叫到区里来。”

    一会,区委的书记、副书记、常委、区革委副主任全部聚集到区委小会议室,接受胡书记指示。胡书记是一位“西进”老干部,个头是县委领导中最高大的,严肃时自然显得威严,平时也是很和蔼的。艾书到过他家,他硬叫那小不了艾书多少的儿女们称艾书“叔叔”。艾书说:“不,喊哥哥就行了。”他说:“不行,是同父辈一起工作的,就要称“叔叔”。今天似乎有要事,向着艾书:“催一下这个人”(指靳教导员)。

    靳教导员及至,问候胡光书记,胡光“嗯”了一声。靳刚坐下,胡光即问:“你们已调进粮食多少?”

    靳答:“已调进35万斤。”

    胡光:“解决夏困应调多少?”

    靳:“总应调进100万斤。”

    胡光书记顿时生气了:“夏困生活安排很快就要进行了,你粮食部门要及早储足粮食。你们准备的粮食只三分之一,你这个粮头怎么当的?”

    靳:“我们再继续调的。”

    胡光书记不等他说完,继续训斥:“你这个粮头干什么屌的,到现在才调进这么点!如果饿死人,我要拿你抵命!”

    会议室空气像凝住了。

    胡书记又说:“你失职,我要叫公检法追究你的渎职罪,送你去劳改!”

    天气并不热。但靳老革命脸上冒出了汗珠,他掏手绢连连擦汗。

    艾书思忖:这件事是区粮油分局几位领导和粮调员到区向区的领导们汇报过的,说先调进来的都是美国玉米。大家认为美国玉米成熟程度不一,颗粒大小不一,加工时皮厚糠多,吃后不经饿。推后点,美国玉米批量运完后,调的就是东北玉米。但今天大家都不说话,让靳老革命一个人挨批,不公平。

    胡光书记还是一个劲的训。

    靳老革命一个劲的擦汗。

    在场区委领导们一个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