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第127章 老专员
曹军书记也是一头雾水:一年多来,三次提出莺咀区委班子和艾书的任用问题,五位书记,不要说一位反对不成,后来变成二位反对,只好摆下来,慢慢再说。他想到这里,便叫一声“艾书”,艾书止步。“走,到我家去,我有事找你。”艾书心里自然又是一喜。
来到坐落在县委机关背后的书记院,曹军书记住的这栋砖木结构、盖瓦木楼板房,正是原来第一书记肖进住八、九年的房屋,艾书以前来过几次,都是书记叫来的。肖进书记升任专员搬进地委小院后,现是曹军书记住。房子结构没变,只是墙壁用石灰刷白了些。
“今天就在这里吃晚饭吧,”曹军书记说,“儿子今天刚从部队请假回来,你们都是年轻人。都有些摆的。”
艾书看到墙上贴着二等功立功喜报,对曹公子说:“看你这个名字,是56年出生的吧?农业合作化高潮,立功受奖,可喜可贺。”他微笑点头。
饭间,曹军书记说:“农业政策放宽,你们区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基本解决了悬疑问题。好多地方,生产队留机动地,扯皮不断。要完善责任制,要与农户签合同,责权利明确,让农民吃‘定心丸’。所以,县委要把你们区作为试点。把县委党校正在培养的农干班和农经班学员,既实习又工作,百人工作队,县农办的明光军任队长,县委忠贤书记任教导员,不几天就要入村。”
艾书:“很好,欢迎。”
饭间,当曹军书记了解到艾书家庭住址后,说:“郭祥专员升任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就要搬到省城去住了。他说来临川工作32年了,听说有一种‘四鳃鱼’,他还没见过。这鱼就是你们那条河出的吧?”
艾书:“书记,我们那条河出的,我有一个哥哥是抓鱼好手,再过一段时间,天不下大雨了,你陪同他来吧。”
县工作队入村了。队长和教导员住区招待所。
教导员即县委副书记兰忠贤要艾书以区委和工作队的名义起草一份抓好“三秋”生产的号召书。
艾书起草好初稿,请工作队队长和兰书记审查。工作队长明光军看了一遍,表示没意见,递给兰书记请他审阅,兰递与艾书:“你读一遍,大家都听到。”
“标题:学习《决议促大干,打好‘三秋’歼灭战》!”艾书刚读完标题,兰即问“什么?歼灭战?哪个歼?”艾书:“就是一个‘歹’字旁,一个‘千’万的千这个。”
兰书记:“那个字读‘千’,‘千灭战’,读什么‘歼’,强奸的奸吗?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咬文嚼字的!”
艾书:“书记,你自己阅件嘛。”
兰书记又怕有些字不认识,干脆来个:“我不看,你继续读下去!”
艾书深感:这个“疑人偷斧”的领导。怎么相处?日子还长呢,事事当谨慎小心!
兰书记每个星期,都说要回城开常委会。第二周,通知工作队长也要参加。回来时,这兰书记,似乎变了个人,艾书给他烧茶倒水,他十分客气的说:“我自己来,自己来。”艾书递烟,他一手接烟,另一只手助势。
国庆节前一天,区委办值机人老刘叫艾书接电话:“县委曹军书记找你。”
电话那头,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艾书,前段讲的郭主任想看看你们珍稀鱼的事,你看如何?”
艾书:“书记,这气候已连晴了几天,最近气候可能要变,正是叉鱼的好时机,明天就来吧。”
曹军:“艾书,很好,只是明天我要主持一个会,县委会有人陪来的。”
艾书即捎信堂哥艾树等着。
第二天上午约10点过,地委的北京牌越野车开到莺咀区委院坝里,艾书一看,来的领导们都是认识的,遂上前握手迎候:“郭老专员您好”,“肖书记肖专员您好,刘书记您好。”几位省、地、县领导也是笑容满面的:“你好”,“你好”,“你好”。
郭祥老专员:“几年前我来,你就在这里的,现在还在这里,升职了吗?”
艾书:“还是原来的工作,革命不论职务高低。”艾书继续说,“叉鱼必须是从下游起往上游。我家是在下游,离公路边1公里多,所以计划晚饭在我家吃,吃了下河方便。中午饭可在区、可在公社、也可在我家吃。公社在上游。”
行武出身的老专员是个讲政治的人,他心里想:“面前这个年轻人,为啥没有提职,是否家庭背景或其他方面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就要取消这次活动了。”想到这里,他说:“到公社吃中午饭去。”
艾书:“公社的生活简单得很。”
郭祥老专员:“简单?吃糠菜都是吃过的。”
艾书:“倒不至于。”
郭祥:“哦,不准告知噢,临时去,有什么吃什么。”
到龙河公社后,艾书把省、地、县三级领导介绍给公社党委宗俊书记。
老专员是个直性子人:“艾书,你和驾驶员在外面看一下车,要不要洗,我们和宗书记聊聊。”
来到坐落在县委机关背后的书记院,曹军书记住的这栋砖木结构、盖瓦木楼板房,正是原来第一书记肖进住八、九年的房屋,艾书以前来过几次,都是书记叫来的。肖进书记升任专员搬进地委小院后,现是曹军书记住。房子结构没变,只是墙壁用石灰刷白了些。
“今天就在这里吃晚饭吧,”曹军书记说,“儿子今天刚从部队请假回来,你们都是年轻人。都有些摆的。”
艾书看到墙上贴着二等功立功喜报,对曹公子说:“看你这个名字,是56年出生的吧?农业合作化高潮,立功受奖,可喜可贺。”他微笑点头。
饭间,曹军书记说:“农业政策放宽,你们区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基本解决了悬疑问题。好多地方,生产队留机动地,扯皮不断。要完善责任制,要与农户签合同,责权利明确,让农民吃‘定心丸’。所以,县委要把你们区作为试点。把县委党校正在培养的农干班和农经班学员,既实习又工作,百人工作队,县农办的明光军任队长,县委忠贤书记任教导员,不几天就要入村。”
艾书:“很好,欢迎。”
饭间,当曹军书记了解到艾书家庭住址后,说:“郭祥专员升任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就要搬到省城去住了。他说来临川工作32年了,听说有一种‘四鳃鱼’,他还没见过。这鱼就是你们那条河出的吧?”
艾书:“书记,我们那条河出的,我有一个哥哥是抓鱼好手,再过一段时间,天不下大雨了,你陪同他来吧。”
县工作队入村了。队长和教导员住区招待所。
教导员即县委副书记兰忠贤要艾书以区委和工作队的名义起草一份抓好“三秋”生产的号召书。
艾书起草好初稿,请工作队队长和兰书记审查。工作队长明光军看了一遍,表示没意见,递给兰书记请他审阅,兰递与艾书:“你读一遍,大家都听到。”
“标题:学习《决议促大干,打好‘三秋’歼灭战》!”艾书刚读完标题,兰即问“什么?歼灭战?哪个歼?”艾书:“就是一个‘歹’字旁,一个‘千’万的千这个。”
兰书记:“那个字读‘千’,‘千灭战’,读什么‘歼’,强奸的奸吗?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咬文嚼字的!”
艾书:“书记,你自己阅件嘛。”
兰书记又怕有些字不认识,干脆来个:“我不看,你继续读下去!”
艾书深感:这个“疑人偷斧”的领导。怎么相处?日子还长呢,事事当谨慎小心!
兰书记每个星期,都说要回城开常委会。第二周,通知工作队长也要参加。回来时,这兰书记,似乎变了个人,艾书给他烧茶倒水,他十分客气的说:“我自己来,自己来。”艾书递烟,他一手接烟,另一只手助势。
国庆节前一天,区委办值机人老刘叫艾书接电话:“县委曹军书记找你。”
电话那头,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艾书,前段讲的郭主任想看看你们珍稀鱼的事,你看如何?”
艾书:“书记,这气候已连晴了几天,最近气候可能要变,正是叉鱼的好时机,明天就来吧。”
曹军:“艾书,很好,只是明天我要主持一个会,县委会有人陪来的。”
艾书即捎信堂哥艾树等着。
第二天上午约10点过,地委的北京牌越野车开到莺咀区委院坝里,艾书一看,来的领导们都是认识的,遂上前握手迎候:“郭老专员您好”,“肖书记肖专员您好,刘书记您好。”几位省、地、县领导也是笑容满面的:“你好”,“你好”,“你好”。
郭祥老专员:“几年前我来,你就在这里的,现在还在这里,升职了吗?”
艾书:“还是原来的工作,革命不论职务高低。”艾书继续说,“叉鱼必须是从下游起往上游。我家是在下游,离公路边1公里多,所以计划晚饭在我家吃,吃了下河方便。中午饭可在区、可在公社、也可在我家吃。公社在上游。”
行武出身的老专员是个讲政治的人,他心里想:“面前这个年轻人,为啥没有提职,是否家庭背景或其他方面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就要取消这次活动了。”想到这里,他说:“到公社吃中午饭去。”
艾书:“公社的生活简单得很。”
郭祥老专员:“简单?吃糠菜都是吃过的。”
艾书:“倒不至于。”
郭祥:“哦,不准告知噢,临时去,有什么吃什么。”
到龙河公社后,艾书把省、地、县三级领导介绍给公社党委宗俊书记。
老专员是个直性子人:“艾书,你和驾驶员在外面看一下车,要不要洗,我们和宗书记聊聊。”